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跨国企业的海外撤资
Boddewyn(1979)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和观察基于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视角,即涉及组织的建立、成长发展和衰退。这也意味着海外撤资是跨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McDermott,2010),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跨国企业从国际市场上逃离或降低其海外承诺的表现(Benito and Welch,1997)。与跨国企业做出海外战略承诺的决策类似,海外撤资对于跨国企业而言也是非常重要且并不易决定的一类海外战略调整安排。海外撤资是公司层面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形式较为多样,包括出售海外子公司、关闭海外运营的厂房以及退出海外市场等(Soule et al.,2014)。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海外撤资的决定是企业非常重要且成本较高的组织战略调整。更重要的是,由于跨国企业在海外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且该运营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组织考虑其海外战略调整以及其面临的海外撤资压力时,必须考虑一系列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决策因素,主要包括战略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这意味着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撤资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有一定决策难度的战略调整安排(Duhaime and Schwenk,1985),而且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决策关系跨国企业的生存、成长空间和绩效表现,对自身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往关于组织海外撤资的研究中,已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了海外撤资的一系列前置变量,这些前置变量主要从两个视角关注关闭海外子公司或缩小组织海外边界的影响因素(Fisch and Zschoche,2012)。
第一个视角为关注跨国企业的绩效表现(例如跨国企业出现了财务亏损或危机),此种情况下,跨国企业易于做出从海外撤资的战略调整决策(Daley et al.,1997;Lee and Madhavan 2010;Yan and Zeng 1999)。Boddewyn(1979)的研究也指出,经济或财务方面的因素对跨国企业的海外撤资战略调整有重要的影响力。这可能是由于母公司无力承受海外子公司未来的财务负担,或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未来绩效成长空间缺乏信心,或未来的海外经营会使得绩效水平持续降低等。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不理想的财务绩效表现,部分研究指出应关注海外子公司运营面临的制度安排(Swoboda et al.,2011)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Song and Lee,2017)。此外,还有部分研究强调企业的财务实力也是海外撤资决策调整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Berger and Ofek,1999),因为财务因素对企业的战略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除了跨国企业的绩效表现之外,战略选择方面的考量也是跨国企业进行国际化战略调整时需要考虑的前置变量。从战略选择的视角出发,跨国企业有对战略进行重新定位的动机,此类动机在跨国企业海外撤资的战略决策中成为重要的决策变量(Mata and Portugal,2000;Mata and Portugal,2002;Vidal and Mitchell,2015)。Boddewyn(1979)在研究中指出,即使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绩效表现良好,处于盈利状态,但如果组织需要对海外战略进行重新选择或调整,组织也会进行海外撤资。因此,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其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Procher and Engel,2018),以及组织所处的情境(Moliterno and Wiersema,2007),都是组织海外撤资研究中不能忽视的因素。为了使组织制定的战略与其所处的环境更加匹配,跨国企业需要对其战略进行一揽子管理,这也就是说跨国企业应在一系列可能的海外投资选项中对其全部资产进行全盘考量,并进行重新分配和全面布局(Boddewyn,1979)。跨国企业应同时对海外运营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尤其是当其战略决策与组织拥有的资源不匹配时,组织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海外撤资的可能。
尽管以往研究已经对上述因素有所关注,也研究了上述因素对海外撤资的影响,但是,大部分研究仍然只关注一个或几个前置变量。事实上,由于不同的研究对不同的单个前置变量进行了单独关注并且明确了其对海外撤资战略的影响情况,那么可以认为所有这些单独的前置变量对跨国企业的海外撤资战略均有一定影响,且应该全面、同时考虑上述因素。因此,本书发现已有的对组织海外撤资的研究缺少对该战略决策配置性的分析,也并未将不同的前置变量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情况纳入研究和分析的范畴中,而实际上,这种配置性的、相互影响的分析必不可少,因为海外撤资的战略调整同时受到一系列复杂决策因素的影响(Procher and Engel,2018)。此外,现有研究也忽视了跨国企业海外撤资行为内部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海外撤资战略调整行为都执行了相同的撤资程度。尽管这些跨国企业均做出了海外撤资决策,而不是继续以原有的规模和比例持续地在海外市场运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海外撤资决策都选择完全撤出海外市场,或者以相同的比例撤出海外市场,组织会根据其所处的情境进行程度的海外撤资决策。然而,现有的关于组织海外撤资的研究大部分关注海外跨国公司是否撤资(e.g.Damaraju et al.,2015)、撤资原因(e.g. Wan et al.,2015)、跨国企业收缩国际化的过程(e.g.Calof and Beamish,1995)、撤出海外市场的顺序(Chang,1996)等。很少有研究关注海外撤资的程度,也未对海外撤资程度的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根据上述理论研究的两个不足,本书认为在海外撤资领域的研究中,有必要对跨国企业的撤资程度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何种资源、行业以及制度环境相关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跨国企业会进行更大程度的撤资,这对国际商务、对外直接投资以及海外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以及组织的全球战略调整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受海外市场环境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技术升级和制度环境的复杂性等影响,海外撤资,尤其是海外撤资的程度值得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Wan et al.,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