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君病根秘穴埋线针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埋线针疗法的治疗作用

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

埋线疗法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功能,对各脏腑的阴阳都有调整、修复和平衡的作用。如选病根穴T2、T5,对治疗肺虚的哮喘和肺热咳嗽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在足三里、中脘穴埋线,不用任何手法,结果发现胃肠蠕动强者减弱,蠕动较弱者加强。在天枢、上巨虚穴埋线,肠蠕动慢的便秘者和肠蠕动过快的腹泻均有疗效。埋线的过程刚柔相济,形成一种复杂的刺激信息,通过经络的输入,作用于机体,导致功能亢进者受到抑制,衰弱者产生兴奋,起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作用,使之恢复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的状态。

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中医论述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埋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如急性的腰肌扭伤的患者疼痛难忍,我们在损伤肌肉部位选支配它的那个椎体节段处埋线治疗,如T10(支配骶棘肌位置)、T12(支配腰大肌位置),埋线后疼痛即刻减轻,第二天就能好转。头痛的患者在颞肌区埋一根细的肠线(3-0号线),拔针流出一些血,头痛立即感到减轻及好转。实践证明,埋线疗法确有“制其神,令气易行”“通其经络,调其气血”的作用。

三、补虚泄实、扶正祛邪

埋线疗法的前期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痛症、实证造成的病理信息具有很强的抑制、排除、取代作用,对病邪起到“泄”的作用。埋线后期的后作用效应,肠线长效作用,组织疗法作用等刺激较为和缓,具有兴奋的作用,说明埋线疗法具有补虚、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