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界限在哪里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正确区分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目前,公认的区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判断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遵循主观与客观统一性原则。主要看这个人是否能够很好地区分幻想与现实,有无良好的自知能力。
比如,甜甜和南南两个人,她们表现出的症状都是时常能听到有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并且偶尔还能听到有人悄悄商量要陷害自己。但是甜甜清楚地知道这些话只是自己的幻觉,并为之深深苦恼,这样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但又没有办法消除这种幻觉。
那么,甜甜的情况就属于一种心理问题,可能是她最近遭遇了一些挫折而造成短暂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她去看心理医生,或者通过自己慢慢调节就能消除幻觉。与甜甜不同,南南则表示自己真的听到了那些话,并且能够详细地描述对方的相貌、声音,甚至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她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幻觉。尽管屋子里只有南南一个人,她仍然坚持自己听到别人在说自己坏话,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将南南判定为精神疾病患者,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
二是遵循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一般来说,心理正常的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之间是协调统一的。而心理异常的人可能会出现认知或其他方面失衡的状态。
三是遵循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的性格和其他各方面的人格特征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如果一个本来很内向的人,突然变得特别外向,或者一个非常热情的人突然变得非常冷漠,这种情况就需要身边的人确认此人是不是一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如果不是就应加以重视。
李牧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在毕业季,宿舍其他同学有的忙着考研,有的忙着找工作,也有的因为家里事先安排而无所事事。看着眼前的一切,李牧心里很着急,他想要像他们那样有明确的目标,可是他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自己未来可以做什么,时间一长他就变得非常烦躁。
受这样的情绪影响,他睡不好,吃不好,也不愿回到宿舍面对自己的室友。他感到自己的情绪非常低落,却又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改变。于是,他找到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他发现自己产生这种低落的情绪,主要是因为自卑和羡慕。
原来,他的父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而室友们的父母则都是大学毕业。另外,其他人都在大学里谈了恋爱,而他走在校园里看到谈恋爱的情侣都不敢直视。他不仅对自己没有自信,对出身也相当自卑,所以他在和室友的对比中感到极度的不公平。
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少发生像毕业这么大冲击的事情,因此,李牧可以暂时将不公和自卑的感觉掩藏起来,自然地和室友们相处。但是当毕业来临,当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再度被比较时,李牧那种压抑已久的自卑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进而使问题变得严重。
李牧的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心理问题。他原本是一个心理正常的人,在遇到一些刺激后,短时间内心理上会产生某些较为明显的症状,并且严重地影响生活。但李牧依然存在自知力,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症状,并主动找心理咨询师解决问题。
刘洋是一名高三学生,在临近高考时,他常常对母亲说自己晚上失眠,白天听课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他感觉压力太大,就问母亲可不可以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再去学校。但刘洋妈妈认为这只是孩子临考太紧张的表现,于是她带刘洋到医院神经内科开了一些药,就把他送回学校上课了。
刘洋妈妈没有想到的是,两周后她接到刘洋班主任打来的电话,班主任希望她能把刘洋接回家休养一段时间,而且最好能带他到精神医院或者相关科室接受诊断、治疗。听了班主任的话,刘洋妈妈当场蒙了。她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当她看到儿子时,她简直快要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了。此时的刘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幻觉,并且伴有自言自语、自哭自笑的症状。
精神科医生经过诊断,确认刘洋患有抑郁障碍,必须抓紧住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刘洋又相继出现冲动躁狂的症状,并且白天嗜睡、食欲亢进,经医生诊断后确定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是以情感活动过度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病,临床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反复发作,或交替发作;而且两次发作之间,有明显的间歇期,在此期间精神活动完全正常。刘洋得了躁郁症,在对他进行治疗时,必须借助药物。
最重要的是,刘洋后来已经没有办法对自己或周围的环境有清醒的认知,他冲动时会完全失去自知力。如果当初他的话能够引起母亲的足够重视,也许他的问题可以控制在心理问题的范畴,然后借助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和自身的调节,便可顺利度过高考期。
这也告诉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之间是有一定的重叠和延续的,两者之间有时没有明确的界限。如果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像刘洋那样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很有可能会发展为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