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是千年历史的传承
一部《封神演义》,关键词当然就是“封神”。书里通常的模式是这样:某人阵亡,一道灵魂奔封神台而去。然后等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子牙统一封神。你做这个神,他做那个神。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真正的历史上,谁有权力封神?
有人会说:你这问题我可就不明白了。封谁谁做神仙,不都是神话故事吗?能封神的人,一般不都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这些并不存在的人物吗?“真正的历史上”又有谁会封神呢?
不错,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表述方式来问:真实的世界里,其实并没有神仙,那么几千年来,人们口耳相传的这些神仙都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创造了或者说编出了这些神仙呢?
神仙的一个大宗来源当然是宗教。我们熟知的太上老君、如来佛祖、玉皇大帝、托塔天王、观音菩萨……或者历史上实有其人,或者和某些名人沾了点边,或者干脆就是虚构出来的人物,结果都成了宗教(主要是佛道二教)中的神灵,而且出现了和这些神灵相关的塑像、画像、经书……所以说,掌握着封这批神灵权力的主体,当然是佛道二教。而“封神”的执行者,当然是佛道二教中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教徒们。
“封神榜”虽然产生于明代,但是想象力丰富的宗教徒们,早在明代之前,就已经着手编造自己的“封神榜”了。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道教大师陶弘景,他编写了一部神奇的书《真灵位业图》。这部书(或者说这张图)可以说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完整的“封神榜”。因为这是一个相当系统的道教神谱,里面把神仙分成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还分中位、左位、右位。
这个神谱里,当然有我们熟悉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也有我们不熟悉的虚皇道君、高清四元君等宗教色彩极浓厚的名字。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神位的下几层,把许多历史名人也封了神。
例如它的第七级的第一位就是“酆都北阴大帝:炎帝”,这是大领导。如果说炎帝还和神话传说分不开,还不算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那么接下来就是:
北帝上相:秦始皇
北帝太傅:曹操
西明公:周文王。宾友:司马懿
东明公:夏启。宾友:孙策
南明公:召公奭。宾友:刘邦
北明公:吴季札。宾友:荀彧
北斗君:周武王
三官都禁郎:齐桓公
水官司命:晋文公
大禁晨(相当于尚书令):汉光武帝、孙坚
中禁:颜怀、杨彪(杨修的爸爸)
右禁监:庾亮。司马:华歆。长史:虞翻
后中卫大将军:孔融。司马:张绣
北帝侍晨:徐庶、庞德、何晏、李广等
河北侯:刘备、韩遂
中厩直事(有点像弼马温):公孙度、郭嘉、刘封
泰山君:荀顗。司马:曹洪。卢龙公:曹仁
主非使者:严白虎
主南门钥司马:留赞
南山伯:蒋济
南巴侯:何曾
甚至大学者马融、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做了鬼官。
这里面,高层领导大帝、上相、太傅、四明公、北斗君,都是上古的名君名臣,而副手都是三国人物。进了大领导层的只有一个魏武帝曹操,而且封了一个三把手,仅次于丞相秦始皇。
这个神谱体现的历史观很有意思,明显是把曹操的魏国当作正统,吴国次之,蜀国地位最低。汉或蜀汉这一系,和曹操平起平坐的人物竟然是刘邦!而刘备竟然只混了一个“河北侯”,连酆都的核心层都没有进,和韩遂平起平坐去了。而后代地位飙升的诸葛亮、关公,完全没有位置。
这些人成了神之后干什么?他们都是英雄豪杰,生前有功业,但因为是乱世英雄,所以要在酆都做鬼官,等到福德圆满了之后,才能上升。
所以说,虽然《封神演义》的出现是明代的事,“封神”的思路和这种行为却很早就有了,而宗教界当仁不让地占了先机。
这种“封神”行为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南北朝时期,北周道教人士编纂的《无上秘要》,里面也记载了早期道教的神谱。其中有“得鬼官道人名品”这一部分,基本相当于《真灵位业图》第七级。
到了宋代,出现了一部《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在其中《神位门》这个部分,竟然开列了3600位道教神仙的大名单。上到玉帝,中到二郎神,下到各路鬼使、神差,都赫然在列。《封神演义》封的那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只有它的十分之一多点。
神仙的另一个大宗来源,是朝廷的册封。
从秦汉开始,朝廷就不断地收集天地、日月、山川等各种自然神,以及古代的先贤名人,以国家的名义册封、祭祀,这就叫“国家祀典”。到了宋代,这套操作已经非常成熟。
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道教神仙(局部)
宋代朝廷祀典分大、中、小三个级别,都编入《正祠录》,其实就相当于一部官方的“封神榜”。
不但朝廷有一部“封神榜”,地方上也有自己的“榜”,例如绍圣二年(1095),礼部侍郎黄裳(就是金庸笔下创《九阴真经》的那位)上书建议:
乞诏天下州军(军,宋代的行政单位),籍境内神祠,略叙所置本末,勒为一书,曰“某州祀典”。
比如杭州的地方官,就要编写《杭州祀典》;苏州的地方官,就要编写《苏州祀典》。
《正祠录》或某州祀典里封的神,到底有多少,现在已经不好说了。但是,保留在《宋会要辑稿》中的各种各样的神灵名单,从《礼四》到《礼二十一》,足足有556页!粗粗估计封的各路神仙,能有几千位——这还是保留在史料里的。宋代实际上封过的神,只能比这个数目多,不会少。这就是宋代朝廷的“封神榜”。相比之下,《封神演义》那张只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封神榜”,简直可怜死了。
比如,各种神庙,就分天地月星风雨岳渎、历代帝王名臣、忠孝节义、王公隐士、仙真、女神、龙神、山神、水神、杂神十种(祭祀在世之人的不算),每种下面,都开列了密密麻麻的神仙名号,以及庙在哪里,朝廷给的封号是什么,后来又有什么加封或撤销。我们可以随便摘几段:
雷神祠。在雷州海康县。神宗熙宁九年九月封威德王。
后土祠。在晋宁军。徽宗崇宁四年十月赐号“宣灵显佑护国后土圣母”。
宋太祖乾德三年平蜀,诏增饰导江县应圣灵感王李冰庙。开宝五年庙成。七年,改号广济王。……伪蜀封大安王,孟昶又号应圣灵感王。仁宗嘉祐八年,封灵应侯,神即冰次子,川人号护国灵应王。哲宗元祐二年七月封应感公。……徽宗崇宁二年加封昭惠灵显王。大观二年封灵应公。政和元年十月赐庙额“崇德”。三年二月封英惠王。九月,封其配为章淑夫人。政和八年八月改封昭惠灵显真人。宣和三年九月,又封其配为章顺夫人,庙中郭舍人封威济侯。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九月,英惠王加封广佑英惠王。
樊哙祠,神宗熙宁八年六月封威利侯。
廉颇祠,神宗元丰四年四月封庆泽侯。
屈原祠,神宗元丰三年闰九月封清烈公。
诸葛武侯祠,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加封仁智忠武侯,绍兴元年已封威烈武灵仁济王。
蜀汉寿亭侯祠,徽宗崇宁元年二月封忠惠公。大观二年进封武安王。
蜀将张飞祠。在涪州乐温县。徽宗大观二年五月赐庙额“雄威”,封肃济侯。政和二年十二月加封武烈公。
……
实在太多了,全部看完有要吐的感觉。
负责管理这些神仙的机构是太常寺和礼部祠部司,那里面永远堆积着小山一样的神仙们的简历,等待审核。
这些神的材料都是哪里来的呢?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报上来的。只要当地百姓乐意,大家公议,筹款捐资,随时随地都可以供一位山神、河神、已故名人,然后就需要报批。报批一个神的环节很多但很科学,很符合现代管理精神。
宋代封一个神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地方上得有这样一位神,确定标准是:
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此皆有功烈于民者。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意思就是说,神有两种,一种是“有功烈于民”的历史名人,一种是有自然力的,被人民敬仰、依赖的日月山川等自然物。当政者(有天下者)是有义务祭祀他们的。
神如果符合入选标准,本州官员就要写材料,主要是一份这位神的简历,当然得包括有哪些灵验的先进事迹,比如某年月日显灵吓跑了土匪,或某年大旱,这位神显灵下了大雨,等等。然后报到上级转运司(相当于省级的分管领导)。上级看了简历,委派邻州官员前去查明,如果先进事迹属实,再派一位无利害关系的官员(称“不干碍官”)复核,复核无误,上报中央。中央有关部门研究批准了,赐一块匾(相当于营业执照,如上文赐给二郎神的“崇德”),赐一个封号(相当于注册名,比如封张飞“武烈公”),这个神就可以挂牌立庙,取得合法地位,光荣地加入为人民服务的神仙队伍,可称之为“公务神”。当然“公务神”是有福利的:春秋两季,政府派人祭祀,送点瓜果香火;寺庙墙塌了,政府管修,桌布破了,政府管换。工资和住房都有保障。
这在宋代是一套非常标准的行政手续,把表头换成“某某商贸有限公司”,就和现在批准成立企业一样,从头到尾敲多少个章都是有数的,敲章的地方都给你空好了,毫无神秘气氛可言。现在耳熟能详的很多神,如真武大帝、福建天妃,都是宋代批准成神的。大书法家米芾、著名学者叶适,都在太常寺工作过,不知给多少神仙敲了审核通过的章。
神也有行政等级,男神分侯、公、王、帝四级(道教背景深的先封真人,再封真君),女神有夫人、妃、元君、圣母等。一个级别内又分四等,靠封号字数来区分:两个字一等,到八个字为止;满八个字,才能上升一级(当然也有跳级加封的)。这很像杠加星的军衔制:封号相当于“杠”,字数相当于“星”。上文的廉颇封“庆泽侯”,就是二字侯,最低一等。诸葛亮封“仁智忠武侯”,是四字侯,就比廉颇高。
汉代老当益壮的伏波将军马援,死后成神,是从“侯”慢慢爬上来的。宋神宗时封为二字王:忠显王;后来加封四字王:忠显佑顺王;又加封六字王:忠显佑顺灵济王。王如果加到八个字,原则上就可以升帝了,可惜宋代对封帝的名额控制得很严,一般的王没那样的好命,马援在宋代的神场仕途,也就像他功大不赏的生前,到三杠三星为止了。真武大帝则是从仁宗时期的“灵应真君”(二字真君)开始,一直到靖康元年,封为“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真君”(八字真君),足足用了小一百年的时间。
宋代升到帝的很少,看看《宋会要辑稿》就知道,侯是最多的(随便一个小龙王就可以封二字侯了)。正如今天的官场,除了极少数幸运者之外,绝大多数都在处级、科级沉浮,有的甚至一生沉沦下僚。这是一个上尖下宽的残酷的金字塔。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封神演义》封的365位正神,简直是小打小闹,而且也没有设计一套升职转岗制度,可见是多么的简单粗糙了。
民间神得经过官方认可,方能成为“公务神”;不被官方认可的,就叫“淫祀”(“淫”在这里的意思是过多过滥)。当然,你也可以偷偷地盖一座庙,偷偷地塑一尊神像,但就有随时被砸像毁庙的风险——你这个神是黑户,你这座庙是违章建筑。没人发现还好,但没准儿哪天上边就派下一伙拆迁队来,把你的庙拆了。理由很简单:你这神,没有经过官方认证,属于“淫祀”。
比如唐代的狄仁杰,一下子砸了1700多座庙。宋朝真宗、英宗、仁宗等朝,也不停地下圣旨,要求“罢淫祀”。和“淫祀”对应的,就是“正祀”,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官方认证——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正神”的来历。
所以这件事很有趣:神正不正,不是玉皇大帝说了算的,而是由人类说了算的。这个思路,宋代政府叫“赐命驭神,恩礼有序”。神明是可以被“驭”的,于是逐渐丧失了神圣性,成为国家政权的建设者。
除了朝廷,合法宗教也可以认证正神。有一座道观,不知什么人在一个角落里塑了一尊鸿钧老祖供奉。鸿钧老祖是《封神演义》虚构出来的人物,并不是道教正神。所以没过多久,就被当家的道士拆掉了。
无论是宗教封神,还是朝廷封神,其实都告诉我们:神都是人封的。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这件事无须多说。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什么人、什么势力在封这些神?说得更透一点,封神其实考验的是话语权——你在家里自己封,你把自己封成玉皇大帝都不能算。你封的神,得在社会上产生实际的影响,那才算你掌握了封神的权力。
能封神的势力,历来三足鼎立:宗教是一方,政府是一方,还有一方就是民间,而民间封神的具体载体,就是像《封神演义》这样的民间文学。
其实民间文学封神并不少见,《西游记》就把孙悟空封成了斗战胜佛(佛教里是有这个名号的,但是将它和孙悟空联系起来是《西游记》的功劳)。但封神的集大成者,还是《封神演义》,一下子封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而且这些所谓的“正神”,和历代国家祀典封的正神并不一样,和佛道二教认证的神也有很大的区别。
这反映的是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呢?答案是:《封神演义》的作者或喜爱这部书的读者,正在与朝廷、宗教封神的权力分庭抗礼。他们要争夺封神的资格,争夺对神的解释权(也许只是潜意识如此,未必是自觉的)。或者说,《封神演义》的作者和读者,只是这股势力的代表。实际上,是民间势力在争夺封神的资格。他们已经不再笃信官方规定的那一套秩序,对佛道二教的各种烦琐神谱也渐渐不感兴趣。再进一步说,对神的解释权,其实就是对自然、对社会的解释权。明代之后,政府和各大宗教渐渐失去了对思想、对世界观的控制力。当民间还提不出更高阶的知识体系来解释这个世界时,新编一套神谱,是非常顺理成章的做法。
争权力,争资格,有时候并不需要示威游行,有时候甚至不是故意的,也不必跑到紫禁城、各州府衙门去宣示,只需要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可以了。《封神演义》流传开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民间的认可,这就是事实上的成功。
例如泰山神,泰山自古就是五岳正神之首。但是《封神演义》出现后,许许多多的泰山庙,都立一个牌位:东岳大帝黄飞虎。黄飞虎是《封神演义》里才有的。甚至有些泰山庙里还有黄天化的像,这更是受了《封神演义》的影响。
按道理,这是妥妥的“淫祀”,但是鉴于黄飞虎实在太深入人心,这些事情官方管起来太费事,“因循成例”,也就算了。久而久之,很多泰山庙的正神,就真成了黄飞虎。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贝加尔湖湖神。贝加尔湖现在俄罗斯境内,然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贝加尔湖的湖神是申公豹!
为什么呢?过去人认为:贝加尔湖就是所谓的“北海”。因为这个地方是中俄交易的必经之地,清朝的时候,《封神演义》也流传到了这里。人们一想:不错,《封神演义》里的申公豹就是被填了北海眼。干脆,修个申公豹的庙得了。
庙修好之后,居然很多人来拜。而且贝加尔湖冬天是结冰的,商队要从冰上过,有时候就容易掉下去。据说履冰过湖之前拜一拜申公豹就安全了。这一点,申公豹比《西游记》里的灵感大王强多了。所以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中写道:
闻太师、申公豹,系《封神传》荒诞之言,乃恰克图四部祀之甚虔。山右张城方道士智禄久客恰克图,言其地近接俄罗斯,地居北海之南,过北岸则为狗头国。每当秋冬,海水即合,商旅未敢履冰径过,必诣申庙,焚香拜请数日,舁像入水试冰。其像以木为之,裸体不着一丝。舁至海中,直立不仆,渐次入水,俟灭顶,即可履冰过海,车驰马骤,了无妨碍。至次年二三月,遥望巨浸中见一指破冰出,即群相告诫,速断行踪。数日而拳出,又数日而全体俱出,即闻坚冰碎裂,海水沸腾,像即矗立水面。彩舆舁归,报赛惟谨。至闻太师威灵尤赫。岁旱虔祷,雨即立降。或有冤抑诣庙申诉,神即惩治,甚至霹雳一声,被控之人已为灰烬。彼地奉之尤虔。此与西藏唐僧、孙行者等师徒四众庙、闽省齐天大圣庙,皆以寓言而为。后世信奉并著,灵异可知,人心所向,神即因之,不必实有其人也。
随着中国商队的增多,到处都讲申公豹的故事,再加上还可以通过神像来测湖冰的坚固与否,慢慢地贝加尔湖的湖神就成了申公豹。
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当政权的影响力达不到这样远的地方时,《封神演义》可以。最起码,这是在遥远的昔日边疆留下了文化印记。
一部《封神演义》,靠成体系的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在朝廷和宗教之外的民间,确立了非常牢固的神灵体系。老百姓接受《封神演义》的说法,不愿接受朝廷的、宗教的说法。黄飞虎上位东岳大帝,成都青羊宫供奉十二金仙,甚至刚才说的鸿钧老祖短暂的上位,今天网络文学经常说的“先有鸿钧后有天”,都表示“封神榜”众神,已经成了相当的气候。
所以近代革命家陶成章有句话,说得很透:
凡山东、山西、河南一带,无不尊信《封神》之传;凡江浙、闽广一带,无不崇拜《水浒》之书。
这种“江南看《水浒》,江北看《封神》”的格局,到底体现了什么?
或者说,《水浒》和《封神》并列,这两部书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不把《西游记》和《封神》并列?
答案很简单:《水浒》和《封神》,都非常便于组织老百姓,便于维系民间社会、民间帮派。
因为老百姓没有什么文化,他们所接受的成体系的东西,在世俗上,是《水浒》代表的兄弟义气;在意识形态上,是《封神》代表的神明结构。而《水浒》和《封神》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体系。这方面,体现得最明显的是义和团运动。
历史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可以说是精英的历史;另一部分,是民间的暗流。这些暗流,未必留得下什么文字,但是却以非常隐秘、底层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只是我们未必觉察得到。这就像地底的岩浆一样,虽在四处运动,地壳上却感受不到,但它确实在奔流冲突。如果岩浆哪天冒出来,那就是社会的大动荡。
所以,《封神演义》并不是一部胡编乱造的书,但也不是今天网上说的各种阴谋论。它是民间企图用自己的思想,通过封神这种形式,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发声。这就是《封神演义》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