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1920-2020外婆回忆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

我小的时候,最小面值的钱是一文钱,当时叫“制”,老百姓也把它们叫“制钱子”。当时,人们用一个上面有槽子的木板专门来放这些钱,这个板子叫“钱板子”,钱放进去,清点起来也方便。

那时候,凡是开店的都可以出票子票子:代币券。,我曾祖父家也出票子。票子是纸的,长方形,面值大小不一,最大值是千元,比现如今的百元钞票大。票子的版面是竖着的,上面印着“高东泰”的店号。高东泰的票子可以在徐州一带流通,拿它可以买货,也可以兑换其他商号的票子。票子出得多,就不怎么牢靠。有时候店家传出消息,说是要倒闭了,拿票子换不到钱了,一早起来,这家门市前面就围满了人,一传十,十传百,像墙倒塌一样,店就败了。

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唱一首关于钱的歌:“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康熙时期,制币业持续发展,一共有二十一个制币局。这些制币局所铸造的二十一种“康熙通宝”是完整的康熙套子钱。为了记住这些铸币局所在地,人们把其中二十个局的地名编成歌诀。“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桂陕云漳”指的就是山西大同局、福建省局、山东临清局、山东省局、江苏江宁局等等。此外,还有一个“巩”字,代表甘肃陇西巩昌局。这说的其实是晚清制币局的号。那时候,清政府的制币局有二十一个,想要收集齐全部的钱可不容易。我们那里有传说,谁有这样完整的一套钱,可以兑换一辆洋车子。不过,我从来没听说谁真的换到过。

高家分家后,店不开了,票子也就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