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新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57/48403457/b_48403457.jpg)
第37章 三关
造谣,辟谣,中间隔着一段时间。
这就有另一句话了。
迟到的正义还算正义吗?
只是瞒不住了而已。
同理可得。
迟到的辟谣还算辟谣吗?
只是借口托词而已。
人们宁愿相信刺激的,也不愿意相信真实。
对旁人来说,别人的名声会不会毁掉,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有话题吹嘘,嘴说的过瘾,那就行了。
事实是什么,真相是什么,一点都不重要。
在外祖家待了两天,期间苏廷舜一边温书,一边在药店帮忙。偶尔,他也会向王大爷请教一些药理知识,总的来说过得还算愉快。相比较武侯府大芳园,他更喜欢这里的烟火气。
虽然邻居们说话带着口头禅似的脏话,但听起来却格外的真实。
随着正月渐渐过去,苏廷舜也慢慢变得郑重起来。
二月!
根据蓟县衙门发出的布告,今年县试在二月初二。
距离考试时间,还有六日。
明德学堂。
随着县试时间越发接近,即将面对这一考试的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有的患得患失,有的焦躁不安,还有的恍恍惚惚,一点东西学不进去。
艾知行眼睛一瞥,就知道谁会参加考试。他也没多说什么,仍旧自顾自讲课。
在他看来,这些人如果连县试都过不了,那也别读书了,浪费时间作甚,还不如趁早回家歇着吧。
没人能在科举考试中帮助别人,只能自强自立。
新明的科举格外严苛,甚至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传闻,二十年前,某位大臣科举舞弊,竟牵连数百人下狱,连带着那一次所有人的功名都被全部取消。”
中午,岳长信吃着荷包蛋,语气颇为唏嘘的对苏廷舜调侃旧事。
“你怎么知道的?”苏廷舜啃着鸡腿。这玩意是岳长信请客的,没办法,这哥们上课老走神,每次都找自己补课。不给点好处,他也没脸时常过来。
“打听的呀。”岳长信鄙夷道:“说实话,我真怀疑你读书是不是把脑子读傻了。明明是蓟县的事情,而且你也马上要参与科举,居然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
“二十年前事情,谁没事干打听这个,我看你是太闲了。”苏廷舜反呛他。
岳长信哑然,又倔强,又闷闷道:“我就喜欢打听这些。”
“马上要县试,你还是留点心吧。”苏廷舜拍拍他肩膀。
考试这种东西,和打仗也一样,一次成功最好。一次不成功,越往后考,压力越大。
这不,苏廷舜目光所落的地方,一个中年人在树下长吁短叹。岳长信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当即说道:“我听说这人已经考了八次县试了,每次都倒在第一关。”
“第一关就倒了?”苏廷舜当即无语。
这人有认真学吗?
县试分为三场。
头一场,县试。
次一场,府试。
最后一场,院试。
同时,如果县试能取得头名,即县案首,那就能直接获取秀才功名,不必参加后面的考试。如果没有,那只能接着考。
府试也一样,获得府案首,同样能获取秀才功名,不必参与院试。
到了院试也有院案首,不过这后面就没有考试了,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好处,或者说‘案首’还算一个名声好处。
此外,一些牲口在获得县案首之后还会继续考,如果能接二连三获得‘府案首’‘院案首’,那么,他将荣获‘小三元’的光荣称号。
另外,从县试开始,录取很严苛,这两年蓟县的秀才录取率非常低。
每次大约在三十人左右。
嗯,数字很小对不对,但是放眼全大明,那就很恐怖了。
“三关的录取人数是递减的,此人连县试都过不了,嘿嘿,只怕心思不在书上。”岳长信撇嘴。
县试,府试,院试,读书人又称作三关。
“听你这么说,你好像信心很足哦?”苏廷舜反问。
岳长信道:“乾坤未定,你我皆未定,谁知道呢。”
苏廷舜笑着摇摇头,没再开口。
不管如何,这次的县试,他一定要拿下。
一个秀才,可还远远不够啊。
于责呈也走过来,见苏廷舜和其他即将要县试的考生不同,神色自然平静,当即问道:“你还不看书,等着进考场再看?”
“该看的都已经看了。”苏廷舜淡定的回答。
“好啊,那我等你好消息。”于责呈也没多说什么,随随便便聊两句,便和他的师兄弟们进去看书。
于责呈是个相当认真的人,同时,他的朋友也是如此。
最起码,苏廷舜自来明德学堂之后,就没有碰见什么狗屁倒灶的破事。这里基本上全都是老老实实读书的,根本没有谁一天到晚吃着没事干,四处惹是生非。
你看得到的地方,和看不到的地方,都是看书的人。
你听见的,和听不见的,都是读书声。
简而言之,这里的读书环境相当好。
虽然人不多,讲课人态度也十分冷淡,不善言谈,但质量很高。
考试之前,苏廷舜还有一些紧张,但真正快要接近那个日子的时候,他反而开始冷静下来。
好像又没有那么紧张了。
最后的冲刺阶段,苏廷舜和家里打了声招呼,留在学堂日夜苦读。
与他一道的还有岳长信。
别看这小子一天到晚不怎么着调,但读书时却很认真。
另外,华廷臣这几日也变得越发沉默。
偶尔和苏廷舜迎面碰见,俩人也只是淡淡的点头,而后错身而过,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
县试当前,即将赴考的学生们,脸上少了笑容,多的是肃穆严谨。
“......唯天下至城,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随着最后一个字说完,艾知行宣布下课。
“县试,易也,平心即可。”艾知行扫了一眼学堂中,即将参与县试的学生,留下一句话,飘然而去。
苏廷舜忍不住一笑,别看这人很冷静,待人也很平常,但到底对同样想在科举路上有作为的读书人抱着几分恻隐之心。
平心即可?
确实,考试只要能冷静,保持平常心,就能发挥全部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