重生九零放纵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5章 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

片刻的沉默之后,叶琳娜有些不好意的说道:“布兰顿,这个我恐怕是帮不了你。出口精密机床太敏感,而现在苏联国内局势有些紧张,我爷爷虽然退下来了,但还是有很多人都盯着他,我不能给他添麻烦。”

陈百川听叶琳娜说过,伊万诺夫元帅所代表的军中派系应该是苏联最坚定的保守派。而伊万诺夫元帅做为一面大旗,自然是时刻都被改革派的当权者注视着。

叶琳娜倒腾点服装食品和日用品这没什么大问题,有能力的大人物谁还没有个白手套。

可如果涉及到高度敏感的东西,恐怕就会被政敌拿着当成攻击伊万诺夫元帅的武器了。

如此看来伊万诺夫家族这边怕是行不通,再大的经济利益也比不过政治利益,何况这还涉及到了伊万诺夫家族的生死存亡。

实在不行就再等一年,等到苏联的局势崩盘之际,不怕搞不到硬货。

其实陈百川之所以想搞精密机床,主要是为了谋划和老部队展开合作的筹码。

到时要是能给龙腾公司挂上块拥军单位的牌子,能获得军方袒护,那类似秦力秦广志这样的牛鬼蛇神肯定会绕道走了。

这也是陈百川想到的能较快的解决秦家麻烦的办法,起码能让己方先立于不败之地。今后是不是要再去打击秦家的产业,那就看事情如何妥协。

只是还要等待一年的话,陈百川觉得以刘桃那个宁折不弯的性子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叶琳娜从电话里听出了陈百川语气中的失之意,她也有些为不能帮助到朋友而感到内疚。

再怎么说陈百川也已经是伊万诺夫家族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了,难得陈百川和她开一次口。

这几个月她与陈之间的贸易,每个月都能给伊万诺夫家族带来上百万卢布的利润,尤其是这批充足的商品极大的稳定了伊万诺夫家族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基本盘。

陈百川绝对是她们家族的贵宾。

而两人这段日子随着两个人的闲谈增多,她经常能感受到陈百川对她的关心。甚至有些话题如果陈百川不是当她是朋友的话,根本就不会交流。

因此,叶琳娜内心还是很想帮陈百川这个忙的。

她犹豫了一下,试探的问道:“布兰顿,你对收购一家苏联企业感不感兴趣?”

这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他可太感兴趣了。

于是,陈百川立即问道:“当然了,你那里有好的推荐么?”

叶琳娜:“是的,最近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因爆出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破产清算的地步。

据我所知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前年刚刚引进了十几台最新的精密机床。如果...你能够接手这家工厂的话,便可以得到这些机床。

至于出关的事情,到时候再想办法。只要是与伊万诺夫家族没有什么关系,我想到也不会招来那些人的盯防,你再秘密运走机床应该就没这么棘手了。”

叶琳娜说的有道理,虽然有点想吃鸡蛋却把养鸡场都给买来了的滑稽感,但就解决精密机床的问题来说,可行性的确大增。

只是叶琳娜不知道的是,相对于精密机床的买卖,陈百川对收购一家苏联境内企业的兴趣更大!

精密机床是小盘算,而收购企业可是大买卖。

陈百川的脑子转的飞快,他立即询问道“叶琳娜,给我说说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的情况,如果能去你那里投资的话,我是非常愿意的。”

叶琳娜把陈百川的话当成了对自己的信任,于是十分高兴的给他介绍起了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的情况。

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始建于1929年,距今已经有61年的历史。

二战时,这家重工厂曾为苏军生产了不少的坦克和弹药,是一家有着光荣历史的老厂。

得益于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掌握着的T72主战坦克底盘技术,以及能生产780马力的V-46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工业水平,六七年代的时候这家重工机械厂搞得风生水起。

一边依靠丰厚的军方订单,同时还研发出军转民的大型拖拉机和重型推土机等优势产品,效益非常不错。

可是随着苏军装备迭代,尤其是1968年列宁格勒基洛夫厂坦克设计局在T80坦克上设计装配了体积更小而功率更大的燃气轮发动机,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1976年T80正式量产列装苏军部队,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也基本失去了来自军方的大订单。

之后的整个80年代,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都在摸索中前行,几次转型尝试都均告失败。

虽然依靠着拖拉机和推土机还能苟延残喘,但苏联的重工业实在太发达了,缺乏研发经费的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已经落伍,陷入只能吃老本的恶性循环。

去年苏联糟糕的国内经济成为了压垮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银行都不愿意再给贷款,资金链的断裂已经无法挽回,进入破产清算也已经是迟早的事情。

听完了叶琳娜的介绍,陈百川的内心简直是在欢呼雀跃。

在陈百川看来,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有技术有工人,产品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重工业在苏联国内竞争太激烈,而苏联的整体经济又让市场消费力严重不足。这是导致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濒临破产的主要原因。

想要救活这样的一家厂子,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工厂注入资金,先激活产能。然后给工厂生产的产品找到消费市场。

只要能让工厂运作起来,哪怕是刚开始的债务沉重一点,那也是能实现自救的。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的前提一个是要有钱,再一个就是苏联不能乱。

只可惜这两个条件都没办法满足,所以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的死亡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但陈百川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