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室内设计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论地铁空间的艺术化

■ 刘敬博1 李朝阳2

■ 1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 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地铁空间愈来愈成为城市空间重要的构成要素。它不仅满足了公众的日常出行,更承载着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时代性等内容,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地铁空间的对比分析,从物化的地铁空间、公众情感、文化艺术等角度出发,试图找寻当下国内地铁空间文化建设所遇到的问题与瓶颈,进而对地铁空间现状的优化发展提出设想与建议,希冀对国内地铁空间艺术化的表达与营造有所启迪。

关键词 地铁空间 设计 艺术化

地铁轨道交通的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863年伦敦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后,世界上已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个城市建成了地铁,我国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969年在北京投入运营。进入21世纪后,北京和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地铁建设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弘扬地域文化、展现城市气质的重要平台。

在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满足人们便利出行的需求后,地铁空间艺术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从初始单一地以壁画形态作为主要表现方式,拓展到以公共艺术的多维表达,再演进到以强调地铁空间艺术的整体性及多向量展示,从而使单调、乏味、枯燥的地铁空间变得更具人文情怀和艺术气息。显然,地铁空间不仅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而且对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城市形象的合理展示意义非凡。

不可否认,国内地铁空间艺术开始逐步受到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与国外一些城市的地铁空间艺术相比,如斯德哥尔摩、莫斯科、伦敦、巴黎、那不勒斯、东京等城市地铁站,仍存在较大差距。无论是空间艺术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的文化形态,均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而我们不少设计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其功能形态,对地铁空间艺术文化形态的关注程度也相对较低,许多设计者仍然仅仅把城市地铁设计作为简单的交通工程来看待,仍停留在低层次的功能层面而缺少艺术意蕴,全然漠视物化形态背后潜藏的文化因子。

应该认识到,地铁空间艺术不再仅仅停留于公共艺术层面,而是多维度、多向量的宏观的系统表达;它不仅能丰富城市地铁空间的形态,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地民众对自身文化、艺术、情感归宿的认同,使地铁空间的发展同样能容纳公众的情感。事实上,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试想,一个没有艺术、没有文化、没有情感的换乘空间,必将会变成一座冰冷运行的交通设施,空间环境的冷漠也必将影响着公众的情绪。

以北京地铁为例,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北京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地铁的发展建设也呈现高速增长;在满足了出行快捷的地铁硬件基础之后,对地铁内空间艺术文化品质的提升也日益强烈。事实上,与国外知名的地铁站相比,北京地铁站空间的艺术表达开始以公共艺术的概念,大多采用壁画、浮雕的形式(图1、图2)。但与周围空间融合度较低,形式较为单一。虽然也有所谓相对“不错”的设计,注重了与地上环境主题的呼应及形态塑造,但仍简单、生硬地以“点”对“点”、就事论事、流于表面,导致缺乏地铁线路的宏观的视觉整体意识,难以提高空间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品质,更无法使地铁空间环境具有愉悦乘客身心的“场所感”与“亲和力”。

图1 北京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壁画

图2 北京车公庄站的京剧艺术浮雕

诚然,地铁空间的艺术形态表现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艺术要素与空间结构的组合方式反映了城市居民的集体意识、审美观与价值观。国外地铁空间正是对于这种基于城市历史、记忆、文化等元素的关注的延续,才使地铁空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或被淡化、或被冲击、或被扭曲,地铁空间作为中国城市空间的特殊形态,应该通过对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提炼转化为空间艺术化的表现,以避免地铁空间属性的趋同性与同质化,凸显出城市的时代风貌和文化内涵。因此,针对国内地铁空间的发展现状,提出如下设计建议以供探讨。

一、空间表皮的艺术化

我们知道,不同的表皮能够塑造不同的空间艺术,表皮的肌理特征来自于材料的特性,包括质感、光色、密度等因素(图3)。通过表皮材料所构建的地铁空间艺术,能营造出历史、幻想等异化空间。行走其中,仿佛身处幻想与真实的夹缝。在某种程度上,表皮的艺术化处理,既限定了空间,也拓宽了空间属性,异化了空间环境,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传达了地铁空间的艺术及文化。如意大利那不勒斯 Toledo地铁站(图4),用蓝白马赛克营造出美轮美奂的场景,在真实中寻求奇幻色彩。通过运用单一的材料,无限的排列组合,模糊了空间的真实性,幻化出想象的空间。仿佛行走在颇具诗意的空间中,激发出乘客强烈的视觉体验。又如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图5、图6),在原始的空间界面涂绘单一的颜色,大面积、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了空间氛围;与室内的灯光环境相结合,犹如身处原始艺术的洞窟中,令人震撼而难忘。再如伦敦的

Westminster地铁站(图7),设计者不再把结构要素单纯作为承重、支撑构件,在明确表达出结构如何工作的同时,也展现出混凝土的庄严、厚重与金属肌肤的冷艳,仿佛在诉说着工业革命的壮丽。在还原了空间真实性的基础上,表达出结构美学和艺术的一面,极大程度地刺激了乘客的视觉神经。

图3 地铁界面表皮的异化处理

图4 那不勒斯地铁站地下空间覆盖着深浅不同的蓝色马赛克

图5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空间艺术之美,源自于材料及形态的突破与重构

图6 特殊的空间形态和光色展现地铁空间

图7 伦敦Westminster地铁站

二、细节设计的艺术化

宏观的地铁设计体现对整体性的把握,细节设计则流露出空间的情感,考究的细部设计是构成地铁空间整体艺术性的关键环节。地铁空间界面中墙面的绘画、浮雕,顶部的艺术化装饰与造型,都尺度较大,整体感强,并且远离观众的视点,一些细微的瑕疵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一个精致复古的柱子、一个扶手、一个座椅都能带给乘客最具体的感受,引发一系列关联的想象。因此,设计者需要通过细腻、缜密的细部设计,营造出优质的外部感官环境,进而形成内在共鸣,引起生理与精神的愉悦。如莫斯科的Mayakovskaya地铁站(图8),金属色的拱券构造与拱门相融合,金属拱券装饰承重的水泥拱门,抑或在承重的金属拱券包裹了水泥白墙。似乎不易分辨,但正是这种细部构造的模糊性丰富了空间的意义,强化了所处空间情感的特质,主题性反而更突出,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莫斯科Mayakovskaya地铁站(图9)与那不勒斯 Toledo地铁站(图10)中的柱子,承重的同时又以装饰强化了空间主题,一个为古典柱式,与主题空间环境统一,提升了空间的艺术性;另一个像在海水中托起的星光,使空间的情感更为纯净、纯粹。正是这些具有双重功能的结构细部赋予空间多层喻意,从而丰富了空间的艺术情感,增强了乘客群体的艺术感受和文化体验。相反,观察国内地铁站的柱式细部,大都做工简单、粗糙、冰冷,尽管某些个例似乎有所追求,但多少令人有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之感(图11)。

三、公共设施的艺术化

不可否认,国内地铁站的公共设施虽然满足了一定的基本功能需求,但相对形式单一,造型简易,缺乏艺术美感,与空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图12)。早在包豪斯时期,就反对艺术与工艺的分离,强调艺术与工业化的高度统一,要求把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创造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彰显其艺术之美。地铁公共设施不仅仅承担着为人提供便利的功能需求,同时也是地铁空间艺术化体现的重要环节和要素,以期形成公共空间的场所感、文化感、地域感、人性化。如巴黎的The Arts et Métier地铁站(图13)及莫斯科的Slavyansky Bulvar地铁站(图14)、Kievskay地铁站(图15),都将公共设施艺术化,有机地融入到整体空间中去,而不是显得单调和草率,与空间格格不入。地铁空间公共设施设计形态的美学品质的高低,体现出该地域的文化、美学设计的水平,在物化形式的背后隐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应加强艺术与公共设施的结合,提高空间的趣味性,营造出曼妙的艺术空间,使之无形地触动着公众的心灵,并获得传播文化的力量。

图8 莫斯科Mayakovskaya地铁站

图9 具有古典意味的柱头装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图10 柱式以马赛克的渐变与空间界面相呼应,纯粹而颇具诗意

图11 柱式细部的青花瓷装饰仍显得突兀而牵强

地铁空间入口作为地铁空间联系外部环境的重要设施,它的造型、材质以及围护方式都决定了公众对地铁空间的第一感受,同时也提高了地铁空间在城市中的可识别性。不同体量、形式的构成方式也体现了地铁空间的场域性。如巴黎某地铁站入口(图16),运用自然植物的优美线条,区别与工业时代地铁的厚重感和金属感;又如德国法兰克福的Bockenheimer Warte地铁站(图17),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设计了该入口,仿佛是一节冲出地面的车厢,颇具艺术气息和荒诞意味;再如西班牙毕尔巴鄂的Fosteritos地铁站,曲面玻璃与金属呈现的流线,有点像毛毛虫的样子,似乎又像进入异化空间的隧道。这些地铁外部的空间形式艺术化的处理,不仅围合了地铁的物化场域,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更给乘客以异样的心理上的暗示和情感上的波动,为现代主义充斥的城市中带来些许的惊艳。而北京的地铁入口设计相对来说,显然缺乏艺术表现力(图18),与周围的空间环境缺乏有机联系。

图17 德国法兰克福的Bockenheimer Warte地铁站

图18 地铁入口造型乏味且缺乏艺术表现力

四、主题空间的整体性

通常,国内地铁站多以浮雕、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去营造一站一主题的空间特色。多在站厅层装饰有壁画、浮雕等艺术形式,或者仅在站台层进行空间局部的主题装饰,却与站厅层毫无联系。这些碎片化的空间艺术展示,其特点在于其表意性,也是空间主题内容的一种语言表达,向公众群体传达一种信息,涵盖着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内容。这种以主题空间的艺术创作也许不少是名家精品,但过度强调了作品自身的存在感,导致站与站之间连续性较低,缺乏空间形态及艺术表达的关联度。

对于地铁这种复合空间,主题化也许是统领不同功能空间的线索及获得环境整体性的重要方法,维系着公众与地铁空间物象的交流、互动,并能够诱发出公众的情感线索,回忆、憧憬、欣喜、感慨等情绪波动。但如果漠视宏观线路的整体性,不仅会降低空间的艺术品质,更会减弱

图12 休息设施的冰冷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使人感觉单一和草率

图14 莫斯科的Slavyansky Bulvar地铁站

图13 巴黎的The Arts et Métier地铁站

图15 莫斯科的Kievskay地铁站

图16 巴黎某地铁站入口

公众的融入感,无法唤醒公众潜意识中对这片土地的情愫,也就影响塑造公众对地铁沿线空间艺术及文化形态的整体形象。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北京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的旧城记忆的壁画,以及车公庄站的京剧艺术浮雕,都只是简单地在固定区域设置的墙绘、浮雕,甚至与上世纪80年代2号线建国门站、积水潭站的壁画创作理念相比,也并无实质性进步;与国外优秀的地铁空间相比,显然缺乏带入感、参与度和艺术感染力,公众的文化体验以及情感认知也会随之下降。

地铁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它沟通、维系着人们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显然已不可能仅仅只作为一个独立的交通系统而存在,其空间的艺术特质也日益成为人们认识城市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线索。地铁空间原有的功能属性已然被拓宽,变得愈加多元化、个性化,并力图使之更具艺术化和人文性,成为值得人们换乘、游览、观赏的地下艺术长廊(图19)。

但是,我们在注重地铁空间艺术化的同时,也要警惕地铁空间艺术的过度化、扩大化,以至于严重背离地铁交

图19 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空间充满艺术气息且极具整体感

通的空间特点,忽视公众的行为心理,造成所谓“艺术”孤芳自赏、喧宾夺主,游离于整体环境之外。事实上,这种过度推崇“艺术化”的膨胀心态和病态现象在当下不少城市地铁建设中并不鲜见,这显然需要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理性的心态冷静面对,更需要我们以宏观的创作视野、先进的设计理念探索出一条我国地铁空间艺术化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田璐.北京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4]靳颖.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

[5]李翔.关注公众体验——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体系的优化发展之路[J].雕塑,2012.[6]李秀芳.北京地铁空间的艺术性设计[J].建筑理论,2012,(2).

[7]董海.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地铁公共艺术品与乘客心理[J].上海艺术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