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也许对于喜爱写文字的人来说,文字变成铅字然后汇编成册总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现在看自己十年前将一些报章上的文章汇编成的小册子,既有青年时光一往无前的可爱,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谁的青年时代不是这样让人又爱又恨呢。只是写作这件事,非经历时光无以成文,不然即便是辞藻华丽也只能是徒有其表。
2023年3月,我前一年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提交的会员申请得到了批复。协会申请的过程中需要提交很多评论类的文字资料,借着机会,我梳理了近十年的文字,蓦然发现似是到了可以薄薄成一册的量,便联络了朋友商议出版事宜。
虽然曾经主笔过关于长三角地区非遗故事的书,也翻译过童书,但这些与正经“著”字的作品还是有着一些距离。2023年,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法国作家蒙田诞辰490周年。他曾在自己的随笔集中提到看书及与书背后灵魂交往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后来早已普及,但是当读到这样一个将自己封闭在家里的人饱读诗书后凝结成的文字,一种作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希望这本书给读者们带来什么呢?这些文字是不是能让大家花钱买回家后还愿意时常拿出来读一读呢?带着这样的思虑,我想它形式上断然不该是一本单纯的电影评论的集合——尽管一个影评人最显著的产出无疑是一篇篇电影评论,但我想借用自己深以为然的一种观点,来说明为什么我不希望用这种方式组织这本书的内容。
我很喜欢的一位电影评论家傅东曾说:“我们要对自己的感情很真实,写作的时候要考虑是否遵循了自己的内心。这是最为重要的,当然也要考虑不同读者的接受度(rendre sensible visible)。”我是遵循了这样的创作理念写影评的,这也意味着,如果仅仅只是让读者阅读影评,无疑像是听一个陌生人在自说自话。他接着说,“价值观无可避免,但表达的方式很重要,不可以逼迫读者,不可以自认为高人一等,而是让读者知道我们的观点是什么。至于读者的喜好,应该有自己的感受。”
因此,如果这本书仅仅是“电影+评论”的组合,无疑成了某种程度的阅读压迫——由于不同的观看顺序,文中涉及的一些电影作品读者很可能还没有观摩,那么影评就成了某种“毫无抵抗的输入”,这对于读者是不公平的。
也由此,两害相权取其轻,用“像影评人一样看电影”的主线,将这些评论按一定的逻辑串联起来,像是与朋友们在咖啡馆聊天,说起“哎,怎么成为影评人的呀?”“我也可以成为影评人吗?”这样的话题一样,用文字与读者聊天,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既然是个人经验与心得,那我想包容的读者许是能接受不同的观点,或会有自己的观点与我产生互动。而这才是我想通过这本书与读者产生的连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所思所想的交流沟通,而非单向度输出,是我热爱电影、热爱电影评论的核心原因之一。
这本书所使用的例文有不少是我很有感触时写下的,深恐它们有一天散落在赛博空间里,因此像采蘑菇的小姑娘一样,一颗一颗摘了装进篮子里,当然,也为用文字,送给我那个已经消失在历史尘烟中的祖籍:江苏吴县。
虽则本书谈论电影,但出于对突出文字内容的考量,这本书唯一的视觉画面就是封面这幅非常有风格的绘画作品。作者是留美青年艺术家周佳艺女士,我们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19年,第三届上海听障妇女儿童家庭公益短片活动,以她为原型的故事让我在那个短片活动里拿到了一个优秀奖。其中自然有主办方对于青年人的鼓励,而于我也因此认识了一位优秀的艺术家。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挂一漏万。只能说,这些年因为电影,我总能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结下许多有趣的缘分:书里书外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除了感恩与珍惜,能做的大概也只有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多看多写多思考,然后继续向着光的方向奔跑吧。
成书仓促,不足之处深恐见笑于大方之家,我的公开邮箱是:smilefereveryday@sina.cn,如蒙读者不吝交流赐教,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