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象组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平台+分布式经营体+生态组织的48字管理方针

未来组织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研究了20多家企业的平台+分布式前端(项目、自主经营体)+生态组织的模式,归结为48字管理方针。未来的平台化经营与组织管理模式,我认为离不开这个范围。

1.生态布局,网状结构

在战略上,企业必须要有生态的战略思维和业务布局,对平台化与生态有长远的战略意识、足够的战略耐心与战略定力。同时,通过变革,打破科层制组织的垂直结构,建立扁平化的网状组织结构。组织不再封闭,要开放合作,跟客户与外部生态之间要融合构建生态优势。整个组织的结构体系不再是一种垂直结构——指挥命令系统,而是一种串联和并联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结构;是多头、多中心并行、交织的网状结构。

2.数据驱动,平台管理

在生态布局和网状结构的组织中,组织的有效运行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础条件。

第一个基础条件是数据驱动。没有数据驱动就谈不上生态布局及网状结构的运行,所以企业必须要实现数据驱动。数据驱动不仅是信息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更需要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进行数字化转型。整个企业内部的运行不再依靠上级下达指令进行驱动,而是依据消费者需求端所产生的任务市场和任务所转化的业务数据实现数据驱动。

第二个基础条件是管理平台化。有了数据上移、数字驱动,组织就可以构建管控与赋能平台,为一线员工配置资源并赋能,给一线员工提供支持,提高一线员工的综合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责任下沉,权力下放

有了数据和平台做保障,经营责任就可以下沉,而不是往上推。组织中的端对端都在承担经营责任。企业一定要建立责任共担体系,在责任下沉的同时,还要做到权力下放。没有责任下沉、权力下放,自主经营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分布式经营与管理。

4.领导赋能,任务市场

领导不再是“威权”化领导,一定是“愿景+赋能”式领导,愿景使得全员对应目标,用规范化、体系化取代领导化,领导的角色转变为对整个组织建立标准、规范、体系、机制负责,确保整个体系的运转和优化,这就需要组织在层级减少、实现扁平化后,真正走向赋能式领导、愿景式领导。

最重要的是内部任务要市场化。企业内部的任务基于数据进行资源(包括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的配置,企业内部的任务将来一定是市场化交易。也就是说,各个经营单元跟平台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市场化的交易关系,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内部任务可以进行市场化交易,另一种形式是内部任务可以外包。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内部的任务市场交易体系。

5.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没有独立核算体系,就谈不上分布式自主经营。企业内部必须建立独立核算体系,重构财务核算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内部任务市场依据标准建立模块,真正实现任务市场的市场化交易。依据任务市场的市场化交易来组合人才、整合资源,这就是未来企业为什么会没有那么多职能部门、没有那么多领导的原因。所有的职能部门都是动态化、模块化、标准化、插件化的,依据任务市场来形成新的机构和新的人才组合,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6.共识共担,共创共享

组织的整个机制必须建立在合伙机制的基础上,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要建立在共识共担、共创共享的机制之上。共识就是共享愿景与目标,共担就是共担风险与共治责任,共创就是发挥个体优势,团队协同共创价值,依据价值贡献,分享公司取得的成果。

以上是我总结的中国企业组织管理的48字方针,希望对采用平台+分布式前端(项目、自主经营体)+生态组织模式的企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