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
大竹·清河
清河,旧时亦称“清和”,位于大竹县北约25千米处东柳河西岸。清代渠县编户四里,分东、南、西、上北和下北五路,时清河场为渠县东路云合里辖。晚清宣统年间,渠县设杨家乡,辖杨家、清河、回龙和柏林四场。民国早期,清河场编入清白乡,为渠县第六保。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清白乡由渠县划入大竹县,后分为清河乡和柏林乡,时为大竹第一区辖。1958年设清河区,下辖清河、柏家、李家、柏林四乡。2000年,清河撤乡建镇。
发源于大竹县东部峰顶山深处的东柳河,经竹北、人和、杨家、清河、柏林等乡镇,至达川区木头乡大河咀注入州河。该河流经之处,大部为浅丘平坝区域。水丰土沃,这一带自古以来为适宜农耕和人居的宝地,元明时期,湖广籍移民大量到来,种竹栽麻,植桑养蚕,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丝织纺染等手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渐渐地,东柳河旁平坝处即今清河场处形成人居聚集处,清初,于此处兴建了清河场。清中晚期,清河场又先后修建了双流桥和永平桥,溪河两岸乡人来往更加便利,清河场也日益繁荣,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大场。
明末清初,渠县、大竹等地战乱尤甚,田地荒芜,民众流离,城乡凋敝,满目苍凉。在清廷优抚政策下,多省地移民不辞辛劳,辗转来到渠县、大竹一带,插占落业,立册定居。落户清河的外省籍移民以湖广、福建、广东、江西等省的为多,其中有不少为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清同治《渠县志》载:“自献贼之变,遗民无几,故土著者少而五方之人杂处乎其间。”移民在这里,安土乐业,或农或商,勤劳奋进,很快在这里站稳脚跟,家兴族旺。至晚清时,清河场涌现出很多富室大家,乡场的繁盛也达到新的高度。
范性家族即晚清民国时期清河场的望族大户。耕读传家,学则优仕,范姓家族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者众,晚清民国时期,当地多位范性人士或在区场担任要职,或在军伍晋级高阶,或在外地为官从业。细数道来有,范先级担任渠县第三区团总,范守中担任清河场局士团保,范舜典、范楠轩等人在军中担任高官,另有范姓“舜”字辈和“之”字辈多位人士在外为官或从政。
范氏诸位,佼佼者,当为范舜典。范舜典,后改名为范绍增。前面提及的范先级为其祖父;范守中为其父亲。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范绍增出生于清河场。富贵乡绅人家子弟,本有更多读书机会,但童年时的范绍增不愿束身修行,却对江湖行侠多有向往。13岁时,范绍增就加入了帮会组织,拜在渠县三汇镇“礼”字号袍哥大爷熊东山门下,平日里四乡逛游,乐在其中。遵道秉义,意气相亲,范绍增很快就得到众相认同,当上袍哥小首领。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渠县、大竹一带为保路反清的中心地,时范绍增响应号召,加入当地同盟会。民国五年(1916年),范绍增率部参加反袁护国战争,后被扩充进川滇黔靖国联军,任模范营营长。此后,范绍增步步高升,先后在军中任团长、旅长、师长,以及川鄂边防军司令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范先后担任国军第十一兵团副司令、第八十八军军长、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参加过上海保卫战等战役,战功卓著,荣获过各级勋章、奖章多枚。1949年12月,范绍增在渠县三汇镇率部易帜起义,后范分别在解放军部队和河南省政府部门任职。范绍增的侄子范楠轩,也是人中翘楚。范楠轩先后担任川鄂边防军混成旅旅长、第二十军四师独立旅旅长、第十二旅少将旅长,抗战期间任第七十二师新编十四师师长,参加过武汉会战。1949年12月,范楠轩与其叔叔范绍增等人一道反蒋起义。
范绍增幼时顽劣不学,加之有着一副憨态相貌,被人戏称“哈儿”(四川话傻儿的意思),后来在战事中范绍增也是勇猛过人,不畏劲敌,敢于拼杀,因而得名“哈儿师长”。纵观其一生经历,范绍增确实是一位传奇人物。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范绍增为原型,根据其不凡之经历改编的影视作品《傻儿师长》《傻儿军长》《哈儿传奇》等相继上映,川军将领范绍增的故事被更多的人所知,其诙谐智趣、为人仗义的特质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河场不大,吸引外地客人眼睛的是场上整齐划一的“骑楼”古建筑群。场上老街始建于清初,早先街两边都是各门各户、各色各样的民房,街道也很狭窄。至晚清民初时,老街已不适应场市人口众多和商业繁盛的需要。时当地绅粮范性家族出资并号召清河场民众出资出力,拓宽街道,修葺路面,对场市民居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成的民居为格调统一的商住两用式骑楼建筑。偏远农乡中,营造这样的洋味十足的建筑,这在当时可谓是追赶风潮、惊世骇俗之举。
骑楼,又称廊房,即带有粗大圆柱外廊的建筑物,这种建筑源于古希腊建筑样式,早期由英国殖民者引入印度,以及东南亚各地。19世纪初,这种建筑流行于南洋各国,特别是新加坡等地。从南洋返乡的华人,又将这种建筑引入国内,晚清民国时期,骑楼成为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侨乡和客家人居住地的特色建筑。至今,还能在沿海的一些城乡里看到这样的建筑群。
骑楼式建筑,带有宽阔的走廊,可以遮风挡雨蔽日,既能提供公共人行空间,又利于全天候进行商业活动。对于农乡场市,这样的建筑平时里可以给居民提供户外作业或休闲歇息的地方,赶场天又可给商客提供做生意的场所。商住两用,格外方便,加之骑楼建筑联排而建,整体格调统一,式样典雅,更显得风貌独特,气韵不凡。
清河场的骑楼建筑,修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范姓家族为主要出资人。老街两边的二层坡屋顶式砖木结构骑楼建筑,长廊贯通,廊宽近3米,约为街宽的一半,上下街共有希腊式粗大圆柱180根,柱顶装饰有塑花,图案丰富,楼上有通体栏杆。街道南北入口各有一道坊门,上有当地晚清举人书写的匾额,分别是“清场雅镇”和“河引利源”,坊门上还有“福”“禄”寿”“喜”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西元素结合,清河老街古味凸显,可以说清河场是四川农乡街场万花丛中一朵奇葩。
观赏价值与使用价值并具,清河场骑楼建筑群的规划与设计,独运匠心,别有慧眼。清河场,远离沿海,不靠都市,缘何会修建大规模的骑楼风格的建筑群,这给后人留下谜团。据笔者分析看来,清河场骑楼建筑群的修建,主要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追求时尚,一是族群认同。晚清民初时,当地有不少人士或从军或为政,这些人士见多识广,范绍增即为典型;此外还有赴日留学和出外经商之人,这些人更是思想开放,引入外域他乡之新式建筑,自是时尚追求,同时也是促进当地文明进步之举。清河一地,以及周边各乡,清初移民中有很多来自沿海各省,族裔同胞中身居海外者应不乏其人,故居之貌,故乡之情,也总让他们念念不忘。因此,修建骑楼,无疑也是一种怀念故乡的愿望表达方式和族群身份认同标志。这样的解释还可以从当地以及周边乡里的另外一些建筑来说明。清河场以前还有两座被称为“走马转角楼”的洋楼建筑,分别是范绍增和范南轩的公馆,这两座洋楼建筑样式也是晚清与民国时期沿海一带颇为流行的。距清河场约4千米远的柏林场上也有一座洋楼,至今完好保留,该楼为范南轩的私宅,门、窗、柱、檐,皆有西式塑花,洋味十足。距清河场约5千米远另有一李家乡,场上老街建筑圆柱通廊,与清河老街的骑楼风格十分接近。
清河场西南外不远处有一“哨楼湾”,地名来自民国时期建于该地的哨楼。哨楼,即防盗御敌的岗楼,或称碉楼,不同于一般岗楼或碉楼的是,这种哨楼与宅院一体,为护院保宅之用,这种建筑样式曾经也是广东、福建山区里多见的。四川不少地方现在还保留有这种带哨楼或碉楼的宅院,典型的如宜宾横江镇的朱公馆。据说明朝靖难之变后,建文帝朱允炆曾逃至这里并隐居多年,还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府宅。后朱允炆离走,宅院也毁于战火。清末,有当地富商相中此处宝地,在此重修了豪宅大院。民国期间,范绍增在此院驻军设防,加修了哨楼。现该哨楼和宅院得到了重新修缮,六层哨楼里布置和展出了与范绍增有关的文物资料,以及其他一些当地文化物品,哨楼现为清河古镇一处重要的观光点。
浓厚的民国风和别致的骑楼建筑群,使得清河镇有着一种清雅古旧的文化气息。遇在赶场天里,街口坊门前人头簇拥,很多人走进骑楼长廊,在这里喝茶、进餐、买卖,这样的场景很是难得。置身其间,若似回到久远以前,让人感慨,让人生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