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孙子兵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谋攻篇

用智谋击败敌人

兵法原文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曹操曰:

欲攻敌,必先谋。兴师深入长驱,距其都邑,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为次也。

孙子曰: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曹操曰:

《司马法》曰: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孙子曰: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曹操曰:

五百人为旅。

孙子曰: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曹操曰:

一校已下至一百人也。

孙子曰: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曹操曰:

百人以下至五人。

孙子曰: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

未战而战自屈,胜善也。

孙子曰: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

未战而敌自屈服。

孙子曰:

故上兵伐谋。

曹操曰:

敌始有谋,伐之易也。

孙子曰:

其次伐交。

曹操曰:

交,将合也。

孙子曰:

其次伐兵。

曹操曰:

兵形已成也。

孙子曰:

其下攻城。

曹操曰:

敌国已收其外粮城守,攻之为下政也。

孙子曰: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

曹操曰:

修,治也。橹,大楯也。辒者,床也;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备也。器械者,机关攻守之总名,飞楼云梯之属。距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孙子曰: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曹操曰:

将忿,不待攻器成,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必杀伤士卒也。

孙子曰: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曹操曰:

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

孙子曰: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曹操曰:

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

原文翻译

孙子说:

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投降,击溃敌人的国家次之。

曹操说:

要进攻敌人,必须使用智谋。起兵进攻到敌人的纵深处,迫近敌人的城郭,断绝敌人的内外联络,使敌人整个国家都屈服,这是上策;运用武力打败它,就差一些。

孙子说:

使敌人全军投降为上,击溃全军敌人次之。

曹操说:

《司马法》说:12500人为一军。

孙子说:

使敌人全旅投降为上,击溃全旅敌人次之。

曹操说:

500人为一旅。

孙子说:

使敌人全卒投降为上,击溃全卒敌人次之。

曹操说:

说的是一校以下至100人。

孙子说:

使敌人全伍投降为上,击溃全伍敌人次之。

曹操说:

说的是100人以下至5人。

孙子说:

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曹操说:

两军没有进行战斗敌人就投降了,这是最高明的。

孙子说:

不经过战斗就征服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曹操说:

没有交战,敌人就自行屈服。

孙子说:

所以,最高明的手段是通过谋略战胜敌人。

曹操说:

敌人刚刚确立进攻的谋略,这时去击败他较为容易。

孙子说:

其次是通过结成联盟战胜敌人。

曹操说:

交,就是结成联盟。

孙子说:

再其次是通过武力战胜敌人。

曹操说:

交战的阵势已经形成了。

孙子说:

最坏的手段是通过攻城战胜敌人。

曹操说:

敌人把城池之外的粮食都收集到城中来,凭借城池坚守,这时候再去攻城就是下策了。

孙子说:

攻城这种手段,是在没有别的办法时才使用。制造橹盾,打造攻城用的战车,准备攻城的器械,完成这些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筑造高过敌人城墙的土山,又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曹操说:

修,制造的意思。橹,指的是大盾牌。辒,指的是床,它的下面有4个车轮,士卒隐藏在车子里,把它推到城下。具,准备的意思。器械,是能够运转活动的器具和其他攻守器具的总称,比如像飞楼、云梯一类的东西。距,指的是把土堆高,用以接近城池。

孙子说:

将领不能控制自己焦躁的情绪而命令士卒像蚂蚁一样攀爬城墙,结果士卒被杀伤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仍未能攻下,这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曹操说:

将领焦躁,不等攻城的器具全部准备好就命令士卒向上攀爬城墙,必然会造成士卒的伤亡。

孙子说: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用交战,占领敌人的城池而不用攻城,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用久战。

曹操说:

毁灭别人的国家,却不用长久地用兵。

孙子说:

一定以全胜的谋略征服天下,军队不疲惫却能取得全面胜利,这就是用谋略取胜的方法。

曹操说:

不和敌人交战,而能达到全部目的,在天下人面前树立胜利者的形象,就不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东郡之战

战役时间:汉献帝初平三年(192)

交战对手:黄巾军余部、黑山军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黄河下游北岸的一座小城东武阳。曹操率领手下人马已来此多日,此时刚过新年,四处天寒地冻,这种时节,不宜交战。

军事生涯陷低谷

在曹操的一生中有过许多次低谷,这是第一次。一年前,袁绍联络十几位刺史、太守讨伐逆贼董卓,曹操闻知后立即在陈留郡己吾起兵,参加到关东联军。这十几路诸侯中,别人都是现任的官员,只有他已经被朝廷撤职并仍在通缉之中,为了方便行事,此次联盟的盟主、远在冀州的老朋友袁绍就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表奏他为奋武将军。汉代武职中,大将军最高,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往下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相当于副总司令。再往下,有所谓的四方将军、四镇将军、四征将军等,相当于各大战区司令,所谓“四”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代表着战区的位置,如“四征”里的征西将军,就是西部战区司令。曹操担任的奋武将军也叫杂号将军,相当于军长,“奋武”是这个军的代号。汉时军制,一军1万人左右,但袁绍只给了曹操一个番号,并无一兵一卒,所有人马,都靠曹操自己招募。

在这十几路讨董大军中,曹操的实力最弱,但他却是最积极的一个。去年三月,曹操率领自己招募起来刚刚几个月的数千人马主动向董卓发起进攻,开始还算顺利,但到了汴水,遇到董卓手下的悍将徐荣,吃了大败仗,损失惨重,就连曹操自己也负了伤。回到联军大本营酸枣,曹操生气地看到各路诸侯日夜置酒高会,根本没把讨伐董卓当回事儿,也没人关心他这个浴血奋战的将军。曹操突然明白,为什么当初自己竭力游说,他们都不愿意跟着一块儿行动,因为董卓是大家的,队伍是自己的,为了大家的事花光了自己的钱,没人感激你,没人同情你,更没人来帮你,只会笑话你。

35岁的曹操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儿犯傻。不过,想通之后,他便不再后悔,这是他一生之中都坚持的风格,也是他可贵之处。认准的事就去做,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吃点儿亏不算啥。人马太少,曹操就南下扬州募兵,在从弟曹洪等人的帮助下,曹操在扬州的丹扬等处重新招募了4000多人,他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北上,想与联军会合,再谋讨董大业。可惜,他们一行走到龙亢这个地方时发生了意外。夜里,营中有人谋叛,火烧曹操的营帐。危急之下,曹操挥剑出帐,据《魏书》记载,他一个人亲手斩杀了数十名哗变分子,剩下的人“皆披靡”。危机虽然度过,但4000人只剩了50人。

曹操伤心不已,他不想再回酸枣,而是渡过黄河,到河内郡去找袁绍。关东联军的盟主袁绍虽然热情地接待了故友,但对曹操关心的反董大业也没有兴趣,整天不是喝酒应酬,就是琢磨谋立天子的事。曹操觉得跟他待在一起很没劲儿,也很危险,于是向袁绍提出率所部人马向南发展,袁绍同意。在袁绍眼里,曹操不仅是小兄弟,还是自己的下属,没有他罩着,曹操随时都得玩儿完。

在此后许多年里,袁绍一直都是这样定位曹操的。但是,曹操从来不这么看,他不是袁绍的打工仔,他想当老板。曹操认为,尽管自己起步有些艰难,出师很不顺利,现在他远远比不了袁绍、公孙瓒、刘表、陶谦这样的实力派,但终有一天他会出人头地。

渴望一流谋士

对于自己的失败,曹操也进行了深刻反思,起步晚是一个方面,运气也算一个,但更重要的,曹操认为人谋不足才是关键。曹操在己吾起兵,开始势头也不错,当地大户卫兹主动散家财助其募兵,老朋友鲍信、鲍韬兄弟俩也带着不少人加入进来,还有闻讯从家乡沛国谯县赶来的本家兄弟和亲戚,包括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他们分别带来不少人投奔,可谓一呼百应。但是,热情代替不了战术,只有勇敢也换不回胜利,在凉州军面前,他们几乎不堪一击。

曹操的脑海里始终忘不了汴水河畔的那一幕,论人数不比徐荣手下的人马少多少,论士气他们占优,但一场拼下来,敌人损失不大,自己几乎全军覆没。事后想想他觉得挺后悔,这支队伍组建时间毕竟还不长,只经过了简单的训练,各部之间也缺少默契和配合,靠这样的队伍去跟职业化的军队硬碰硬,正是以己之短对敌之所长,不用打,结果就应该想到。

曹操大概在想,如果能再来一次,这场仗一定不能这么打,只要战术上灵活一些,多一些变化,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对手,结果一定可以改写。可惜当时自己并未想到这些,身边的这些兄弟阵前冲杀没问题,而让他们帮助自己思考这些,几乎不可能。曹操感到现在自己身边不缺猛将,缺少的是谋士,像汉朝张良、萧何、陈平那样的人才,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的人,现在他身边一个都没有。

黄河岸边,东武阳城外,已经下起了雪,曹操的心境比这个冬天还寒冷。对下一步的打算,他心里也纷乱如麻,是继续坚持讨董大业,还是先谋求自身稳定发展?是在袁绍卵翼下得以苟安,还是干脆独立单干?如果单干,胜算的把握有多少,该选择什么方向?四周强敌林立,现在自己不仅人马有限,而且经过一连串失败,不说下面的士卒,就是与自己最贴心的那几员大将,也都产生了疑惑。这些心绪在曹操心里久久盘旋,但又理不出清晰的头绪来,他也不能跟曹洪、曹仁这几个兄弟去说,害怕进一步动摇他们的信心。曹操急需要胜利,也急需要能为他指点迷津的人。

一位“汝颍奇士”

这一天,曹操还在黄河滩上散步,突然亲随报告说,有一个外地来的客人,在营中说有事要见他。客人特意报上自己的名号,说他叫荀彧。荀彧,难道是他?曹操心里瞬时闪出亮光。如果真是那个荀彧,那就是苍天有眼,关键时刻助自己一把。

曹操火速回到军营,不待亲随引领,就急不可待地来到客人休息的地方,曹操顾不上矜持,直接站到这个自称荀彧的人面前。曹操打量他,见此人中等偏上的身高,很文气,穿着简朴但气宇不俗,约莫30岁。正是心中所想的那个人!曹操上去一把拉住他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随后,曹操与此人进行了长谈,《三国志》记载,长谈后曹操只说了5个字:“吾之子房也!”荀彧究竟何人?曹操为何如此激动?荀彧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出生于汉桓帝延熹六年(163),此时29岁,小曹操8岁。说起颍川郡荀氏,那是天下知名的世家大族。汉魏门阀渐起,一些世家大族涌现,在当朝,最知名的莫过于汝南郡的袁氏,号称“四世三公”。这就是门阀政治,一代接一代提携、铺路,除了微妙的政治势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保持本家族的良好声誉。

荀彧年轻时便才能突出,被郡里举为孝廉,进入朝廷后担任了守宫令一职,这个职务级别不高,归九卿之一的少府卿管,掌管皇宫所用纸笔、墨、封泥等办公用具。荀彧在宫中供职的时间是永汉元年(189),正是董卓之乱的前夜,先是何进听从袁绍建议引外兵入京,接着何进被杀、袁术围攻南北宫,在那场大乱中荀彧就在现场,但他侥幸躲过了一劫。董卓把控朝廷后荀彧深感不妙,在叔父荀爽的帮助下,他谋得一个亢父县令的职务。这个地方在哪里荀彧并不关心,因为他的目的只是逃离洛阳。

恰在这时,冀州刺史、颍川人韩馥派人来家乡招募人才,荀彧便带着家人到了冀州。哪知,来到冀州后,荀彧还没等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还没等到韩馥给他安排一份工作,冀州就出了大事,韩馥的位子被袁绍抢了。袁绍名气很大,手下人才鼎盛,仅智囊就有逢纪、许攸、郭图、审配、荀谌、辛评、辛毗、田丰、沮授、陈琳一大堆,与他们相比,荀彧不仅是新手,而且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自然也引不起袁绍的关注。袁绍一反韩馥用人之道,对颍川郡人予以压制,荀彧的哥哥荀谌也有很才干,在袁绍夺取冀州过程中也出过大力,袁绍开始很欣赏荀谌,但后来也慢慢被边缘化了。经过一番思考,荀彧来到东武阳,投奔了曹操。

结果让荀彧感到欣慰,曹操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自己,通过一番交谈,荀彧进一步了解到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自己没有看错,曹操确实不是一个能久居人下之人,他有着远大的抱负和明确的目标,这正好给了自己以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个奇谋,两场胜仗

就这样,荀彧正式成为曹操的“第一智囊”。这个“第一”,有两个含义:一是在曹操的智囊团队里,荀彧来得最早,是第一个;二是在曹操的智囊团队里荀彧的地位最高,至少在大家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始终无人可比,在很长时间里荀彧都是曹操智囊团队的核心。有荀彧在身边筹划,曹操一改败运,连打胜仗。

在分析了当时曹操所面临的情况后,荀彧提出现在脱离袁绍独立发展是正确选择,但应该以不与袁绍闹翻为前提,名义上接受袁绍的节制,但所有战略必须按照自己的意图制定和实施,对袁绍有利也对自己有利的事要干,对袁绍没利对自己有利的事也要干,对袁绍有利对自己没利的事坚决不干。好在袁绍当前正面临着来自北面公孙瓒方向的巨大压力,无暇顾及这边,他反而需要曹操为其在南线做一道屏障。因此,这就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袁绍不仅不会打这边的主意,还会对这边的发展给予帮助,要充分利用好袁绍的这种心态。

这个机遇期可能很短暂,等袁绍解决掉公孙瓒,马上就是另一种格局。所以,荀彧建议应该打着袁绍的旗号大胆地去抢占地盘,可以从东武阳渡过黄河,向兖州的东郡一带发展,立足东郡,着眼兖州,如果能占有一州之地,那就有了逐鹿中原的基础。兖州刺史刘岱是袁绍的亲戚,袁绍的妻子刘氏出自刘家,刘岱的弟弟叫刘繇,是扬州刺史,这家人为什么这样牛?因为人家姓刘,是正宗的皇室宗亲。从刘岱手里夺兖州,这个难度未免太大,曹操之前想过,但想想也就作罢了。荀彧认为这其实有可能,但不能去抢,而需要有人来帮忙,这个人就是黄巾军。黄巾军已被扑灭多年,但近年来又卷土重来,冀州的黑山军,青州的变民,都打着黄巾旧部的旗号发展壮大起来,他们一股势力特别大,地方上特别害怕这些人。

根据荀彧的分析,虽然大股的黄巾军还没有伸入兖州,但这是迟早的事,兖州各地一定心惊胆战,现在谁能帮助他们保家卫土,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心帮助。黄巾军一行动就是几万、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但那并不可怕,因为这是把男女老少都算上的人数,他们习惯于仗打到哪里就把家眷也带到哪里,对付这样的敌人,一定要坚决、勇敢,绝对不能示弱。如果他们看到你的意志坚决,即便有取胜的把握,他们往往也会知难而退。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春天,在荀彧建议下,曹操率主力离开东武阳,主动出击,打败了黄巾军的盟友黑山军。之后,在荀彧的协助下曹操迅速向黄河以南发展,打败了活跃在这一地区的黄巾军余部,占据了东郡的大部分地方。

东郡战役打得虽然算不上艰辛,但这时的曹操力量十分弱小,如果没有巧妙的谋略,曹操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夺取东郡的大部分地方。随后,曹操扩张的速度更加惊人,又抓住兖州刺史刘岱被杀的机会成为整个兖州的新主人。如同刘备后来在荆州遇到诸葛亮便由屡打败仗变为连战连胜一样,曹操有荀彧这位一流谋士的帮助,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让人觉得前后判若两人。

兵法解析

曹操得到荀彧的辅佐,犹如后来刘备遇到了诸葛亮,他们再打起仗来,前后完全判若两人:之前屡战屡败,之后连连取胜。还是同样的军队,还是大体相同的对手,为何战绩相差如此悬殊?

对曹操来说,荀彧的到来不仅让自己打了胜仗,更从本质上改变了当时的处境。在黑山军围攻东武阳时,青州的黄巾军也向这个方向运动,总人数达到百余万人。青州黄巾军首先进入兖州的任城,任城国相郑遂被杀。消息传到山阳郡的昌邑,在此据守的兖州刺史刘岱决定出兵迎击,结果他竟然也被杀了。刘岱死后,兖州8个郡国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巾军,当务之急是推出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领头人,带领大家打退黄巾军,而刚刚取得东郡战役胜利的曹操无疑就是这样的领头人。在兖州地方实力派的拥戴下,曹操就任了兖州牧,成为与刘虞、刘焉、袁绍、刘表、陶谦等人并列的“一方诸侯”。

“好运”来得如此突然,其中有一定偶然成分,刘岱被杀是大家没有料到的,否则曹操在兖州发展要困难得多。但是,在荀彧策划下,曹操采取的战略方针是正确的,这是兖州本地人士主动迎请曹操的关键。就任兖州牧后,曹操与青州的黄巾军再战,经过激战,黄巾军不敌,请求投降。据《三国志》记载,这次受降共得到降卒30多万,曹操据此组建了一支“青州兵”,人数虽然不详,史书只说“收其精锐者”,但即便10个人里面选1个的话,也至少有3万人以上。

曹操不仅当了兖州牧,手里还有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劲旅。从连打败仗、士气低落,到连战连捷、坐拥一方、手有雄兵数万,这一切仅仅发生在不可思议的几个月时间里。如此翻天覆地,除了“运气”好,除了曹操坚韧不拔的意志、曹军将士奋勇当先的战斗精神,正确的形势分析和策略应用无疑才是更重要的,曹操大概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没有荀彧这样的一流智囊情况完全不一样。

《孙子兵法》强调谋略的重要性,曹操强调“智夺”胜过“强取”,诸葛亮后来评价曹操的成功,归结于“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所谓“人谋”,指的是遇到困难和问题,通过思考制定解决的对策和方案,这是一个如何获取利益和优势的思维过程,强调的是“人”的核心作用,并立足于“谋”的手段。

人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明任何成功都需要具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谋事在人”强调的是主观条件,“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客观条件。万事万物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同时也都有概率性,而有概率的必然性事件必须用有概率的竞争性机制来实现,所以在竞争性机制中发挥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思维不仅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而且可以通过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条件和竞争结果。

汉末三国的乱世争雄拼的是实力,实力表现为人马和地盘的多少,也表现在经济实力方面。但是,经常出现另一种局面:人马多的一方却不能取胜,地盘大、经济实力强的一方反而被相对弱小的一方打败。这种“以弱胜强”的事例在汉末三国屡屡出现,当时发生的几场著名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都可以归为这类情况。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在人马、地盘、财富等“硬实力”之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因素左右着战争的结局,可以归结为“软实力”。在“软实力”中,谋略无疑占重要位置。通过运用谋略,可以提前预知危险从而加以避免,可以找到对方的弱点从而集中攻击,也可以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创造出机会。谋略可以弥补“硬实力”的不足,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谋略是一种思想,它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谋士”就是专门制定谋略的人才,可以把他们称为“军师”或“智囊”,他们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一样的:为帝王或群雄提供正确的谋略。曹操本身也是一个见识不凡的人,但他同样需要谋士们的帮助,得到像荀彧、郭嘉这样的人才,每每都让曹操激动不已。每一次军事行动前,曹操都要广泛听取谋士们的意见,每一次重要战役结束后,曹操也会召集谋士们进行总结。曹操在事业低谷时遇到荀彧,有荀彧出谋划策,曹操一改颓势,连打胜仗,事业出现了转机,实力不断壮大,这些都是谋士的作用,是谋略的力量。

集中优势兵力歼敌

兵法原文

孙子曰: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曹操曰:

以十敌一则围之,是谓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

孙子曰:

五则攻之。

曹操曰:

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

孙子曰:

倍则分之。

曹操曰:

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

孙子曰:

敌则能战之。

曹操曰:

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

孙子曰:

少则能逃之。

曹操曰:

高壁坚垒,勿与战也。

孙子曰:

不若则能避之。

曹操曰:

引兵避之也。

孙子曰: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曰:

小不能当大也。

原文翻译

孙子说:

所以,用兵的方法是:兵力是敌人的10倍,就去包围它。

曹操说:

用10倍的兵力对战敌人,就去包围它,这说的是在将领智谋、勇气相等而士卒战斗力也相等的情况下。如果对手实力弱、我方实力强,那就不用10倍的兵力才能包围敌人,我用1倍的兵力就包围了下邳,生擒了吕布。

孙子说:

兵力是敌人的5倍,就去进攻它。

曹操说:

用5倍的兵力迎战敌人,就用其中3倍的兵力从正面发起进攻,另外2倍的兵力作为奇兵。

孙子说:

兵力比敌人多1倍,就去分割它。

曹操说:

用2倍的兵力迎战敌人,就用其中一半的兵力从正面发起进攻,另外一半的兵力作为奇兵。

孙子说:

兵力与敌人相等,可以与它一战。

曹操说:

自己与敌人兵力相等,善于用兵的人就应该设置埋伏,以奇兵战胜敌人。

孙子说:

兵力比敌人少,就要撤退。

曹操说:

敌人有高大、坚固的工事,不要与它交战。

孙子说:

所有方面都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它交战。

曹操说:

指挥军队主动退却,避开敌人。

孙子说:

所以,力量弱小而与强大的敌人硬拼,一定会成为强敌的俘虏。

曹操说:

弱小的军队,无法抵挡强大的敌人。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下邳之战

战役时间:汉献帝建安三年(198)

交战对手:吕布

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也是经常运用的战略战术。《孙子兵法》提出“十则围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重要的对手,与其多次将其击败,不如一次性将其歼灭,为此可以动用更多的兵力。就这一点来说,曹操进一步补充说“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为此曹操举了兵围下邳、生擒吕布的战例进行说明。

曹操生擒吕布的下邳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三年(198)。这一年9月,吕布与刘备闹翻,吕布进攻刘备驻守的小沛,刘备一边向曹操求援,一边抵抗吕布的进攻。不久,小沛被攻破,刘备西逃,于10月在梁国境内遇到了亲率大军而来的曹操,曹操收纳了刘备,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刘备为豫州刺史。之后,曹操指挥大军继续向东进击,目标就是消灭吕布在徐州的势力。

曹操原来的进军路线是前往小沛,刘备失败后小沛的重要性已经降低,吕布的主要军事据点是彭城和下邳,小沛在其以北较远的地方,偏离了作战的主轴。吕布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他已经占领了小沛,但迅速退了回来,将主力部署到彭城一线,依托彭城周围的低矮山丘以及汳水、济水、泗水等河流,构筑起保卫徐州的第一道防线。

吕布亲临前线,誓死守卫彭城。但是,在他与曹操的直接交手中总是败多胜少,这一次仍不例外。曹军有过多次痛打吕布的经验,心理上占有优势,加上对彭城这个地方很熟悉,几年前在这里曹军曾与陶谦的军队交锋,所以打起来很顺手。曹军很快取得了胜利,攻克彭城,吕布率军退到他的第二道防线下邳。

曹军攻克彭城后继续进军,直抵下邳城外。吕布将徐州治所移至下邳后,对这里进行了大力整修,这座城池虽不如彭城那样知名,但现如今的防卫能力却大大超过彭城。下邳城有泗水为依托,陈宫建议吕布趁曹军尚未渡过泗水时主动出击,将敌人拒于泗水河西岸。但吕布好像正在研究兵法,他对兵法上说的“半渡可击”深信不疑,觉得如果趁曹军正渡河时发起进攻更为有利。

可是,让吕布不可思议的是,曹军渡河的动作如此迅速,根本没有留下通过发动突然袭击把他们消灭在河里或者打回去的机会,这是因为曹操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进行了特别防备,没有让吕布占到便宜。更让吕布闹心的是,他还没有组织起有效抵抗,自己这边先乱了阵脚。吕布的属下、广陵郡太守陈登临阵起义,打乱了吕布的布防,吕布大败,手下将领成廉被曹军俘虏。

接连两次败仗让吕布的军心严重受挫,丧失了与曹操一决高下的信心。吕布退回下邳城内,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进行抵抗。为了尽可能减少伤亡,曹操给吕布写了一封信,劝他投降。吕布接到信,真有点儿动心了,但吕布手下的陈宫知道后坚决反对,陈宫认为,曹操的战略对手远不止吕布一个,曹操不敢在下邳久留,只要抵抗坚决,把曹军拖住,时间长了曹操必然得撤军。而且,远途作战会造成粮食供应的困难,可以主动出击,劫夺曹操的粮道,一旦粮食被劫,曹军将士军心必乱。

吕布认为陈宫的分析有道理,准备与曹操打一场持久战。吕布计划亲自带队去劫曹军粮道,军事会议也开了,各项部署也下达了,吕布回家收拾东西,顺便跟妻子交代一下,但吕布的妻子却坚决反对,她担心吕布出城以后,如果遇到什么意外,自己将失去依靠。吕布一向听妻子的,听到妻子这么说,于是放弃了出城劫夺粮道的计划。

陈宫不放弃,又出了一个主意,建议由他来守城,吕布带一支人马到城外驻守,形成呼应,曹军攻吕布,陈宫就出来夹击曹军;曹军攻城,吕布就从后面包抄曹军。陈宫认为,只要守城策略正确,曹军很难找到机会,曹军不可能在下邳城久攻,那样一来粮食供应就会成为问题,当年曹军不止一次兵临郯县城下,最后都无功而返。陈宫反复向吕布说明,只要能顶住,时间一长下邳之围必解。

陈宫的计划有可取之处,因为分兵毕竟可以分散敌人的进攻点,削弱敌人的攻势。同时,分兵可以减轻城内粮食不足的压力,跳到外围作战后,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吕布也懂些兵法,知道陈宫的这个主意可行,准备同意,但回到家跟妻子一说,吕布的妻子再次坚决反对。吕布的妻子说“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但陈宫仍然舍弃曹操,现在将军待陈宫未必如曹操那样好,把守城的大任交付给他,你孤军远出,一旦情况有变自己“岂得为将军妻哉”?吕布一听,又放弃了分兵出城的计划。曹军攻势很猛,城里的人士气都很低落。

其实,攻城的一方也不顺利,下邳城久攻不下,曹操也很头痛。正如陈宫分析的那样,大军长期滞留在徐州一带,南阳郡的张绣,荆州的刘表,冀州的袁绍,关中的韩遂、马腾,这些人此刻都在盯着徐州战局,会不会趁乱打劫真的很难说。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曹操仓促回军,岂不是当年张邈、陈宫发动“兖州之叛”的重演?

曹操人在徐州,心里一直惦记着许县。而这时又传来情报说张杨在东市起兵,打出支援吕布的旗号向下邳杀过来。张杨是吕布的同乡,是一个实力弱一些的割据军阀,长年盘踞在河内郡一带,吕布被围后,曾派人向张杨求救。张杨起兵的“东市”不知何地,应该在河内郡,有人认为是下邳城的东市,肯定是不对的,张杨此刻应该距不邳还很远。张杨出现异动,让曹操对许县的局势更加担忧。曹操不怕张杨杀到徐州来为吕布解围,他担心的是张杨直接杀到许县去,虽然构不成致命的威胁,但张杨带头一闹,许县四周的实力派更要蠢蠢欲动了。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想到了撤军,但又不甘心放弃眼看到手的下邳,为此感到很犹豫。随军的谋士郭嘉、荀攸都来劝曹操,认为现在已经到了节骨眼儿上,一定不能松气,如果让吕布缓过这口气,日后再解决他就更困难了。郭嘉分析说,当年项籍有70多座城池,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但一朝失势导致身死国亡,这是他恃勇无谋造成的。现在吕布每战必败,已经气衰力尽,内外皆困。吕布的势力比项籍差得远,而现在他的情况比项籍还不如,如果乘势攻之,一定可以将其擒获。荀攸也分析说,吕布自彭城以来连战皆败,锐气已衰,三军以将为主,将衰军队就没有斗志,陈宫虽然有些智谋,但现在他的计谋还来不及施展,趁着这股劲猛攻,一定可以拿下吕布。

郭嘉、荀攸的分析让曹操坚定了一战消灭吕布的信心。下邳久攻不下,一方面是攻城战本来就难打,在缺乏有效攻城手段的冷兵器时代,很容易形成久攻不决的局面;另一方面,曹操的兵力虽远胜于吕布,但还没有达到数倍甚至十倍于敌军的优势。吕布在徐州经营多时,通过收编、整合,人马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史书虽然没有吕布所部此时人马数量的确切记载,但吕布不久前曾讨伐过“伪皇帝”袁术,把袁术打得抬不起头来。袁术所部人马数量至少在数万至10万之间,吕布能压着袁术打,手中至少也有数万人马。

如果按照“十则围之”的标准,曹军围困下邳的人马数量需要几十万,但曹操此时能集中起的人马顶多10万,还有不小差距,这是曹操产生撤兵念头的原因之一。可是,经过郭嘉、荀攸分析后,曹操进一步看清了敌我双方综合实力上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人马数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斗意志、战斗决心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曹军将士士气较高,吕布所部士气低落;曹军后勤保障尽管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总有克服的办法,而被困在城里的吕布所部很快就将面临断粮的问题。敌对双方在这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强化了攻城部队的优势,让曹操觉得,即使自己人马的数量只能达到守军的一倍,也可以实现“十则围之”的效果,确保将敌人全歼。

曹操全歼吕布的决心下定后,立即指挥人马加紧对下邳城进行围攻。曹军将士日夜不停地从下邳城四面发起攻击,不给守军留有喘息之机,也让守城的将士看不到任何希望。曹军的猛攻收到了效果,吕布手下一部分将领斗志瓦解,他们抓住主张坚决守城的陈宫、高顺,之后打开城门,迎接曹军进城,吕布随之被生擒,吕布集团被彻底消灭。

兵法解析

曹操消灭吕布的下邳之战,从当年10月开始,结束于12月底,前后进行了不到3个月,在那时候的攻城作战中,这样的用时并不算太长,曹操一举消灭了颇有实力的吕布集团,算是一次漂亮的胜仗,曹操对此应该是相当满意的,所以在注解《孙子兵法》时特意提到了这场战役。

在攻城作战中,攻的一方主动,守的一方被动,实现主动的前提往往是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大部分攻城作战都是从围城开始的,什么时候可以发动围城作战呢?《孙子兵法》提出“十则围之”,“十”虽然是虚指,不一定机械地理解为必须达到10倍,但也大体上框定了范围,那就是必须达到守城或守营敌军兵力的数倍至十数倍,才能考虑围城作战。兵力不足,不仅实现不了合围,而且有被守军抓住机会打反击的可能。

围城作战代价往往是比较大的,出动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耗费不短的时间,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后勤保障成本,同时还要付出比野战更多的牺牲,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强调集中优势兵力打这样的战役呢?这是因为,围攻战付出的代价虽大,但所取得的战果往往也很大,那就是可以将其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或者将敌人完全消灭,比将敌人反复击溃多次更有价值,当最有价值的敌军目标被锁定后,下定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将其一举歼灭,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从反向思维角度看,一旦被敌人优势兵力围攻,尤其看到敌人表现出不胜不休的意志后,不应与敌人再进行恋战,要及时设法脱身,通过机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避免被敌人围困在孤城里。

要弄清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

兵法原文

孙子曰: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曹操曰:

将周密,谋不泄也。形见于外也。

孙子曰: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曹操曰:

縻,御也。

孙子曰: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曹操曰:

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

孙子曰: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曹操曰:

不得其人也。

孙子曰: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曹操曰:

引,夺也。

孙子曰: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曹操曰:

君臣同欲。

孙子曰:

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曹操曰:

《司马法》曰“进退惟时,无曰寡人”也。

孙子曰: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曹操曰:

此上五事也。

原文翻译

孙子说:

将领,是国家的保卫者。保卫周全,国家就必然强盛;保卫不周全,国家必然衰弱。

曹操说:

将领处事周全而细致,计谋就不会外泄。情况就会显露出来。

孙子说:

国君对军队带来的灾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不能发起进攻而命令他们进攻,不知道军队不能撤退而命令他们撤退,这是牵制军队。

曹操说:

縻,牵制的意思。

孙子说:

不了解三军的事务而参与军队的管理,将士就会感到困惑。

曹操说:

管理军队的方法不能用来管理国家,管理国家的方法不能用来管理军队,礼教不能用来管理军队。

孙子说:

不熟悉三军的指挥而参与指挥,将士就会感到疑虑。

曹操说:

下面的将士不了解上面的意图。

孙子说:

三军既困惑又疑虑,各诸侯国制造的灾难就会到来。这就叫作把军队搞乱,自取败亡。

曹操说:

引,夺取的意思。

孙子说:

有五种情况可以预测到胜利:知道何时可以交战和何时不可以交战的能够胜利;懂得如何使用较多的兵力和如何使用较少的兵力的能够胜利;将士们上下目标一致的能够胜利;准备工作周到并能利用敌人疏忽的能够胜利。

曹操说:

国君和臣属愿望相同。

孙子说:

将领有才能而且国君不干预的能够胜利。

曹操说:

《司马法》说“交战时前进还是后退,要根据战机来决定,没有必要请示国君”就是这个意思。

孙子说:

以上这五个方面,就是预测胜利的依据。所以说: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每战都不会有危险,可以取胜;不知道敌人但了解自己,取胜和失败的机会相等;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战都将失败。

曹操说:

这里是上面说的五种情况。

经典战例

战役名称:官渡之战

战役时间:汉献帝建安五年(200)

交战对手:袁绍

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终极决战”。对曹操而言,首先遇到的考验是要不要下定决心与袁绍打这一仗,因为从曹操与袁绍表面的实力对比看,曹操明显弱于袁绍。然而,这并不是双方力量对比的全部情况,也不是真实情况,只有把真实情况弄清,才能决定这一仗打还是不打。

官渡之战前,曹操于汉献帝建安三年(198)第二次率大军征讨南阳张绣,但此次南征又无果而终,其中的原因,有自身准备不足的问题,也有一些偶然因素。曹操刚开始在许县创业,便两次遭遇军事上的挫败。曹操回师许县后,密切关注黄河以北的袁绍那边的情况。此次曹操从南阳仓促撤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袁绍的因素,曹操还在南阳时就听到报告,说袁绍正准备率大军南下,这让曹操有些紧张,撤回许县,也是为了迎战袁绍。

可是,曹操回到许县后并未见袁绍来袭,一个可能是,袁绍之前只是放出了风声,并未有南下的打算,目的只是破坏曹操的军事行动;另一个可能是,曹操较早得到了情报,迅速回师,让袁绍失去了最佳进攻时间,袁绍放弃了奇袭许县的计划。不过,曹操屡次南征不利,让袁绍有点儿看笑话的意思,也滋生了袁绍的骄傲情绪。在袁绍看来,未来最主要的对手就是曹操,他们现在虽然都腾不出手来直接对决,但迟早会有那一天。袁绍看到曹操此前连名不见经传的张绣都打不过,还是觉得挺开心。之前袁绍曾给曹操写过一封信,以许县地理位置偏僻、地势低湿为由,要求曹操把汉献帝迁到兖州刺史部的鄄城,这里虽然还没超出曹操的控制范围,但距袁绍的控制区只隔一条黄河,袁绍的用心很明显,曹操当然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这次南征张绣回来,曹操又接到了袁绍的信,“其辞悖慢”,流露出对曹操的骄傲和不尊重,曹操看了大怒,以至“出入动静变于常”。众人还以为是征讨张绣失利造成的,钟繇看到这种情况,问荀彧曹公怎么了,荀彧说曹公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对于既往之事不会过于放在心上,现在必然是因为别的事。据《三国志》记载,荀彧来见曹操,询问缘由,曹操出示了袁绍的来信,曹操说:“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荀彧听后,说了一段很长的话:“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荀彧的这段话,意思是:古往今来面对成败得失,对于确实有才能的人,即使暂时弱小,以后也必然会强大;如果他不是这块料,即使暂时强大,将来也必然会被淘汰,刘邦、项羽的事正好说明这一点,如今能与您争夺天下的只有袁绍罢了,袁绍这个人,外表宽和但内心里猜忌心很强,做不到用人不疑,而您明达不拘,只要有才能就大胆使用,这是在度量上胜过袁绍;袁绍遇事优柔寡断,总是把握不住机会,而您能明断大事,应变有方,这是谋略上胜过袁绍;袁绍治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然多,但实在难以为用,而您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少,都争相效命,这是在武力上胜过袁绍;袁绍凭着世家的出身,经常装模作样以显示自己的智慧,喜欢沽名钓誉,所以那些没有真本事但喜欢虚名的人愿意投奔他,而您待人真诚,推诚相见,从不华而不实,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很勤俭,而奖赏有功之人从来不吝惜,所以天下忠勇之士都愿意追随您,这是德行上胜过袁绍。

荀彧总结:以上这“四胜论”,凭借它们辅佐天子,匡扶正义,讨伐叛逆,谁敢不从?袁绍再强大又有什么用?曹操听了荀彧这番“四胜论”,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荀彧所说并非虚言,绝不是为图自己舒服编出来的奉承话。荀彧在袁绍身边待过,对袁绍的了解还是比较准确的,曹操心里的阴云散去了大半。

荀彧的“四胜论”就是对袁绍、曹操真实综合实力的分析,较为准确,但还不够全面。《傅子》记载,郭嘉也来见曹操,也有一段很长的谈话,郭嘉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郭嘉这段话,意思是当初刘邦不敌项羽,情况大家都清楚,所以刘邦只能采取智取,不能力敌,而最终项羽被刘邦打败,据我看来,袁绍有十败,您有“十胜”:袁绍虽然强大,但他没有什么作为,他繁礼多仪,而您做事自然,没有形式主义,这是道胜;袁绍逆潮流而动,而您顺天而行,这是义胜;桓帝、灵帝以来,政治失于宽怠,袁绍以宽治宽,所以手段不够强硬,而您纠之以严,使上下法令顺利施行,这是治胜;袁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生疑,所重用的人都是亲戚子弟,而您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不疑,唯才是用,不问远近,这是度胜;袁绍多谋少决,抓不住机遇,而您有了计划就大力推行,应变无穷,这是谋胜;袁绍是世家后代,喜欢沽名钓誉,喜欢说好话和奉承自己的人,而您待人以诚,不为虚美,忠正之士、有才之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德胜;袁绍看见有人饥寒,也能给予体恤,马上进行接济,但对于看不到的也就想不到了,而您对小事有可能忽略,但大事都考虑得周到细致,恩之所加,都超过他们自己的期望,即使看不到的,也都有考虑,这是仁胜;袁绍手下大臣争权,谗言惑乱,而您对下属治理有方,谗言不能通行,这是明胜;袁绍是非不清,而您对待正确的事以礼相待,对待坏事都用法律去纠正,这是文胜;袁绍好虚张声势,不了解打仗的要领,而您善于以少克众,用兵如神,使敌人害怕,这是武胜。

从荀彧“四胜论”到郭嘉的“十胜论”,分析了袁绍、曹操的优劣,可谓一针见血,二人做出上述判断虽然不乏一定主观因素,但基本上说的都是实际情况。对于部下的溢美之词,曹操听得有点儿不好意思,笑着说怎么可能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我有何德何能可以胜任哪!

对曹操来说,这两场谈话非常重要,让曹操看清了敌我的真实状况,虽然自己在人马数量、控制的地盘多少等“硬实力”方面还不如袁绍,但在用人、士气、战略规划等“软实力”方面超过了袁绍,从综合实力对比看完全可以与袁绍一决高下。这两场谈话坚定了曹操的信心,吹响了官渡总决战的号角。

兵法解析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要战胜敌人,就要先从了解敌人开始,不了解敌人的情况,就会盲目地做出判断,就会造成决策上的错误和执行中的偏差。同时,“知己”也很重要,有时还以为了解自己,其实并不完全了解,有的人低估了自己的不足,有的人低估了自己的优势,同样都会做出错误判断。

“知彼知己”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谁来“知”才算真正的“知”。士兵“知”而将领不“知”,将领“知”而国君不“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只有上下都“知”,尤其是起决定作用的国君和将领都“知”,才能算“知彼知己”。所以,将领要了解发生在军队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士兵们的思想和状态,了解真实的战斗力;国君要了解前线的真实情况,掌握军队的真实动态,不要偏听偏信。只有君臣、将士上下齐心,保持信息通畅,才能打胜仗。

在这里,曹操强调了管理军队的方法不能用来管理国家,管理国家的方法不能用来管理军队,以此说明要了解军队的真实情况必须考虑管理军队的特殊规律。军队管理和指挥有其特殊性,有些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中的方法,并不能直接照搬到军中。比如,军队更强调纪律,强调绝对服从与执行,针对普通百姓的礼教强调的则是潜移默化,中庸、谦和、恕道等应用于普通人没有什么,直接运用在士兵的管理上却容易出问题,所以曹操说礼教不能用来管理军队,这些都是经验的总结。当然,曹操这里所说的并非是军中完全排斥“礼”的存在,而是说礼教所常用的方式方法不能用来治军。

“知彼知己”如此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精准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必须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荀彧、郭嘉都是曹操身边一流的谋士,他们不仅具备高超的战略眼光,更随时注意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以郭嘉为例,他曾在关键时刻多次做出过大胆预言,事后都一一证明是正确的,这种神奇的预判能力并非真的只是来自“大胆”和瞎猜,而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每一次预言都是建立在对自己和敌人真实情况准确分析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