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1]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2]。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倐忽成山溪。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3]。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4]。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5]。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6]。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7]。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8]。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9]。屈原怀沙子胥弃[10],魑魅叫啸风凄凄。梁甫吟,悲以悽。岐山竹实日稀少[11],凤皇憔悴将安栖[12]?
鉴赏
“梁甫吟”本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楚调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一说:“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又有《泰山梁甫吟》,与此类同。”现存最早的《梁甫吟》作品署名诸葛亮,是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之事,以哀悼忠臣之遭谗被杀,后来诗人写此旧题也多从此义发挥。刘基本诗所写除沿袭旧题外,更是有为而发。刘基原来本有为元朝出力的打算,也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但却多次出仕都遭遇挫折,最后在平定方国珍起义时,又与上司意见不合,遂被罢官羁管绍兴,刘基甚至感愤欲自杀。正是在此种悲愤情绪下,他创作了这首《梁甫吟》。诗作开头先用云翳蔽月、泥混江水起兴而笼罩全诗,然后通过对各种历史事件的回顾与评论,来突出贤者常为小人昏君所害的史实。尤其是他所提及的齐桓公、秦穆公、汉光武帝、唐太宗,都是历史上有名明君,却还会使贤者遭诬蔑,小人多得志,更不要说像唐肃宗、唐代宗、楚怀王、吴王夫差那样的平庸昏愦之辈了。所以他最后总结说,“岐山竹实日稀少,凤皇憔悴将安栖”,为贤者提供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他们还能到哪里去找安身之处呢?这不仅是对历史上贤者所受不公的感叹,更是自我悲愤心情的表现。他本来是可以为朝廷所用的,但如今连存身之处都难以找到,更不要说像历史上的周公那样去大展宏图了。于是,他要遵循“良禽择木而栖”的古训,另觅新主而一展抱负了。由此诗不仅能够体会刘基在元末时的真情实感,也可清楚了解他何以投向朱元璋的心理动机。沈德潜《明诗别裁》评此诗说:“拉杂成文,极烦冤愦乱之致,此《离骚》遗音也。”此语用以形容刘基情感愤激而文字劲健则可,言其语无伦次、诗无章法则不可。因为诗作由兴而史,由史而感,章法分明,结构俨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