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伤寒论》《金匮要略》启示
1. 邪入而头眩
《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论》第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按:邪入少阳,循经上扰空窍,故头目晕眩。治当和解少阳,主以小柴胡汤。第171条乃表邪夹饮阻于经脉而眩。
2. 阳明热盛头眩
《伤寒论》第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
《伤寒论》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按:阳明里热盛,热邪不得下泄,郁蒸于上而冒眩。法当泄其浊热,以承气汤主之。
3. 湿热上熏头眩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按:此寒湿化热上蒸而眩。
4. 痰饮内阻头眩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此痰饮内阻而眩,治当蠲饮。
5. 冲气上逆头眩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按:此与痰饮内停而眩晕者不同,彼为痰饮阻遏清阳,见心下痞、胸胁支满、呕吐涎沫、心悸等症;此则亦有饮邪,但兼下虚,服麻黄、细辛,动其冲气。冲气上逆而气从小腹上冲胸咽,面翕热如醉状,予苓桂味甘汤敛气平冲。
6. 妊娠水气头眩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按:妊娠胎气阻遏膀胱气化,水气内停,遏蔽清阳而为眩。葵子茯苓散通窍利水。
7. 阳虚头眩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按:此阳虚水泛,方宗真武汤温阳制水。
《伤寒论》第297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按:此下竭上厥而冒眩。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按:此太阴虚寒,寒湿中阻,清阳不升而头眩,治当健脾温阳化湿。
8. 阴虚头眩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百合病者……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
按:百合病乃肺阴不足,虚阳上扰于头而为眩。
9. 阴阳两虚头眩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按:此阴阳两虚,脑失养而眩。桂枝龙牡汤调阴阳、固摄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