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艰难抉择:美军在菲律宾海海战胜利后的战略态势
1944年6月,此时美国已经从菲律宾海海战的胜局中苏醒过来。我们经常从伟人的演讲中听到来源于战争的名言,除了一些陈词滥调和那些教导我们如何行动的单一警句之外,有这么两句格言也许能够紧贴当下的时局。第一句格言来源于80年前韦维尔(Wavell)的著作,那便是:“战争是困境中的抉择。”最紧急、最直观的困境,便是与敌人正面接触,但是韦维尔认为类似的困境存在于战争的各个层面。第二句格言虽然来源未知,但却已经广为流传,那便是:“战争永远无法解决问题。”战争本身也许可以转嫁问题或是改变问题的性质,但却永远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人们回顾这些老生常谈的真理时,难免会受到战争中各类困境的打击。这些打击可能来自非常具体的物质层面,或者来自抽象的精神层面,既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但不管人们第一眼抓住的是战争中的战役问题还是战术问题,史学界必须首先将眼光放在战略上,或者我们使用20世纪中叶之前的专业术语——战争的宏观战略层面(Grand Strategic Level of War)。所有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的后辈必须面对许多问题,因为他的三位一体理论必然包含理性主义、行为动机以及对国家政策架构的严格检视,甚至对军事同盟整体策略的精细把控。任何非理性的战争考量与计算评估都将迅速在实践中浮出水面。有人本能地认为,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人们会在战略层面付诸理性,而我们可以相对轻松地通过对战争目标的识别、对行动优先级的排序和对资源分配的检视来检验,战略层面的理性是否真正存在。不论怎样,如果人们真的能在战略层面付诸理性的话,那韦维尔想必是大错特错了。
在宏观战略层面上,1944年6月美军在菲律宾海的胜利,包含两大出众的方面。该月,美国走出了一战后青春期般的稚嫩,终于长大成人,并且继承了全球超级大国这一前人的遗产。1944年6月,美军进入意大利首都罗马,而另一个方向上的美国军队与英国军队、加拿大军队,以及其他同盟国军队一起,在欧洲的西北方建立了滩头阵地;1944年6月,美国陆军第八航空队(8thAir Force)的重型轰炸机数量已到达2000架,它们首次从中国的机场起飞,空袭了日本本土;1944年6月,美军在离诺曼底半个地球之遥的地方,进行了第二次大型两栖登陆尝试,并引出了菲律宾海海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场伟大海战。在航母、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数量规模方面,它都是空前的。1944年6月是历史上的关键节点,此时,改变历史轨迹的全球性事件正在发酵。那些被卷入事件的人们都明白,这一时刻具有不可或缺却又碾压一切的重要性。正是在这个月,盟军真正决定了德国和日本那无法逃避的战败结局,以及欧洲的没落;正是在这个月,美国称霸的时代到来了。以上便是美军的胜利在战略层面上的首道“风景”。第二道“风景”便是所有对日作战的问题接踵而来。在中国大陆和西太平洋两大地区,1944年6月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刺眼,此时美国国家力量在国际事务中遇到了多种困境,美国因战争之复杂性而饱尝痛苦。在美国国家力量觉醒之时,人们可能将这些问题简单化了。
虽然今天已经距离那时近60年——这几乎是人的一生,但是我仍然很难厘清三件事的重要性和意义。这三件事发生在美国领导人必须要控诉日方战争罪行的时刻。第一件事是,1944年6月,美军指挥部门,特别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oint Chiefs of Staff)决定:未来对日作战,是建立在美国必须“假设”有必要进入日本本土,而不是建立在美国“真正觉得”进入日本本土是战争之必需的基础上的。在1944年7月的第一周,美国将他们的决定递交给伦敦方面。第二件事是,处理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1944年6月,国民党由蒋介石统率领导,当时日本已经对中国之腹地和南方的美军机场发动了首次反攻,但是美军却将把战火烧到日本本土之厚望,寄托在这些机场上。第三件事,便是确定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下一个任务目标。这可能是美军指挥人员最需要处理的问题,因为那些跨越千里来到西太平洋的人,绝不可能坐等美军分配战区内的任务。
以上三个事务都包含着对美国各项国家利益优先级的判断,而且每一项都和美国如何使用武装力量有关。美国对日作战之最终计划发生的转变,必然与美军在西太平洋战区的指挥调动有关,而这一调动牵扯出了另外两个早已存在的问题。第一,美军是应该在入侵日本本土前,先跨越太平洋和中国国民党碰头,还是从海军的立场出发,通过空袭和封锁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避免陷入陆上战斗?中国问题,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困境,必然牵扯出两个其他问题,因为日本之战败必须分成两个方面来处理:一方面,美军必须直接支援国民党部队,并在中国本土将日本帝国陆军部队击败;另一方面,美国必须像向其本土民众承诺的那样,从中国机场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打击,促使其投降。中国困境牵扯出的第二个问题,虽然有基本的逻辑基础,但却包含了一个异常极端的观点:如果从中国的机场起飞一个由200架重型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对日本本土发起一次战略性空袭行动,日本也许会被迫投降。如此荒谬的看法,在美国军队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反应强烈者有约瑟夫·史迪威中将(LtG. Joseph W. Stilwell)和一些美国国务院的领头人物。他们害怕美国与国民党走得太近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因为国民党政权贪腐盛行、疲软无能、战力羸弱。将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必然会产生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美国是否要将自己的重心放在菲律宾的重建上?因为后者在战争开端就已战败,之后总是寄人篱下。与这个问题并行的是,美国陆军和海军两大军种在西太平洋地区争夺指挥职权,并且在军事行动的走向上存在分歧。
陆军与海军之间的大多数问题来自一个人的性格,这个人便是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总是能引起别人的强烈反响,在对他的风评中,奉承和厌恶各占一半。而毋庸置疑的是,历史对一个将领或一名普通士兵的评价,往往是以其战时表现为依据的。我所要陈述的、与1944年6月的时局相关的事情,却是非常简单的。虽然有些人认为麦克阿瑟很早就已经跨入了美国英雄的行列,认为他的成就超越了别人对他的责备,但是事实上,美国陆军除了丢掉菲律宾以外,在太平洋战争中基本没起什么作用。在登陆塞班岛前,人们不可能在任何一次入侵行动中目睹有人对外声称:“我上岸了。”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贡献来源于航空队(Army Air Force)和情报部门的努力。他们的努力虽然增强了美国的战略优势,但事实上却是事倍功半。从目前的行动报告来看,美国陆军即使在西南太平洋战区,也仅仅是做了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而麦克阿瑟的贡献,从正义性和事件结果这两个角度看,都是存疑的。在菲律宾防御作战中的无能、艳俗的个人宣传、阴险狡诈的性格,以及在同盟国中获得的运气,本应该让他被陆军免职,但是他的“勇敢”却得到了美国的最高奖赏,他不仅以这样的身份出现,而且还在1942年春季被委任为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盟军指挥官。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曾经试图将麦克阿瑟任命为太平洋某一整个战区的最高长官,后来因为美国海军拒绝给一位陆军指挥官打下手,乔治·马歇尔的意图才未能实现。太平洋战区实际上是由两大军种分而治之的。
麦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滑稽表现、他向美军司令部下达命令的意图以及他令人作呕的自负,本该让他在1942年的任意时刻被陆军开除。或许他最奇葩的宣讲要属1942年5月那一回。当他花了老大的力气来确保自己的“指挥才能”得到公众的注意时,他充满渴望地手舞足蹈。他声称,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接到的、肃清拉包尔必备的军需品,本来应该是美国支援苏联军队以抵抗德军夏季攻势的补给。即便如此,麦克阿瑟在任何时候都依然在岗,如果他继续自诩为国家政策的裁决者,我们确实需要另一位总统、另一个指挥部门或是另一场战争,把他从高位上拉下来。麦克阿瑟的问题在1942年之后一直持续发酵,可以说持续到了1944年1月,此时所有的战略难题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并且美军开始认识到从马里亚纳群岛(Marianas)出动B-29超级堡垒式轰炸机也是可以威胁到日本本土的。在1944年1月之前,美国的战略设想是从“日本的战败必须彻底、广泛,并且应当在亚洲大陆地区接受这一事实”出发的。这当然包括中国在内,因为中国既为美军提供了机场、帮助美国航空兵将战火烧到日本本土,又是日本帝国陆军的葬身之地,接受美军补给和武器装备的中国军队将会击败日本帝国陆军。这一战略性的策略是建立在英国军队已经肃清了缅甸地区的日军这一前提下的。因为只有这样,支援国民党军队的补给才能顺利地通过陆上运输落实到位。同时,这一策略也是建立在美国掌控台湾地区的主动权——这是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先事务——的基础上的。美军统帅部发现,如果中国军队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与美国海军相配合,将会形成最终进军日本的重要跳板,并且军种之间可以相互协同。比如,美军重型轰炸机从中国大陆的机场起飞后,可以支援对台湾岛的进攻行动。拿下台湾岛后,部队可以将其作为跳板,向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拓展战线。
美军最高统帅部在1942至1943年设计了如此简单的战略框架,而这样的战略设想不仅支配着美国对日作战的实施,还包含了英美之间与中美之间的外交议程,不过英国和中国根本没有准备好接受美国给予他们的角色。英国对发动一场肃清缅甸的战役没有兴趣,也没有打通补给线、与重庆方面建立陆上联系的意图。英国并不相信美国指派给中国的任务目标能够完成,因为那时的中国既没有意图也没有能力重新夺回缅甸地区。中国国民政府更倾向于接受美国军方和民间的援助,不过当重庆方面发现日本即将战败之后,他们也做好了迎接其他势力、加速日本战败的准备。国民党当局也没有必要接受美方所分配的角色,因为这会让他们丢失大片的占领区。无论如何,国民党军队希望保存自身的实力,以对抗他们真正的敌人——共产党军队。国共内战将在日本战败后不久爆发。
最棘手的问题在于,美国统帅部拟定的战略目标优先级建立在“重型轰炸机能够从中国大陆起飞空袭日本本土”这一假设的基础上。美军重型轰炸机的维护和补给工作主要是在印度进行的,当然这是在外交上暗示英美的同盟关系。有了印度和中国作为前进基地,美军轰炸机不仅可以轰炸日本本土,还可以覆盖整个太平洋战区司令部和东南亚战区司令部的管辖范围,这仍然有隐喻同盟关系的企图。而中国本身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一部分原因是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越来越僵化,但更主要的是:日本在1944年4月发现,自身在制空权方面相较美国处于绝对劣势,于是他们便向停放美军轰炸机的中国机场发动了陆上进攻。截至1944年5月下旬,日本已经占领了洛阳和郑州—汉口一线,并企图对广西、湖南和江西等省份发动进攻,以建立连接朝鲜至柔佛地区(Johore)的最基础的陆上交通渠道。此时,美国面临的问题非常简单,那就是史迪威和华盛顿的其他统帅一致认为,日本会继续对中国的机场发动进攻,而蒋介石的部队虽然接受了美军的补给,但仍然不具备与日军抗衡的能力。虽然国民党军队在衡阳保卫战中作战英勇,但衡阳还是失守了,深层原因是蒋介石不给自己那个小圈子之外的独立抗日团体提供任何军事协助。衡阳在1944年8月8日失守,而此时华盛顿与重庆深陷外交危机当中。华盛顿为了让中国国民党的军队改头换面,决定让史迪威接替蒋介石来担任指挥。华盛顿确实做得出格了,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其本民族的国家军队会接受这样的请求,但是罗斯福政府既没有仔细思考这个主张的内容,也没有真正在私底下找到比华盛顿更好的、能够替代蒋介石的那些寡头的人选。中国人民和美国驻中国航空兵的游说演说足以挫败罗斯福的主张,因为两者都惧怕有一天美国停止支援中国,或是架空了蒋介石的统治,整个中国会发生崩溃。除非蒋介石愿意退出政治舞台,否则在1944年夏季,美国绝无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支配中国。蒋介石打定主意,如果美国人不断向他施压,他就以自杀威胁美国人就范,罗斯福一定会向他妥协。华盛顿无法应对如此任性的外交手段,当蒋介石拒绝了美方的要求,当史迪威作为中国问题的制造者被从前线召回,美国除了顺从和掩盖外交上的灾难性转变外,别无他法。从此以后,华盛顿发现在美国的黄金三十年中,自己成了被国民党禁锢的囚犯。
以上便是美国最高统帅部在1944年中期,意图梳理国家策略时的重要背景。虽然中国危机的产生过程异常漫长,但这一危机却是在1944年6月严重加深,并在1944年9月25日当天完全爆发的。当天蒋介石对美方的要求做出回应:只要史迪威不当他的参谋,他可以接受任何一个美国军官来顶替史迪威的位置。1944年10月18日,罗斯福总统勉强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此次危机爆发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上顺风顺水,却在外交领域面临空前的失败,这构成了莱特湾海战的序曲,这个序曲非同寻常。
在菲律宾海海战结束之后,莱特湾海战的序曲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问题: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下一步动作到底是直接进攻菲律宾本土还是绕过它?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反攻菲律宾上,因为在政治方面,菲律宾的解放能代表美国捍卫其主权的努力绝不会付诸东流。而在美国最高统帅部内部,特别是在海军看来,夺取菲律宾岛屿并不是当务之急。美国在太平地区的军事力量和他们的推进速度不断增加,使得光复菲律宾,特别是占领吕宋岛的战略价值可能大于占领其他岛屿(比如台湾岛)。直到美军统帅部开始单独思考在菲律宾的作战时,高层才开始琢磨到底该在哪个岛屿发动战役,以及应该发动何种战役。作为海军的参谋,海军上将欧内斯特·金(Ernest King)对进攻台湾岛的作战计划深感认同。支持进攻台湾岛方案的论据有三个:一、占领台湾岛能够加快中国大陆的战事,并且这也与之前界定的美国国家利益相吻合;二、台湾岛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对日作战提供重要的港口和机场;三、占领台湾岛后,美军的空中力量就可以覆盖日本本土与其南方资源产地间的航海路线。在1944年3月上旬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确定了进攻台湾岛的准确时间——1945年2月15日,而同时也规定入侵吕宋岛的时间绝不可能在进攻台湾岛当日,因为必须在进攻台湾岛之前就拿下吕宋岛。在战争进行到这一阶段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没有将吕宋岛和台湾岛区别对待,它们早已上了一条船,这样的决定的合理性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
1944年4月,在拿下荷属东印度的霍兰迪亚(Hollandia)与艾塔佩(Aitape)之后,美军的规划人员对进攻吕宋岛和进攻台湾岛的不同要求进行了深思熟虑。通过分析这两个方案的支持者的争论,规划人员发现进攻台湾岛并没有先前所想的那么可怕,但是进攻吕宋岛可能会迫使日军加强他们在荷属东印度的哈马黑拉岛(Halmahera)和菲律宾棉兰老岛(Mindanao)的防御,其中棉兰老岛是美军的意图所在。因此,进攻台湾岛显然变成了次要的选择,因为美军担心来自南方岛屿的威胁会让自身陷入长期的消耗战。此时,中国国内发生的事情也让美军部分失去了进攻台湾的兴趣,但为了在1944年6月上旬到来之前集中所有的军需物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太平洋战区司令部(Pacific Ocean Area Command)的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 W.Nimitz)海军上将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South West Pacific Command)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陆军上将索要两者的计划日程。麦克阿瑟本人早就向最高统帅部提交过一份方案,方案中预定登陆多贝拉伊半岛的时间为1944年8月1日,预定登陆哈马黑拉岛的时间为同年9月15日,预定登陆棉兰老岛的时间为同年11月15日。在菲律宾海海战胜利之后,麦克阿瑟修订了原进攻方案,并且将内容做了一些拓展。他决定在1944年10月25日登陆棉兰老岛的萨兰加尼省,在同年11月15日进攻莱特岛,然后在1945年1月与2月分别登陆吕宋岛和民都洛岛。部队的进攻重点将会放在林加延湾(Lingayen Gulf),时间是1945年4月1日。我们至少可以认为这份方案拟定的进攻节奏太过缓慢,它实在缺乏想象力,不仅海军无法接受,连华盛顿政府的高层也挥手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尼米兹给华盛顿提了一个建议,后者觉得并无不妥:麦克阿瑟手下的部分力量将被用于棉兰老岛的登陆作战。在该处建立新的前进机场有助于肃清日本部署在米沙鄢和吕宋岛的航空兵部队,而麦克阿瑟的主力部队将和来自中太平洋战区的部队一道前去进攻台湾岛。但是麦克阿瑟要求到华盛顿去,他将把对尼米兹的行动计划的反对意见记录在案。这样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此时罗斯福正在进行“美国历史上最肮脏的总统竞选”。在此之前,他已经决定在芝加哥开完民主党大会之后,便前往夏威夷去解决某个政治问题,即处理太平洋两大战区司令部之间,以及两大军种之间的矛盾。在罗斯福前往夏威夷之前,欧内斯特·金在1944年7月13日和22日,分别在埃尼威托克环礁(Eniwetok)和塞班岛会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虽然第三舰队(3rdFleet)的参谋罗伯特·卡内海军少将(Robert B. Carney)极力反对欧内斯特·金的观点,并且认为应当将吕宋岛作为首选目标,但是欧内斯特·金和尼米兹在谈话后一致认为,应当将台湾岛作为首选的进攻目标。海军中将雷蒙德·斯普鲁恩斯(Raymond A. Spruance),即参与菲律宾海海战的第五舰队(5thFleet)的指挥官,觉得进攻冲绳岛(Okinawa)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他本人也招来了不少无端的批评。但此时尼米兹海军上将并没有被完全说服,他并没有思考台湾岛和吕宋岛谁应当成为首选目标,而是在考虑是否应当恪守之前的承诺,即通过登陆安加尔岛(Anguar)、贝里琉岛(Peleliu)来削弱帕劳群岛(Palau)的日军,以及进攻雅蒲岛(Yap)与乌利西环礁(Ulithi)。但是,他们不断细化进攻台湾岛的行动计划时发现,台湾岛确实是一个“易于征服,难于固守”的地方。在尼米兹、麦克阿瑟与罗斯福那“值得庆祝的”会面(即1944年7月26日至29日在珍珠港的会面)到来之前,这些海军内部的争论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麦克阿瑟在会面中蹦出来说,罗斯福已经赢得了连任,并且进攻吕宋岛应先于进攻台湾岛,但事实是虽然进攻吕宋岛的方案要比进攻台湾岛的方案更易于接受,但是罗斯福并没有强制联席会议选定优先目标的意图。
整个8月和9月,目标的选定一直没什么进展。不过到9月29日,一次在旧金山召开的为期三天的会议有了结果。当时,尼米兹、斯普鲁恩斯、弗雷斯特·谢尔曼海军少将(Forrest P. Sherman,尼米兹手下的首席规划员)和欧内斯特·金,与陆军人员分庭抗礼。当陆军指出进攻台湾岛至少会损失9个陆军师(大约伤亡5万人)后,海军军官们终于放弃了率先进攻台湾岛的设想。在那时,进攻台湾岛的方案已经开始打水漂了。但是它被人们抛弃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意志导致的,比如斯普鲁恩斯建议向小笠原群岛(Bonin Islands)推进并逐渐拿下硫磺岛(Iwo Jima)、冲绳岛,最终打到日本本土。这个方案并不是导致台湾岛方案被抛弃的直接原因,是马克·米切尔海军中将(Marc A. Mitscher)指挥的第38特遣舰队(Task Force 38)于9月12日在菲律宾的成功袭击迫使人们放弃了台湾方案。因为菲律宾缺少抵抗,所以第三舰队的指挥官小威廉·哈尔西便建议取消所有进军菲律宾前的先期行动,而将登陆莱特岛的计划提前实施。哈尔西建议在登陆莱特岛和建立机场之时,航母战斗群应全权负责掩护,直到新建好的机场投入使用为止。哈尔西将这个建议传达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接着该方案也在于加拿大魁北克(Quebec)召开的“八角会议”(Octagon Conference)中被双方讨论。会议讨论的结果是,那些原定于9月15日展开的登陆行动时间不变,而登陆莱特岛的时间变更为1944年10月20日。由于时间太近,9月15日进行的登陆行动无法取消,但是关于莱特岛的登陆计划,双方只交流了一个半小时便达成了共识。虽然并没有对“台湾岛和菲律宾谁更优先”的问题做出直接回答,但是从会议的成效上来看,盟军加强了对菲律宾的关注,海军又对登陆台湾岛的行动表现出了迟疑。看来,9月12日的会议促成了率先登陆吕宋岛这一结局。旧金山会议埋葬了登陆台湾岛的计划,且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0月3日发布了一道命令:美军应绕过台湾岛登陆吕宋岛。另外,该命令把登陆吕宋岛的时间定为12月20日,这原本是登陆莱特岛的日期。这份命令还中和了尼米兹的建议,即登陆吕宋岛后,美军将在1945年1月登陆硫磺岛,在3月登陆冲绳岛。
就这样,美军被带领到了莱特岛。但是在这个计划接受现实的军事考验之前,有两件事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件事浅显一些,这便是军队官员谈论登陆台湾岛并将其与登陆吕宋岛做比较时,会流露出轻蔑的神情。登陆台湾岛会损失9个步兵师,约5万人,这一预估是由另一件事做支撑的。曾经有三位来自华盛顿的陆军高官,前往布里斯班与麦克阿瑟讨论战事,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麦克阿瑟没有任何信心,他并不认为来自西南太平洋战区莱特岛或棉兰老岛的陆军航空兵部队,能够将部署在吕宋岛的日方航空兵力量完全消灭。他在谈及占领台湾岛的军事行动时提道:“占领台湾岛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不但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后勤补给难以为继,消耗的时间也是无穷的。”他认为吕宋岛无论如何都要被拿下,如果能率先拿下,美军便可以绕过台湾岛。他愿意相信进攻吕宋岛造成的伤亡是微不足道的。他告诉乔治·马歇尔,以他个人作担保,吕宋岛战役花费的时间最多不超过6周。而且,只要他登陆林加延,整场战役将会在一个月内结束。
我们很难对以上言论产生什么反对意见,因为它必然代表了对麦克阿瑟指挥能力最严厉的控诉,或者说他压根就没什么指挥才能。事实上,有十三个步兵师加入了菲律宾战役的进攻行动,而当日本在1945年8月投降时,吕宋岛北部的日军仍然没有被肃清。林加延湾的登陆行动是在1945年1月9日展开的,从太平洋战争的结束时间来看,战役推进的速度好像“稍微”比麦克阿瑟所担保的一个月,甚至六周要长一些。有意思的是,即使抛开莱特湾和萨马岛的战事,在菲律宾地区的军事行动中,美军的死亡人数也高达10380人,受伤人数则高达36550人,另外还有93410名非战斗人员在行动中负伤。从现实事件的发展来看,我们很难相信欧内斯特·金的判断是错的。
第二件值得我们注意的事便是:一直以来,是不是欧内斯特·金的观点是错的,而斯普鲁恩斯的观点是正确的?其实这也不难推敲。诚然,斯普鲁恩斯提出的美军先登陆冲绳岛、再登陆硫磺岛的建议确实很吸引人,因为美军在那一段时间从来没有登陆这两个岛屿的打算。当美军突击这两个岛屿时,日军已经花费了数月的时间建立防御工事,并准备与美军在岛上打消耗战。尽管如此,美军在肃清这两个岛屿时付出的伤亡相对较小。值得讨论的是,如果美军在1944年第三季度肃清这两个岛屿,所付出的代价是否也能与现实情况一样小呢?那些支撑着“能够轻易夺取硫磺岛”这个观点的论据,在现实中也证明了自身的正确性的,要属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突出表现了。因为它们完全切断了小笠原群岛对硫磺岛的补给输送和各类支援。我们很难反驳这样一种观点:就算是世界上最谦虚的部队,只要参与到1944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登陆硫磺岛的战斗中去并占领此处,就可以宣告大功告成了。但是在1945年,攻占硫磺岛的难点在于,硫磺岛战役与菲律宾海海战已经相隔长达八个月。
关于冲绳岛的争论不是十分激烈,各方都显得更为平和。就斯普鲁恩斯的提议来说,它的问题在于缺少给航母输送弹药的海上补给通道。如果美军航母在一场消耗战中得不到任何弹药支援,而日军却可以源源不断地朝冲绳岛输送人员和补给,那么战场的主动权将会易手。正如现实所折射的那样,更大的威胁可能还是日本的“神风”敢死队。极端点讲,1944年10月25日之后美国海军从菲律宾作战中习得的经验和技术,足以让他们在长达四个月的冲绳岛战役中生存下来。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日军在菲律宾战役中消耗了大约7000架各类战机,若将这些战机用于打击在1944年下半年登陆冲绳岛的美军的话,美国海军的伤亡将更加惨不忍睹。即便这样,如果进攻冲绳岛的计划能够通过并成功付诸实施的话,美军将会提前三四个月,甚至提前六个月,切断日本本土与其南方资源产地之间的物资通道。最后一艘运输船到达日本本土的时间,也肯定比现实中的1945年3月下旬要早。同样,在1945年攻占冲绳岛的难点在于,此时距菲律宾海海战结束已有九个月了。此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他的推测也许是正确的。如果美军在1944年9月或10月进攻冲绳岛,并迫使日本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进行一次或多次正面“决战”,那么他们的航母和舰艇编队将会受到来自南北两方(即菲律宾和日本本土)的水面舰艇和空中力量的威胁。如果美军已经成功肃清了菲律宾地区的日军力量,那么冲绳岛战役中的日军将只会得到来自日本本土的直接支援,或许这样才能确保日军的力量尽早被遏制。
当美军结束了商议,并更改了进攻莱特岛的计划后,一系列军事行动与美军的商议结果形成了有趣的映衬。这些军事行动发生在菲律宾海海战之后至1944年10月上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在1944年6月下半月如期进行的行动;第二部分则是在9月执行的行动,并且至少部分行动不在授权许可的范围之内。后者指的是第38特遣舰队航母战斗群的任务。它们在1944年8月28日从埃尼威托克环礁出发,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发动多次空袭,为将来美军在莫罗泰岛(Morotai)和帕劳群岛的登陆作战铺平道路。但这些行动却意外覆盖了小笠原群岛和菲律宾全境。因此美军在魁北克“八角会议”的商讨结果的基础上,再次更改进攻菲律宾的时间。
其他一些军事行动,在时空上比预先的设想更为广阔。比较明显的例子便是塞班岛战役和军舰岛(Maniagassa)之战,前者在7月9日宣告结束,后者则是在7月13日。美海军陆战队于7月21日登陆关岛(Guam),于7月24日登陆提尼安岛(Tinian),而提尼安岛上的日军一直抵抗到8月1日才罢休。美军于8月10日声称肃清了关岛,但是该岛上的最后一名日军在1972年才与世人见面。在多贝拉伊半岛,美国陆军第六步兵师(6thInfantry Division)于7月30日在桑萨普尔角(Cape Sansapor)东侧的阿姆斯特丹岛(Amsterdam)和中堡岛(Middleburg)登陆,接着于次日在桑萨普尔角登陆。而在当天,登陆帕劳群岛的首次演练在夏威夷拉开序幕。
当这些军事行动正式实施之时,还有另外两组行动也在同时进行。虽然战事已经推进到新几内亚的北部海岸,但因为美军跳过了与驻守中央的日军打照面的机会,盘踞在艾塔佩和霍兰迪亚另一侧的日军没有遭受任何损失,7月底至8月初,他们在艾塔佩周围发动了一连串进攻。日军的进攻在8月4日被挫败,由于8月10日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在艾塔佩地区发动过空袭,我们可以断定日军开疆拓土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显而易见,美军在此使用空中力量和绕行策略来节约陆上力量。这些战术已经用在了新几内亚北部海岸的行动中。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美军丢弃了多个滩头阵地,不过他们使用中型轰炸机和战斗机来挫败日军夺取这些阵地的企图。日军部队被滞留于此,而许多美军固守的据点被澳大利亚军队接管,但是后者却被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无情地抛弃,因为司令部将注意力放在了腾出空来的美军部队上。如果我们抛开政治因素,更直接地关注军事层面的话,就不难发现美国陆基航空兵的作战样式开始发生变化。1944年7月下半月,美军航空兵正在新几内亚的后方作战,但他们也时常前进到多贝拉伊半岛或是其他地方。B-24解放者式重型轰炸机在雅蒲岛和沃莱艾环礁[Woleai,位于加罗林群岛(Caroline Islands)]执行任务,与此同时,B-25米切尔式中型轰炸机和P-38闪电式战斗机将战火烧到了摩露加群岛(Moluccas)及其北端的哈马黑拉岛,莫罗泰岛和帕劳群岛自然也是它们的打击目标。随着行动的步伐逐渐加快,不断增加的美军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也开始打击更多的目标。陆基航空兵的作战样式是在8月底发生转变的,此时,航母战斗群在小威廉·哈尔西的指挥下从埃尼威托克环礁出发,去执行一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任务。
在这之前,第58特遣舰队(Task Force 58)在斯普鲁恩斯的指挥下,执行了支援关岛登陆和削弱硫磺岛与父岛(Chichi Jima)日军的额外任务。这些行动将不同的航母战斗群牵扯了进来。6月23日至7月5日间,舰队麾下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加入了行动。7月6日至7月13日,它们有组织地对关岛和罗塔岛(Rota)发动了打击。在7月18日轰炸和支援编队加入前,特遣舰队中的所有四个航母战斗群在马里亚纳群岛全境发起了一系列的打击行动。美军肃清关岛和提尼安岛时,特遣舰队在岛屿的外围活动以确保岛上的抵抗力量无法得到外部援助,这也是进攻帕劳群岛的三个航母战斗群唯一一次动身去参加其他任务。此次行动还包含一个重要的照相侦察任务,美军需要对一系列的锚地,包括雅蒲岛和乌利西环礁进行侦察,为航母舰队选择一个进攻菲律宾的合适跳板。这次行动被迫中止,因为在8月4日至5日间,美军重启了对硫磺岛、父岛与母岛(Haha-jima)的打击。在对以上三岛的打击中,航空母舰发现了离岛的日军运输船队,于是将它们和护航舰艇悉数摧毁。
当第38特遣舰队从埃尼威托克环礁出发时,它召集了数量庞大的舰艇以组成编队:第1支队(Task Group 38.1)包含2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3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第2支队(Task Group 38.2)包含3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2艘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和18艘驱逐舰;第3支队(Task Group 38.3)包含2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4艘战列舰、4艘轻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第4支队(Task Group 38.4)包含2艘舰队航母、2艘轻型航母、1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11艘驱逐舰。这些舰艇组成的第38特遣舰队有三重任务:第一,在9月时,它需要在莫罗泰岛和帕劳群岛实施两栖登陆,并将其作为常规的削弱手段;第二,它将尝试压制菲律宾全境和前线地区的日方空中力量;第三,它要发起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以诱骗日军,使对方相信它将注意力放在了莫罗泰岛和帕劳群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第38特遣舰队必须具备空前的规模,其航母数量要多于菲律宾海海战中参战航母的数量,而各类战机的数量也将达到1077架。战机的总数还得加上第七舰队中用来支援莫罗泰岛登陆作战的6个护航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群,以及额外支援帕劳群岛登陆的11个护航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群。伴随这些护航航空母舰的其他舰艇包括5艘战列舰、5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
第38特遣舰队在8月28日时肃清了埃尼威托克环礁(见表格2.1)后,各支队便迅速分离。第4支队在8月31日至9月2日间对硫磺岛和父岛展开进攻,298吨的扫雷舰“第八利丸”号(Toshi Maru No.8)在进攻第一天即被击沉。特遣舰队中的轻型航空母舰“蒙特利”号(USS Monterey, CVL-26)与来自第12特遣舰队第5支队(Task Group 12.5)的重巡洋舰“切斯特”号(USS Chester, CA-27)、“彭萨科拉”号(USS Pensacola, CA-24)、“盐湖城”号(USS Salt Lake City, CA-25),驱逐舰“邓拉普”号(USS Dunlap, DD-384)、“范宁”号(USS Fanning, DD-385)和“里德”号(USS Reid, DD-369)共同组成编队,于9月3日对威克岛进行火力投送。两天后,“蒙特利”号的舰载机编队对岛屿目标实施了打击。
现在朝西面看。第38特遣舰队第4支队在9月6日进攻了雅蒲岛。9月6日是幸运三日中的第一天,在三天时间内,其余三个航母战斗群对帕劳群岛的进攻进展顺利。第4支队在9月9日返航以获取补给,其他航母战斗群在9日和10日两天中,向棉兰老岛的机场发动了进攻,特别关照了在萨兰加尼湾(Sarangani Bay)附近的日军目标。这三个战斗群发现日军的抵抗甚是微弱,于是便放弃了棉兰老岛上的目标,转而在9月12日至14日进入米沙鄢湾。而棉兰老岛则在9月14日起成为第38特遣舰队第1支队的日常打击目标。在这些空袭中,美军航母舰载机执行了多达2400个进攻任务,并声称摧毁了约200架日机。自从3月底进攻帕劳群岛以来,美军舰载机就一直没能与日舰接触,直到9月12日。当天,三个航母战斗群遇见了2艘扫雷舰、2艘炮艇、3艘驱潜艇、1艘布网舰、7艘支援舰(合计17350吨),以及2艘陆军运输船(合计4934吨)和5艘小型商船(合计5888吨)。所有这些日舰都在宿务市(Cebu City)周边海域被迅速击沉。两天后,第38特遣舰队第1支队的舰载机在达沃湾(Davao Gulf)击沉了一艘日军运输舰。
这个阶段,美军在菲律宾地区集中使用航母编队,因此日方无法预先判断9月15日美军将会进攻莫罗泰岛、安加尔岛和贝里琉岛(后两岛属于帕劳群岛)。在莫罗泰岛,第31步兵师(31stInfantry Division)麾下的三个步兵团登陆后未遭任何抵抗,美国海军编队也肃清了比图的机场和岛屿最南端的吉拉半岛。第38特遣舰队第1支队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为众多的登陆作战提供支援,完成任务之后便撤退离开。护航航空母舰则一直守护于此,直到10月4日当地机场投入使用、第一架陆军航空队的军机在此降落才离开。然而,帕劳群岛的战况却是极为不同的。美国海军陆战一师(1stMarine Division)于9月15日登陆贝里琉岛,两天后,美军第八步兵师(8thInfantry Division)登陆安加尔岛。安加尔岛在10月21日前后便完全落入美军手中,但是在贝里琉岛的战斗,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在贝里琉岛乌莫布罗格山脊(Umurbrogol Ridge)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1月27日,最后一名日本守军还是在圣诞节那天被击毙的。虽然两个岛屿都缺乏纵深,日本守军也放弃了任何反攻滩头的行动,但战斗仍旧很艰难。日军在防御工事中守株待兔,这些防御工事伪装到位,不仅具有防御纵深,而且具备有效的交叉火力。这场战役严峻又残酷,情况就和美军之前在塔拉瓦环礁(Tarawa)遇到的一样糟。大多数任务目标——包括肃清贝里琉岛的机场、歼灭巴伯尔道布(Babeldaob)的日本守军主力,以及清空帕劳群岛北方的科索水道(Kossol Passage),其完成时间都被美军记录在案:不是在九月第一周完成,就是在九月底完成。美军在这两个岛屿(贝里琉岛和巴伯尔道布岛)上碰到的困难,很可能是兵力投入不足所致。虽然一个步兵师完全可以击败日军,但战斗的过程却是漫长而难熬的。因此,用海军陆战队的话来说,贝里琉和塔拉瓦与硫磺岛是一路货色。事实上,美军在帕劳群岛的行动,并没有耽误他们于9月23日占领乌利西环礁。同时,第38特遣舰队第4支队在9月18日离开了此处,前往马努斯岛(Manus Island)接受燃油补给。它曾经在美军突袭帕劳群岛时,支援过10艘护航航母。其他编队则继续在菲律宾地区执行任务。
这些任务便是9月21日、22日对吕宋岛的进攻,以及9月24日对米沙鄢的进攻。美军这次打击的对象仍然是日军机场及其战机,这些行动跟过去的打击任务一样顺利,而美军对日方舰船的打击,成效比9月12日更为显著。9月21日,美军舰载机击沉了3艘战舰(合计2465吨)、2艘支援舰(合计20094吨)、8艘陆军运输舰(合计37144吨)、8艘商船(合计43788吨),只有两三个单位在马尼拉湾被美军俘获。次日,2艘驱潜艇与1艘小型炮艇(这三者合计749吨)、3艘陆军运输舰(合计13710吨)和5艘商船(合计6028吨)被击沉,其中大部分在吕宋岛西北海域遁入海底。9月24日,又有4艘战舰(合计3055吨)、3艘支援舰(包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合计18536吨)、5艘陆军运输舰(合计23621吨)和一艘商船(4658吨)被击沉。如果这些舰船被击沉的原因还存有争议的话,那么保守估计此月中航母舰载机至少击沉了19艘战舰(合计10887吨)、53艘支援舰与民用商船(合计199854吨)。这些舰载机也可能参与了对其他舰只的打击,在9月份的军事行动中,另外8艘战舰(合计2705吨)、5艘支援舰和民用商船(合计10718吨)的沉没也许和它们有关,但具体原因不明。即便如此,9月24日或许是结束阶段性任务的日子,从此以后航母特遣舰队便分散开来。第38特遣舰队第3支队在9月27日到达了科索水道这一安全水域;第2支队在9月28日到达了塞班岛;第1支队则在9月29日到达了马努斯岛的避风港。
有人指出,上述军事行动的实施招致了四种不同的评价。第一种评价立场最为鲜明,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但因为影响重大,所以一直被重复着。1944年9月13日,由于在前四天中美军并没有在菲律宾地区遇到日军陆基航空兵的实质性抵抗,哈尔西建议加速实施行动计划,暂时先搁置对莫罗泰岛和帕劳群岛的登陆行动,并将登陆莱特岛的行动提前至同年10月20日。虽然日军对美军在菲律宾的挑衅应对不利的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当地雨季的影响——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但是大体说来,哈尔西对日军力量较为弱小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雨季对美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但事实上美军的进攻使得日军处于不利地位。美军希望让日军保持这一被动性,进而强迫其做出“生存还是毁灭”的选择,不料日军选择了毁灭。美军在1944年9月的进攻打散了日军的兵力部署,其结果便是这些零散的部队被完全击败。日军还丧失了他们的空中力量,而对这股力量的集中使用,可以说是打赢任何一场防御作战的先决条件。在首次进攻中,美军摧毁了日军在菲律宾中部和南部的空中力量;在第二轮的多次进攻中,美军摧毁了菲律宾中部和北部的空中力量。在这些行动中,美军摧毁的日机数量大约已经接近四位数。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认为:菲律宾地区日方空中力量的损失是美军在1944年10月的空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美军空战的胜利是奠定莱特湾海战中美军优势的最重要因素。从个人出发,哈尔西对日军弱点的瞬间洞察,代表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从哈尔西个人的职业声誉来看,如果他犯的错误和部队遇到的台风算是一种“问题”的话,那么在莱特湾海战及其之后的作战行动中,他确实是一个有“问题”的军官。但是在1944年9月执行的一系列行动,就好像1945年1月美军舰载机在中南半岛附近海域的激战那样,迫使日本人被动地做出反应并最终失去了平衡。哈尔西关键的战略洞见也是如此。
第二个评价经常和第一个一起口口相传,同样也是对哈尔西的褒扬,那便是哈尔西绕过帕劳群岛的建议是绝对正确的。绕过帕劳群岛的建议是哈尔西在9月13日提出的诸多建议中的一个,但当时并没有被采纳,因为当时最高统帅部认为他们来不及取消对帕劳群岛的登陆行动,部队应当按原计划实施打击。海军少将杰西·奥登多夫(Jesse B. Oldendorf),一位参与莱特湾海战并且在苏里高海战中使用经典阵型的将军,曾经这样说道:
如果军队的领袖(包括海军将领)具备预知未来的能力,那么毋庸置疑,他们便永远不会产生攻占帕劳群岛的念头。
奥登多夫的想法和人们对哈尔西的总体评价无疑都是正确的。攻占帕劳群岛的计划早在1944年早期就已经制订完成,而当时跳岛战术还不十分成熟,帕劳群岛也成了美军进攻菲律宾的最大阻碍,而同时期美占岛屿则可以提供机场并成为有价值的前进基地。到了1944年9月,美军的步步推进及未来的方向选择,特别是因削弱马里亚纳群岛而获得的战略选择,都必然使帕劳群岛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至少美军的规划人员是这么想的。那些在1944年3月遭袭、久病未愈的日军机场,以及日方在菲律宾海海战的失败,都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日军无法将帕劳群岛作为阻挡美军进军菲律宾的绊脚石。美军对安加尔岛和贝里琉岛的进攻得不偿失,而从作战计划和其实施情况来看,美军在进攻帕劳群岛时唯一可取的地方,便是没有进攻主岛巴伯尔道布岛——这也是他们在规划阶段率先规避的目标。由于日军的主力盘踞在帕劳群岛的主岛上,如果进攻此处,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消耗都将成为美军的噩梦。
从事实出发,帕劳群岛的战略价值被削弱,是因为美军在推进中顺带占领了一个岛屿——乌利西环礁。美军在推进中占领此处的现实意义早在登陆冲绳之前就已经得到了证实,这个环礁至少囤积了617艘日军舰艇。在“冰山行动”(Operation Iceberg)开始前的另一天,第58特遣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在此处集结。因为在1944年10月初,美军就开始将支援中队的战机从夸贾林环礁(Kwajalein)、马朱罗环礁(Majuro)和埃尼威托克环礁转移到乌利西环礁。和埃尼威托克环礁相比,乌利西环礁到菲律宾的距离近了1400英里。如果较近的距离能允许舰船加大航程,减少折返频率的话(以往的美舰便是如此运送战争资源的),那么将会有超出常规数量的油轮被部署至此。不仅油轮如此,其余的执行船只修理、打捞和维护任务的支援舰只也将被大量地转移至此。此时在乌利西环礁的美军,正享受着战争爆发两年半以来形成的巨大造舰计划的红利。他们现在正不断地集结护航航母、油轮以及弹药补给舰,这些舰船形成的补给编队便能够有效支持航母编队的日常开销。这种舰船调动的庞大规模正是要隐藏美军巨大的战略转变。在人类历史上,鲜有一个国家或者政权被海洋打垮。抛开城邦国家不说,只有两个例子与西班牙征服新大陆有明显的差异:东罗马帝国(Eastern Empire)征服汪达尔王国(Vandal Kingdom),以及诺曼人(Norman)征服盎格鲁·撒克逊的英格兰(Anglo-Saxon England)。历史上很少有人将海上力量上升到关键的战略维度,而将海上力量部署到大洋规模海域的例子就更为稀有了,后者展现出了非凡的意义。1944年的战事,正是美国使用海上力量吞没一个敌对国家的例子,就好比一场海啸正在撕碎敌人的防线。如果以上事实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尽管很少有人会将它如此定义,那么第三个评价将会产生,但是它会和一个基础军事定义相混淆,那就是克劳塞维茨谈到的关于进攻部队不断减少的概念。日本预料,美军在太平洋地区跨越越远,它自身的处境就会愈加困难,但随着舰只的集结规模越来越大,以及不断地占领前进基地(如乌利西环礁),美军却加快了进攻的步伐。在1944年10月6日,第38特遣舰队的两个支队从乌利西出发,前往菲律宾进行第二轮打击行动。第一个支队于11月23日回到了乌利西。第38特遣舰队于12月11日再度远航,但由于遇到了台风,进攻吕宋岛的行动被迫中止。他们于12月22日回到了乌利西。接着,第38特遣舰队于12月30日再次出发。他们在吕宋海峡、琉球群岛(Ryukyu Islands)、台湾岛和中国南海进行了一次海上屠杀,并最终于1月25日返回乌利西。1945年2月10日时,第38特遣舰队前去袭击东京。这一时期的美国海军舰队,似乎获得了这样的一个民间称号——“来这儿待着的舰队”。无论如何,这些舰队对岛屿的“忠贞不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海上作战的新样式,这种样式在风帆时代结束后便已经失传了。
第四个对1944年9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看法,和被美军舰载机击沉的日舰数量有关——不仅仅是1944年9月份菲律宾地区的日舰沉没数量,还包含之后各大战事的战果。如果我们将目光落到1945年1月,那么在这段时期被舰载机击沉的日舰,至少包含了26艘战斗舰艇(合计31278吨)、10艘辅助舰艇与支援舰(加上一艘潜艇,共40096吨)、6艘陆军运输舰(合计36830吨)。另外,还有至少44艘商用船只(合计146977吨)和1艘未识别的船只被舰载机送入了海底。根据这段时间日本承受的损失,我们可以做出两种解读。
第一种解读便是日本在1944年9月承受的舰船损失在历史上没有任何先例,或者准确地说从商船和支援舰只的损失比例来看,历史上确实没有类似的战例。不可否认的是,日军于1944年2月17日、18日间,在特鲁克岛蒙受的损失比以上情况要严重得多。当时,日军共损失了6艘航母编队的作战舰艇(合计24077吨)、26艘辅助舰艇和支援舰(合计169787吨)、4艘陆军运输舰(合计19679吨)、两艘商船(合计7075吨),再加上其他4艘舰艇(9770吨)。此次行动中,日军一共损失了196541吨作战舰艇,这个结果因为以下两个方面而为人所知:一、日军如此规模的损失,并不是美军一个月的战果,而是一天的战果;二、这些日舰所面对的敌人,拥有五艘舰队航空母舰和四艘轻型航空母舰。以任何标准来看,美军于1944年2月在特鲁克岛取得的战果都是空前的,但是1944年9月日军上百艘支援舰艇和商船的损失(合计超过40万吨),也是前无古人的。日舰的损失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的结果。
关于日舰损失的第二种解读,便是如此巨大的损失是未来战斗中不得不面对的惨痛事实。因为日本在走向战争时相信自己每月能建造75000吨的舰船,即能弥补这样规模的战场损失。而这个数字代表日军在1944年9月的损失需要花近半年的时间来弥补。事实上,日本的海军船坞每月能建造超过75000吨舰船的假设,是建立在他们能有效地对既有舰艇进行大修和改装的基础之上的。1944年9月美军打击日舰的战斗,预示着战争进入了全新阶段,那便是美军舰载机可以为所欲为地打击日舰,而后者必须绕道而行的阶段。1944年9月至12月,日军损失的舰艇,船坞需要花费18个月时间才能完全补足,而这也是日本走向战败的一个维度。
表2.1 1944年9月至1945年3月,日方舰船的损失记录(左侧为数量,右侧为吨位)
表2.2 1941年12月至1944年8月,美军舰载机造成的日舰损失(左侧为数量,右侧为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