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瘾 能让人上瘾的,都是坏东西吗

小丁入职公司五年,一直独来独往,交不到朋友。她平时不爱打扮,平凡普通,融不进同事之间关于美妆、穿搭的话题;因为未婚且单身,也参与不了亲子、婚恋相关的讨论。

有一天下班后,她在地铁口碰到一个卖兔子的地摊。

“小姐姐,买只兔子吗?很好养的。”

小兔子一下戳中了小丁的心,这让她联想到了自己,每天被装在各种工作的笼子里,不得自由。

“就要这只。”

小丁扫码付款之后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把兔子提到了附近的一个公园里,打开笼子,把兔子放了出去。

“去吧,”小丁轻声说,“你自由了。”

没想到这件事被同事张姐和她儿子看见了。

张姐的儿子一直想养一只兔子,张姐嫌脏不肯养,正好借小丁放生的事来教育儿子,终于让儿子消停了。第二天张姐到办公室夸赞了小丁。

这是小丁进公司五年以来存在感最强的一回,上下班时,她感觉同事们看她的眼神都变亲切了。

原来放生会带来这些吗?

后来,小丁就养成了每周都要买点儿什么小动物放生的习惯,有时候是一只小仓鼠,有时候是菜市场的一只鸽子,公司附近的那个公园,成了她的秘密基地。

没过多久,公司组织团建,有人负责钓鱼,有人负责下地摘菜,小丁负责统筹。看到同事钓上来的鱼,她有点儿不忍心了,就提议:“我们把这条鱼放了吧?看着怪可怜的。”

刚把鱼钓上来的同事听了,特别不忿:“你倒是会当好人,把鱼放了,我们中午吃什么?”

“就是,张姐夸你一句,你还挺当回事儿呗,”另一个同事嘀咕,“咱公司附近那个公园都快成动物园了,保安和保洁阿姨的工作量都增加了,除了日常工作以外还得抓动物、搞卫生,你还真当自己做慈善呢!”

真正让小丁上瘾的是被赞美和关注

小丁的行为是一个把好事变坏事的、行为逐渐夸张的过程,其实这种行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出现过,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和走向有所不同。

故事的开头,她和第一只兔子相遇的那个时刻,动了一瞬间的慈悲之心,我把这一刻称为“当下的真实”。我不怀疑那一刻她是快乐的,享受着做善事本身带来的愉悦。就像有时候我们做出一些承诺之后又会自己推翻,很多人在承诺的当下不是蓄谋已久的撒谎,只是在那个瞬间,他被一种自我感动笼罩了,那是一种真实的冲动。这些“当下的真实”碰上了时间的尺度,有时候会出现长久的真实,有时候会出现长久的虚荣,有时候会推翻已经有的承诺,因为过了那个当下,感受变化了。比起救助小动物本身,“被赞美”是一种让小丁更舒爽的感受,甚至她会不断地反复回忆自己的“高光时刻”。人都是这样,一旦有了美好的体验,总是想不断创造同样或者更好的体验,于是这成为持续行为的驱动力。“放生”是她的关键动作,于是她脑子里有了这样一个公式——要想不断地获得赞美,就需要不断地去放生。她希望别人能通过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放生举动,赞美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在张姐无意识的行为中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从原本默默无闻的配角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存在,把“放生”这个偶发行为变成持续性动作,甚至是执念,并当成提升个人存在感的不二法门。

从心理学原理的角度分析,这是她因为渴望外界对自己的接纳而进行的一种印象管理——用一种近乎行骗的手段,完成“善良”这个人设的建立,从而让自己更受欢迎。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看起来乐善好施、一副热心肠,实则是享受做好事后的赞美之声,这还不够,他们甚至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要求别人跟自己一起做那些所谓的“善事”。这并不是值得称赞的善良,而是伪善。

为什么在网络上,当有一些不良行为或者争议行为出现的时候,会跳出很多“键盘侠”来指责?一部分人是觉得自己有义务批评,还有一部分人是通过指责他人来获得自己的优越感。批评总是很容易,尤其是当你的批评不用在现实生活中承担后果时,你就更容易失控。有时候克制批评别人也是一种高尚的能力。

更极端的情况是,有的网络博主为了博取社交平台流量,用伤害小动物的方式换取它张牙舞爪的表情,加上时下流行的配音或音乐,展现自己和宠物关系好的一面,进行作秀。

故事中的小丁、网络上的“键盘侠”和虐待动物的网络博主,实际上都是在不断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的过程中感受到欲望的满足。请注意,这里我讲的是欲望,而不是快乐。在《贪婪的多巴胺》这本书里,作者详细阐释了“多巴胺”(dopamine)这种欲望分子是如何影响人类的情绪与行为的——多巴胺就像一个奖赏和允诺中心,它承诺,如果你做了某件事或者服从它的意志,它就会奖励你;不服从,你就会感到痛苦。有些人为了保持那份欲望被满足后的愉悦感,就会不断去重复那些让自己轻松获益的事情,逐渐上瘾,产生依赖。

可以说,欲望是上瘾者行为的驱动力。

如何正视自己的欲望

欲望多巴胺给了你“幻影”——你希望拥有但目前还没有的东西,相当于汽车后排咿咿呀呀叫嚷的小孩,他想去很多地方,看到路边的玩具店就会给父母下指示:“停下,我想去看看!”而控制多巴胺相当于驾驶席上父母手中的方向盘,父母听到请求之后,会想着“让他高兴一下,满足他”或者“趁机跟他提些要求”,利用欲望多巴胺提供的兴奋和动力,评估后决定在哪儿停车。方向盘不掌握在孩子手中,孩子就会被支配。

回看故事里的小丁,如果她能通过这个事情顺藤摸瓜,搞清楚自己的欲望到底是什么,她就能有效改善自己的行为。她想要什么你现在看清了吗?

A.做一个善良的人

B.做一个被赞美的人

C.做一个被关注且受欢迎的人

其实这三点并不矛盾,A和B是实现C的工具,而C才是小丁最想达到的目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陷入分不清手段与目的的困境中,由于一些社会共识或者别人的煽动错误地混淆了自己表面的欲望和真正的目标,行动上就会产生两个结果:第一是白费功夫;第二是让他人看不惯,自己又觉得委屈。我们当然不需要把人生的目的赤裸裸地展现给所有人,但是你自己,清楚了吗?

上瘾不是疾病

我们再来剖析何为“上瘾”。严格来说,上瘾是指“对某种行为或物质有害的、持续性的、强迫性的依赖”,通俗来讲就是大脑的奖赏机制变成某种单一的刺激——只要做这件事,自己就会感觉愉悦,所以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有时候自己明知道那样不对,会伤害到自己或者干扰到正常的生活秩序,却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做,那它可能会逐渐成为一种上瘾行为。最简单来说,我每天睡前都忍不住想要吃一口辣的东西,我明明知道这对我的身体不好,但是觉得自己辛苦工作一天了,就吃一口自己想吃的东西也要为难自己吗?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个坏习惯,不吃点儿消夜就失眠,身体的负担就变重了。

美国心理治疗学家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产生上瘾行为,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爱与价值,或者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且无法缓解这种迷茫与痛苦,于是用酒精、赌博、游戏、刷各种社交平台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他在《积极上瘾》这本书里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上瘾分为消极上瘾和积极上瘾。前者很好理解,就是人在酒精、药物等事物中放任自流。这里我想着重聊聊积极上瘾,它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入迷”,无害且可持续,比如运动、画画、阅读、静坐冥想等。这件事让大脑形成一种认知,并且建立起新的神经连接——只要自己在做这件事,就会感觉愉快,而这种做事时的满足感足够吸引自己下一次继续进行这件事。

所以,我们与其去控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从那些非常喜欢而无法控制的事情中挣脱,不如选择另一个选项,就是培养自己的积极上瘾行为,把注意力分配给那些对我们更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不一样,容易积极上瘾的点也不同。比如,对我来说,跑步绝对是一种折磨,而对那些能轻松跑完十公里的人来讲,一天不跑就浑身难受;但是通过强制要求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参加一个考试来倒逼自己学习,最终取得好成绩,这个过程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享受。

和消极上瘾时容易产生的多巴胺不同,与积极上瘾挂钩的是另一种内源性肽类物质,也就是被称为“快乐激素”的内啡肽(endorphin),它同样会给人带来愉悦感,但它属于大脑的补偿机制。比如,一个人长时间、连续性、中等强度地奔跑,当运动量达到某种程度时,大脑为了让人感觉不那么痛苦,就会分泌内啡肽,缓解运动所带来的疲惫,给跑步者带来愉悦感。所以,在有些人眼中,极具挑战性的滑雪、撸铁、游泳都是享受,可以带来更长久的快乐和成就感。

如何用积极上瘾的方式戒除消极上瘾

所有的消极上瘾产品或者消极上瘾行为都只是用来逃避其他痛苦的临时解决方案,属于治标不治本,往往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尤其那些会对身体或关系造成伤害的消极上瘾行为,要想戒掉又没那么容易,所以我们需要制订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找到与“瘾”和平共处的办法。

我们以这位曾经在直播时向我提出以下问题的朋友为例:

刚上大学的时候家里给的生活费比较多,自己逐渐养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毕业以后自己挣钱,每个月都觉得钱不够花,但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知道挣钱不容易就会省,我还是经常冲动消费,觉得花钱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快感。我知道自己已经对消费上瘾了,却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首先,你能意识到“自己已经对消费上瘾了”这件事,恭喜你已经做到了一半的“知”,至于解决方案,我在这里提供两个步骤:

第一步:

认清自己的底层欲望——自己究竟是“喜欢花钱这个行为”,并需要“切实得到购买的物品”,还是只是“喜欢支配金钱的感觉”。

第二步:

如果你是真的喜欢花钱这个行为,第一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是把花钱转化成赚钱的动力。因为知道自己喜欢花钱,所以要更努力地赚钱。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欢买东西,那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一定会感觉痛苦。为了不让自己难受,就得想办法把看似负面的上瘾,转化成具有正面价值的上瘾。当然,光有动力还不够,你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使自己的能力可以匹配更高的收入层次。

第二种方法是降低消费水平。如果你有强烈的购物欲,想一直买买买,可能你只是喜欢购物这个行为本身,不妨尝试在保证购物频次的基础上降低所购物品的价格,这样也能减少浪费。简单来说,你可能实现不了在购物中心消费自由,那你是不是可以改为去超市消费自由;超市也不行的话,能不能去批发市场?先估算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消费金额,然后把过去一个月花一万块的习惯,转变成现在一个月花一千块。

另外,如果你只是喜欢支配金钱的感觉,那么你可以试试“平替法”。比如,陪别人逛街,看他花钱。又或者你有一定的审美,那就干脆发挥特长,找一份买手或者采购的工作,这样你依旧干着花钱买东西的事,但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反而还把它变成了赚钱的能力。

回到开篇小丁的故事里,她其实只是一个需要存在感、需要被看到和赞美的普通女孩,让小丁上瘾的是被关注,而不是做善举,做善举是她的手段,但是“放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的善举。所以我给小丁的建议就是,正视自己想被看见的欲望,找到一个给自己真正加分且持续有价值的事情,不用求得所有人对自己的赞美,找到志同道合、能欣赏自己的人,多与之互动,一个人能被欣赏自己的人真心夸奖,才会收获心底的喜悦。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理性、合理地规划一些事情,但也要正视某些问题的存在。生而为人,注定躲不开也避不过某些瘾,与其反复沦陷,不如巧妙地引导和支配它。

通透时刻

上瘾自测

威廉·格拉瑟在《积极上瘾》中提到,积极上瘾的六个标准是:

1.你做的事情是非竞争性的,而且可以保证每天投入大约1小时在上面。

2.这种活动对你而言比较简单,不需要很费力就可以做好。

3.你可以独自完成,或者少数情况下和他人一起,但是并不一定需要他人才能完成。

4.你相信这种活动会给你带来一定的价值(身体上或精神上)。

5.你相信如果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得到提高,但这是很主观的,因为你是唯一会做出评价的人。

6.进行这种活动时,你必须是非自我批评的。

请根据以上积极上瘾的标准,在下表中列出你正沉浸其中的积极上瘾事件和消极上瘾事件。

运用以上标准剖析你的积极/消极上瘾事件之后,不妨试着用你养成积极上瘾行为的动因,去帮助自己改变已形成的消极上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