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顿饱和顿顿饱
第二日。
皇城旁,香林寺。
香林寺就是南京紫禁城的皇家寺庙,紧挨着琵琶湖,此地距离紫金山也不远,朱允炆的“母后”吕氏火化后的舍利子就建造了佛塔供奉在此处。
在马皇后的要求下,他们还是来香林寺烧香拜佛。
朱允炆身穿大帅军服,龙行虎步,背着手走在前面,让小屁孩朱文奎给自己扛着刀剑,一边走一边数落他:“你小子不能只光读书,以后也要练武,男孩子还是要舞刀弄棒才行。”
“以后也要好好练练枪法。”
“你看看父皇,现在枪法就很准。”
“安南和朝鲜派来的细作,朕是一枪一个,分分钟打入她们内部!”
朱允炆教训道。
刚刚摸到三岁门槛的朱文奎,一脸懵逼的点点头。
父皇,我才三岁啊……
朱允炆又看向走在前面的马皇后,来回交代内侍和宫女们焚香摆案,对郑和说道:“看看,有这样的女人操心真爽,省了不少事。”
“陛下,皇后贤德昭天下。”
郑和笑眯眯地道。
朱允炆嗯了一声,顺势看向身后跟着的老臣,这次出征很重要,涉及到了剿匪,因此有几个老臣也来了,如今军方除了李景隆和徐辉祖,还有个耿炳文,他作为朱元璋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将,素来以带兵持重著称。
这次十万大军出征安南,沿途如果走得快,只要半个月,日夜兼程坐船。
但是一路剿匪,时间就比较久了,至少得三个多月,甚至要半年。
朱允炆等于将家国大事全盘放给朱棣。
因此他的提前做好筹备,尤其是随军大将,朱棣和李景隆徐辉祖走不开,他的选择不多。
而耿炳文就是目前最适合的。
耿炳文如今也是两鬓花白,他身材修长,面貌黑瘦,如今看起来高瘦慈祥,反倒更像是个文臣,不过熟悉他人可不会这么认为,作为大明开国猛将天团中的一员,他年轻时以善于守城闻名,守城的记录仅次于朱文正以两万人面对陈友谅六十万猛攻守住洪都八十五天。
朱文正两万人守城八十五天,堪称是世界军事史的奇迹,耿炳文的能力也是如今当世一流。
“长兴侯啊,这次沿途剿匪,就多多仰赖你了。”朱允炆道。
这次十万大军征安南,大明主要还是以年轻的武将为主,但是需要一位老将挂帅,选来选去,最后选了耿炳文。
因为此去战功不大,二来耿炳文老迈,也正好趁此机会将他置休。
耿炳文躬身谦卑地说道:“上位,咱这次出征,其实沿途都无大仗,重点是沿途的匪盗如何处置,陛下可有良策?”
“就如这浙江一省,如今主要的匪患,还有秘教,其实是浙江沿海的船户,他们多是方国珍旧部。”
耿炳文叹气道。
朱允炆也皱了皱眉,这事儿还的确得琢磨琢磨。
当年,方国珍也是一方豪杰枭雄,盘踞浙江二十余年,他有许多兄弟子侄,还有义子,个个都善于海战,多是盐枭,海商出身,盘踞在浙江沿途打劫过往船只,收取过路费。
元朝强大时他就像元朝称臣,当年朱元璋强大的时候,他就向朱元璋称臣,闷头搞建设,闷声发大财。
有一段时间,因为河南中原等地战乱不休,赋税没法运送到大都,方国珍还派出自己的海船,运送张士诚献给大元朝廷的粮食去大都。
此人善于首鼠两端,来回投机。
当年负责征讨浙江的是汤和,汤和带军连战连克,方国珍只得投降,其部下大多被遣散,分在大明各处做船户,浙东等地如今的船户,许多还是他老部下。
可是这些船户都是匪盗出身,这些年一直不安分。
而且浙江沿海乘船来回方便,朝廷没有那么多精力一一解决。
朱允炆道:“我朝现在海贸渐渐兴起,商船贸易频繁,必须得打击这帮匪徒,以往对付这些当海盗的船户是怎么做的?”
耿炳文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圣天子之君,都是恩威并施,施以德化。”
朱允炆哦了一声。
“还好朕不是圣天子,这帮匪徒该杀的都杀掉,朕下南洋,第一站可就是浙江,要以雷霆手段给朕肃清浙江的船户,杀鸡儆猴!”
圣天子?
谁特么爱当谁当去。
朕反正是不当。
耿炳文愣了愣。
就连朱元璋也没对这帮方国珍旧人怎么样,不过既然皇帝都说了,那自然要雷霆手段。
如今大明的海贸其实挺依赖南洋进口,因为路上交通被贸易被蒙古人阻断了,而且这个时代正好是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国崛起之时,东西方的贸易无法直接到达,让大明庞大的手工业品产能始终提不上来。
如今货殖府开始建设,很快能把大明的内部内需市场填满。
但是仅靠内需,大明富不起来。
到时候别说让大明老百姓吃的上饭了,经济危机就先来了。
所以,得打通海路。
朱允炆倒是能理解,这帮船户都是杀人见过血的海盗,在海边做盗匪久了,怎么可能从良老老实实去种地纳粮给你朱洪武?
他们当年当海盗倭寇的时候,十分自在,元朝对于这些地方豪强是散养式管理,你比较强,然后在当地维持了一定秩序,收些过路费,和我们蒙古人干的差不多,只要你不称王,我还可以给你封个官儿。
于此相同的,还有张士诚。
大元对他们封官儿,也不管他们,只要你给我大元交赋税,不称王,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毕竟以前大元玩的就是包税制。
故而,当年那些在海商富裕地区的割据豪强,似张士诚,方国珍,福建陈友定等,都很坚定的支持大元,谁不想在自己的地盘山高皇帝远,做个割据的平章政事快活?
如今,方国珍死后,他兄弟,子侄,又不得重用。
船户们失去了约束,当年因为担心他们反叛,并未将他们收编卫所,而是将他们编入村庄,甲长里长看守,让他们种地纳粮。
结果没过多久,这些船户就纠集起来,操刀做起老本行,骚扰沿途的商船。
朱允炆知道,这是因为浙东等地在方国珍洪武七年死去之后,当地的船户散乱开来,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形成了隐忧,现如今越来越庞大,如果不对这些地方剿匪镇压叛乱,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中,后边儿迟早得爆发叛乱。
之前施行海禁,海上的商船,只有大明官府的商船,他们不敢动。
如今,民间的商船往来也很频繁,而且越来越多。
大明海贸公司成立后,只要有海贸公司的牌照,给大明海贸公司缴纳印花税,海船就能在海上跑,这让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了。
别说海商贸易,现如今内河河道贸易,就长江一代都愈加繁荣。
“无人能禁得住肥肉过嘴的滋味儿啊,当年皇爷爷打败了方国珍,将他手下这些船户打散,本是为了防范他们作乱,谁成想他们现在散乱各地,反而又开始作乱了!”
朱允炆咬牙切齿。
不过朱允炆还是交代道:“但是大军沿途过去,不许伤害浙东无辜,这帮船户也是不得已,浙东山区田地少,若是不出海,没有活路,而且他们还算是有些讲究,只要给足了银钱,也不取商船商人性命……”
而方国珍这批手下船户,还秉承着当年元朝时做海盗的准则,劫财不劫命,抢劫了足够多的过路费还礼送出境,毕竟下次还要继续收钱。
一顿饱和顿顿饱,方国珍这批手下还拎得清。
耿炳文说道:“陛下,当年汤和征讨攻下浙江后,曾经在浙江沿海建立过一些卫所小砦,用来缉私查盗,如今我们也可以这般,有些可以收编的船户,就纳入其中。”
“不用不用。”
朱允炆摆摆手。
“洒掉洒掉,该杀的洒掉,朕又不是什么好人,留着他们过年啊?若是之前他们有点民族大义,敢跑去安南给大明做点事,朕觉得还不错,在自己家里祸祸自己人的垃圾,统统该杀。”
“到时候直接丢海里喂鱼,省的埋了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