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回家
纪言来到秦苒楼下,这个时间离早上那温馨的早饭只有近三个小时。再过一会就到了午餐时间,路上的时候,让张特助在餐厅打包了几样饭菜。纪言记得是在十三层,出了电梯凭着记忆站在门前,纪言摸到门上的按铃摁了两下。
“阿言?”秦苒看着站在门口,穿着黑色呢大衣,手里拎着一个大食盒的纪言,几乎同时扑到纪言怀里紧紧抱住他。
纪言拍了拍秦苒的背,右手提着的食盒让他不方便拥抱秦苒,只好安慰般的拍拍她。
秦苒眨眨眼,有点眼眶湿润的牵着纪言走到屋里。“你怎么过来了?”
“我担心拇指姑娘回到家里就不愿意回来了,所以要牢牢的看着。”纪言放下食盒,抱住秦苒,牢固的拥在怀里,连大衣都没脱,就这么紧紧抱住。纪言当然知道在乎的家人生病了会有多慌乱和无措。
“谢谢你,阿言。”秦苒抹了抹眼角,手搭在纪言肩上,下巴就抵在他肩窝。暖洋洋的怀抱让秦苒的情绪舒缓了许多。
秦苒拉下腰上的大手,待纪言脱下大衣在沙发上坐下,秦苒拿起纪言带过来的食盒,把里面还热气腾腾的饭菜摆好。纪言已经自己去洗手间洗了手过来,亲昵的从背后圈住秦苒。“不要担心好吗?我会陪着你回家,有什么事,你还可以靠在我肩上。”
秦苒点点头。应了一声。
两个人心不在焉的吃完午餐,秦苒把这些一次性的碗筷丢垃圾桶里,给纪言倒了杯热水,才走回自己卧室继续收拾东西。情绪平复下来后,秦苒把银行卡身份证之类的东西装进包里,因为回去的时间短,行李箱宽大也不方便,秦苒拿了一个大的行李包,同样有条不紊的装上衣物。
纪言在客厅,拨通张特助的电话询问他关于秦苒家那边的情况了解的怎么样了。信息很少,张皓凡表示需要更多的时间。
纪言安静的坐着,握着水杯的手指习惯性的摩擦杯壁。秦苒挎着包走到客厅,对纪言说“我收拾好了,你要准备什么东西吗阿言?”
纪言摇摇头。“不用,我们直接去机场就好了。张特助会整理好直接拿过来的。”纪言走过去,伸手待秦苒握住,拿过她手里的包,放到自己脚边,把搭在胳膊上的大衣穿上,才又拎起来牵着秦苒往门口走。
秦苒错了半个身位看着纪言,他在这个时刻,一点也不能让秦苒想起来他是一个盲人。安全感和归宿感就那么奇异的融合在他一个侧身的背影里。
楼下司机看到纪言和秦苒过来,下车为他们开车门。车厢里的三个人都沉默着直奔机场。
纪言牵着秦苒下车,直奔机场大厅。张皓凡已经等在一旁近半个小时。
“纪先生,把您和秦小姐的身份证给我吧。我去取票。”张皓凡看见纪言和秦苒,走过去直接干脆的说。
纪言拿出皮夹递过去身份证,秦苒亦拿出身份证递给张皓凡“谢谢你。”
张皓凡摇摇头,笑着指了指纪言。转身走开了。
当秦苒坐在飞机上,第一次坐头等舱却没有一点兴奋和喜悦,只是握着纪言的手腕,像是握紧了某个希望一样。
纪言无声的回握住她的手,没有说话。现在离目的地,只有一个小时航程,外加不能精确的车程了。安慰远不如陪她直接面对。
到达遥墙机场,张皓凡叫了一辆出租车,事情安排太匆忙,也来不及通知这边的分公司做安排,张皓凡订了酒店。拿着行李先行去酒店。纪言揽着秦苒的肩,“你应该还没和家里说我们的事,贸然登门可能会增加你父母的负担,我送你到家门口,你有事立马给我打电话,好吗?”
秦苒哽咽着“嗯”了一声,抓紧了纪言的衣角,感动到心里满满的都是酸涩。他是真的待自己如珠如宝,事事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和立场,未曾给过一星半点的困扰。秦苒如何能不感到动容。
济南的口音已经不是纪言能准确理解的了,秦苒和司机对话,他也只大概听懂了几个地名。连贯起来不难猜出秦苒的意思,她是让司机先送她回家,报了自家小区的名字,然后又交代司机去纪言下榻的酒店,并且关照司机纪言看不见的事情。
纪言并不会因为现在这种被照顾的状态有一丝丝的不满,秦苒的这种平等对待,就好像是只把他的眼盲看做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就好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缺陷并且习以为常了一样,这说明,纪言的眼盲从未给秦苒带来过困扰,她早已接纳。这种事,纪言只会在心里暗自愉悦。
司机打量了一眼仪表堂堂的纪言,心里直吧嗒嘴,这么俊的年轻小伙看不见,真是可惜了!
秦苒握着纪言的手,解释了一番刚才和司机的对话“待会我到家了,你直接回酒店,我有事就给你电话。不用担心我阿言。”
纪言摸摸秦苒的发顶,笑着点点头。到达辉腾小区,秦苒付了连同纪言去酒店所有的车费,亲了一下纪言的侧脸,匆匆拿着行李包跑进小区了。
纪言到达酒店,侍应生在纪言身前引路,走到房间门口摁了门铃。张皓凡打开门给了小费,接过纪言脱下的大衣,边走边介绍这间房间的格局,待纪言慢腾腾的丈量着步数走到沙发上,张皓凡也把客厅的格局说完了。因为纪言是盲人,所以居住的环境一定要摆设简单,格局通透。不能是套房或者套间,不能家具太有棱角,不能摆件易碎等等诸多要求。纪言点点头,示意张皓凡坐下。
“你待会去了解一下秦苒爷爷的病情,以及他现在的医院,尽量联系专家吧,另外,可以通知这边的分公司了。”纪言语气淡淡的说。
“嗯,纪先生,李嫂整理的东西大概晚上会到,现在需要什么东西吗?”张皓凡毕竟在纪言身边工作了近三年,对自家老板的习惯多少还是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