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业长青:基于生态、经济与文化相协同的战略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竹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竹产业是以竹林资源为基础,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生产和提供竹材、竹笋及其深加工产品的行业。竹产业包括竹林种植业、竹材采运业、竹材加工业、竹笋采收及加工业等。

3.2.1 竹产业的定义和发展方向

竹产业是指以竹林资源为基础,从竹笋食品一直到竹质结构材、竹质装饰材、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制品、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等,其基本涵盖一二三产业,并形成了一条资源培育、加工利用、休闲旅游的完整的产业链。

现代竹产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应该为: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思路,加大从竹根到竹叶的资源循环利用,聚焦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实现绿色与环保并举、科技与效益共存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的竹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本节对论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下的研究将在自己的研究界定下进行,主要包括对竹产业的概述界定和生态文化的概念界定以及对当前竹产品进行分类。

3.2.2 竹产业的界定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同时随着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和变化。“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其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产业有不同的分类,最常见的是由费希尔和克拉克创造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把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竹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国等少数国家,国外对竹产业的研究较少,对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界定相当模糊。按照传统的三大产业划分方法来看,可以对竹产业进行一次界定。同时,通过“广义”及“狭义”两种方式界定,从广义上来说,竹产业是指跟竹子相关的一二三产的集合与相加,其中包括竹子的种植、加工、销售、物流、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而从狭义上来看,竹产业指第一产业的竹种植业,包括用材竹和食用竹;第二产业的竹加工业,包括竹材加工制造业,竹纤维等化工业,竹醋液制造业等以竹为主要原料的产业;竹产业的第三产业是最难界定的产业内容,我们包括竹子旅游、竹文化产品等产业。例如,安吉竹产业生产技术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从原竹加工到产成品产出的生产过程可以完整地在安吉本地实现。其中,竹产业前道工序包括:毛竹、截断、修平外竹节、开条、去内节、竹条双面刨光、蒸煮、干燥、竹条精刨、竹条分选到半成品的工序已经非常成熟。后道工序包括:竹工艺品、竹日用品、竹质装饰材、竹质结构材和竹质化学制品的工艺和技术正逐步形成,并成为竹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竹产业是以竹资源经营为基础,以竹产品加工为主导,以竹贸易和旅游为补充的,涉及一二三产的联动产业,并以此形成一条竹资源培育、竹产品加工、竹产品贸易及旅游的完整的产业链。

3.2.3 竹产品的分类

根据中国林业网、中国竹网等相关数据,他们把竹子分为21类,3000多个品种(见图3-1)。

图3-1 竹产品分类

经过分类与归纳研究,本书将竹产品划分为八大类。一是竹子食品,包括保鲜笋、罐头笋、笋干等;二是竹日用品,主要包括竹凉席、竹筷、竹刀架、竹餐垫、竹菜板、竹托盘等;三是竹质装饰材,包括竹地板、竹胶板、竹纤维板、竹地毯、竹窗帘、空间装饰用材等;四是竹质结构材,包括竹家具、竹建筑用材、竹胶模板、车厢板、竹楼梯等;五是竹木加工机械,包括竹拉丝、竹地板、竹筷等加工机械;六是竹纤维制品,涵盖了卫浴、服饰、家纺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竹纤维内衣和竹纤维毛巾等,七是竹质化学制品,包括竹炭、竹醋液、竹叶黄酮等;八是竹文化产品,包括竹工艺品,包括竹根雕、竹扇等,竹绿化、竹旅游、竹博园、竹海影视基地等。

竹种植业经营模式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模式,即进行经营的多目标管理、适度利用,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经营,在年合理采伐量内采伐森林,注重保持并提高森林地力、林地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生物多样性、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改善林区经济社会状况,实现长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目前,行业经营单位众多,情况不一,差别很大。小规模单位不具备可持续经营的条件。因此,国有林场和国有采育场依然是国家在生态建设、国土保安、良种培育和科技示范等方面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