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脊柱相关疾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
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提出脊柱相关疾病的精确概念,但其相关论述散见于各朝代若干医集中,认为其与经络有关,特别是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对脊柱、脊椎、脊髓形态及相应的疾病已有相关认识,“经脉”一词论述的内容与现代脊神经及走行于脊柱旁的交感神经极其相似,正如《灵枢·经脉》中阐述的“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而督脉则与脊髓和脊神经更加接近,如《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灵枢·经脉》曰:“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气府论》在论述“脊椎法”时还指出:“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明确指出脊柱旁开的十五穴是“督脉气所发”,指出了督脉行走的方位以及与足太阳经、少阴经相互联络。督脉总督手足之阳经,而手足阳经行走方位与现代脊神经支配区基本一致。《灵枢·口问》所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大惑论》中“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这些论述都与颈椎性疾病相似。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脊柱相关疾病学已经萌芽,并为其理论、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著述的《伤寒杂病论》指出风、寒、湿可致腰痛。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论述了膀胱俞、秩边、志室、承扶都是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明确指出内脏的病变与脊柱督脉及督脉旁穴位的关系,初步形成了中医学以经络穴位学说论述脊柱相关疾病的独特理论。
隋唐时期,随着骨伤科临床诊断学、病理学及治疗学的进步,脊柱相关疾病的诊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隋代巢元方对各种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肾虚为其根本,其病因主要有5种,并按照病因分别辨证论治。《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中介绍用引、伸、摇、振、压、努、挽等治疗颈腰病痛,首次报道了应用旋转法治疗颈椎病。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中介绍了推、捺、捻、掘、捩、细、抱、托、筑、挽、振、摇、搦、伸等手法治脊椎病及四肢病痛,并报道了用抱头旋转法治腰背痛、牵引屈伸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这一时期对腰痛、筋骨痹等脊柱相关疾病的论治已逐渐趋向辨证论治。
宋金元时期,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医学空前的发展,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大大推动了脊柱相关疾病学的发展。这一时期侧重对疾病的概念以及病因病机的认识,宋代王执中首次把腰脊痛的治疗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扩大到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等。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疾病的发病因素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金元时期,出现了以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医学家,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刘完素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对眩晕之病机则偏重于痰,有“无痰则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
明清时期是古代医学发展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医名家。脊柱相关疾病学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临床实践上都有了发展和提高。明代杨继洲集古代针灸之大成,治疗上以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为主,涉及6经12穴,并提出各证详细治疗方案。张介宾提出“无虚不作眩”,主张“治虚为先”。王肯堂认为风寒邪气侵袭三阳经可导致眩晕,主张从外邪论治。李中梓明确提出肾虚腰痛有肾阴虚、肾阳虚之分,并分别予六味地黄丸及肾气丸加减治疗。清代沈金鳌指出肾虚、风寒、湿热皆可导致腰痛,从虚实两方面分型论治。胡廷光著述的《伤科汇纂》,介绍了牵头踏肩法治疗颈椎损伤,并首次报导脊椎伸直型骨折脱位,用“腹部枕缸法”屈曲复位。手法推拿治疗虽在两汉时就有导引治疗,但成为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清代吴谦,其对腰背损伤的推拿手法做了详细的描述,将理筋与正骨手法有机结合,先理筋后正骨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沿用至今。儿科运用“捏脊疗法”治疗疾病,如1846年的《理瀹骈文》载:“无论风寒、外感及痘疹,皆可……背后两饭匙骨及背脊骨节间,各捏一下,任其啼叫,汗出肌松自愈。”有关各种整脊手法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一文详有介绍。古代中医对脊柱相关疾病虽无明确概念,但对其病因病理及与经络关系有较深的认识。病因主要有风、火、痰、湿、瘀、虚等,经络主要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治疗上有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及手法治疗等。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到19世纪初,对脊椎的复位既有过伸法,也有屈曲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整脊疗法。
近代,将脊柱相关疾病作为一个独立的边缘学科进行研究和认识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后,中医骨伤科的振兴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兴起,中国学者用现代解剖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研究传统的整脊疗法,用科学理论阐明其机理。例如尚天裕、顾云伍对攀索叠砖法、腰背垫枕法的生物力学研究;冯天有等对旋转复位法的研究等,使传统的整脊疗法得到了发扬光大。1978年韦贵康教授提出了“颈性血压异常”的诊断病名及手法治疗疗效观察报告。同年,张长江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所致失明4例报告》。1980年李起鸿报道了“颈椎病性类冠心综合征”,随后又报道了“颈椎病与冻结肩”,潘之清编写了《颈椎病》一书,认为颈椎病与血压异常、冠心病、心律失常、脑缺血性疾病有内在的关系,颈椎病是多种疾病之元凶。随后又提出了“颈性头痛十分多见”的观点。1982年“颈性视力障碍及手法治疗”的成果通过鉴定。1984年4月“脊柱相关疾病讨论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代表介绍了54种脊柱相关疾病,涉及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1991年第一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学术讨论会介绍的相关疾病达40余种。近年经过大量病例总结和实验研究证实已有70多种疾病与脊柱力平衡失调有关。通过大量的总结,目前认为引起脊柱相关疾病的中间环节大致有神经性、体液性、生物电性、血流动力性、代谢性、生物力学性等。这一学科的建立,为内脏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从而为许多难治性慢性病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它已成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学、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