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随症加减,综合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以活血补肾为基本治法,刘瑞芬教授切合临床实际、随症加减,总结出了活血补肾清热法、活血补肾祛湿法、活血补肾止血法、活血补肾通络法、活血补肾散结法、活血补肾通经法及活血补肾滋阴法来治疗慢性盆腔炎及其兼夹证。
活血补肾清热法:此法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热象较明显者,症见低热起伏,白带量多、色黄,口干口苦,便干、尿黄,舌质暗红,苔黄,脉数。活血补肾时,多选用药性偏于寒凉者,如丹参、益母草、郁金、赤芍、女贞子、桑椹子、墨旱莲等,以防温燥之品助热化火,同时配合清热药,如败酱草、红藤、黄柏、金银花、黄芩、丹皮等。
活血补肾祛湿法: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湿象较明显者,症见小腹重坠疼痛,白带量多、黏腻,纳差,舌苔白腻,脉滑。B超显示有囊性包块或有盆腔积液。治法为活血补肾、淡渗利湿。用药酌选活血利水之品,如泽兰、益母草、马鞭草等,或加用淡渗利湿药,如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泽泻等。
活血补肾止血法:用于慢性盆腔炎兼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症见经期延长,崩漏,经血量多或伴见经间期出血。活血祛瘀时忌用三棱、莪术等破血之品,以免经血量多或淋漓不止,可用化瘀止血药,如三七、益母草、生蒲黄、茜草等。
活血补肾通络法:用于慢性盆腔炎导致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症的患者。多有流产病史,子宫输卵管造影示: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治以活血补肾、祛瘀通络,酌加通络药,如皂角刺、穿山甲、路路通、丝瓜络、王不留行、蜈蚣等。
活血补肾散结法:此法用于慢性盆腔炎伴有炎性包块或伴有子宫肌瘤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治疗以活血补肾为主兼以软坚散结,选用药物如鳖甲、浙贝母、牡蛎、莪术、昆布、海藻等。
活血补肾通经法:用于慢性盆腔炎伴有月经后期或月经量少者。治以活血补肾,处方时可加活血通经药,如桃仁、红花、川牛膝、益母草、刘寄奴、鸡血藤等。
活血补肾滋阴法:此法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见月经量少,五心烦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者。治疗时在活血补肾的同时兼以滋阴,可选用天冬、麦冬、生地黄、沙参、熟地黄等。
另外,刘瑞芬教授临证时注重采用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刘瑞芬教授多次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最终根据既往研究基础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选择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中药辨证内服法+灌肠法+外敷法)治疗本病血瘀肾虚型和湿热瘀结型。经“十一五”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慢性盆腔炎中医四联疗法的优化及诊疗规范研究——慢性盆腔炎中医综合疗法的优化研究”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明显消除和缓解下腹疼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及局部体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相对成本较低,安全性高,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适于基层推广。本研究明确了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方案为主的临床治疗方向,规范了本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认可度和推广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