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蒙古帝国兴亡史

01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中原和草原开始了相爱相杀的一千多年。不过草原有个不同的地方,就是从来没有稳定的主体民族,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都不能说是民族的称号,而是部落的称号。

实际上草原部落特别分散,每个部落都有世袭领袖,父子、兄弟之间互相继承。

部落的牧民也对领袖家族很认可,领袖说去哪里放羊,大家赶着羊群就跟着去了,也就是所谓的逐水草而居。这样几百个独立部落分散在草原,成为草原的基本部落。

他们经常为了争夺牧场打仗,最终角逐出一个最牛的部落,成为草原众多部落的总盟主。匈奴和突厥就是这样的角色。

虽然在征战的过程中,他们会吸纳很多牧民来壮大本部落,但总的来说,人口不是太多,他们只是把各个部落打服,让大家愿意听从号令而已。而其他部落往往是整体投降,从领袖到牧民统一投靠到新盟主的麾下,除了换一面旗子,其他都没有变。

草原总盟主不能直接调动其他部落的牛羊和人口,他只能和其他部落领袖商量,一旦违反他们的心意,分分钟造反给你看。

只要总盟主的直属兵力被吃掉,维系草原的联盟也就崩溃了,其他人会再重新角逐出一个大哥。比如突厥可汗想入主中原,很多部落领袖不愿意跟着走,可汗怎么说都调动不起来,反而李靖在阴山以北打赢一仗,整个突厥就算平定了。

所以一千多年以来,草原经历过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的统治,从来没有一个能长久的。直到草原等来了铁木真。

自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建立大蒙古国,此后800年再也没有出现过其他名称,可能“蒙古”二字要用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了。原因很简单,铁木真对草原进行了改造。

他在征战的过程中把部落打散,重新把牧民编成95个千户,让功臣、贵戚们出任千户长,虽然可以世袭,但一定要经过大汗同意。也就是说,草原的诸侯被铲除,改用中央集权制了。那些领袖再也不能拥兵自重,铁木真可以随意调配整个草原的牛羊和兵力。

一道命令下来,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还敢和以前一样造反?做梦去吧。

集权才是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为了团结各地的贵族千户,铁木真组建怯薛军,命令千户和贵族子弟到怯薛军服役,表面上是保护大汗的安全,其实就是人质。但铁木真又给怯薛军提供了上升通道,毕竟靠近大汗,怯薛军成员在服役的过程中有很大可能受到大汗赏识,参与国家的军政事务。

如果是你,会选择在大汗身边做事,拼一个远大前程,还是回家继承几千头牛羊,做一个不求进取的土豪?很多蒙古二代感觉回家继承祖业太土气了,于是铁木真就通过身边的怯薛军成员和蒙古的千户贵族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护大汗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首先要保护大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且草原的特产是骑兵,这玩意儿就是古代的重型武装,农耕国家的步兵根本扛不住。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年到头吃不到肉的人,身体瘦得能看见骨头,就算你给他一把刀,战斗力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蒙古牧民骑着战马冲过来,威力相当于时速80公里的摩托车,用身体怎么扛得住?这种仗根本没法打,总不能伸腿把战马绊倒吧?

铁木真用集权制度把战斗力特别强的骑兵组织起来,爆发出来的威力绝不是匈奴和突厥能想象的。匈奴和突厥只能来中原打劫,蒙古却能搬家到中原过日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除非中原有一个特别强大的帝国,集中全国资源和铁木真拼消耗、拼后勤,否则很难抵抗铁木真的兵锋,但蒙古崛起的年代,放眼全世界都没有一个特别强大的帝国。

02

当时的世界格局太散乱了。

先说中国。宋朝自立国起就很软弱,先是被辽国欺负,又被西夏揍得鼻青脸肿,后来金国崛起,直接攻入汴梁,宋朝君臣跑到临安才算保住性命。

金国占领黄河流域后也迅速衰落,因为女真人口少,没有特别坚挺的文化传承,想统治黄河流域又必须用汉人,所以少部分女真人散落在汉人中间,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金国无法建立稳固的权力体系。

西夏有能征善战的铁鹞子[7],但甘肃、宁夏又是地广人稀的荒漠,人口和经济基本限制死了西夏的出路。西夏能撑200多年,多亏邻居是软弱的宋朝,辽、金又对征服西夏有心无力,要是换了汉、唐任何一家,估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当时的中国就是这种局面。别说能整合资源的大一统帝国了,连分裂出来的宋、金、夏都处于国力的下坡期,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草原向西走是花剌子模王朝。花剌子模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立国不久,人心不稳,还没有形成稳固的国家根基。而且皇帝摩柯末在外远征时,他的老妈居然另立朝廷,和亲生儿子唱起了对台戏。

这样一个根基不稳的国家居然有两个朝廷,今天皇帝命令全体种地,明天太后命令全体放羊,大家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导致政令特别混乱。这样的国家能有什么战斗力?

再往西就不用说了,统治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已经立国500年,大家看这个数字就已经知道,阿拔斯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的老人。更西边是碎成一地的欧洲,俄国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很难说有什么战斗力。

当时的世界就是这样。东亚、阿拉伯、欧洲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不是已经衰落,就是在衰落的路上。蒙古在这个时候突然崛起,谁都免不了被蹂躏的命运。

蒙古厉害的另一个原因是落后。没错,就是落后。任何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只会越来越精细,而不是越来越粗放。

我们用宋朝来举例。朝廷每天一开张,除了考虑几千万人的生活问题,还要头疼国土上的各种麻烦,比如西方闹旱灾、东方有水患、北方敌人入侵、南方暴发瘟疫等,一堆琐事分散了朝廷的精力。

而宋朝社会已经比较发达了,市民除了吃饱喝足,还要讲究娱乐项目,比如到勾栏[8]瓦肆里听曲,文人墨客相聚在一起填词,甚至不想出门还能点“外卖”。

技术装备方面也一样。秦汉时期的武器装备比较简单,士兵配一把刀、一套铠甲就能上阵杀敌,发展到宋、明时期,除了武器,还要有各种标准的弓箭、铠甲、马匹等,成本指数级提高。

倒不是说宋、明王朝花里胡哨,实在是没办法,敌人在进步,你要是不进步的话,很难保持优势。这就是国家的精细病。上到朝廷大政,下到吃喝拉撒,都在分散朝廷有限的资源。越发达的国家越精细,朝廷也越难集中资源做大事。

秦汉时期,把监狱里的犯人放出来,随便武装一下就能东征西讨、攻灭敌国。秦国章邯平叛,带的就是骊山囚徒,汉朝李广利征西域,带的也是囚徒,但是宋朝空有百万禁军,战斗力死活起不来,我们熟知的重文轻武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精细化的国家负担不起庞大的战备物资。

到了明朝,十几万军队就能把国家拖垮,再也不是随便武装一下犯人就能灭国的时代了。很不幸,和宋朝同一批的国家都相当精细,他们很难挤出大量资源来应对蒙古的入侵。

其实国家和机器一样,精细的反面就是脆弱,稍微有一点损伤,整个基本盘就废掉了,而粗放的国家反而更耐用。

蒙古是粗放的典型,它可以集中草原的有限资源,集中突破其中一个点,然后顺势扩大战果,再用占领区的资源武装自己,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样一环套一环,形成生生不息的正循环,让蒙古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直到雄霸亚欧大陆。

一个帝国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03

当然,蒙古骑兵不是只会冲锋的铁憨憨,他们打仗有一个套路。每次攻城前他们都会告诉城里守军:“千万别抵抗啊,不然城破之后是要屠城的。”很多人以为蒙古人只是说说而已,结果他们都被杀掉了。

对蒙古人来说,出来混就要讲信用。

这样就制造了一种恐慌心理。周围城市听到消息,原来蒙古人是真的要屠城,那他们来的时候还是早点投降吧,说不定还能保一条命呢。

我们之前说过,不论宋、金、夏或者阿拔斯,都是衰落期的精细化国家,国家空有庞大的兵力,不仅战斗力不行,还要分散在各大城市和关口,基本没有集中兵力和蒙古会战的可能。这就给了蒙古各个击破的机会。

蒙古用屠城制造恐慌心理,用最小的代价收服最多的城市。进城以后,他们把降兵和青壮组织起来,作为“签军”使用。这些“签军”里有汉人、女真人、契丹人、党项人、波斯人……凡是占领的土地,都会有一批当地人进入蒙古军队服务。

你以为亚欧大陆是蒙古人亲自打下来的,其实主力部队全是各国人民组成的“杂牌军”,蒙古骑兵反而是督战队。

后来的满洲八旗也用这一套。他们入关后把投降的汉人编为绿营,每次打仗都是让数万绿营冲在前面当“炮灰”,数千八旗军队站在后边督战,一旦攻下城池,八旗军队率先进城抢钱、抢粮。

如果只靠蒙古和满洲的十几万人,打十年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还统治哪门子江山,而且蒙古人征发签军以后,对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很少防范打压,反而还会帮他们打开上升通道,只要打仗立功,官职、土地都有。

于是各族军事将领在前线打仗,不是给老板卖命的打工仔,而是给自己干,简直动力十足啊。中书丞相史天泽、崖山灭宋的张弘范,就是这些人的突出代表。

另外,蒙古军队学习能力特别强。他们刚冲出草原的时候基本是清一色骑兵,但是用屠城和签军滚雪球壮大时,蒙古人在各个城市收罗了大批工匠,他们把工匠组织起来制造大炮、云梯、攻城车等军事装备。

随着征服的土地越来越多,蒙古收罗的工匠也越来越多,金国、西夏、宋朝、花剌子模等,哪里的工匠都有。也就是说,蒙古人用战争把亚欧大陆连成一片,顺便把亚欧大陆的技术汇聚到一起,凡是当时世界上有的技术,蒙古人都有。

当时世界的联系并不紧密,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技术和生态,东、西方人民基本没见过对方的技术。而蒙古人却把各种技术综合起来,运用到四面八方,简直是降维打击。

组织、屠城、签军、科技……让蒙古军队在全面衰落的世界纵横捭阖。

铁木真死后窝阔台继位,窝阔台组织了一次“长子西征”。拔都率领蒙古军队占领基辅,然后进入波兰和匈牙利,最后跨过多瑙河占领萨格勒布,也就是现在的克罗地亚首都,止步于亚德里亚海岸,和意大利隔海相望。直到20年后,蒙古军队在巴勒斯坦被埃及人击败,才停下征服的脚步。

04

蒙古最终还是衰败了。毕竟任何东西都是有极限的,人和国家都一样,内在实力一旦抵达最大边界,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蒙古只有区区十几万兵马,却能扩张到亚欧大陆,导致本就不多的蒙古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再也不能形成合力。

蒙古人能够纵横天下,根本原因在于铁木真把蒙古组织起来,形成一股极其团结的力量,逐个击破亚欧大陆的国家。而当蒙古人占领多瑙河到日本海的地盘,这必然要把兵力分散到广大地区,往往几百个人中才有一个蒙古人。也就是说,成就蒙古事业的团结和组织力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他们没有实力进入西欧,又在巴勒斯坦战败不能进入埃及,在东边,忽必烈也没有打下日本和越南。

这就是蒙古人抵达实力边界了,而且蒙古人还吃了没文化的亏。蒙古人从草原走出来,虽然占领了万里江山,但并没有提供思想、文化、社会治理、人文关怀的软实力,他们反而被亚欧大陆的文化震惊了。

再加上蒙古人分散在各地,不可避免地被当地文明同化,他们建立的国家也只能吸收当地文明才能顺利治理国家。于是金帐汗国吸收了萨满教和东正教,察合台汗国和伊尔汗国是穆斯林的主场,而统治中国的元朝皈依了儒家。

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没了,蒙古帝国还是原先的蒙古帝国吗?

察合台汗国活得最久,一直撑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金帐汗国在明朝中晚期被俄罗斯取代,伊尔汗国死得最早,连元朝都没活过。元朝政府则被朱元璋赶回草原,和明朝争斗了几百年,又和清朝结成盟友统治中国。

05

以前在内蒙古的时候,和蒙古族同事聊天。我小心翼翼地说起这段历史,生怕他有什么忌讳。

结果是我想多了。他说起蒙古和成吉思汗,基本上是当作中国王朝和皇帝来说的。在他的概念中,元朝和汉、唐、宋、明没什么区别,也不存在特别固执的成吉思汗崇拜。

风风雨雨800年,曾经怒目相视的两个族群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