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农耕情(西北农耕博物馆研学实践活动征文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焦越泽

固原二中高二(9)班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在乎行走的每一个脚步。人生由无法预知的大大小小的旅行组成,而我也在其中。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十月的研学旅行,我们来到了中河乡。看着那一望无际的田垄,此次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我便已知一二,那就是将收获的马铃薯装袋。不得不说,这样的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让我们懂得了劳动的价值。校领导讲话完毕后,我们便开始了劳动。

太阳高悬在空中,微风轻拂着我们的脸庞,同学们卖力地劳动着,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我们将马铃薯全部装袋后,工作人员又组织我们进行文艺表演。文艺表演完毕后,我们又进行了劳动。一早上下来,我们都很累,但是大家都很开心。

下午我们又去参观了西北农耕博物馆,馆藏的大量历史文物让我们目不暇接,讲解员精彩的解说使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农耕文化的知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7000多年前,周祖率人“奔戎狄之间”,与其子鞠、孙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教民稼穑”,中华农耕文明从此翻开了漫长的画卷。

在这里,我们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细品漫长的农耕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农耕器具,了解了中国人创造出的一系列农业奇迹。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敬佩于他们的惊人创造。

从原始农耕到青铜器的出现,每一样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博物馆里的许多农耕活动场景历历在目,我们仿佛置身于他们的世界中,仿佛回到了那个精耕细作的时代,和那时的人们一起打谷子、犁地,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安详而又美好。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就到了此次研学旅行的最后一站——战国秦长城遗址。说是长城,其实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个长城的“底座”,一个类似于小山丘的东西。当我们走上小山丘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长城矗立在此抵御敌人的情景。可惜物是人非,人已不是昨天的人,长城也不再是昨天的长城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些伤感。

这次研学旅行让我收获颇多,我们应该更好地去发展农业,发扬农耕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指导老师:厚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