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莱顿昨由沪放洋,希望中日勿再生纠纷,顾维钧同轮赴欧出席国联,报告书将由国联及中日同时发表
【上海五日下午六时发专电】 调查团主席莱顿、美委麦考易夫妇、义委马柯蒂、顾维钧及秘书随员等一行,五日晨十时登干治轮。莱等由吴铁城陪往,汪精卫、宋子文、罗文干、徐谟、刘崇杰、褚民谊先乘小轮往,此外如义使齐亚诺及中外人士欢送者,七八十人。码头戒备甚严,船主亲在甲板招待,引入客厅,以香槟、饼点款待。莱顿登船后,与欢送者一一握手道别,刘崇杰女赠花。汪、罗、宋、顾、莱顿等围坐一桌,举香槟互祝,旋谈话约半小时。至十时半,汪等辞别下船。临行,吴铁城祝莱顿旅途快乐,欢迎再来中国。莱顿答谢,并谓希望中国与日本不再发生纠纷。顾立甲板上,与送行者握手道谢。干治轮于十一时启碇。顾随行者有秘书傅冠雄、参事萧继荣。顾临行语记者:“予此次代表出席国联大会,当努力奋斗,为国争荣。同时希望国内一致团结,为外交后盾。”顾抵法递国书后,即赴日内瓦。莱等携文件百余箱。
【上海五日下午八时发专电】 罗文干、徐谟、沈觐鼎、向哲浚,五日下午四时挂包车返京。吴铁城到站送,刘崇杰、褚民谊夜车回,汪、宋定六日同入京。刘崇杰谈,外交具体办法虽已决定,但临时当有变更,须视环境情形,定进行步骤。
【南京五日下午十时发专电】 汪来电,六日晚返京。罗文干五日由沪乘车先回,五日陈调元由清江浦来京。
【上海五日路透电】 据可靠消息,调查团离平后,留报告书两份,妥交某外交代表保管,以备事后同时送达中日政府,约定时期,在日内瓦、南京、东京三处同时发表。
日方不重视调查团报告
【东京五日路透电】 据外务省讯,莱顿报告书性质较前此所传者,或稍和缓。另据暗示,报告书并无结论,故亦未向国联有所提议,惟注明请考虑在编制报告书与接到报告书中间所发生之事件。日方某发言人于批评此项消息时,称日本应注意之重要点,即调查团经半年时间在当地作密切之研究,如尚不能获得结论,则相距辽远之日内瓦,何能具有作平允公正判决之资格云。
英伦方面仍持沉默态度
【伦敦五日哈瓦斯社电】 自中日问题发生后,英国政府即力采观望态度。英国与远东利害关系极为密切,今日之态度如此,殊属欠解。此间人士指陈,英国除与中国发生经济及政治关系外,且系非战公约与九国公约之签约国及国联会员,对中日纠纷似应特别关切。英美态度各有异同,故美国政治上重要人物,如波拉之流,先后发表演说,英国对之,亦苦未能确定其本国之立场。英国似乎不愿充当中日问题之审判官及公断者,最近更因国内政务纷繁,对于此种任务尤其有难于应命之感。换言之,英国现政府不愿扮演国联舞台上之主要角色。英国此种态度或有利莱顿调查团之工作,而使中日问题得到一种法院式之审判。英国之观望态度,与美国斯蒂生之明白而坚决之表示,适成绝妙之对照。斯氏最近谈及军缩问题时,曾对中日纠纷之责任问题为确切之表示。英国政界对远东纠纷,虽未有直接之表示,唯对美国根据非战公约而加予干涉之举动,深表同情。官方承认在九国公约规定之下,必须加以考虑之点有二:一系九国公约签约国中,尊重中国领土完整之条文;一系关于莱顿之报告书,九国公约规定,凡有企图分割中国领土之一部份者,均为违反该约之人。故有人指陈,莱顿报告书中如果承认“满洲国”之成立乃日人军事行动造成之结果,则对此“满洲国”之予以承认者,亦违反九国公约之精神。
(《大公报》,1932年9月6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