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经典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实践目标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学习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根植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明白应当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实践方案
1.任课教师布置研读任务,明确实践活动要求。
2.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选定1人为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各项工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外认真研读指定作品,研读结束后小组组内就研读感悟展开探讨和交流。
3.学生通过进一步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结合小组成员的讨论交流情况,撰写研读报告和读后感。
4.以小组为单位推选1名组员,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个人及本组的讨论交流情况和读后感。
5.任课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
参考资料
资料一
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经典研读
续表
资料二
读后感结构模式与写作要求
一、结构模式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读了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读后感的结构一般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述读(前提)。
第二部分:感点(桥梁)。
第三部分:发感(论证)。
第四部分: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感点,就是阅读后最有感受的点。没有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的“读后感”。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和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二、写作要求
写读后感,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步。
第一步:拟主标题。
这一步很重要。很多人直接写“× × × 读后感”,这样的标题可能引不起别人阅读的兴趣。如果有一个非常醒目的主标题,就容易让人一开始便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义,会让人产生一种乐于阅读的心理。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拟一个主标题,如“× × × ——读《× × ×》有感”。
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自然好看了三分。因此,主标题一定要高度凝练感想感悟。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
第二步:述读——引。
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即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在述读这部分,需做到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篇幅较长的,只能够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对与感点无紧密联系的部分,不要引述。引用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部分内容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做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做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要注意的是,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从正、反面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要注意的是,一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二是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三是联系实际时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和要求。要注意:一是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横生枝节,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二是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结感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