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信心迎接社会工作的新发展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特别是2008年四川地震救灾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央18部委《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我国社会工作面临着更快更好发展的前景。几年来,广东的社会工作发展很快,在专业化、职业化方面独领风骚,当然也面临着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的新挑战。这几年我多次去深圳、广州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去年又因完成本人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而专程去广东做调查,对广东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些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一些想法。
这次,朱静君老师主编出版《阳光故事》,总结和反思她所主持的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几年来的工作,问我可否为之作序,我愉快地答应了。应该说明的是,我很少给别人的著述写序,这次主动答应是例外。原因是:第一,朱老师是较早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为了培养学生、为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创办了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尽心尽力,很有成就,我向她表示尊敬之情。第二,去年我访问了她的机构和其他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同仁的扎实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敬意。本人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多年,未能做多少一线服务工作,但是我尊敬和赞赏做一线服务的同人。第三,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的服务有水平,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重要促进,值得关注。当然,其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有自己的特点,并做出了成绩。第四,广东的社会工作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头,他们有自己的崭新经验,也遇到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对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谈一点我的看法,主要是对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看法。
要重视和强化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在我国,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表明,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我们都赞同这样一个基本的看法,即我国的社会工作是教育领先的,是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坚持和努力促进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在政府掌握绝大多数资源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的较快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从批准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到政府购买服务,我们都离不开政府。换句话说,社会工作机构要协助政府,做好社会服务,同时要实现创新。近些年来,政府的执政理念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政策理念为社会工作的介入创造了条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也因此得以开展。这说明,社会工作机构同政府的合作十分重要。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正像笔者在广州看到的那样,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通过机构服务)与政府的合作关系是多元的。专业的、半专业的、非专业的服务,政府都可能委托。社会工作的长处是做专业服务,这是一些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也是最能彰显自己专业优势的服务。但是,在政府购买服务之初,委托一些不专业的服务也是可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也应该有承接能力,并创造性地做好服务。当然,怎样能得到政府(包括基层政府和实际权力者)的理解,还要看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程度。社会工作专业人士应该通过自己的服务促使政府了解自己的专业特性,以实现双方更加平等的合作,展现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为社会服务。关于这一点,我在访问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时,朱老师做了介绍,即要想做更能反映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自己要有能力,包括让政府了解你。强化与政府的合作并不等于社会工作者必须完全依赖政府和顺从。社会工作在同政府的合作中要有自己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实际能力,这是不同于政府做法的、新的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好与现有工作者的关系
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并不是在没有任何服务的空间展开的,我国原来也有一些本土的社会服务实践。于是在专业社会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时,就自然而然地会遇到与原来各方面工作者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一点,朱静君老师的文章里有分析,我在其他场合对此也有耳闻。一个主流的观点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面临着与原来工作人员的潜在竞争。我在几篇文章里曾经讨论过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问题,我觉得嵌入性发展在具体内容上,在直观上会出现二者竞争的现象。确实,现在一些从事社区服务、社会服务的人员,面对干劲十足、方法新颖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可能会有某种竞争感,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出现不配合。但是我想,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必然要经历这个阶段,并且要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在当前体制下,我国的社会服务领域已经是被体制内力量充满的。专业社会工作要发展,就要进入这些领域,就要同原有体制、现有人员去合作,通过互动与合作互相了解,最后达到共同发展。这既是发展策略,也是开展服务的必经之路。至于双方存在的不理解,则要通过合作共事去解决,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的政策去解决,即通过发展和改革两种办法去解决。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依然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服务中证明自己。
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坚守与流动
朱老师在书中没有回避社会工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而是拿出来让读者参与分析。比如,社会工作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待遇偏低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西方的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中上层人士的慈善活动开始的,这些人衣食无忧,自愿服务于弱者。在成为一个职业之后,社会工作得到社会承认,经济待遇一般处于社会各职业收入的中等水平,它的社会声誉则较高。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迟晚,政府又不甚了解社会工作,有的甚至误以为社会工作者就是志愿者,所以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经济待遇关注较少。当前,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一些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福利也相对偏低。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也使一些从业的年轻社会工作人员流动性偏高。这既不利于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工作者的自我成长。本人也曾了解到,由于政府购买服务中存在经费预算和审批问题,所以拖欠机构中社会工作人员工资的事时有发生。这对没有什么积蓄的年轻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困难。这里遇到的困难是政府的责任,即政府在购买服务的行政程序上应该更顺畅,在购买服务时要落实相关承诺,还要把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发展费用考虑进去。据了解,现在各地普遍实行项目购买方式,有的在做项目预算时并没有把员工发展的费用包括在内。另外,由于在政府购买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所以有的机构为了竞争而压低员工发展费用。这些对员工合法利益的伤害应该得到纠正。现在许多专业社会工作人员是因为热爱自己的专业而坚守,但是我们不能无视他们基本的工作和生存条件,无视他们的尊严。
专业坚守是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
虽然社会工作者需要有合理的报酬和社会地位,但是我们还必须强调专业理念支持下的坚守。关于这一点,朱老师在她的文章里表述得十分清楚。确实,社会工作是一个用价值支撑的事业和职业,帮助有需要的人走出困境,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是所有社会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社会工作专业特别强调价值观的培养,希望它能产生巨大的、持续的、坚韧的支持力量。
除此之外,当社会工作者处于困难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具体的工作环境)时,当他们面对的某些人(包括某些政府官员和某些已经在岗的实际工作人员)的不理解甚至怀疑时,更需要用自己的有效服务来证明自己。年轻的社会工作者一时可能还难以开展熟练有效的服务,但是善于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竞争者和怀疑者学习,低头做事,志存高远,也是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心态和素质。在这里,社会工作机构的领头人十分重要。由于特殊的发展路径,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很多是由高校教师发起成立的。创办者为了解决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为了更快地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牺牲自己、创办机构,教学、服务双肩挑,令笔者十分钦佩。也正是他们带领的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奉献精神、专业精神和服务效果,向政府和社会展示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和魅力,并为专业社会工作赢得了荣誉。我们也看到,在社会工作机构和年轻社会工作者遇到困难时,是这些领头人(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支持和激励同仁渡过难关。可以说,专业是社会工作者坚守的基础,领头人的专业理念和方法,知识和阅历,突出的工作成效,与各方共事的能力是社会工作在困境中坚持的定力。他们的感召力和魅力也是年轻社会工作者成长和机构不断发展的支持力。我们可以说,坚持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专业才能反映出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在这里,机构领头人及其群体的专业性,会决定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景。
关于重技术还是重理论
朱老师在书中讨论了年轻社会工作者成长中学习理论和技术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作者也给予了很好的回答。她指出,在一线社会工作者培训中,往往出现重技巧而轻理论的现象,这不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笔者对这一问题也感兴趣。我们前面说过,我国的社会工作走的是一条教育领先的路,教育先行使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所以我们积极倡导加强社会工作实践环节。许多高校老师领衔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强化实践的重要表现。正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品格,吸引了一些有志学生进入该专业,他们急切地要从事社会工作实践,一显身手,十分可贵。但是,一个好的社会工作者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方法和技巧,而且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年轻的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方法都特别喜欢,而且按照某种模式做起服务来也有板有眼,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社会服务中。但是对许多并非按图索骥的社会工作服务来说,服务人员还需要创造性地利用相关知识,艺术地使用各种技巧和方法,这就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我参加过一些国(境)内外的社会工作研讨会,发现资深实务工作者的发言都有一定的理论性,即他们的实践是自觉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从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理论指导,社会工作服务就不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理论的视野常常决定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水平。所以,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对于年轻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和成长来说,提出要重视理论学习问题十分重要。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说,社会工作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还有,我想强调的是,年轻的社会工作者不但要注重书本知识,也要注重学习我国本土实践中的知识。这样,我们就会成长得更快。
本书是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读起来很有味道。作者所具有的反思性,展示了专业社会工作的特点和魅力,也使本书有更大价值。希望有更多的读者从阅读本书中得到教益。让我们进一步增强能力,充满信心,迎接社会工作的新发展。
(本文写于2012年2月18日,为《阳光故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