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在生活中,许多人总会被各种琐碎事情湮没,以致耽误重要或者紧急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同样,在孩子身上,这样的情况尤其显著,因为孩子往往比大人更难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叫作“帕累托定律”,又称为“二八定律”——公司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
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时间管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80%有效的工作任务,只用20%的时间就能完成。所以,只有优先完成重要、紧急的事情,我们的时间管理才更加有效。
皮皮都上中学了,可一直是个令父母不省心的孩子,因为他总在时间管理上犯糊涂,这让爸爸妈妈感到十分苦恼。
前段时间的期末考试,皮皮的时间安排又把爸爸妈妈气得够呛:明明先考语文,可是皮皮偏偏早早就开始复习物理,等到考语文的前夜才火急火燎地复习、背诵语文课文。
爸爸妈妈这才知道,原来他延后复习语文并不是因为已经复习好了,而是兴趣使然。结果显而易见,到考试那天,皮皮的大部分语文知识点还没开始复习,他只能“裸考”了。
对此,皮皮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不喜欢语文。”当妈妈问他:“那你每次都不复习语文,准备怎么应考呢?”皮皮这才像个泄气的皮球,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其实,皮皮这样的时间管理谬误,在许多儿童的时间管理中很常见。你可能也时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不会忙,只懂得瞎忙,怎么办?”“孩子做事情总是慢悠悠的,不知道什么叫紧急,怎么办?”“孩子总是等到考前才想起临时抱佛脚,怎么办?”
这些问题,其实共同指向孩子的一个通病:不懂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阿智总是向我吐槽他儿子小光的“没头脑”。例如周日早上,他特地提醒小光要记得下午2点的作文补习课,提早做好准备。嘱咐完儿子,他就放心地出门去了。可是谁知道,等他中午回来时却发现,小光还在慢悠悠地做物理小实验,让他提早做的准备都还没做。
阿智见状,火冒三丈地骂了小光一顿。谁知道,小光也生气地反驳,说:“我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第二天就要上交了,我又没有玩儿,凭什么批评我?”
阿智被小光的话噎住了。从儿子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确实没错,他确实在好好学习。那么,到底错在哪里呢?
其实,小光的错就在于没有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物理小实验第二天要交,确实很紧急,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下午2点有作文补习课,要提前做好准备。等到做好准备,再继续做小实验也不迟,剩下的等补习回来继续做也是可以的。
就是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小光却被绕了进去。
大部分孩子很容易被绕进这样的时间管理陷阱。很多时候,他不是故意浪费时间,而是根本不懂得如何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而管理好时间。此时家长就要出手了,帮助孩子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好时间。
【学会分清轻重缓急之策】
1.引导孩子用时间矩阵法对事情进行归类
美国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将事情按照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分成四大类:既重要也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和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当我们按照这样的分类建立一个事务分类表,孩子只需要在分类表里对应填好事务,就可以直观地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了。
当然,家长也可以在孩子分类的时候给予引导、指点。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习惯,也就能够顺利地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类了。
2.紧要的任务要优先处理
当孩子能够很好地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后,家长还要引导他先处理那些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按照分类,孩子应当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处理事情:重要且紧急、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这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还能让孩子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变得更加有条理。
当然,家长还要肩负另一项责任。孩子的自制力有限,这可能导致他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三心二意,家长应时刻监督,推动孩子按照分类有条理地完成当下的任务,避免延误。
一个不懂得区分事情轻重缓急的孩子,势必无法很好地学会时间管理。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于儿童时间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