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①
[唐]王维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④,遍插茱萸少一人⑤。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②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兼通音乐和绘画。
③客:漂泊在外的人。
④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⑤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今译】
一个人漂流他乡成了外来的客,
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的亲人。
想到故乡弟兄们在登高的时候,
插上茱萸会发现少了我一个人。
【鉴赏】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广为人们传诵。王维弟兄共五人,他居长,另有两个妹妹。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发主人公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后两句采用对面设想的手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作者料定,当亲人团聚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全诗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诗词故事 九日茱萸插何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说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个“茱萸”如何插?插在什么地方?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有文章分析说:“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但是这“插”和“佩带”是两个不同的动作,两者距离似乎比较遥远。
应该承认,说“佩带茱萸”是有根据的。晋葛洪所撰《西京杂记》说:“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梁朝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记载了重阳节的传说,其中也说到“佩带茱萸”的事情:“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这应该是“佩带”的出处,如何佩带,也交代得很清楚,“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就是先做个口袋,再往口袋里装茱萸,然后系在手臂上。
但是“插茱萸”也是有来历的。晋周处《风土记》曰:“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里明说是“插”,而且“折茱萸房以插头”连插的部位也交代得很清楚。可见“插茱萸”的做法也由来已久。
问题是唐代采用哪种方式?王维用“插”而不用“佩带”,应当和唐代的习俗有关。我们进一步考察,可以看到,唐诗中“插茱萸”的还不止王维一个。如杨衡《九日》:“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王昌龄《九日登高》:“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不仅用了“插”,而且“插鬓”也交代了插在哪里。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舞鬟摆落茱萸房”,说跳舞时插在头上的茱萸掉下来了。刘兼《重阳感怀》“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耿《九日》“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那敢插茱萸”三首,则刻画了老年人插茱萸的心态。刘兼感到羞愧,不好意思把茱萸插在头上,仿佛这“茱萸”是年轻人的装饰似的;朱放则表示希望如少年人那样把茱萸插在头上;耿因为头发稀少,担心插不住茱萸,颇有“浑欲不胜簪”的味道。不过由此也能看到,唐时已将茱萸插到头上,而此举更多是年轻人的行为。王维写这首诗时是十七岁,也正是青年时代。如果是这样,那原来的“驱灾避祸”的含义也开始演变为时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