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会不添堵:消除拖延、误解与对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3万小时。

——这是你一辈子花在开会上的时间。

你有没有想过,开会竟然能花掉如此长的时间?假设你一天工作和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总共为10小时,那么开会占用的时间大约是8年。这很重要,所以我再重复一次:“你珍贵的人生时光,其中有8年会‘贡献’在开会上。”

想一想吧。你会怎么度过这8年的时光?我们来瞧瞧会议中时常出现的景象。

午休后的会议室。

小小的会议室里,有6个人围桌而坐。只有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其他人基本不说话。这个人是部门主管,他低头看着文件,简直就是在朗读。

(唉,午饭后的这段时间真难熬啊,好困呀。)你瞧了瞧旁边,比你大3岁的前辈正皱着眉头,盯着笔记本电脑。乍一看,他好像在认真听取会议内容,实际上他正做着和会议根本不沾边的事情。

(是在做自己的工作吗?早知道我也把笔记本电脑带来了。)你这么想着,无意中看向前方,另一位前辈在主管的视野死角处偷偷打盹儿。

(哇!真厉害!我也好想学会这招啊!)你想到这里,耳边传来主管的声音:“我们今天就到这里。”看来今天这会总算是开完了,终于能回去工作了。

你对这种会议有印象吗? 3万小时,8年的工作时间,你将一直处于这样的会议之中。很多公司职员都没有注意到这一令人绝望的事实。

你参加的会议情况如何呢?

开完会的时候,你能说这段时间既有效率又有意义吗?你能挺起胸膛说,我们的会议拿到哪儿都不丢人吗?

近年来指导会议的图书遍布市场,然而日本的会议效率为什么还是如此低下呢?

首先,许多会议类图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以外出静思会(offsite meeting)和业务战略会等为主题,并没有涉及日常会议。因此,读者会觉得“这对我们公司来说门槛太高了”,或者是“等我们开集训会议时再拿来参考吧”。

其次,这类图书中的方法论都非常高端。想在日常会议中熟练运用SWOT分析法一种基于内部因素和外部竞争条件对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分析的方法。SWOT分别指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编者注和3C模型即3C战略三角模型,从公司自身(company)、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or)的角度研究企业经营战略的思考模型。——编者注等方法实在是太难了。

最后,这类书中往往没有“可见范例”。没有可见范例,大家对怎样做才能改变会议就无法形成具体印象。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去想象和实践呢?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咨询顾问,主要工作是协助项目改革,也就是“改革专家”。经常有一些客户会偷学我们的开会方法,不知不觉间,客户公司内部的会议也会变得非常有效率,氛围非常好。

在此,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来自客户的真实反馈。

“通过剑桥指作者所在的咨询公司—— 剑桥技术合作公司(Cambridge Technology Partners)。——译者注的帮助,我体会到‘简化’并不是一种魔法。我认为,就算有人能非常合理地安排会议,他们的这种资质或经验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我明白了重要的一点:只要参照剑桥的会议模式,学习如何引导,那么无论是谁都能‘引导’会议。我们只是不知道好的方法,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始着手而已。”

就像这位客户所说,开会不需要参加者具备什么高端的技巧和才能,只需要“范例”和一点“入门诀窍”,而当今社会上缺少的正是这些东西。只要具备这些要素,会议的现状肯定就会发生改变。

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位刚入职两年的年轻职员的故事。她从小事开始做起,注重改善会议细节,逐渐改变了公司的会议状况。事实上,这个故事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创作的。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虚构的内容,但每一章的小故事几乎都是我和客户真实经历过的事情。

怎么做才能改变会议,会议实际上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呢?

我希望各位读者和主人公铃川葵一起体验这个关于会议改革的故事。在此之后,就轮到各位读者自己来改变会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