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曼的演讲大师课1:说的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版前言
说的艺术

本书英文版出版至今已被译成11种语言,总销量突破10万册。这本书能对广大读者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深感欣慰,但同时我也惊讶地发现,它对演讲事业本身的影响还不够。尽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通过电子邮件、书信、电话等表达他们对这本书的赞赏和感激,也源源不断地有客户要求参加作为本书素材来源的Power Presentations课程,但我还是发现,大部分演讲者在读过本书或者学习了相关课程后,仍然没有在实践中运用书中的一条主要理论。

简单来说,这条理论就是本书的副书名:说的艺术。书中也确实为“说”这门传统的艺术提供了各种技巧,但这部分内容也只占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关于演讲中PPT的设计。也许你会发现,这三分之一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在书名里,但这种有的放矢的谋篇布局其实是我有意为之的。

之所以如此强调“说”,是因为说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听众迫切关注的焦点、条理清晰的结构、前后叙述的紧密联系、对叙述对象特征令人信服的描述,甚至还有特定场合下起积极作用的絮叨和重复,而且内容本身比PPT重要得多。没有人会仅仅因为PPT而肯定一场演讲,也没人仅仅依据PPT就做出决策、购买产品、与人合作、批准一项计划或者领导一个国家。回想一下那些曾经深深打动你的演讲,从国情咨文到毕业或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从对某人的提名或颂词到牧师的布道,从方针政策的演说到更衣室里教练给球员的鼓励,都没用到过PPT。

由此可见,演讲者说了什么以及如何说,比他展示了什么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帮助你提高说的能力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为什么在另一本书《魏斯曼的演讲大师课3:臻于完美的演讲》中讲述如何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和你的声音等把你的想法传递给听众的原因。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建议所有上台演讲的人都不要使用PPT呢?当然PPT已经成为从小学教室到企业董事会会议室都在使用的媒介,而且图表确实可以在演讲中产生积极作用,它可以演示关键信息、强化信息传递效果、提醒演讲者接下来的内容,等等。因此,还是要好好掌握这个强大的工具。

我只是希望通过本书传授的技巧,演讲者能正确地使用PPT。这其中必不可少且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主次分明,要明白,你才是演讲的主角,PPT只是配角。

然而,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鲜有人做到。人们普遍认为演讲就是演示PPT,演讲的成败也是由PPT的好坏决定的。在各行各业各种形式的演讲中,大家也都是按照“演讲就是演示PPT”的观念来操作的。从金融业到制造业,从医药业到房地产业,从传媒业到消费品行业,从IPO路演到私募融资,从新品发布到产业会议,从董事会议到产品推销,从信息科技到生命科学,都是如此。我指导演讲这么多年,上述每一种情形都曾见过,其中“PPT喧兵夺主”的情况多到令人咂舌。

那么,为什么本书还要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PPT演示技巧呢?简要回顾一下演讲的历史,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在20世纪中叶,演讲以一种交流的形式出现了。那时,公司里的同事会几个人聚在一起彼此交换想法,地点则在一块夹纸白板旁边。在这种场景下,夹纸白板作为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看见并交换想法的平台,自然成了中心。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记录大家的想法,以便稍后整理并分享给未参与的人。相对于黑板写完就得擦的弱点,夹纸白板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并由此迅速成为商业中广泛使用的演示媒介。

 

在它的早期应用中,板上的白纸有两个作用:一是会议中的演示,二是会后作为文件存底以便将来整理、传阅。这种功能的双重性可以称为“演示—记录综合征”(Presentation-as-Document Syndrome)。

 

但是从一开始,演讲的立足点就完全错了。将演示和记录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草率地假定:这两种功能在一起可以各自发挥作用,但事实却是两种功能都发挥不出来。演示和记录毕竟不一样。演示是为了在演讲中展示自己的观点,记录则是为了在演讲结束后供人查阅、参考。

这种先天缺陷在科技进步的催化下不断变异和发展,直至演变成今天越来越糟糕的演讲实践。

在20世纪60年代,演讲使用的媒介是一种老式投影仪,需要人工一张张换透明胶片。这种笨重的机器开始只在普通的保龄球馆使用,后来步步高升,进入豪华的会议室、董事议事厅,成为美国企业会议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归根结底,这种投影仪是“演示—记录综合征”的又一个表现。塑料胶片的记录功能是那些关注演讲却不能到场的人的福音,这让他们在缺席的情况下仍能获知演讲内容,只需要说一声“嘿,给我复制一份胶片”就能搞定。这句话后来也在职场广为流行。

到了20世纪80年代,演示媒介由普通胶片进化成了约35毫米胶卷大小的幻灯片,演示看起来也更加专业,但是功能的双重性问题依然困扰着这种新的媒介形式。新的形式提升了其作为文件的记录功能。这些胶片的副本不仅可以在演讲后分发出去,还可以在演讲前就发出去。胶片可以在演讲过程中用作“小抄”,提醒你要点,也可以作为“摆事实”的利器,或者以此为准统一公司上下信息的传达。

 

伴随这种改变而来的,是曾经的那句“嘿,给我复制一份胶片”变成了“嘿,给我复制一份幻灯片”。有少数公司例外。例如,在业已使用电脑辅助完成演讲的今天,英特尔的员工仍然使用“胶片”一词。而演讲者在演示幻灯片的同时想到日后得存档,不得不在上面写满详尽的文字说明,填满数字和图表。结果,这种密密麻麻的幻灯片给听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挑战”,用来帮助听众理解演讲的媒介却成了演讲的障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脑代替幻灯机成为演示的主要媒介,软盘则用来保存资料并成为分发媒介(Medium of Distribution)。这时,再说“给我复制一份幻灯片”就落伍了,但是会前会后听得最多的还是这句话。虽然媒介工具改进了,但人们的说话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1990年,微软凭借其开发的办公软件PowerPoint进军演讲媒介领域。这款软件的名字很恰当地反映了它的特点:用强大的(Power)制图能力帮助演讲者表达他们的观点(Point)。与此同时,用作记录的媒介不断发展,从软盘到光盘再到网络传输,但不变的还是那句“嘿,给我复制一份幻灯片”。但迫于商场的瞬息万变,同一份PPT仍然会被时间紧迫的演讲者既用作演示又作为资料分发出去。现场演示和事后查阅、参考的功能还是混淆在一起。

媒介虽然换了一代又一代,但第一代夹纸白板对演讲的影响却残留至今。这一影响主要就是“演示—记录综合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功能的双重性反而抑制了单个功能的有效发挥,降低了听众的参与效果。

如果你需要保留演讲的所有信息,那就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一个文档;如果你需要一个演示文稿,那就用演示的专门软件。也就是说,做什么工作就要用什么工具。

要平衡演讲中个人讲述与PPT使用的关系,最好的典范莫过于电视新闻:播报者侃侃而谈,而他身后的荧幕上显示的一页页专业图片则仅仅列出了提要。

一定要记住:演讲的主角是你,而不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