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歧
崇徽殿中,赵祯很快就看完了两份札子。
其中的内容,和他脑中那份庞大记忆里关于此事的内容相差仿佛……
虽然说,想要一下子消化掉这份记忆并不现实,但如果只是近期会发生的事和涉及的人,他回忆起来,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不过,看是看完了,他却并没有急着抬头。
记忆里的确是有这件事,但是,那个时候,原主的年纪太小。
所以,对很多事情都雾里看花,瞧不明白,只是遵从着刘娥的意思来办。
但是现在,赵祯既然入局,自然是要好好思量一番。
从表面上看,丁谓的方案明显对刘娥更加有利,这也符合他作为刘娥亲信的身份。
按照他的方案,朔望见宰执大臣,那么,寻常的多数政务,就会通过政事堂进呈,宫中画可的方式来处理。
如此一来,便意味着,所有的权力都会汇聚在刘娥和丁谓的手中,赵祯这个皇帝,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的余地。
相对而言,王曾的这份方案,由太后和皇帝共同垂帘,五日一见大臣,参决政事。
虽然说,也还是刘娥来最终决断,可至少赵祯是在场旁听的,不至于被完全排除出决策中心。
从这个角度而言,刘娥本不该有什么犹豫,直接选丁谓的方案便是。
可问题就在于,朝堂政事,往往不能光看表面这么简单。
王曾能够做到参知政事的位置上,其政治智慧绝对不低。
他敢提出这个方案,并且和丁谓争执这么久不肯让步,自然是有自己的把握的……
赵祯心里很清楚,刘娥之所以将此事拿来问他,除了因为犹豫不决,想要征询他的意见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试探。
于是,他心中计议了一番,很快便有了决断。
伸手将札子合上,命人送回去后,他抬起头,沉吟道。
“大娘娘容禀,依臣所见,王曾的法子更加妥当些。”
按照宋人的习惯,皇帝即便登基,在太后或太皇太后面前,多数场合也依旧需要自称为臣。
反倒是谈及朝中大臣时,除非是当面奏对,否则一般不用敬称,而直呼其名,以示君臣之别。
当然,对于资历极深的大臣,即便是私下提起,也会用官名敬称。
只不过,能得到这种礼遇的人,在朝堂上可谓少之又少。
刘娥原本略显懒散的坐在原地。
但是,听到赵祯的这句话,她顿时直起了腰,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开口问道。
“为何?”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可赵祯明显能听得出来,刘娥的口气中隐约有一丝不满。
不过,这本不是什么意外之事,他也早有预料,斟酌了片刻,他继续开口道。
“历朝历代,内宫与外朝隔绝,最易生出祸事。”
“若依丁谓之言,诸事皆由宰相进呈,宫中画可施行,则恐有小人居中弄权,徒生事端。”
赵祯所言的小人,自然指的就是丁谓。
这两份方案,看似是前者对刘娥好处更大,可以让她通过丁谓彻底控制朝政,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就是,容易滋生权臣!
每月朔望两次接见辅臣,大大延长了宫内和两府直接沟通的时间间隔。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政务,将通过文书批答的方式来处理。
如此一来,这中间就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丁谓说着军国重事不拘时日,立召辅臣共议,寻常事务由政事堂进呈,宫中画可。
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才算军国重事,什么才算寻常事务?
这个解释的权力,实际上是握在丁谓的手中的。
所以,他的这个方案,既是在帮刘娥,也是在趁机扩大自己的权势。
王曾之所以和他针锋相对,最根本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他看出了丁谓的目的。
除此之外,王曾也肯定相信,刘娥也能看出丁谓的目的。
所以,他才敢和丁谓打擂台,一直闹到现在。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曾显然没有猜错。
如果刘娥没有看到这一层的话,那么,她早就该选丁谓的方案,而不会拖延到现在,甚至还来问赵祯的意见。
果不其然的是,赵祯的这番话说完之后,刘娥眉头紧皱,显然是十分犹豫。
但是,遗憾的是,最终她还是摇了摇头,道。
“官家能有谨防权臣作乱之念,可见先皇的多年教导,总算没有白费,不过……”
“依祖宗家法,中书,枢府互不预闻,政事堂中,亦是宰执轮班知印,一人只手遮天之事,几无可能,官家想是多虑了。”
这话一出,赵祯不由有些失望。
果然还是多年的信任,最终在刘娥的心中占了上风,让她更加偏向于丁谓的方案。
刘娥的意思很明白。
大宋的宰相和汉唐不同,枢密院分割了宰相的军政权,使宰相在和军事相关的事务上,不仅没有发言权,甚至就连探听具体的消息,都是被禁止的。
即便是对日常政务的处理,掌管中书门下之印的,也并非一人,而是宰相和参知政事轮流负责……这也是参知政事被认为是副相的最重要原因。
有这些制度约束着,丁谓的权势即便扩张,也十分有限,不可能闹出太大的乱子,至少不可能威胁到皇权。
正因如此,在刘娥看来,赵祯的担忧,多少有几分杞人忧天的味道。
这让赵祯有些踌躇。
的确,刘娥的说法不无道理。
理想状态下,中书,枢府分离,加上宰执轮班知印,的确能够遏制丁谓的权力扩张。
可问题就在于,任何的制度,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
只要是人来执行,就会存在漏洞。
就丁谓的这个方案来看,有一个很大的空子可钻,但是……
赵祯的目光闪动,状若无意的抬头对着周围扫了一眼,最终,眼神落在某处,眉头微皱。
此刻的他,着实是有些犹豫,自己接下来的话到底该不该说。
最终,赵祯轻轻叹了口气,总算是下了决心,抬头开口道。
“大娘娘……”
然而可惜的是,他刚叫了一声,刘娥扶着额头打断了他,道。
“时候不早了,明日官家还要上朝,早些休息的好。”
“不过,如今先皇的梓宫还停在延庆殿西殿,再加上官家年纪还小,住在旁的地方,我也不放心。”
“所以,方才我跟杨太妃商量了一下,大婚之前,你还跟我一起住在崇徽殿。”
“前些日子,我已经命人把偏殿收拾出来了,一应的器物布置,都是按照你的习惯来的,宫人们也都配好了,你且去吧,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这番话口气温和,但是,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见此状况,赵祯便知道,眼前这位大娘娘心意已定。
刘娥的性格,这些日子他多少也了解一些,决定了的事,轻易不会改变。
所以,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他也只能点了点头,道。
“那臣就先下去歇息了,大娘娘这些日子操持爹爹的丧礼,想必十分劳累,也要早些休息,保重身体。”
于是,刘娥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轻轻的点了点头,道。
“官家有心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