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笙起冬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38/42862938/b_42862938.jpg)
第126章 坚守
冬天的夜黑得早,才七点过一点,外面就已经漆黑一片。
市中心医院三楼会议室灯火通明,落实市工作专班工作部署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一个半小时。
接下来,吴主任汇报了当下一线战疫的情况,报告了今天发生的邱平平和肖亚华的事,最后说:“我们现在整个是超负荷运转,所有的医护8-16小时轮番值班,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休息,这样的疲劳战,持续下去不仅对救治工作不利,医护本身的健康更是问题,继续减员的话,谁来给病人看病!”
“我也说两句。”
一贯鲜少主动开腔的护理部主任开口。
“护理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护理不到位,即便是抢救过来了效果也会很差,特别是重症病人,病情越重护理就越重要。以前我们重症监护室一个病人要三个护士照顾,每班4小时,现在一个护士每班12小时还要照顾五六个重症病人,而新冠病人的护理强度比以往又大得多,再说轻症隔离病房,那边也不轻松,平均一个护士要照顾三十多个病人,这样怎么能够提高护理的效率,又让我们拿什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会议室的气压一时间有点低,书记和院长低头耳语了几句。
办公室主任放下手中的笔,语气柔和地说:“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床位数是上级部门定的,疫情蔓延升级以来,院里已经多次从全院医护中抽调人员充实门诊和急诊一线,连以前从来没搞过内科专科的医护也押上了,现在一线医护人员力量配置基本上是全院医护人员的三分之二,就这样还是远远跟不上暴增的病人人数。”
没办法,病人爆增远远超过了医院的承载能力,办公室主任无奈地摇摇头。
书记站起来,声音如洪钟:“今天市里的会上也说到了院内交叉感染和抗疫医护人员力量不够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江城所有医院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市里要求我们要坚守好阵地,合理调配资源,保护好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等待志愿者医疗队的增援。我看了一下全国各地医疗队的时间安排表,我们还需要坚持三天,才能迎来增援。”
书记顿了顿,才继续:“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聊天一个截图:’我的城市生病了,需要我守护。‘说实话,我内心又酸又热,我们的医护多是江城人,懂得付出的是他们,最想让这座城市变好的也是他们,他们在疫情面前能吃苦能斗争,迎难而上遇险无畏,危急时刻闪现出了人性的光辉,历史不会忘记。下面请院长作具体的布置。”
“我抓紧说几句。”院长不带任何表情。
“首先,不论科室全院压上。没有在一线接诊过的二线医护,重点支援轻症隔离病房,以老带新打下手;行政人员主要分担护士的体力工作,如喂药、翻身、清洁等,努力减少护士的工作强度。其次,防护服的问题,我们联系了下面的非定点医院,他们把库存先支援我们,明天下午到。另外,食堂明天起正常上班,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大家都知道,医院食堂关门的这些天里,他们能吃上丰盛的盒饭,除了浩丰江城分公司送的以外,还有附近的聚缘餐馆和客必居饭店的加入。
而大家不知道,这两个店的老板不图利,以食材的成本价代为加工,实际上就是贴钱在干活。他们一个说:“我看到医护人员的朋友圈,他们啃着干粮在拼命,太让人心疼,我心里难受,他们可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希望。”另一个又说:“我会做的这点事恰好能派上用场,让我有一个使上一点劲的机会,我想做这个事。”医院食堂能开餐供应,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们带团队加入。
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全国医疗系统精锐尽出,举国驰援江城,三万多医护抵达,为这座困境中的城市筑起了白色长城。
此时的燕京,协和康复中心。
刘咏正在忙着帮汪芷涵回复捐赠信息。
“肖静雅捐的7800个口罩,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刘咏问。
汪芷涵摇摇头。
“她过年前就已经出发去了土耳其旅行,得知国内抗疫口罩紧缺,就专门逛药店收集口罩,几乎跑遍了所有药店,买到了这7800个,看到你发的朋友圈,就把它们全部捐过来了,本来她还想留一点给家人用的。”
前天汪芷涵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我妹妹林筱筱和医学部的同学们在江城一线抗疫,缺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他们在为我们所有人镇守第一道防线,期望大家伸出援手,帮他们渡过这困难的时期……”
汪芷涵重新有了动态,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震憾的事,再加上她又是为参加抗疫的妹妹求助,更是引发了效应,一时间问候的电话、信息滚滚而来,刘咏直接成了她的秘书。同时,他们的“抗疫共振”群迅速壮大,每天募集的成果都在刷新。
汪芷涵听了刘咏的叙述,张开嘴想发表看法,可话没说出口就呛咳了起来。
刘咏赶紧帮她顺顺背,“别急,别急,慢慢来,慢慢说,喝点水压压。”
汪芷涵摇摇手表示不用。
见她缓了过来,刘咏宠溺地笑着说:“看你,跟你说慢下来、慢下来,就是记不住。”
汪芷涵温和的嫣然一笑。
“你看。”刘咏拿出手机调出图片,递到汪芷涵面前,“将近八千个口罩,堆在那里就是一大堆,肖静雅先把包装盒拆了,又腾空了她那特大号行李箱来装,她说这个东东真的要比她的随身物品重要多了,最后是带着满满五大箱口罩回的国。”刘咏边给她翻看图片边说。
汪芷涵看着堆成小山的口罩和倒了一地的用品配空箱子的照片,对刘咏笑了笑,“厉、害。”
“是,她真的很厉害!”
“谢、谢、她!”
“好,一会儿我帮你把信息发给她。”刘咏明了的说。
汪芷涵又莞尔一笑。
“还有一个更牛的。”
汪芷涵瞪大眼睛盯着他看,意思是:是吗?
“你不信?殷茵跑荷兰去了,导游是江城人,她和导游组织大家一起采购防护服,费用全部都由她出,二十个人的队伍,一人一箱就扛回了国。”
“啊!”
汪芷涵赞叹了一声,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你的这两个闺蜜,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
汪芷涵自豪的点点头。
“还有一个事没跟你说。”刘咏望着她,“你知道蒲誉源的那五万个口罩怎么来的吗?”
汪芷涵摇摇头,刘咏接着说:“他的表姐去年在一家口罩厂打工,产品销路不好没效益,办了辞职可厂里没钱结算,后来就用口罩抵工资,她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蒲誉源发的募集信息,就无偿地捐出来了,拿钱给她怎么也不肯收,天宸知道后让蒲誉源问问她愿不愿到他们公司去上班。”
刘咏说完看了汪芷涵一眼。
“嗯,棒,好。”
汪芷涵眉目含笑,由衷的感叹。
突然间,汪芷涵的手机传来了视频请求,刘咏急忙帮她接通。
屏幕上马上出现一张气宇轩昂从容沉稳的脸。
“芷涵。”
“郭、会、长!”
汪芷涵也微笑着打招呼,郭会长是她爸爸林子谦的学生,现在是申城燕京商会会长,早年受过林子谦的资助,与她们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你现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还、好。”汪芷涵点点头。
“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今天主要是告诉你,我们从匈牙利采购的第一批物资:10万个医用口罩、1525套医用防护服已经完成报关、订舱,后天到达燕京,这一批全部给筱筱她们。你跟筱筱说,我们都是她的后援队,让她保护好自己,过几天有一批从伦敦和莫斯科来的隔离衣、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看她们那里够不够,我可以调一些给她们。”
屏幕里面郭会长热情温厚,一副大将之风。
“谢、谢、您!”
汪芷涵激动得面色发红。
“给你看一段视频。”郭会长说着拿出手机调整好转向屏幕。
瞬间,视频里的手机屏幕上:
1月26日晚20:11,匈牙利,3个工作人员在聚精会神地操作,1个拿着单子在播报货源信息,另外两个在电脑上快速下单;
1月27日01:05,2个工作人员胜利完成任务兴奋地击掌,他们把手中的单子对准镜头,特写:完成中检认证查验;
1月27日晚22:35,满载货物的车抵达机场;
1月28日下午17:16,报关、订舱单子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