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寻脉·大连掌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油坊之都”

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大连后,为了发展本国的农业,采用豆饼做肥料和饲料,于是大连便成了大豆制品的加工地。为了开发油坊业,日本殖民当局实施“先款后货”和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因此外地的资本家云集大连,开设油坊,一时间大连的油坊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大连油坊业从无到有,发展到46家,日产豆饼4万多片,成为大连第一大工业,东北油坊业的集中地——大连也因此被称为“油坊之都”。其中日本人的三泰油坊和日清制油株式会社大连支店最为有名,财力最为雄厚。

大连码头工人搬运豆饼

大连油坊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23年达到顶峰,油坊户总数从1915年的56家增至89家,日产豆饼30万片,总产量占东北的58%。这时期是大连油坊业的黄金时代。

从1928年开始,大连油坊业转入逐年衰退阶段,原因是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日本工厂半数倒闭,农业不振,豆饼需求量剧减。1929年出口日本的豆饼比1926年减少42.4%。1930年出口量比1926年减少41.9%。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各国普遍实行关税壁垒政策,以图自救,因而也影响大连豆制品的出口。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据东北,日商三井、三菱等财团在东北各地设立粮谷收购站,东北大豆全被他们所控制,华商只得从日商手中转买大豆,于是成本提高,利润减少。后来伪满颁布《重要物资检查法》,大豆来源更加困难。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大连油坊只剩下45家,年产豆饼598761吨。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大连油坊业遭到空前的浩劫。日本关东军颁布《关东州重要产业统制令》,对油坊业加以百般限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殖民当局规定,油坊业直接为关东军生产加工,纳入战争的轨道,组成了大东、协和两个集团。到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大连的油坊业已到了油枯灯灭的绝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