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从开飞机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赵姑娘家的情况

“您放心,我听明白了。机长,我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但是,我觉得吧,以我的能力,养活她们没问题。再说了,您也说了,赵丫头家的那个情况...”

“你说,如果我这样的人,都扛不住。那她这辈子...该怎么过啊?”

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在许亚林的肩头,并逐渐爬上其脸庞。一股名为,人性的光辉,正在闪闪发亮。

当然,这看在许亚林眼里。那就是:金灿灿的光芒...

在听说这年月,或许是为了限制城镇人口比例,而强制规定的子女户口必须随女方的规则后。许亚林仿佛已经看到了,三十、四十年后。才五六十岁的自己,飞完航班后,几个好大儿开着什么劳子、迈子冲到首都机场的航站楼边,迎接自己“王姐归来”的场面。

而自己,则能在一众同僚、旅客们艳羡的眼神注视下,嚣张至极地迈步坐进去...

堂堂正正拆迁来的钱,咋还不许俺享受享受了?这特么,就是纪委来了,都得流着羡慕的泪水打道回府。

于是乎,累赘?什么累赘,这特么明明就是能下金蛋的鸡啊!

下一个,就自带一个首都朝阳区土地使用承包权的金鸡!

就这样的姑娘,你放未来?那足以让人打破脑袋地去抢了好吧?怎么放在你们眼里,这还嫌弃得不行呢?

“你没发烧吧?学LF做好事,你也不是在这种地方学啊,这关乎你一辈子的大事呢。小许啊,听叔的,你先冷静冷静。”

言归正传,许亚林身上散发的是人性的光辉,还是金币的璀璨。

落在这会的徐机长两人眼里,那都是这孩子上头了!魔怔了!

“就是啊,你说你喜欢漂亮姑娘...城里漂亮的也不少。你干嘛非盯着人家不放?那什么,阿荣,你儿媳妇不就是街道办的吗?你回去和她说说,请她帮阿林张罗张罗。”

“我一会回...算了,我现在就回去跟她说说吧。平时关系有点僵,我得想想咋开这个口,正好今儿休息,她那边有空...”

风风火火的李荣,嘴里还在嘀咕呢,身子便已经开始了行动。

显然,颇有些走火入魔的许亚林,让这老家伙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不早点给人整一个漂亮的城里姑娘,给他把魂勾回来,再让他和那什么赵丫头眉来眼去一会,那还得了?

这人还拉得回来?

在自家儿子就是个犟种的前车之鉴下,李荣那是打心底里怕了这些成天叫嚷什么“自由恋爱”、什么“情比金坚”的小年轻。

徐机长的反应,虽然没有李荣那么夸张,但面对李荣的动作,徐机长亦是没有阻止。只是嘱咐了两句,一定要挑漂亮点的,能不能成无所谓,总之先把许亚林的魂勾回来再说以后,便拉着许亚林回了钓鱼的鱼竿边。

“来来来,这会她们也要走了。咱们该钓鱼了,还有你那个小翼的事情...”

“机长,这个等会聊。你再和我讲讲,那个赵姑娘家的情况呗?你们怎么这么了解啊?”

在满脑子都是“当不了拆二代,老子还可以当拆一代;当不了拆一代,我特么能当拆一代的爹”的想法下:钓鱼?这还钓什么鱼啊!

赶紧把那赵妹妹钓到再说吼!

“还能为什么啊,这两边离得这么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眼看着许亚林这一时半会是走不出来了,徐机长也没有硬扭。而是顺着许亚林提出的问题,开始渲染起了赵家的悲惨...

在徐机长的描述中:这赵姑娘的父亲走时,她才13岁。正是要读中学的年纪,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没了。为了活下去,她也只能放弃学业,去生产队里顶了父亲的缺,上工挣工分以养活自己的母亲还有妹妹。

而这赵姑娘的老娘呢,听说之前是从天津戏台子上逃难来的这里。除了生得一副好皮囊外,那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只能靠给村里人缝缝补补,勉强填补一下家用。

本来赵父还想着,娶个漂亮媳妇儿,以后多生几个大胖小子。生活一样能过得红火,结果没想到一连两个都是闺女。这还不等他再要第三个孩子呢,人就因一次械斗没了。

一副本来就有点烂的摊子,丢给了赵姑娘母女三人以后,那更是烂得快要透底:女子的体力,先天就弱于男性。哪怕赵姑娘很拼,很努力,可挣得工分依然不如她父亲在时。本就难过的家庭,在其父亲走后,那更是雪上加霜...

“都还不止这些,农村里的一些恶习,我不知道你了不了解。以前有地主的时候,像赵姑娘这样没了爹的女孩子,还有点姿色的,基本都进了地主老爷的府上。现在地主是没了,但村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是有公社的书记出面,给下面她们大队里打了招呼。就她家这样的情况,她那些叔伯们,有的是理由,把她家的田弄走。毕竟现在都是集体土地嘛,她一个女孩子又耕不完,说一个不能耽搁生产,逼着她们娘俩把田交出来,交给村里的壮劳力们耕作,她们能说个不字?”

“不是,这不是强取豪夺吗?现在都打土豪分田地了,谁还敢干这种事?”

许亚林听到这时,立马就有些绷不住了。

某些农村地区,吃绝户的行为,前世爷爷奶奶就是农村的许亚林。虽然没见过,但也听说过。

甚至也知道,在生产力相对匮乏的年月。一个农村家庭里,男丁的数量,往往和这家人在村里的话语权呈直接的正比关系。

前世自家老爹,就因为只有他一个男丁。而没少在小时候,受村里人的欺负,这才有自己老爹发奋图强,考出农村,进入城市的事情。

可在前世老爹的口中,那也仅仅只是欺负。比如读书的时候,其他家里都是兄弟好几个一块,只有他总是孤孤零零一个人,所以会被同村的孩童们针对啥的。

结果没成想,在徐机长的口里,许亚林竟然听到了一丝“吃绝户”的味道。

“呵呵,理论上,他们说得是,那些田,她赵家一个小姑娘根本种不过来。他们也不是要把田夺走,都是公家的土地,谁也拿不走。只是与其让那些田地荒废,不如其他人家帮着干了...”

“但你想一想,一个大队的田地就那么多。这活要是让其他人干了,那工分,你觉得会是谁拿走的?这赵家丫头能种的土地少了,工分自然也就少了。虽然不是直接夺田,却也和要命无异。”

“但你又不能完全说人家有错。生产大队也不能总是让赵家负责的那片田,这会少个几亩没耕完、过会又少个一亩、半亩的没播种完。所以啊,这种事,哪怕公社里打了招呼,生产队的书记也很为难。”

“你说他点头吧,让赵家这土地上,去别家的人耕作。那赵姑娘一家的工分就会少,严重了甚至会导致口粮不足,饿死人;可说他严打,完全不让别人去碰赵家负责的地块,这每年的生产任务,完不成怎么办?”

听到这,许亚林倒是有点理解了。为什么在公社制度下,还会出现类似的恶行。

“那现在的情况...是咋样的呢?”

“还能怎么样?只能不点头,也不摇头。在保障赵家不饿死人的前提上,对那些越界抢活干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

徐机长无奈地摇了摇头,显然对这情况很是门清:“之前咱们这油库里,有些战士看不过去。休假的时候,轮番去他们村里给赵家帮忙。他们是吃军队供给粮,也不占人家地方生产队的工分。”

“那会赵丫头还小,风言风语还不多。差不多前年那会吧,这丫头也有14岁了,在农村也算是个大姑娘以后。这风言风语就多了,总有人传着,说咱们的战士去帮忙,那是因为她给油库的哪个哪个领导当了小。所以,人领导才派了兵去他们村里,帮赵家锄地。”

“这不是扯淡吗?咱油库最大的领导,也就是个正连级的主任。你别说他一个小小的正连了,就是正团级,他敢调动战士干私活,这都得拉出去毙了!”

“是啊,这事我们都知道,机场领导也知道:人油库的战士那都是看小丫头可怜,主动自发地趁着休假的时候去帮忙的,可你架不住,人言可畏啊!”

幽幽地叹了口气后,徐机长伸手拍了拍许亚林的肩膀:“其实这事,我们也不是看不出来。那谣言就是她那村里人故意放出来的,目的呢,就是为了把咱们赶走,不让咱们插手这些地方上的事。想在她家的田地上,多挣点工分。”

“可知道归知道,咱们能咋办?强行去帮忙?人姑娘也大了,人家名声...不要了?以后还嫁不嫁人啊?”

“得嘞,我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她就连洗个衣服,都靠着咱们这边了。”

听着徐机长这堪称事无巨细的描述,许亚林也算是看明白了。

不和同乡在一块洗衣,那怕是人本身就对那些同乡没有好感。而又不完全靠向徐机长这边,亦是人姑娘注意着影响,万一和机场这边的人靠近了,回去后难保某些村妇又会传出什么闲话。

“是啊,情况呢,就是这么个情况。真说起来,这赵家姑娘是个好媳妇儿的苗子,小小年纪就开始操持家业...这嫁了人啊,也肯定是把好手。可就她家里这个情况...”

“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但凡她家里的累...牵挂,少一点。你想娶人家,我都支持你。可现在,人家里自带麻烦,结了婚以后,你们孩子的户口,又是麻烦。”

“这麻烦加麻烦的,哪怕你待遇好,怕是也够呛扛得住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