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本序

这里向读者介绍的小说《轮下》(1906),写的是二十世纪初德国保守的教育制度与市侩的虚荣心如何摧残青少年的悲剧性故事。

在施瓦本的一个古老而偏僻的小城里,有一个天资聪颖、体质羸弱的少年,名叫汉斯·吉本拉特。他的父亲约瑟夫,一个庸俗的市侩,以及本城拉丁学校的校长、教师,都希望汉斯能出人头地。在他们的督促下,汉斯放弃少年人的一切游乐,埋头读书,终于通过“邦试”,名列第二,进入毛尔布隆神学校。但由于劳累过度,他已经得了头疼病。入学后,汉斯先是优秀生,之后成绩下降。就在此时,他与同寝室的少年海尔涅交上了朋友。后者爱好诗歌音乐,嘲笑追求功名,在神学校里,他先感到忧悒,之后又变得浮躁尖刻,“批评修道院,批评老师和同学,批评天气,批评人生,批评上帝的存在,有时好勇斗狠”。校长禁止他们两人往来,海尔涅逃出神学校以示反抗,终于被开除;汉斯则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像一头“役使过度的小马躺在路旁,再也派不上用场了”。后来,汉斯退学,回到故乡,当上机械工的学徒,不久就溺死在河里。“是学校当局,是他父亲和某些教师的野蛮的虚荣心把这个羸弱的孩子弄到了这步田地的。”

故事的情节并不错综复杂, 引人入胜的是小说的写作技巧。其一是细腻的心理刻画,尤其是对汉斯这个人物。读者将会看到他在赴邦试前后的紧张与迷惘,他在对待与海尔涅的友谊上的矛盾与苦恼,他在得了神经衰弱以后的病态与梦幻。一个处在发育阶段的少年,身心的健康如何受到摧残,又如何像一个待放的蓓蕾被春寒晚霜打落,正是通过这种种的心理剖析被表现出来,并激起读者对受害者的同情,也唤起读者对戕害青年的旧势力的憎恶。这部小说题为《轮下》。在德语里,“滚到车轮下”一成语,直接的含义是“被车轮碾死”,转义是“道德上的沉沦”或“失足”。在这里用“车轮”比喻使青少年精神崩溃的重压,这重压就是保守的教育制度和鄙陋的社会风气,也即德国封建制度与思想的残余。本书的又一特色,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描写。汉斯家乡的绿水青山,神学校周围的山林湖泊,都用来同神学校内阴暗压抑的环境相对照。景物还随着故事情节的不同与人物心理的变化, 而呈现出明暗转换的色调。汉斯对功名心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眷恋,汇成了启蒙时期“返归自然”思想的余音。汉斯退学回乡后,曾企图上吊自尽,但他最后是溺死在河里的,“也许美丽的河水引诱他俯身水面, 黑夜与苍白的月亮迎面望他,那儿充满平和与沉寂安宁,于是困倦与惶惑便悄悄逼他投入死神的阴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死去,或者说“解脱”,是浪漫主义文学中常见的结局,这一方面是对丑恶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另一方面又是对丑恶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轮下》的作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是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德语作家之一,他被称为“浪漫派的最末一位骑士”,也就是说,他在创作上主要继承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黑塞诞生于德国南部符腾堡附近的小镇卡尔夫。父亲约翰内斯曾是传教士,随其岳父去过印度传教,后任卡尔夫出版商会会长。母亲玛丽是出生在印度的施瓦本人。黑塞一八九○年入格平根拉丁学校,后通过邦试,于一八九一年秋入毛尔布隆神学校预备班。一八九二年春,逃离该校。他后来说,他立志要成为作家。接着,他被送到一个神学家处寄居,曾企图自杀。后又入坎施塔特浴场的文科中学,不满一年转到埃斯林根一家书店当学徒,三天即逃走,回卡尔夫在他父亲的商会当练习生。一八九四年春,他自愿到当地一家自鸣钟工厂当机械工学徒。一八九五年秋,入蒂宾根黑肯豪尔书店当学徒,工余埋头读书并创作。一八九九年,他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浪漫的歌》,还发表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是年秋,赴巴塞尔在赖希书店任职。一九○一至○三年两次旅行意大利,出版《赫尔曼·劳舍尔的遗稿》(1901)一书。一九○四年,小说《彼得·卡门青德》在柏林费舍尔出版社出版,使他一举成功,并获维也纳鲍恩菲尔德奖,从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生涯。读者看了这一段生平介绍后,一定会发现《轮下》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创作的。而自传性也确实是他的早期作品的特点。《轮下》的出版,更巩固了他的声誉。这个时期,除上述二书外,还有写艺术与爱情的音乐家小说《格特露德》(1910),以艺术家的婚姻为主题的《骏马山庄》(1914)等。他于一九一一年旅行印度,发表游记《从印度来》(1913)。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著名文章《呵朋友,不要这种声音》(这个标题系借用席勒的名诗《欢乐颂》中的诗句),反对战争,呼吁人道与理性。由于他接连撰写反战文章,受到德国沙文主义报纸的攻击,被骂作“叛徒”,许多人疏远了他,但他赢得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尊敬与友谊。大战期间,黑塞在伯尔尼红十字会和德国战俘救济会工作,因屡受精神打击和操劳过度,健康状况恶化,入疗养院治病,并开始阅读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分析学著作,这对他日后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九一九年,他用假名“埃米尔·辛克莱”发表小说《德米安》,写一个青年觉悟到要摆脱国家和父母的影响,返回内心,去求真和自由。这本书在德国战败后由前线遣返的一代青年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如托马斯·曼所说,它像一股电流“十分准确地击中了时代的神经”,促使曾受军国主义与沙文主义蛊惑的德国青年去作新的思考。此年,黑塞迁至卢加诺湖畔的蒙塔格诺拉定居。一九二三年,他加入瑞士籍。这个时期的作品有:《流浪》(1920,诗、散文、水彩画合集)、《克林梭尔最后的夏日》(1920)、《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奇思与歌尔得蒙》(1930)、《东方之旅》(1932),以及诗集、童话、文论等。

希特勒上台后,在一九三九年,纳粹把黑塞的作品列入“不受欢迎的文学”,不再在德国印行。一九四三年,他的巨著《玻璃珠游戏》在苏黎世问世。他曾经这样谈到过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当时“希特勒和他的部长们的讲演,他们的报纸和小册子,像毒瓦斯一般升起……空气又有毒了,生活又成问题了……我便采用了一切艺术家的解救方法——创作”,来“建造一个精神空间……抵御对世界的任何毒化”,再就是“表现精神对野蛮残暴势力的反抗,尽可能使我在德国的朋友们增添力量去反抗与坚持”。换言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洁身自好,不与反动势力(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沙文主义等)同流合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使每个人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地实现”,便是贯穿他全部作品的一个总的思想。黑塞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资本主义世界道德文明的堕落,他认为,通过个人的人道化来实现世界的人道化是唯一的出路。联系到整个历史背景来看,他的理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黑塞晚年得到很大的荣誉,一九四六年获得歌德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一九六二年八月九日,他因脑溢血在睡梦中去世。他在世的时候,他的作品的读者主要是德国青年,他去世以后,他的著作越出了德语国家的范围,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六十年代中,首先在美国出现了一股“黑塞热”。截至一九七三年,他的作品的英译本已在美国售出八百万册,使他成为一个二十世纪以来在美国作品被翻译得最多、拥有读者也最多的西欧作家。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国当时正处在内外交困的年代,那一代美国青年,逃避兵役,抗议战争,反对暴力和国家机器的权威,厌恶物质文明的畸形发展;他们在黑塞的作品中,看到了他对和平的热爱,对统治阶级的怀疑,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敢于藐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独立不羁地生活的人格,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精神上得到慰藉。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一代美国青年的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受到黑塞的作品和思想不小的影响。这股“黑塞热”由美国蔓延到日本(他的作品在同期内售出六百万册)、东南亚、拉丁美洲、大洋洲和西欧,甚至波及苏联与东欧。到一九七五年,黑塞的作品已被译成四十九种语言。在许多大学,开设了专题讲座,有关的传记、研究著作、论文也相继出版。这个有趣的现象,反映了黑塞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我们在欣赏与研究黑塞的作品时不应忽略的。

胡其鼎

一九八二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