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人间很值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9天造医院的中国速度

杨海晨在火神山医院的兴建工地还见到了小汤山医院设计师黄锡。

黄锡表示,现在的技术条件比建设小汤山医院时好多了,他希望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能够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

黄锡所在的技术专家组,囊括了建筑、结构、给排水、医用气体、暖通、电气等各领域的教授级高工,将随时为江城火神山医院提供技术支持。

江城火神山医院选址在江城蔡甸区江城职工疗养院,这里距离汉口火车站车程约40分钟,靠近后官湖湿地公园,远离闹市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在黄锡看来,小汤山这样的应急医院选址,市政系统成熟、交通便利、周边人口稀少是最需要考虑的三点,“传染病医院更需要关注供电保障、排水、排气安全和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和小汤山医院一样,正在建设的专门医院也将采用中轴对称的鱼骨状布局。标准化、模块化,根据需要可以不断延伸是这种布局的主要特点。

火神山医院将由多个H型模块排列而成,其中,沿中轴线布置办公区域和医护人员通道,每个中心模块负责4个护理单元,护理单元内安置两列病房。

患者从病房外周进出病区,医护人员从中轴核心经层层更衣和卫生通过区进入病房进行检查、治疗和看护。

这样的功能结构能够严格控制空气的洁净梯次,保障了医护人员卫生安全,同时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根据选址地形和现场已有设施,模块排列数量和每个护理单元的长度都可以进行调整。

黄锡告诉杨海晨,从外部环境到内部使用上,需要特别注意医护人员和病人活动空间、交通路线的分区分流。“按照诊断流程进行医院布置,减少交叉,将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

为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当初的小汤山医院实施严格分区,病房为污染区、医护工作区为半污染区、医护办公区为半清洁区,医护人员值班休息区域为清洁区,医护工作实行单向通过式流程。医护人员进出污染区需经过两次卫生通过,即消毒两次。这样的功能模式非常有效地将危险感染源控制在最小范围。

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下,每个护理单元都是独立的标准模块,一方面有利于同时施工,各单位可以独立建好自己的模块后集中拼接,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发生疫情恶化或失火等紧急情况时,将该单元彻底封闭,保全医院其他单元。

BJ干燥,武汉湿润,这是两家应急医院在环境因素上最大的不同。

湿润的气候条件可能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也对医院的防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区地面要有高差,防止积水。患者通道也不能露天,最好能加个遮雨棚。要是用电空调采暖,室内温度升高可能会滋生细菌,还要增加通风量。”一说起针对湿润环境的医院设计,黄锡就开始细数注意事项。

杨海晨问,“小汤山医院用地原本是小汤山疗养院预留用地,这次武汉的火神山医院也是建在疗养院里。应急医院的选址有什么讲究?”

黄锡璆说:小汤山的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很大,工作完了需要退到生活区休息,我们称作“安全区”。另外,他们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换防,换防后要在生活区观察两个礼拜才能回家。那么小汤山医院就是把原来的疗养院作为医务人员的生活区。

应急医院的建设工作很紧急,利用现成的成熟设施作生活区,就可以集中精力建设病区。

应急医院最好选择市政系统成熟、交通便利、周边人口稀少的地方,同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环境因素。江城方面是在确定(火神山医院)选址以后给我们发函的,他们和当地环保部门应当协同评估过。

杨海晨接着问,“考虑到BJ和武汉环境因素的差异,武汉建造应急医院有哪些注意事项?”

黄锡说:BJ干燥,武汉湿润,这是最大的不同。湿润的气候条件可能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对医院的防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区地面要有高差,防止积水。患者通道也不能露天,最好能加个遮雨棚。要是用电空调采暖,室内温度升高可能会滋生细菌,还要增加通风量。

杨海晨问:应急医院怎么设计能减少医务人员感染?

黄锡说:有一个基本原则,叫“医患分区分流,洁污分区分流”。

小汤山医院中间有一条中轴线通道是综合办公区,六排病房沿着中轴线对称分布。医务人员平常从生活区进入中轴线办公,当他们要进入病区时,沿医务人员专用通道走,先经过一个卫生通过室。他们在里面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进入病区。接触完病人退出来时,他们再次经过卫生通过室,全身冲洗后换上干净衣服,回到生活区。

而病人进入病房是用病房外侧的通道,所以病人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是严格分开的,病人不会经过清洁区域。医务人员通过传递窗递送食品、药品,尽量只在必要时才进入病房,这样可以减少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直接接触。

我们加了风扇控制气流组织,使空气从中间的干净区域向两边污染区域单向流动。当时还想加入更复杂的过滤系统,但是没有来得及。

杨海晨问:有江城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看过图纸,他们告诉我,火神山医院的布局也是中间有一根主轴,ICU病房、隔离病房、康复病房等沿中轴线分布。

黄锡说:我们把图纸都提供过去了,江城方面应当会采纳。洁污分区的设计理念不光对应急医院有用,SARS之后新建的一些传染病医院,像BJ地坛医院、潮白河医院都做得比较严格。

小汤山医院的布局叫作中轴对称的鱼骨状布局,这种布局还有一个好处,有利于分头施工、赢得时间。因为小汤山的建设速度要求非常快,当时六排病房是六家不同的施工单位在做,他们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有的是混凝土,有的是不同规格的板材,所以每一排都不一样。中间一条通道把六排病房串起来,自然就形成这样的布局。

杨海晨问:江城这次采购了大量集装箱房用作病房,基本是统一规格的。

黄锡说:小汤山当时主要是用板材。江城用现成的集装箱房是个很好的想法,速度会更快,而且尺寸统一。

不过,集装箱下部的钢框架有可能导致病房与外面走廊之间出现门槛。根据小汤山医院经验,虚弱病人轮椅推行、移动式检查设备推行几率较大,要尽可能满足无障碍推行的使用需求。

杨海晨问:前几日有公众担心,火神山医院会不会污染知音湖水体。现在雷神山医院也是临湖建造的。

黄锡说:我们提醒了武汉,医院的污水处理是相当重要的。小汤山医院当时因为来不及,就利用疗养院原有的游泳池,改造后加上盖板,作为一个污水处理设施。前几天我们也讨论,因为建污水处理池一般要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武汉方面可能来不及,所以建议他们用现成的大型水箱。后来听说他们有现成的污水处理装置,也是钢结构的,运到现场后可以快速安装。那就采用现成的产品,可以加快进度。

医院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了,一般还是排到市政管网,传染病医院也是这样操作的。

杨海晨问:小汤山医院是怎么处理医疗垃圾的?

黄锡说:这个问题也很重要。传染病人接触的东西,回收时要特别注意。

我们在小汤山医院设置了一个焚烧炉,垃圾送到焚烧炉之前先要进行环氧乙烷灭菌。焚烧也不是一般的焚烧,烧出来是白灰。但是因为垃圾里面的有机物,烧起来有异味,像烧头发的味道一样,还是对周围环境有一些影响。

这次我们建议江城不要在医院现场焚烧。江城有很多集中的医疗垃圾废弃物焚烧点,用专用车辆、专用容器送到外面去集中烧,我们做了这个建议。

杨海晨问:设计小汤山医院时,你参考过哪些国际经验?

黄锡说:国际上有地震的应急设施,一般采用充气结构、气囊结构,也有集装箱结构,或者列车结构,这些资料我也看过。但是在像SARS这样的疫情下建设大规模的应急医院,小汤山应该是首例。我们是按照当时的对传染病的理解设计小汤山的。

杨海晨问:小汤山医院的建设人员曾回忆,建设过程中设计方案不断更改。比如护士站原本没有要求装空调,后来发现医务人员穿着隔离服工作,非常热,中途又加装空调。

黄锡说:应急设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有一开始没想到的地方,也有想得很好但当地没有材料实施不了的。设计图纸只是一部分,一定要因地制宜。

比如小汤山医院的医疗影像设备装在了医院的角落里,本来按照诊断流程,放在进门的地方更合适,结果发现和那片区域原有配电箱位置冲突。那只能是放在不太好的位置,后来医院配置了电瓶车来运送病人。

还有小汤山因场地有限,每个护理单元之间的距离仅有12米。这次我们建议江城把距离扩大到18米到20米,可以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保证安全是首位的,好看和舒适度是次要的。

杨海晨问:你还向江城方面提出了什么建议?

黄锡璆:我建议江城在清洗救护车的地方建一个防止污水外溅的棚子,这也是为了减少感染风险。小汤山因为时间限制,没来得及建。

我还建议广泛使用IT技术。从院外转运病人时,首先要利用网络传输病人数据资料,纸质病历有可能传播病原。病人可能有多种并发症,可以和其他医院专家远程联网会诊,提高救治效果。取消院内探视,改用远程影像系统。这些在小汤山医院就已经部分采用了。

这次危机过后,相关单位应该出一套全国通用的“应急医院”建设图纸,包括选址,装配,管网水电网络道路施工标准,甚至相关供货商目录。这样不管以后哪里有疫情,能确保几天内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临时传染病医院

科学,专业,再加上经验和实践,相信江城的小汤山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排污防污染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速度不仅仅只是快,还有专业和安全。

我之前想为什么不直接用城市里的烂尾楼,现在看来是我想简单了,建医院不简单。

传染病医院有自己特殊的规定——通风良好,与其他病区相隔离,有明显标识;布局合理,设立缓冲带,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三区之间使用不同颜色区分;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专用通道;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隔离区应设置重症病房或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医务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患者戴外科口罩,限于病房内获得为主;隔离病房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

负压病房的设置要求是——空气流向为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办公区和病房);隔离病房外的走廊与患者病房之间设立缓冲间,防护用品置于缓冲间内;医务人员应在缓冲间内穿戴防护用品后进入隔离病房;离开病房时,应在缓冲间摘脱防护用品。所有诊疗护理工作和患者生活活动均在病室内完成。

BJ小汤山医院设置了4个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病区。“这四个区压力都不同,压力最高的是清洁区,压力最低的是病区,这四个区组成的通道就是医护人员通道。各区压力的不同,就是为了让病区的空气没有机会跑到外面去,清洁区的高压空气可以压到里面去。”

做好气流控制,是传染病医院必须要做到的,否则控制不住空气中的传染源。所以,江城要建医院,也需要做到这一点。

另外,当时BJ小汤山医院的医生除了带目镜,穿防护服,还要戴三层口罩。

“医生从病区走出来,必须把鞋子、防护服、目镜以及两层口罩扔在污染区,然后光脚走到半污染区,把第三层口罩扔到半污染区,医生出来时只有白色工作服。”

而且,只要进出一次病区,医生所有的防护服等必须换新的。

除了防护目镜可以消毒以后再用之外,缪晓辉说,防护服以及口罩等一次性用品,都要立即焚烧掉,所以医院就近就要设置焚烧区。

除了要建焚烧炉,缪晓辉说,还必须做好患者的排泄物处理,要全部消毒。

另外,在通道设置上,病人进和出的通道要分开,进是一个通道,出是一个通道。其次,物资进入需要一个另一个通道,医护也需要一个通道。

“建设传染病医院,必须考虑风向问题。当时BJ已经进入4月,东南风偏多,所以选址在BJ北偏西的地理位置。江城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杨海晨做完采访,想起国内网友,给工地各种设施起了令人“上头”的名字:

混凝土搅拌机是“送灰宗(宋徽宗)”,高层吊车是“送高宗(宋高宗)”,压路机是“多尔衮”,样板房是“白居易”,小叉车被戏称为“叉酱”,连摄影机底下的桂花树都有个“吴三桂”的名字。

而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取名不是两座医院所在地的名字,而是被建设者们在这次疫情之下赋予特殊意义。

楚文化传说中的湖北是古楚之地,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人的肺部五行属金,火克金。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火神正好能驱瘟神,“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

至于雷神山,也是对应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传说: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凡有违背人伦法理且犯下不可饶恕罪责者,则将遭受五雷轰顶而毙亡。

曾经有人质疑快速建造的医院安全吗?

在美国建筑公司HOK负责医疗保健业务的建筑师Scott Rawlings说:中国人正在建造的不是典型的医疗机构,而是“管理感染的隔离中心”,像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集装箱这样的预制件或“模块化结构”建造的医院,是非常安全的。

杨海晨希望疫情可以早日过去,希望这些临时医院只是“临时”,不会再需要使用。

~~~~~~~~~~~~~~~~~~~~~~

莞莞碎碎念:“小可爱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给偶留言哦,如果可以用红豆支持就更好了哇,把你们的打赏都多多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