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水利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治水

一、防洪保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苏北区党委和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即着手进行大规模导沂整沭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同年11月,华东局水利部在徐州召开会议,确立“治沂必先治沭,而后泗运”和“沂沭分治,沂沭分道入海”的原则。提出沭河流量4500立方米每秒中3500立方米每秒由大官庄东流经沙河入海,1000立方米每秒仍南流经计划新开的新沂河入海;沂河临沂站洪水流量按6000立方米每秒为导沂设计标准,经骆马湖调蓄后,由新沂河经灌河口入海;泗河流量1000立方米每秒入中运河,经骆马湖调蓄后,东流入新沂河出海,或沿中运河南流经杨庄以下废黄河入海。

1950年1月在上海召开沂沭河治导技术会议上,确定骆马湖、黄墩湖为临时拦洪水库,沂河洪水向沭河分泄1000立方米每秒,在江风口向武河分流1500立方米每秒入中运河,其余3500立方米每秒由沂河下泄入骆马湖。

1951年2月,华东局水利部召开的沂沭汶运会议上,导沭经沙河入海段定名为新沭河,分泄沭河洪水2800立方米每秒和区间1000立方米每秒,共3800立方米每秒洪水直接东流入海,沭河南流段(即老沭河)承泄沭河洪水1700立方米每秒,分沂入沭1000立方米每秒及区间来水共3500立方米每秒。

1953年底,沂沭汶泗治理由淮委统一领导。此后,先后进行了5次流域治理规划,为沂沭泗诸水治理提供了依据,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21世纪初,实施东调南下水利工程,都是根据5次沂沭泗流域治理规划实施的。

第一次:1954年编制沂沭汶泗洪水处理意见。

对南四湖的洪水处理方案,采用一级湖方案在南四湖出口处建蔺家坝和韩庄闸,以控制不牢河及韩庄运河的泄量,在水位33.50米时,泄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在沂沭运区洪水处理方案中,选用第一方案,即分沂入沭采取自由分洪方式,分沂河水入龙门水库,分沂入沭流量选定2450立方米每秒,李庄下泄4650立方米每秒,江风口分洪2000~2100立方米每秒,老沂河华沂至少分泄500立方米每秒。嶂山最高泄量2000~3000立方米每秒。沭河人民胜利堰上建闸控制。

第二次:1957年沂沭泗地区流域规划。

淮委勘测设计院会同江苏、山东两省治淮指挥部,于1957年3月编制完成《沂沭泗地区流域规划报告》(初稿)。当年大水后,于12月又编制出《沂沭泗流域初步修正成果及1962年以前工程意见(草案)》,认为二级湖蓄水方案是南四湖滨湖地区稻改水源的妥善方案,提出微山湖水位33.50米时,出口泄量应由原规划15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2000立方米每秒,为此,中运河应按平槽泄量2000立方米每秒,骆马湖出口嶂山切岭,按湖水位23.00米时下泄5400立方米每秒扩大,新沂河按6000立方米每秒扩大,沭河修筑龙门水库,新沭河引河按6400立方米每秒扩大,兴建石梁河水库。

第三次:1971年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规划。

1957年沂沭泗流域规划完成后,1958年原淮委撤销,规划各项工程由各省分别进行。1962年,山东省按微山湖水位33.50米下泄1000立方米每米的标准,编制了韩庄运河整治工程设计;江苏省按骆马湖水位23.50米下泄5000立方米每秒(22.50米下泄35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编制了嶂山切岭工程设计。1964年10月,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报送了中运河和新沂河续办工程设计任务书,中运河按运河镇水位26.50米时行洪50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复堤,新沂河按行洪60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加固。1965年10月,水电部成立淮河规划组,重新编制淮河流域规划。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规划中断。1969年10月,又成立治淮规划组,会同苏、鲁、豫、皖4省共同编制淮河流域规划。1971年2月,提出了《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和附件《治淮战略性骨干工程说明》,把“东调南下”工程作为处理沂沭泗洪水战略性工程。主要是增建山区大型水库、扩大洪泽湖出路、扩大南四湖出路、扩大沂沭河出路四项工程。

在扩大洪泽湖出路中,除扩建入江水道外,扩建分淮入沂,即在已完成分洪闸和交叉建筑物以及部分堤防土方的基础上,续做6700万立方米土方,以便在新沂河允许的情况下,分泄洪泽湖洪水3000立方米每秒入新沂河出海。

在扩大南四湖出路中,提出南四湖的出口微山湖水位33.50米下泄2500立方米每秒(现状1000立方米每秒)开挖,中运河从台儿庄至骆马湖段按7000立方米每秒(现状5000立方米每秒)的行洪标准扩大。

在扩大沂沭河出路中,按分沂入沭4000立方米每秒(现状不足3000立方米每秒,下段不足4000立方米每秒)的行洪标准扩大,新沂河按8000立方米每秒(现状6000立方米每秒)扩大。

扩大南四湖出路和沂沭河出路两项工程,统称为“东调南下”工程。

第四次:1984年沂沭泗流域近期防洪规划。

1981年1月国家计委通知,淮河流域修订规划任务书由水利部审定。计划任务书规定,规划工作分两阶段。第一步,先完成近期防洪规划,然后再完成修订规划的综合报告。近期防洪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对1971年提出的“东调南下”尚未完成的工程,考虑实际情况,研究近期发挥工程整体效益的措施和方案,防洪标准可先达到二十至五十年一遇。在可能条件下,适当抬高水位,增加流量,兼顾苏鲁两省及各方面的利益。经过多种方案比较和经济论证,选用如下的“东调南下”近期工程方案。

(1)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仍按1971年规划续建完成。完成后,二十年一遇洪水可东调57.1亿立方米,占总水量90.2%,五十年一遇,可东调68.2亿立方米,占总水量85.2%。

(2)南下工程的南四湖湖腰采取小湖腰方案。

(3)韩庄运河按1971年规划扩大,即33.50米下泄2500立方米每秒,中运河按运河镇26.50米行洪6000立方米每秒开挖。

(4)新沂河复堤除险加固,增泄1000立方米每秒,达到泄洪7000立方米每秒。

(5)汛期限制水位:南四湖,上级湖34.20米,下级湖32.50米。超标准洪水时,蔺家坝参加泄洪。骆马湖设计防洪水位25.00米,当骆马湖水位达到25.50米,并预报将超过26.00米时,上报批准利用黄墩湖滞洪。

第五次:沂沭东调南下复工报告。

20世纪80年代,由于沂沭泗河治理进展缓慢,加之河道淤积,人为设障,使原有防洪能力进一步下降,已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列入重点项目,沂沭泗近期治理目标为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于1993年10月14日审批了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复工报告,并明确“八五”期间按二十年一遇标准治理,“九五”期间再进一步提高标准。

近期东调南下工程规划指标如下。

(1)东调工程。

1)沂河的设计流量。沂河的设计流量临沂到刘家道口为12000立方米每秒;刘家道口至江风口为10000立方米每秒;江风口至骆马湖为7000立方米每秒。

2)分沂入沭。分沂入沭设计泄量2500立方米每秒,必要时通过3000立方米每秒,续建下游2.3千米调尾段,改入大官庄枢纽上游。

3)邳苍分洪道。邳苍分洪道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东泇河口以下加区间来水,设计流量4500立方米每秒。

4)沭河。沭河建人民胜利堰闸,设计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校核3000立方米每秒;汤河口至大官庄至塔山闸至新沂河的设计流量相应为5750立方米每秒、2500立方米每秒、3000立方米每秒。

5)新沭河。新沭河按5000立方米每秒续建;扩建石梁河水库泄洪闸,达到库水位24.00米时下泄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现状3000立方米每秒);续建临洪东站。

(2)南下工程。

1)南四湖。南四湖设计水位上级湖36.50米,下级湖36.00米;扩大湖腰;湖内清苇;加固湖西大堤;修建湖东大堤;续建庄台等。

2)韩庄运河、中运河及新沂河扩大。按微山湖水位33.50米下泄流量1900立方米每秒续建扩大;韩庄至省界按4000立方米每秒、4400立方米每秒加高堤防;建老运河闸,按喇叭口及9千米以下段33千米河道。

3)中运河按省界至大王庙至骆马湖相应设计流量4600立方米每秒和5500立方米每秒扩大。

4)新沂河按7000立方米每秒安排处理工程,包括海口清障、疏通深槽、险工段处理、下游加高堤防等。

上述工程完成后,沂沭泗中下游防洪标准可由十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沂沭河洪水东调入海的水量可由现状比例20%增加到40%,30天可多调10亿立方米,南四湖上、下级湖水位降低0.20米。骆马湖水位降低0.86米。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发生严重水灾,毛泽东主席在华东军区汇报灾情的电报上批示:“根治淮河”。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治淮会议,由淮河流域各省负责人和水利专家共商治淮大计。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决定中确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这是新生的人民政府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征服祖国江河的动员令。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1950年11月6日,在安徽省蚌埠市成立治淮委员会,统一领导治淮工作。从此,一场伟大的治淮斗争迅猛展开。与此同时,省、地成立治淮指挥部,县成立治淮总队部,负责兴办治淮工程。1951年春天,正当治淮工地上轰轰烈烈紧张施工中,中央派出慰问团到治淮工地,带来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锦旗和《中央治淮视察团告淮河流域同胞书》。告同胞书指出:“治淮工程是一个变革历史、征服自然的伟大斗争。”毛主席要求“治淮规划要从长远利益着眼,根本地解决淮河的问题”,他还针对淮河上、中、下游的水利矛盾,提出“河南皖北苏北,三省共保,三省一起动手”这一团结治淮的原则。

淮河水利工程在宿迁市境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50余年间,先后完成“内外水分流”工程的泊岗引河、淮河四坝的下草湾坝、泊岗坝、窑河坝、潼河坝及淮北大堤。还有洪泽湖湖北的挡浪堤、截水堤,洪泽湖周边圈圩等。河道有怀洪新河、新汴河、新濉河、徐洪河等大中型治淮项目。

经过全市人民5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央和省大力支持下,全市防洪保安工程已形成两大支柱和两大互调工程体系。两大支柱一个是淮河水系的洪泽湖。淮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怀洪新河、池河、新汴河、新睢河、徐洪河等支流汇入洪泽湖后,经过调蓄,分别由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灌溉总渠入江入海。另一个是骆马湖,沂、泗洪水入骆马湖后,经过调蓄由新沂河入海及中运河经二河进淮河入海水道入海。如上游雨量大,为保骆马湖大控制,则采取黄墩湖滞洪措施。

两大互调工程体系:一个是当淮河水系遭遇大洪水,沂沭泗雨量不大,新沂河未遇大洪水,则可采取分淮入沂措施,由淮沭河排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另一个调度是,沂泗大水,淮水偏小,可由中运河及徐洪河调沂泗洪水入洪泽湖。

二、排涝

宿迁市境内历史上由于长期遭受黄河泛滥影响,水系紊乱,沟河淤废,排水能力小,出路又不畅,造成涝渍严重,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境易涝面积达5128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9.9%;有盐碱地面积11.77万公顷。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洪水的同时,宿迁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地开展了除涝治碱斗争,主要工程包括整治旧有河道,开挖排涝新河,配套支河、大沟和中小沟工程。整治河道是除涝治碱的关键措施。昔日市境河道,由于黄河泛滥时,大量泥沙淤积原有排水河道,不能发挥应有的排水功能。又因黄河夺泗时,原泗水宽深的河道,被沙淤抬高了河床,泗、沂诸水原来入泗河道无法排水,就侵夺境内的六塘河、大涧河等河道排洪,造成洪涝不分,加大了宿迁市排涝难度。

为了改善除涝条件,在开挖新沂河时,将沂、泗、沭水合并入海,将原来洪涝合一的河道,调整为专供排涝之用,再对这些河道加以整治,如南六塘河、北六塘河下游裁弯取直,疏浚河道,培修堤防。通过整治,加宽加深了原有河道,增加了排泄涝水能力。至2006年,全市整治的较大河道有总六塘河、南六塘河、北六塘河、柴米河、柴南河、古泊善后河、西沙河、西民便河、濉河、利民河等。新开的河道有岔流新开河、新五河、柴沂河、路北河、山东河、淮泗河、泗塘河、塘沟新河、安东河、邳洪河、淮柴河等。新开河道多为解决高低水矛盾而开的,解决了历史上高地排水进入洼地时洼地受涝的矛盾。高低水分排的治水措施,解决了高低地的排水矛盾,又提高排涝能力,一举多得。

开挖大、中、小沟是排除地面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重要工程措施。地面涝水,先后排小沟、中沟、大沟,然后才能达到支河、干河排出。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农作物遭受渍害,更需要大、中、小沟和田间排水沟工程。平原坡地采取高低分排的措施,既解决排涝期间高低地之间的矛盾,又改善了排涝条件,提高了排涝标准。对低洼地区采取圈圩、建机电泵站等工程措施,采取了“三分开,一控制”的治理方法。“三分开”是高低水分开、内外水分开、排灌水分开;“一控制”是控制地下水位。排水沟分“外三沟”和“内三沟”。外三沟是面上的大、中、小沟,“内三沟”是田间的田头沟、腰沟、墒沟。

土地盐碱化和内涝是一对难兄难弟。境内盐碱化地区民谣描述这一地区是“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排涝工程实施后,对盐碱化土地改造提供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对盐碱化土地开始进行整治,在实践中,找到了碱随水来、碱随水去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总结出一套开沟排水、淋盐洗碱、深翻压碱、翻碱压碱、种植绿肥、旱田改造成水田、增施有机肥料等综合治理盐碱的经验,把除涝、治碱、改土、改种水稻四者密切结合起来。首先开沟排水,使涝水有通畅的出路,还利用灌溉水淋盐洗盐,做到能排能灌。经过治理,全市原有11.77万公顷盐碱化土得到改造,许多盐滩和碱窝土地都已改造为良田。

宿迁市有低丘地区106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2.4%,主要分布在:宿豫区东部的来龙、侍岭、保安、关庙等乡镇,泗阳县北部的穿城等乡镇,沭阳县西部的悦来、刘集、耿圩、陇集及西北部的阴平、茆圩等乡镇,泗洪县的曹庙、界集、梅花、重岗、上塘、魏营、峰山等乡镇。这些区域土质为黄色黏土或黑色黏土,有些土地还夹带砂礓,地形较陡,这种土质透水性差,耕作层又浅,是高氟水地区。这类地区,因排水不畅常受渍灾,而且又易旱,人畜饮用水十分困难,农业产量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这些地区由于经常遭受涝渍和旱灾,种的三麦、玉米、高粱不是不立苗就是不全苗,野兔在庄稼地里都无法藏身。在今沭阳县西部、宿豫区东部的高岗地区,旧时老百姓家的吃水小土井,由于水少都加个盖子锁起来,井里的水乳白色像淘米水,当地人饮用这种水,常引起氟中毒,造成黄牙,骨质损坏病人多,群众长期遭受这种艰苦生活及病魔的折磨,苦不堪言。这一地区有个郭胡庄,当地群众有靠唱鱼皮鼓为生的民间艺人,编唱的鼓词唱到:“郭胡庄、郭胡庄,十里就有九里荒,三寸土下是砂礓,种下种子难收粮,卖儿卖女去逃荒”。1958年兴建来龙灌区,引骆马湖水灌溉,再加上建灌区时兴建沟、渠、路配套改种水稻后,群众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

(一)排涝系统调整

1.因开挖新沂河进行调整

开挖新沂河,是解决沂沭泗洪水入海的重要措施,必须将宿迁市境内的万公河、港河、官田河、前沭河等排涝河道切断。为了解决这些河道的排水出路,对原有水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1)新开沂南河。

新沂河开挖后,将沭阳县城以东,盐河以西的官田河、港河、东万公河截断,造成新沂河以南,沭阳县城以东,盐河以西,柴米河以北地区247平方千米土地无排水出路。因此,苏北导沂整沭工程司令部拟开挖沂南河,解决这一地区排水问题。河线沿新沂河南大堤脚向外60米处,西起沭阳城东小秦庄,东至盐河,长41.22千米,排水经盐河、义泽河由灌河入海。

(2)柴米河下游改道上堵凌沟口。

柴米河下游原入万公河,再入叮当河经小伊河、界圩河、五图河由埒子口入海。柴米河上段为砂礓河,中段称大涧河,上游在宿豫区境大兴镇西凌沟口与总六塘河相通,在沭阳县城南十字桥又与前沭河相连。因此,柴米河既排当地涝水,又排沂沭泗洪水,洪涝不分,水系紊乱,经常成灾,新沂河开挖后,沂沭泗洪水分别由新沂河、中运河排出。为了解决柴米河流域排涝问题,1950年,导沂整沭工程司令部决定在柴米河上游凌沟口处打坝堵闭与总六塘河相通的凌沟口,柴米河只承担排本流域涝水任务。下游北六塘河进行调尾,将汤沟至大相湾一段原北六塘河尾段让给柴米河排水。从此,柴米河变为专排内涝河道,并改由经龙沟河、灌河入海。

(3)堵闭刘老涧。

刘老涧坐落在宿迁城东南22千米中运河左堤上,是历史上中运河溢洪道,平时为保持中运河水位以便航运,建柴土坝拦水,遇沂、泗洪水就开坝放水进入总六塘河东排经灌河入海,确保中运河安全。由骆马湖排入总六塘河的沂、泗洪水已经太多,再加上刘老涧分流洪水进入总六塘河,经常致使总六塘河沿岸及南六塘河、北六塘河沿岸洪水漫溢成灾。为了确保总六塘河以及南六塘河、北六塘河沿岸不成灾,1950年苏北导沂整沭工程司令部决定堵闭刘老涧,并建成永久性固定坝,此后永不开坝。

刘老涧由于水深流急,打坝难度大,当时招聘特等坝工4人,技工60余人,当地动员民工1124人,于1950年5月20日开始在南坝头浅水处盘筑坝头,22日盘北坝头。23日捆厢船登位之后,逐步展开,至28日合龙为止,共进占子135米,每进一占,立即做勾头护弦子一次,并签定3米以上杂木桩两排。5月29日,因当地民工另有任务调出,由泗阳县动员民工2096人接替,负责刘老涧坝全面加固任务。至6月18日全部完成。共做土方36115立方米,用芦柴多达137550千克,木桩1101根。

(4)三岔口筑坝。

为了改善南六塘河流域排涝条件,苏北导沂整沭工程司令部决定在总六塘河尾南六塘河、北六塘河交汇处,淮阴县宋集区小房西三岔口,南六塘河头打坝堵闭,使总六塘河只与北六塘河相通,使南六塘河专供排除内涝之用。三岔口筑坝工程由淮阴县负责,动员民工818人,于1950年5月14日开工,至26日完工,共做土方13050立方米。

(5)改总沭河下游各分支为排涝河道。

新沂河开挖后,使总沭河来水在口头进入新沂河入海。被新沂河切断的沂北有分水沙河及后沭河,沂南有沭阳县城的前沭河,均与总沭河脱离,改成为专排内涝河道,改变了历史上沭阳县经常遭受沂沭泗洪水侵害的局面。

2.开挖淮沭河进行调整

1958年,中央批准开挖淮沭新河,淮沭新河走向是南北向,南起洪泽湖,北至连云港市海州。宿迁排水方向多为东西向,切断了东西向排水河道。因此,必须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一些调整。

(1)总六塘河。

总六塘河多为排地面高程14.50米以上高地涝水,而总六塘河入淮沭河处,相应淮沭河分洪3000立方米每秒时水位为12.87米,因此确定总六塘河与淮沭河采取平交方式。但是必须采取措施将低于14.50米地区原排水入总六塘河涝水改由别处排出。因此,总六塘河下游堤防按淮沭河大堤标准进行加固。

(2)兴建六塘河地下涵洞。

淮沭河开挖后,将总六塘河以南、淮沭河以西、中运河以北,泗阳县城以东地区,原向南六塘河排水的有包家河、民便河等排水河道被截断。为了解决这一地区排水问题,省水利厅批准兴建六塘河地下涵洞,将这一地区涝水改由北六塘河排出,充分利用北六塘河原较大河床(因总六塘河598平方千米高地涝水直接入淮沭河),这样南六塘河、北六塘河都改善了排涝条件。地涵计12孔,其中9孔为低孔,承担渠西河、跃进河洼地涝水排出,另3孔为高孔,排淮泗河较高地区涝水。原来这一地区的包家河及民便河在淮沭河以西河道全部作废,改为渠西河、跃进河(淮阴区境)、淮泗河(泗阳县境)。

(3)开挖淮泗河。

淮泗河原系清同治八年(1869年)经郁郅廷、张战等上书皇帝获得批准开挖的包家河上段,上游纳泗阳县东来安乡和淮阴县蒋家集、毛湖一带水入包家河,再由南六塘河排出。开挖淮沭河兴建六塘河地下涵洞时,就考虑淮泗河流域地势稍高,又考虑淮阴和泗阳两县排水高低之间的历史排水矛盾,安排3个高孔专排淮泗河水。淮泗河选线时,也考虑为减少排水矛盾,将河线选在淮阴、泗阳两县交界处泗阳一侧。淮泗河上起竹络坝闸北,下至六塘河地涵高孔,全为新开河,长30千米,流域面积为170平方千米。为了减轻北六塘河负担,经省水利厅批准,1975年在淮泗河下游王码总六塘河南堤上建成淮泗挡洪闸,使淮泗河水在淮沭河不分洪时投机排水入总六塘河,涝水由淮沭河排出。为了配合淮泗挡洪闸排水,1980年又在淮泗挡洪闸东侧淮泗河上建成淮泗调度闸,计3孔,设计流量为128立方米每秒。

(4)开挖泗塘河。

为了解决高低地排水矛盾和减轻六塘河地涵负担,将淮泗河流域以西高地涝水截入总六塘河排出。泗塘河上起泗阳县城中运河边,下至总六塘河,流域范围是泗塘河以西,总六塘河以南、中运河以北、北门干渠以东64.8平方千米,下口建泗塘河闸。

(5)兴建柴米河地下涵洞。

淮沭河在柴米河与大涧河交界处自南向北穿过,将总六塘河以北的小刘河、港河、大涧河、军屯河等排涝河道切断。在1958年开挖淮沭河的同时,兴建沭阳闸,并在闸底板以下结合兴建柴米河地下涵洞,承泄淮沭河以西、总六塘河以北、新沂河以南633平方千米低洼地区排涝任务。淮沭河以西高地采取分级等高开河,将397.4平方千米高地涝水分别截入新沂河及总六塘河,这一措施既解决了高低地排水矛盾,又能减少地下涵洞造价。柴米河地下涵洞计22孔,每孔净宽3米,净高3米,设计排水360立方米每秒。

(6)开挖刘柴河。

开挖淮沭河切断了港河、小刘河上游流域面积136平方千米排水出路。刘柴河沿淮沭河西侧,南起泗阳县魏圩乡吴方塘村,北至沭阳县柴米河地涵上游,长23.3千米。

(7)开挖军柴河。

由于淮沭河截断了军屯沟,为了解决军屯沟流域排涝,因此,开挖军柴河,河道沿淮沭河西侧,北起新沂河南堤,南至柴米河地涵上游入柴米河。军柴河承担淮沭河以西、新沂河以南、柴沂河以东、五支渠以北27.6平方千米排涝任务。

(8)开挖柴塘河。

为了解决高低地排水矛盾,减轻柴米河地下涵洞排涝负担,将砂礓河上游高地涝水截入总六塘河排出,取名柴塘河。柴塘河上起宿豫区与泗阳交界处砂礓河的长河头,下至泗阳县程道口的总六塘河,全长11.7千米。柴塘河将砂礓河长河头以上129.4平方千米高地涝水截入总六塘河排出。

(9)开挖山东河。

为了实施高水高排,避免高低地排涝矛盾,同时减少柴米河地下涵洞以上的排涝面积,将宿迁市城北马陵山高水截入新沂河,这条河南起井儿头,北至唐坊庄入新沂河。因位于马陵山东侧,故名山东河。河长15.1千米,流域面积24.4平方千米。

(10)开挖路北河。

为了解决高低地排水矛盾,减少柴米河地下涵洞排涝流量,将新沂河南侧侍岭高地,在骆马湖灌区二干渠以北高地涝水截入新沂河排出。路北河上起宿豫区沟东庄南,下至沭阳县贾拐入新沂河,主河全长21千米,流域面积97.0平方千米。因河线位于宿沭公路北侧,故名路北河。

(11)开挖柴沂河。

为了高低水分治,减小柴米河地下涵洞断面尺寸,降低建筑物造价,将骆马湖灌区二干渠以南、一分干渠以东、二分干渠以北的高地涝水截入新沂河。这条河上起宿豫区大坡墩,下至沭阳县城西新沂河与淮沭河交汇处入新沂河。河长27.3千米。流域面积151.6平方千米。因该流域原属柴米河流域,现改排入新沂河,故取名为柴沂河。

(12)东民便河调尾。

东民便河原为砂礓河上段,为了减少柴米河地下涵洞负担,提高柴米河排涝能力。1958年兴建来龙灌区时,建二干一分干时,渠道穿砂礓河,向大兴镇送灌溉水,就此将砂礓河上段东民便河调尾入总六塘河。东民便河流域面积93.5平方千米,以此改向总六塘河排水。

(13)开挖淮柴河。

淮沭河平常年份不分洪,灌溉和通航水位较低。为了利用这一特点,1973年开挖淮柴河,投机将大涧河闸上涝水,排入淮沭河,并可引淮沭河水灌溉和通航,实为一举多得。淮柴河上起泗阳县境大涧河闸上,下至刘柴河南闸、北闸之间入淮沭河,河道长6.6千米。下游在淮沭河西堤建淮柴河闸,共计7孔,其中有两孔为通航孔,每孔净宽为7米,设计流量为176立方米每秒,1973年4月建成。

(14)民便河调尾。

淮沭河开挖后,北六塘河不但不承担排洪任务,还减少上游总六塘河598平方千米来水。为了充分利用北六塘河河床,提高淮沭河以东、柴南河及南六塘河排涝能力,排涝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

淮阴县境民便河原排水入南六塘河,自从淮沭河截断总六塘河后,北六塘河减少大量来水。为了充分利用北六塘河现河床,提高南六塘河排涝能力,因此,将民便河调尾入北六塘河。1958年开挖淮沭河,民便河上段被截在淮沭河以西,划入渠西河流域。淮沭河以东废弃下段只利用中段加以疏浚、拓宽、延伸。河道上起淮连三干渠,下至沭阳县和淮阴县交界处万柳庄东入北六塘河,全长36.2千米,流域面积116.1平方千米。

(15)开挖塘沟河。

淮沭河以东、北六塘河以北、沭阳县塘沟镇以南地区原属港河流域上游,排水入柴南河。为了实施高低分治,开塘沟河,将这块较高土地涝水截入北六塘河,这一措施既减轻柴南河下游洼地的压力,又为柴塘干渠建设打下基础。这条河西起沭阳县与泗阳县交界处的周赵庄,东至沭阳县徐码附近入北六塘河,全长18.6千米,流域面积73.3平方千米。塘沟河1958年与淮沭河同时开工,均为平地开河,曾用名为塘沟新开河。柴塘干渠上段均沿塘沟河北侧,多利用塘沟河出土筑渠。

3.沂北地区水系调整

沂北地区地形复杂,西有马陵山及丘陵地区,北有安峰山、房山,南有排沂沭泗洪水的新沂河,东有大海,而中间则为湖荡洼地,如青伊湖、司家荡、桑墟湖等。这一地区历史上凡是沂沭泗流域暴发洪水,沭阳县徐口以东广大地区“洪水茫茫,望无涯际,平地行舟,良田均成泽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批准开挖新沂河,使沂沭泗洪水有了一条快捷入海的通道。沂北地区排水系统,急需进行必要的调整,采取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洼地圈圩机排、排灌分开等措施。

(1)开挖岔流新开河。

1956年3月,江苏省水利厅实施沂北地区高低水分治工程,开挖岔流新开河,将总沭河以东、岔流新开河以西、新沂河以北、地面高程在40.00米以下、14.00米以上计896平方千米高水截入新沂河排出。这块高地自然坡度较陡,一般都在1/500~1/1000,每遇暴雨,因坡陡流急,给东部洼地造成灭顶之灾。1956年江苏省治淮指挥部编制的《沂北地区排涝规划》中,就明确开挖岔流新开河,将896平方千米高地涝水截入新沂河排出。岔流新开河上源为新沂市境的淋头河及沙河,在沭阳县潼阳镇岔流庄西汇合,故其下段名为岔流新开河,干河全长为32千米。

(2)堵闭蔷薇河南侧诸河。

黄泥蔷薇河在沂北地区划为高水河,历史上这一地区多为南北向排水入蔷薇河,自西向东排列由南向北入蔷薇河的河道有虞姬沟、分水沙河、后沭河、港河、前蔷薇河、卓王河等。

(3)改造前蔷薇河。

对古泊河以北河道进行改造,将前蔷薇河进行裁弯取直,与卓王河连接,使前蔷薇河成为卓王河上段,承担排黄泥蔷薇河以南、古泊河以北、沭新河以东涝水,在新坝镇附近入古泊善后河。

(4)健全古泊善后河。

沂北地区高水一是由岔流新开河排入新沂河经灌河口入海,二是由黄泥蔷薇河经临洪口入海。低洼地区由整治后的古泊善后河排水经埒子口入海,在尾部建挡潮闸,以便挡潮御卤,蓄淡通航。古泊善后河由三条河组成而得名,一是古涟河,二是泊阳河,三是善后河。上游两条河各取第一字,第三条河名全用,故称古泊善后河。

古涟河上起沭阳县境高墟镇南原港河,东至新坝镇卓王河与泊阳河交界处。古涟河自港河向西南经湖东口南,再向西沿司家荡,经华冲北,桑墟南至万公河,平地开河,这是古泊善后河上段。

古涟河原向东北流,至龙苴北、穆圩南拐弯向北至新坝镇。将这段河进行改道调尾,其方向在穆圩南拐弯处向东偏北直线与泊阳河相接。再东沿泊阳河至灌云县板浦镇南过盐河与善后河相接,组成古泊善后河。

(5)调整岔流新开河与沭新河之间排水。

这块土地是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形。在治理上采取在北部黄泥蔷薇河上游黑泥沟头向西至岔流新开河,新开一条名为新五河,将新五河以上10.00米高程以上地面涝水截入黄泥蔷薇河排出。新五河以南洼地开挖友谊河排水入黄泥蔷薇河,因友谊河地区低洼,在入口处建友谊闸,防止高水倒灌。友谊河沿岸洼地圈圩建涵闸,配建机电排灌站,承担圩区排涝和灌溉任务。

沭新河与岔流新开河南部地区,地面较高,以沭阳至新沂公路为界,沿沭新公路开挖路南河,承担排泄沭新公路以南地面高程9.50米以上的115平方千米高地水入沭新河,由沭新河退水闸排水入蔷薇河。路南河同时结合引沭新河水灌溉沭阳阴平一带农田。路南河入沭新河处建有黄庄闸控制。

4.废黄河以南地区水系调整

这一地区突出排涝矛盾仍为高低地矛盾和洪涝混排矛盾,西部地区多为高地,洪泽湖周边地区地势低洼。洼地一受洪泽湖蓄水影响,二受上游高水侵袭。解决这一地区排涝问题,采取洪涝分治、主客分开、互不干扰、直排入湖、湖口建闸的措施。

(1)新汴河影响调整工程。

为了解决汴河地区洪涝矛盾,苏皖两省进行多次协商,安徽省于1965年9月提出新汴河入泗洪县境路线,经徐家岗、大桑园、车门山南至傅圩沟口入溧河洼。新汴河为平地开河,河道所经之处,打乱了原有水系,给泗洪县新汴河经过地区造成排水困难,又加重了溧河两岸防洪任务。经过商定,对影响地区水系进行调整,圈圩建站,提高防洪标准。先后做溧东防洪堤加固和傅圩河改道工程;溧西1至4圩排水沟、截水沟、隔堤、圩堤等工程;做溧西5、6、7圩,做韩沟东、西圩、溧东1、2圩等工程。

(2)新濉河、老濉河调尾入溧河洼。

濉河流域多在皖北,其特点是流域面积大,地势高,而泗洪县在濉河下游,地势低洼,每当濉河流域遭遇大雨或暴雨时,泗洪县受灾严重,如1954年洪水超过地面达59天,泗洪县城青阳镇最高水位达16.49米。1963年5月23日至6月16日,洪水超出地面达24天,7月9日至9月6日再次遭遇暴雨,持续高水位达60天,青阳镇最高水位达16.65米。1965年7月12日至8月15日,持续高水位达35天,青阳镇最高水位达16.84米。在这期间皖北濉河流域受灾也十分严重。1964年经过苏皖两省会商,并报经水电部批准,对濉河进行高低水分治。将濉河上游张树闸以上2606平方千米拉入新汴河排出,浍塘沟以上较高地面3143平方千米,由新濉河直接排入溧河洼,泗县北部643平方千米土地,由老濉河排入溧河洼。在小韩庄将老濉河入新濉河处打坝,实施新老两条濉河平行,两河三堤至泗洪县七里沟汇合入溧河洼。

泗洪县青阳镇以下濉河及汴河专供泗洪县排涝之用,实行高低水分排、洪涝水分开,比较好地解决了泗洪县长期遭受水灾之苦,也创造出苏皖两省洪涝分治、团结治水的典范。

(3)利民河再次调尾。

利民河是泗洪县境重要排涝河道之一,其流域面积达151.5平方千米。过去利民河是濉河支流,因濉河经常受高水下压,给利民河流域造成排涝困难,1956年改道在洪泽湖农场附近入安河。自从新老濉河调尾入溧河洼后,濉河则成为泗洪县专排内涝河道。安河改造成徐洪河后,流域面积加大,废黄河以北部分高地水也拉入徐洪河排入洪泽湖,利民河口相应水位抬高。因此,再将利民河调尾仍在(音zhuǎi)头附近排入濉河。

(4)西民便河调尾。

西民便河上游地面高程24.00米,下游只有14.00米,因此,流域内每遇暴雨,高水下压,给泗洪、泗阳县境内洼地造成灾害。如1963年汛期,泗阳屠园乡境内西民便河右堤决口,造成泗阳县西民便河以西及泗洪县陈集、金镇等乡镇6000公顷农田被淹,9475间房屋倒塌,损失严重。这充分显示出高低水混排的危险性。1965年实施西民便河调尾工程,在泗洪县境伏尧处改道向东再转向南排水入成子湖。

(5)张稿河调尾。

泗阳县境张稿河原排水入西民便河,为了高低水分排,后改道入古山河,排水入成子湖。

(6)安东河调尾调整排水系统。

安东河原排水入安河,常受安河高水顶托,严重影响安东河流域涝水排出,经常成灾。在制订安河流域规划时,就提出安河下游洼地治理要本着“洪涝分治、主客分开、互不干扰、直排入湖、湖口建闸控制,防止外水倒灌”的治理原则。1965年西民便河调尾后,1966年对安东河进行调尾和水系调整。将金陈大沟向东延长在伏尧南入西民便河下游旧道,堵闭西民便河入安河口门,切开西民便河东堤,沿安河向东经香城庄南,切开顾勒岗岭直入成子湖。泗洪县境西沙河以西、徐洪河以北洼地,经过穿西沙河地下涵洞进入金陈大沟,成为安东河上段。小鲍河流域面积全部调整入安东河。

(7)濉北河调尾。

濉河改道工程实施后,濉北河原排泗洪县境老濉河与拦山河之间涝水入老濉河。而老濉河只供排安徽省泗县北部643平方千米高水改道入溧河洼。因此,濉北河自孙墩起改道向东至小王庄入拦山河。

(8)拦山河调尾。

拦山河原在洪庄对岸排水入老濉河,老濉河专为排安徽泗县北部高水后,并改道入溧河洼。1966年将拦山河改道在青阳镇西闸下入濉河,实施内外水分排的方针。1972年青阳镇西闸改建东移后,拦山河出口再次东移至新青阳西闸70米处入濉河。

(9)东西沙河分流。

东沙河上游在耿车镇西南与西沙河相通,下游在三棵树东入西民便河。为了高低水分排及皂河灌区与船行灌区渠系合理布局,故以耿车西皂河灌区9支渠为界,以西排水入西沙河,以东排水入东沙河,自此,东沙河、西沙河不再相通。

(10)开挖淮泗河。

原泗阳县黄码河以东、废黄河以南、洪泽湖以北这块土地,历史上涝水都是向东排入淮阴县境赵公河的。因这块土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每到雨季高低地之间的排水矛盾经常出现。为了解决两县边界排水矛盾,在两县交界处开挖淮泗排水河,北起废黄河南堤边缘,南至洪泽湖,将泗阳县境黄码河以东涝水,全由淮泗河排入洪泽湖。

(二)建设梯级河网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宿迁市境水系紊乱,废黄河以北沂、沭、泗诸水源高流急,洪水挤进市境致废黄河以北各主要排涝河道,相互倾轧,迂回出海,加上潮水顶托,形成洪水、涝水、潮水混流局面。废黄河以南淮河干支流齐向洪泽湖汇集,出湖水道排洪能力小。淮水排出主流只循三河旧道,转注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等辗转入江,洪水滞留洪泽湖,给本市湖西、湖北地区排涝增加困难,洪水、涝水滞在洪泽湖及其周边地区,岁岁为患。宿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集中全力治理洪水,在洪水得到初步控制后,涝、渍、碱成为遏制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此,宿迁人民又转入以浚河排涝为中心的治涝阶段。由于宿迁市境内地势坡降较陡,在疏浚河道之后,每逢大雨,上游高地涝水倾注下游,激化了排涝的上下游矛盾,也就突出高低矛盾。沭阳县古屯河上下游为抢排涝水曾聚众殴斗,沭阳县境三湖十八荡涝渍频繁,群众叫苦不迭,群众反映“挖河引水,烧纸引鬼”,深刻道出了“以排为主”的治水方针在地势坡降较陡的平原坡地,绝非万全之策。

1.找出涝灾原因

1956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要求在7~12年内基本上消除一般水旱灾害,粮食亩产分别达到200千克、250千克、400千克的指标。当年宿迁市境内遭受严重涝灾,全境年降雨量平均为1317.5毫米,粮食年产量仅有4.21亿千克,比正常年产量减产50%,其中:沭阳县1.57亿千克、泗阳县0.56亿千克、泗洪县1.07亿千克、宿豫和宿城1.01亿千克。灾后各级水利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出自然生态环境存在6对矛盾。就是大与小的矛盾,降雨有大有小;高与低的矛盾,地势有高有低;多与少的矛盾,客水有多有少;涨与落的矛盾,外河水位涨落幅度大;深与浅的矛盾,沟河深浅影响地下水位变幅大;优与劣的矛盾,土壤构成复杂,对水肥要求差别大。

从治水角度分析宿迁市境内存在以上6对矛盾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6对矛盾中,“大小”和“高低”这两对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都是派生出来的次要矛盾。只有将两对主要矛盾解决了,派生出来和次要矛盾才能迎刃而解。为了解决这两对主要矛盾,必须采取“大排、大蓄、大调度”的治水措施。因此,沟河要深,沟河底要平,高低水要分排,沟河高低等级要有控制等一系列治水措施,都应用到各级的治水规划中。

从宿迁市境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引蓄水源多寡悬殊的特点来看,沟通区域水系,丰水区为贫水区调剂解决旱的问题潜力很大,所以沟河布局要成网,不同水系河网要通。宿迁地区平原坡地高差较大,坡度较陡,同层次河底相平,旱时高地蓄不住水,涝时高水压低水,不能充分发挥河网的槽蓄作用,“高低”这对矛盾上升成矛盾核心。因此,只有将河网分成梯级,合理制订同级河网内的地形高差和每级各层次统一的河底高程,从而达到每级河网的全面可泄、可蓄、可调度的特定性能,才是解决两对主要矛盾的两全之策,于是,“梯级河网”决策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了。

根据宿迁市境内地形,先计划分成7个梯级,第一个梯级是地面高程在3.50~5.00米,是指沭新河以东,沂南河、两柴调度河;第二个梯级地面高程为5.00~7.50米,沭阳至茆圩公路;第三个梯级地面高程为7.50~10.00米,是指新开河以东,柴沂河以南地区;第四个梯级,是指地面高程为10.00~12.50米,指新开河以西,淮柴河以南,邢西河以东、淮泗河以东一线;第五个梯级地面高程在12.50~15.00米,是指淮泗河以西、泗塘河以东地区;第六个梯级地面高程在15.00~18.00米,是柴沂河、柴塘截水沟一线;第七个梯级地面高程是18.00~24.00米,指宿豫、宿城区运河以西地区。

河网布局,由东西向与南北向组成河网,河网要与沟网布局配合,组成沟河网相通。面广量大的沟网布局有三种形式,一是路、沟、渠,这种组合建筑物多,不够经济。二是沟、路、渠,这种组合建筑物少,但对拖拉机下田不利。第三种组合是沟、渠、路,这种组合建筑物少,在全市这种组合较多。

2.河网化实施中的曲折

(1)河网化试点。

1958年5月经过反复研究,确定选双庄公社进行河网化试点,工程任务为大沟结合支渠2条,中沟结合斗渠4条,小沟结合农渠12条,渠堤结合道路,打两眼深井等,组织运西6个公社20000名民工进行大协作。当时宿迁县委成立指挥部驻双庄公社,县委和水利局都有负责人参加,技术干部和后勤、政工干部由水利、粮食、物资等各部门抽调。在工程开工后,出现劳动力、粮草、水泥、钢材等紧张现象。当时淮沭河、京杭运河、沭阳闸、六塘河地下涵洞等大型工程也相继开工,精壮劳动力多上大型工程。沭阳、泗阳、宿迁3县的骆马湖灌区全面开工,当时领导干部、技术干部、粮草供应、劳动力都出现紧缺现象。双庄河网化试点工程,由于劳动力紧张、物资供应紧张,工程进展不快,曾受上级多次批评,至8月中旬才基本完成公路边一块试点工程。

(2)出现“浮夸风”、“共产风”。

1958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干一冬春,基本实现水利化》的社论,10月14日又发表《掀起更大的农田水利高潮》的社论,再加上1958年8月省委在涟水县召开的水利会议,会上很多人都头脑发热,认为河网化步子太慢,任务还需加码。会议上要求各地要“鼓足干劲,大干一冬春,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达到:一年不雨保灌溉,日雨500毫米不成涝,千年洪水不出险,普植林带防台风,水力、风力、水面全利用,县市公社通车船。”为了宣传发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省水利厅还将任务要求中的六大要点,绘制成六幅大型彩色招贴画,一直发到县、社、生产大队,张贴到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

当时,国家经济力量还很薄弱,物资器材很紧缺,施工机械化程度很低,要在一年时间,实现水利化,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干劲一鼓再鼓的强烈气氛下,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等口号。在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水利工地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情况下,水利工地还在不断发出:“超先进”、“放卫星”的报导,报纸上经常看到“卫星在天空常转”、“一个妇女创造日工效20立方米”,徐州不牢河工地,甚至放出了日工效100立方米的“大卫星”。当时水利工地上是集体吃饭,而农村也开展吃食堂,一时候出现共产主义就要实现的火热局面。经过一个冬春的面上河网化工程,由于劳动力和物资的紧张,日工效不是10立方米、20立方米,而只有1立方米或2立方米,出现了不少“半拉子”工程。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一是梯级河网化规划标准定得过高,工程量过大,时间过紧。二是高工效定额,本来是立足于工具改革基础上,而当时的工具改革也是低水平的,仅要求用有滚珠轴承的手推车代替肩挑人抬,至多再配备一些绞关爬坡器等。事实上就是用上少数改革工具也只是用在大型工程的局部工段,留给参观的。而面广量大的面上水利工地根本就没有这些改革工具,因为没有那么多钢材和木材。三是当时农村基本上没有农业机械,农业生产靠手工操作。

由于水利工程需要的劳动力及实际工效与计划相差甚远,再加上资金、建材无法到位,所以形成了一些“半拉子”工程。结果是土地挖掉了,房屋拆掉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劳力,却一时得不到收益,个别地方出现新的工程没有完成,旧的水利工程破坏了,把原有低标准水系打乱了,更影响到农业生产。于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一股“水利搞糟了”的冷风就刮起来了。三年困难期间,由于国家和人民都处在艰难度日的非常时期,市境个别地区出现饿死人现象,水利工程也迅速下马。特别是1963年宿迁市境内遭遇严重涝灾,是年5月市境平均降水量达238.4毫米,是历史上罕见的,7月降雨531.8毫米,与大水的1954年相等,紧接着8月又降雨238.8毫米,全年降雨量达1307.7毫米,全市粮食产量只有2.59亿千克,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还低。1949年粮食产量:沭阳平均亩单产36.5千克,全年粮食总产1.21亿千克;泗阳县平均亩单产47.5千克,全年粮食总产0.775亿千克;泗洪县平均亩产单产31.5千克,全年总产0.765亿千克;当时宿迁县平均亩产单产37.5千克,全年粮食总产0.75亿千克。上述4县全年粮食总产3.5亿千克。

而1963年上述4县单产和总产:沭阳县平均亩产为38千克,全年粮食总产1.165亿千克;泗阳县平均亩产27.5千克,全年粮食总产0.405亿千克;泗洪县平均亩产21.5千克,全年粮食总产0.555亿千克;当时宿迁县粮食亩产25.0千克,全年粮食总产为0.465亿千克。上述4县全年粮食总产为2.59亿千克。经过新中国成立后14年的水利建设,4个县的粮食总产还减少0.91亿千克。说明水利工程还存在很大问题,仍需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只有过得硬的水利工程基础,才能战胜水旱灾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穷干苦干抓配套

1963年是大涝之年,江苏省淮北地区除灌云县增产外,其余各县均减产。是年9月,省政府在灌云召开河网化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灌云县经验。会后,各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水利规划,在进行骨干河道和大中小沟疏浚的同时,抓好建筑物配套,提高排涝标准,实行梯级控制,解决高水和低水、客水和本地水的矛盾。坚持长远规划分期实施,做到当年工程当年发挥效益。

在实施河网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菜干子河、胡萝卜河、砂礓桥涵等动人事迹。为了改变贫困面貌,各县、公社、大队党员干部都到工地与民工一起挖土推车,带工的县、公社、大队干部发扬平时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优良作风,受到工地上民工普遍尊重和赞扬。

在1958—1973年的15年中,位居骆马湖边的宿迁县,在建成骆马湖宿迁梯级大控制后,连续大搞梯级河网化,在建成来龙、船行、皂河等大型灌区的基础上,全县水稻面积从1968年的1.13万公顷,至1973年增加到4.59万公顷,年产粮食由1963年的0.483亿千克,至1973年跃升到3.2亿千克。1975年水利部授予宿迁县“全国水利先进县”称号,并先后在北京和广州举行的全国和国际农业展览会上展出了宿迁县的水利建设成就图片和模型。

4.实践对梯级河网化的检验

宿迁市境内梯级河网化的建设,经过近50年的坚持不懈的苦干和实干,虽然曾经出现一些曲折,但是经过实践则迅速扭转了错误,在克服众多重大困难后,继续进行梯级河网化建设,终于使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抗御水旱灾害中发挥了很大的效益。

第一,新建立起来的河网、沟网系统,在遭受暴雨时,使雨水通过河网排掉一部分,沟河滞蓄一部分,土壤渗入一部分,水田留蓄一部分,这样汇入排涝干河的总水量及洪峰水位则大为降低。现阶段的河网体系,一般都能达到五年一遇的排涝标准。特别是宿迁市境内不少坡度较大的地区,通过等高截水沟河的开挖,实施分级排水,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分散地面径流,效果十分突出。

第二,新建起来的密如蛛网的排涝和灌溉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梯级河网以后,拦蓄了天上的降水,利用地下渗水,抽引外来水,截用灌溉的回归水,做到多水并用,互为调剂,既解决了排水、旱年水资源不足等问题,又节省了翻水成本。

第三,建立了防渍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加快了盐碱地改造。据1973年统计,市境盐碱地面积,沭阳县2.7万公顷,泗阳县1.19万公顷,宿迁县1.08万公顷,计4.97万公顷,现已全部改造成了高产稳产的良田。

第四,河网化建设,可进行梯级控制调度,对减轻涝灾效果突出。如1983年7月,沂南地区突发暴雨,当时淮沭河以西地区的山东河、路北河、柴沂河涝水顺利排入新沂河、总六塘河、大涧河涝水约1.3亿立方米,经淮沭河调度入新沂河排出,这样既加快了淮沭河以西地区排涝速度,又使淮沭河以东2000平方千米低地免受高水下压之害。同时,又利用下一个梯级盐东控制的武障河闸、六塘河闸、龙沟河闸、义泽河闸,抢排预降河网水位,在暴雨期间,又利用四闸和不同梯级控制闸,实施高潮排高水,滞低水;低潮滞高水,排低水,先后排出涝水9亿立方米,在暴雨后3天就使河网水位恢复正常,大大减轻了雨涝灾害。

第五,结合梯级河网的实施,带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梯级河网化的实施,要求沟、渠、路、林、桥、涵、闸、站相配套。因此,凡是梯级河网化建成的地区,不仅实现水利上除害兴利的目标,还结合形成了农村电力网、交通网、农田林网,为农村发展林牧副鱼多种经营创造条件。宿迁市境内的农村电网、变电站,基本上都是首先从兴建电力排灌站开始的,才逐步扩展到乡镇企业及农民照明等用电。

(三)改制除涝

宿迁市境内平原坡地2538.8平方千米,洼地圩区为2589.2平方千米,山丘区1060平方千米,河湖水面2367平方千米。全市平原坡地和洼地圩区占总面积59.94%。黄河夺泗夺淮长达661年之久,沿线经常决口,形成废黄河两侧众多的冲积平原扇形地形,起伏不平。再加上洪涝不分,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盐碱地面积逐步扩大和盐碱含量加重。新中国成立之初,市境盐碱地面积11.77万公顷。盐碱地均为沙性土质,易旱、易涝、易渍,农作物均为旱作物,粮食产量很低。

境内洼地圩区达2589.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30.27%,分布在全市各地,其中面积较大的有洪泽湖周边、黄墩湖、塘湖、袁王荡、马厂荡、南关荡、司家荡、青伊湖等湖荡洼地。过去这些湖荡洼地排水条件差,易涝、易渍,因为无水源及灌溉设施,其农作物都为旱作物,每年麦季尚可有收成,秋季则往往无收成。

全市山丘区面积106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12.39%,由于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地区靠天吃饭,蓄水和排水工程很少,因此,全市山丘区不但易受旱,而且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差,农作物为旱谷,产量很低,人畜饮用水都十分困难。

1.试种水稻

20世纪50年代后期,市境洪水得到初步控制,主要排水河道也得到初步整治,但旱、涝、渍灾害仍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为了探索农业发展的路子,1953年曾在沭阳县青伊湖农场进行小范围种水稻试验,虽然每公顷产量都在1500千克左右,但比当时旱作物单产还是高的,而且耐涝。

1955年,宿迁县委书记李柏和副书记李登先经过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提出“三改”措施,改变农业生产面貌。即改造盐碱地,改稀植为密植,改旱作物为水稻。并且选择中运河边的陆集和洋北两乡境内0.13万公顷试栽水稻。在中运河上建两座引水涵洞,开挖沟渠,平田整地。又在江南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和老农,到点上教当地农民栽种水稻。由于工程和栽种技术问题,当年产量不够理想,一般每公顷收水稻1500千克,少数田块每公顷产量达到3750千克。在水稻茬田种麦,麦苗出的齐全,证明改种水稻不但耐水,而且治盐碱效果也好,比起改造盐碱地,改稀植为密植两项试点,效果显著。1955年、1956年、1957年3年试验证明,水稻不但产量比旱作物高,而且耐涝,每遇大雨,增加了田间滞蓄量,延缓了汇流时间,提高农田抗涝能力,同时碱随水走,盐碱地经过3年的种植水稻,种麦时看不到冒碱,麦苗齐全。因此,旱改水的农田,又得到治碱的效果。

2.大面积推广

1958年初,兴建宿迁大控制工程,改骆马湖汛期蓄洪为常年水库,发展灌溉、航运、水产事业。宿迁、泗阳、沭阳县委抓住这个大好机遇,集中力量抢建骆马湖灌区,骆马湖灌区范围包括新沂河以南、淮沭河以西、中运河以东、总六塘河以北地区,总面积达1156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达7.04万公顷。

宿迁县在开辟来龙灌区时,由县委副书记李登先、副县长蔡振国带领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动员民工20万人投入建设来龙灌区战役。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33万公顷范围的灌溉工程,在人力、资金、建筑材料、种子、农具、畜力、肥料、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宿迁县针对这些难题,进行分解,明确分工,哪个部门完不成任务,哪个单位头头到县委作检查,检查不好丢官。明确灌区工程由水利局、交通局负责;种子、栽培技术由农林局负责;耕畜、农具等生产物资由商业部门负责;资金筹集由财政金融部门负责。各部门组成庞大的施工和采购队伍,及时奔向各自的岗位。水利局和农林局各办一所学校,培训技术骨干,并到老稻区请老稻农到宿迁县来龙灌区指导种稻。宿迁县报纸、电台连续宣传,统一全县认识,鼓舞士气。在民力上采取换工和借工措施,集中全县力量来搞好来龙灌区建设。在艰苦紧张的施工中,民工口粮不足,就掺以干菜、胡萝卜。宿迁县委充分了解兴建来龙灌区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1959年端午节前一天,县委常委们推着自行车,从曹集到关庙40多千米的工地,逐个工棚进行察看慰问,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人心齐,力量大,工地上小伙子们提出“月亮当太阳,工地当战场,大伙加油干,工效翻一番”的口号。姑娘们也不示弱,提出“干、干、干!种了水稻好吃大米饭,吃不了,油盐炒”。当时宿迁地区没有大米,农民很少吃过大米饭,要吃也是遇到红白喜事时,吃的所谓米饭,也是豇豆多大米少的饭。正是有能吃到大米饭这种渴望,激发出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旱改水重点公社,除老人和孩子外,几乎是“倾巢出动”。城镇工人为工地制造铁木结构简易轨道和运土车、绞车、吊杆、轴承推土车等运土工具,帮助农民提高工效,减轻体力劳动强度。驻城机关、学校、工矿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城市居民,每人无偿向灌区建筑物工地献砖40块,解决灌区工地建筑物器材不足的困难。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施工,宿迁来龙灌区就建成干渠3条、分干渠3条、支渠7条、斗渠70条、农渠750条。1959年夏即栽种水稻1.2万公顷,1960年扩大到1.6万公顷。到20世纪70年代初,宿迁县完成了全县旱改水任务。

宿迁市境内各县区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改制除涝工作,至7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了改制除涝工作,全市70%以上耕地建成稻麦两熟田,大大提高了全市排涝降渍能力,95%以上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洼地圩区,通过圈圩建涵、建机电排站,达到三分开(内外水分开、高低水分开、灌排分开)一控制(控制地下水位)。高氟水地区,人畜饮用水条件也得到改善,高氟水为害地区人民过去黄牙及骨质病人逐年下降。洪泽湖周边洼地历史上是蝗虫多发区,这里的气候、土壤、植被诸多条件都是蝗虫繁殖理想之所。洪泽湖周边洼地经过圈圩建站,开发种植水稻和三麦,从此铲除了蝗虫繁殖基地,蝗虫灾害从沿湖洼地治理后再未发生过。过去洪泽湖周边洼地涝灾不断,通过圩区建设,改种水稻,提高了排涝能力。历史上洪泽湖周边洼地,每年收一季三麦还无法保证,现已能在一般年份麦稻两季都能保收。

丘陵地区通过兴建塘坝、水库和等高开沟,引水上岗,一部分适合栽种水稻的地区,改种水稻,改变了过去常受渍灾的危害。

全市洼地圩区,都进行了圈圩建站,改种水稻,都提高了排涝能力。现在洼地圩区都是稻麦两熟,多为旱涝保收田块,每公顷产粮多达15.0吨左右的高产农田。

3.促进环境改善

历史上黄河夺泗夺淮后,境内除去山丘地区,多为黄泛区,因黄河决口将大量泥沙沿决口以扇形分散淤积大片农田,使原来平缓的地形,变为七高八洼的黄泛区。宿迁人民在改制除涝的治水过程中,克服贫困、口粮不足、工具少等困难,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经过50年的治水斗争,将千疮百孔的旧宿迁,改造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小桥流水、公路到村的新宿迁。

4.旱改水的综合效益

(1)改良土壤。

20世纪50年代初期,各县对治理盐碱地采取深翻窖碱、推碱土、漫淤土压碱、搞台田、条田试验等工程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壤脱碱问题。自从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后,不断的淋盐洗碱,盐碱随水排走,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加上初改水稻期间,采取稻麦及绿肥轮作,土壤增加了有机质。1989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宿迁市境内盐碱土地基本上消失,原来黄色的沙碱地,耕作层多为灰色的水稻土,粮食单产逐年提高。

丘陵地区原来耕作层浅,土质岗性强,有机质少,有的地区土壤中多含砂礓,如宿豫运东地区的来龙、侍岭、新庄、关庙、保安等乡镇,沭阳县的耿圩、悦来、陇集、刘集等乡镇,以及泗阳县的穿城等地,在建设骆马湖灌区时,因土质坚硬、含砂礓多,施工困难,在平田整地时因耕作层浅,且含砂礓多,所在地人民克服困难,把沟、渠建成,在平整土地中把原田地耕作层集中起来,把下面含砂礓的土挖松,捡出砂礓,有的甚至用筛子将砂礓筛出来,将生土推平,再将耕作熟土盖在上面。筛出来的砂礓用于建筑物建设,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因此,这一地区小桥、小涵多用砂礓建造,成为这一地区小型建筑物的特色。经过平田整地,耕作层土壤厚了,再经过多年水稻、三麦、绿肥轮作,土壤有机质增多,肥力增强,耕作层土壤变为松软、透水,粮食单产逐年提高。由过去单产50余千克,变为吨粮田,一跃成为粮食生产基地。

(2)消灭蝗灾。

宿迁市境内洪泽湖边是历史上蝗虫繁殖区之一。由于兴建大量水利工程,使洪水得到控制,改造荒滩湖沼,发展农田灌溉,大面积旱改水,消灭了蝗虫繁殖的基础,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湖荡地区改造成良田,使蝗虫繁殖基地被铲除。

(3)促进林业发展。

1957年以前,市境绿化林木很少。1957年以后,市境各县区大搞灌区建设,带动林网发展。1995年市境林木覆盖率达到12%,主要以窄网带、小网格、乔、灌结合的形式,市境初级林网化基本形成,减少了灾害性气候的发生。据2005年统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5%。在全市沿路建设绿色通道,沿河搞防护林带,在农田、庄台利用“四旁”、荒滩废地绿化植树,尤其是洪泽湖和骆马湖沿岸大搞绿化造林,调节了气候。2005年末,全市有成片防护林面积达11.0万公顷,农田林网面积达41.33万公顷,“四旁”植树保存株数达1.4亿株。

(4)建成农村道路网。

宿迁市兴建了各类大、中、小型灌区,在灌区规划中,都按干、支、斗、农渠布置,与排涝网河道、大沟、中沟、小沟相对应,一般都是渠沟一侧布置道路,构成沟河、渠道、道路、林带的格局。形成渠道、沟河、道路、林带的田间配套工程。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带动了农村道路网络建成。

(5)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由于河网化和灌区的建设,沟渠道路成网,将原来高低不平,大小不规则的老田块,经过大规模的平田整地,适应农田灌溉和旱改水的要求,构成田成方、路成网,桥、涵配套,给农业机械进田作业创造了条件,现在收三麦、水稻,都用收割机,耕种都用拖拉机,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给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了条件,也给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三、灌溉

新中国成立前,宿迁基本没有灌溉设施,只有泗洪县南部丘陵地区,有少量塘坝,灌溉少量农田,其余各地,均无灌溉条件。在遭遇干旱年份,地方官吏都束手无策,农民向老天爷求雨保苗,老天爷从来没有顺应民意及时下雨。往往大旱年份造成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农民远离他乡,逃荒要饭,苦不堪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使宿迁人民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同时,大搞水利建设,在基本控制洪水危害后,把治水重点及时转移到除涝兴利、发展灌溉上。1956年,宿迁市境内雨季来得早,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春涝接夏涝。3月市境面平均降雨量达87.3毫米,4月达141.3毫米,5月达73.2毫米,6月高达347.2毫米。出现不少农民在水中捞麦,有的已割下的麦捆被大水漂走。7月市境面平均降雨234毫米,8月287.5毫米,9月103.4毫米,一些洼地因排涝条件差,连秋熟作物都不能播种下去。全年严重减产,境内有70%农户缺粮,有50%农民靠国家救济粮食维持生计,连烧草都发生困难。1956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提出淮北地区除涝改制、发展水稻种植的方针。这是宿迁地区农业耕作制度的一场重大变革的动员令。从水利角度来看,改制种稻必须在兴建灌溉设施时,带动沟、河的建设,改种水稻必须进行平田整地,改种水稻田亩增加雨水在田间滞蓄能力,可削减汇入排涝河道中峰量,降低水位,减少涝灾,特别是水稻耐淹。因此,实行旱改水,是趋利避害、提高抗涝能力的关键措施。

1958年,国家投资兴建二河、淮沭河工程,将淮水北调灌溉淮北地区农田,宿迁市东部地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规划如遇淮水少,而沂、泗水有多余,可将沂水调入洪泽湖,补充淮水之不足;兴建骆马湖水库,灌溉市境中部地区;疏浚京杭运河,配套泗阳、刘老涧、宿迁、皂河四级控制工程;建泗阳、刘老涧三级江水北调抽水站,灌溉宿迁市南部和西部地区。1958—1996年,市境内兴建666.7公顷以上灌区23处,耕地面积达33.28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6.1%。其中2万公顷大型灌区7处,分别是沭阳沂北灌区、柴塘灌区;泗阳县运南、众程灌区;宿豫区皂河、来龙灌区;宿城区船行灌区。这些灌区的建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灌区多年平均粮油产量占全市9成以上。

在宿迁市山丘地区,只有宿迁城北的马陵山,名为山,其实只是马陵山脉南部延伸余脉,最高位于宿豫区晓店镇嶂山林场的峰山山顶,其地面高程只有71.20米,这块低山区面积也不大。另外,在泗洪县北的重岗山,其最高点的高程也只有60.00米,在泗洪县的西南部有块面积较大岗岭地带,其最高点在欧岗,其高程为61.90米。泗洪县丘陵地面积为684平方千米。全市山丘区蓄水引水工程重点是这些地区,其余都是低丘坡地。

新中国成立前,山丘地区基本上无水利工程设施,只有少数地区建有一些小型塘坝蓄水灌溉及生活用水,无法抗御一般旱灾。另外,因地表植被稀疏,盲目垦种,加剧了水土流失,出现不少沟壑纵横现象,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长期处于望天收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山丘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先从蓄水抗旱着手,逐步发展到治水改土等农业基本建设,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兴建引水上岗工程,提高山丘地区抗旱能力。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山丘地区水利和生态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至2006年,已建成塘坝1950座,蓄水量1649.9万立方米,小型水库39座,能蓄水4865.2万立方米,共建成机电提水站170座,总装电动机13436千瓦,另有柴油机5629马力,为山丘地区灌溉提供水源。

附:建设“淮北江南”

宿迁县建设“淮北江南”是从大干水利工程开始起步的,向前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8年,时任宿迁县委书记李柏、县委副书记李登先等一班人,经过调查研究后,决定牺牲骆马湖2万公顷肥沃土地,筑堤蓄水,把骆马湖由季节性湖泊建设成为常年蓄水水库,从根本上解决旱改水的水源问题。1958年冬和1959年春,全县调集10多万民工,筑二干渠、三干渠和一、二分干渠。建成农渠以上配套建筑物3000多座。1959年,扩种水稻面积1.21万公顷。后来宿迁县继续大搞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建成来龙灌区,使中运河以东地区旱改水面积大幅增加。受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诸多因素影响,宿迁县旱改水面积在1961—1967年间锐减,导致粮食产量滑坡,最少的1963年全县水稻面积只有0.23万公顷,全县粮食总产只有4836万千克。到1967年,全县水稻面积又恢复到0.76万公顷。1968年8月郭玉珍主政宿迁以后,顶住了文革中极左的压力,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带着如何改变宿迁县贫穷落后面貌这个问题,下乡蹲点、调研。通过走访群众,与老干部座谈,郭玉珍找到了宿迁县贫困的症结,是旱改水面积大幅减少。当时,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在原有工程基础上,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从1969—1976年,宿迁县每年都出动劳力20多万人,战斗在全县各个水利工地上,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大干8年,全县新开和疏浚河道21条,开挖小河、大沟、中沟近700条,小沟4000多条,修建防洪堤140千米;新开干渠14条,支渠80条,斗渠近700条,农渠4000多条;兴建皂河、船行两个大型灌区和各种类型的机电排灌站500余座,农渠以上的桥、涵、闸建筑物8000多座。全县消灭了实心田,建成中型灌区7处,小型灌区20处,平整土地2.87万公顷,建成旱涝保收农田6.67万公顷,旱改水面积由1970年的2.87万公顷到1976年扩大到5.72万公顷。过去那种排不出、灌不上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面广量大的水利工程在改变宿迁县贫困面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洪标准的提高,除涝及灌溉条件的改善,使宿迁县不仅告别了年年吃返销、年年要救济的历史,而且对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1969年,全县粮食产量1.4亿千克,到197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4亿千克,总产量平均每年递增0.4亿千克,亩产递增43千克,4年共向国家提供粮食1.95亿千克。1975年,水利部授予宿迁县为全国水利先进县,并以《宿迁大地绘新图》为题将治水实绩制成模型送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出,后又转到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1975年9月1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宿迁县成为全国26个先进典型之一,时任县委书记郭玉珍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从此,宿迁县享有“淮北江南”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