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九讲(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动息节宣,以养生也

《近思录》(朱熹、吕祖谦编)中有这样一段话,出自于宋代学者程颐(2)

动息节宣,以养生也;

饮食衣服,以养形也;

……

慎言语以养其德,

节饮食以养其体。

“节宣”,即控制自己行为的节奏。“宣”即喧,喧闹也。这段话的大意是:控制好自己行为的节奏,可以调节身心;通过饮食、衣着和打扮,可以培养我们对身体的美感体验;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可以培养我们做人的美德。言语关乎我们的德性,不可不慎;饮食关乎我们的身体,需加调养。总之,言谈举止、饮食起居之中都包含深刻的养生道理,都对生命有重要影响,岂能轻忽?

程颐的养生之道,对今人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现代人懂得一点养生之道,或许不至于长期透支自己的生命;如果现代的教育体制中多教一些古人的修养思想,让人们变换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意义,或许英年早逝的人会少得多。

例一,企业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海中,企业家们要做大事业,就要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当‘上班族’下班享受家庭的温馨时,他们还在联系业务、应酬客户;当公务员开始实施强制年休时,他们正忙着商务谈判、扩大销售。一些企业家的口头禅就是:‘这么大一摊子事,哪有时间休息啊!’因为忙,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锻炼。长期的透支,使一些企业家甚至是青年企业家的健康亮起了‘红灯’。但更需要引起警惕的是,许多企业家虽然看到了‘红灯’,但是仍然没有调整‘减速’,也没有进行及时治疗。据有关报告分析,影响企业家健康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在那些疾病本身,很大程度上在于不能及时治疗、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能劳逸结合等。”(3)

例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利用下班、节假日、休假加班加点工作,已是司空见惯。新闻从业人员似乎已习惯于‘越是节假日越忙’这样的生活节奏,这已成为一个好记者、好编辑的客观标准。”调查表明,“64%的人放弃了每年应享受的公休假,当身体不适时,竟有44%的新闻工作者照常上班,而只有10.5%的人主动休息;16%的人上医院看病,33.5%的人自己买药服用。新闻工作者本身经常熬夜(35%)、吸烟(21%)、饮食不周(19.5%),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这一特殊群体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4)针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5%的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60.5%的人没有享用国家规定的每年一次的公休假,59.5%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单位组织的疗养,而生病时有44%的人照常上班。(5)

例三,民警:民警因劳累过度而猝然倒在工作岗位上的事件,近年来经常见诸报端。“在每年因公伤亡的民警中,因积劳成疾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且近年来明显增多。据报道,2003年全国共牺牲476名民警,其中212名是因积劳成疾牺牲在抓捕疑犯等案件侦破工作岗位上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不少民警长期超时、超负荷工作,身心得不到及时的休息与调整,经常处于疲惫烦躁的‘亚健康’状态;一些民警身患重病仍坚守工作岗位,直至英年早逝——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深感惋惜与痛心的事情。”(6)

医生时常建议病人要摆正工作、生活和健康的关系,不要超负荷地工作,透支健康和生命。为了预防疾病,医生常规劝人们“应有豁达的性格、宽广的胸襟”“不能对自己太苛刻,不要在未达到目标的阶段像个陀螺似地一刻也不懈怠”“在对工作和家庭问题上分身乏术的情况下,不要把所有的责任全背在自己身上,要学会借社会力量为自己减压”“中年人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一些关心,这样老人心情好了,中年人自己的心情自然也会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中年人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调适自己的心理预期,这也有助于心理健康。”(7)

医生对中年早逝的建议,难道不是对程颐“动息节宣以养生”观点的最好注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