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首届珠澳文化论坛”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结语

珠海现存诸多的历史文物及其反映的历史事实昭示着先辈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它们是强化市民文化认同感,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重要实物证据,是发展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特殊资源。

未来城市的竞争是以文化论输赢,文化品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珠海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历史遗存得到保护,使其内涵得到展示,其价值得到发挥,这不仅会提升珠海及邻近地区的文化品位,也会促进学术界对“珠澳中西文化走廊”在中国近代史上历史地位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1] 张建军,珠海市博物馆馆长。

[2] 参见黄晓东《开发历史人文资源,增强珠海城市特色》,《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124页。

[3] 参见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张国雄在中山市“华侨文化与香山文化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上指出,珠江口西岸(澳门、珠海、中山一线)的文化底蕴较东岸(香港、深圳、东莞一线)深厚,特别是近代以来,澳门开埠较早,影响极为深远,目前西岸及邻近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澳门、开平碉楼等)、历史遗存、近现代著名人物(如孙中山、梁启超、容闳等)的数量都多于东岸;等等。核实而论,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4] 沙丘遗址主要分布在环珠江口地区的海湾沙丘地带,迄今在珠海已找到这类遗址79处之多;参见肖一亭《先秦时期的南海岛民——海湾沙丘遗址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

[5] 参见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第25页。

[6] 参见李世源《宝镜湾岩画判读》,文物出版社,2002,第30页。

[7] 参见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宝镜湾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邓聪、郑炜明《澳门黑沙》,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中山市博物馆编《中山历史文物图集》,1991。

[8] 参见李平日《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海洋出版社,1991。

[9] 参见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第32页。

[10] 参见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第59页。

[11] 参见(道光)《香山县志》卷1《沿革》。

[12] 参见政协珠海市委员会编《珠海文化遗产图集》,“香山故镇濠潭遗址”,珠海出版社,2008,第41页。

[13]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57《岭南道·广州》。

[14] 参见《香山县乡土志》卷1《香山未置县以前之隶属》及《香山既置县以后之隶属》,中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影印本。

[15] 《元史》卷132《列传》第19,“帖木儿不花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16] 《永乐大典》引陈大震《南海志》(1408年条)。

[17] (乾隆)《香山县志》卷3《风俗》。

[18] 参见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中山市志》,“人口和民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19] 明清时期翠微凤池书院、前山凤山书院、下栅金山书院、斗门和风书院、三灶三山书院等五大书院即已远近闻名;斗门荔山村人黄錀在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考取香山县首位进士,珠海历史上共出现过26位进士,广西巡抚、广西大学创始人黄槐森和著名书画家鲍俊就是其中代表。

[20] 参见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第69、111、143、182、196、210、251页。

[21] 参见黄启臣《澳门历史研究刍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68页;汤开健《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中华书局,1999;章文钦《澳门历史文化》,中华书局,1999;罗苏文《澳门开埠的文化遗产》,《史林》2005年第2期,第49页。

[22] (嘉靖)《香山县志》卷1《风土志·城池》。

[23] 参见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第70页。

[24] 参见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珠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编《香山设县850周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吴志良《双城共源,同城有期》主题讲座,珠海文化大讲堂,2009年6月。

[25] 参见珠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珠海历史文化资源评估报告》,未刊稿;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

[26] 参见吴莆田等《华南古村落系列》,31《淇澳村》、32《官塘村》、33《南屏村》,《开放时代》2006年。

[27] 参见珠海市博物馆编《珠海市文物志》(修订版),珠海出版社,2007。

[28] 参见徐杰舜《海洋文化理论构架简论》,《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第112页。

[29] 参见王颖《海洋文化特征及中国海洋文化》,2008年3月7日《中国海洋报》,第004版,特刊。

[30] 参见杨国桢《海洋迷失:中国史的一个误区》,《东南学术》1994年第4期,第30页。

[31] 参见王学渊《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2003年4月8日《中国海洋报》;张开城《海洋文化及其价值》,2008年4月11日《中国海洋报》,第004版。

[32] 参见陈乃刚《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随笔》,《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59页。

[33] 参见胡波《香山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2006年6月1日《光明日报》理论版;王远明主编《香山文化:历史投影与现实镜像》,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4] 参见拙文《珠海陈芳家族及梅溪历史遗存的初步研究》,《岭南文史》2008年第3期。

[35] 据统计,中国首批120名留美幼童中,广东籍83人,约占总数的69%;香山籍39人,约占全省近一半,约占全国1/3,其中,23人是珠海籍;珠海人唐国安曾先后选送100多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一代宗师胡适就是由唐国安亲自选送出国的;容闳(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中国留学生之父”)、黄宽(中国最早的留英学生)、唐宝锷(中国最早的留日学生)都是珠海籍;详见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编《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丛书》第1辑、第2辑,珠海出版社,2006、2008。

[36] 参见李吉奎《近代上海买办中的广帮》(1845~1912),《学术研究》1999年第12期,第103页。唐廷枢被誉为“中国第一企业家”,一生参与兴办的企业达47家之多,李鸿章说“中国可无李鸿章,但不可无唐廷枢”。在近现代中国民族商业史上,珠海人在工厂、报纸、百货公司、机器印刷、铁路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37] 华侨资本家陈芳、买办资本家莫仕扬、民族资本家徐荣村和徐润、洋务资本家唐廷枢等都出自珠海。据研究统计,中国近代买办半数以上来自香山,但究竟多少属于珠海,尚需考证。

[38] 据统计,仅在教育界的珠海籍名人就不在少数,担任过大学校长的就有唐国安(清华学校首任校长)、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唐绍仪(山东大学首任校长)、韦悫(教育部副部长、华侨大学校长)、韦卓民(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蔡廷干(全国税务学校校长)、古元(中央美院院长)、唐有恒(华南农学院)、唐宝锷(北洋司法官养成学校校长),其中许多人是学校的创办者。参见胡波《简论中山名人文化》,《开放时代》2005年增刊;珠海市政协编《珠海历史名人》(上、下册),珠海出版社,2001、2004;珠海市委宣传部主编《珠海历史名人》系列丛书,珠海出版社,2006。

[39]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国内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和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石景山旅游中心先后在珠海诞生,1991年珠海率先以百万元重奖科技人才,影响很大。

[40] 参见王经纶《珠海的海洋文化品牌与生态文明建设》,珠海文化大讲堂组委会编《2008珠海文化大讲堂讲座精编》,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