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自私点,也不无道理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刷屏,有一个网友坦言有些时候面对身边的人,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相处,总是感觉自己的利益在被侵犯,一旦自己下定决心维权,就会从背后传来一片呼声:“嘿,亲爱的,你太自私了吧。”这样的事情让他左右为难,放下自私就是对不起自己,拿起自私又得罪了别人,感觉自己瞬间背负罪孽感,怎么看怎么小家子气,这可如何是好啊!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自私观念是存续于我们灵魂深处最古老的一部分的,穿越到古代,自私的本性是为了得到更大程度的安全感,为了尽可能满足我们内在的需要,为了能够在恶略的环境下更好的活下来。我承认,无私是伟大的,但是自私存续的时间远远要比无私伟大的观念更长远,他是一种存续在我们内心的基本需求,甚至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生命元素,每个人在关键时刻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很难排除意识中的立即观念真的情有可原,我们不是圣人,更何况谁说圣人只有无私的一面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自私与无私之间痛苦的徘徊,自己明明需要,也可以得到,却因为一个无私观念痛苦的与想要的一切失之交臂,拱手相让给别人。倘若是给予高尚品德,这样做了能够带来快乐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很多人都因为当时的选择痛苦不堪,甚至痛苦了一辈子,这又是何苦呢?在这个现实的世界,每个人活得都很不容易,我们虽然不用想远古的人类那样为了吃食而斗争,却在无硝烟的战场生为了生计挣扎,我们有太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看起来并不虚浮肮脏,又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概念困住自己,不去开动脑筋得到呢?
曾经有一个朋友向我感慨:“玲玲啊,生命这东西实在是太奇妙了,我就总是在自我矛盾中受折磨,这时候发现,人大部分的折磨都不取决于环境,而是取决于内心,我们人生中大多数的光阴都是在自己折磨自己啊!”
我听了这话笑笑说:“那你究竟觉得什么引得你花费那么多时间去折磨自己呢?”
他想了很久,很严肃的对我说:“私欲!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便再无私的人,也还是会有私欲,只不过他行动上表现的是无私,知道无私的高尚,可内心却在和我一样百般挣扎。”
听了他的话,我一时陷入了沉默,自私与无私本就各带能量,很多人都觉得无私一点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正能量,却不知道为什么,在做了这件事以后后续的几天乃至于几个星期都在被一种强烈的负能量纠缠,相反,那些敢于追逐自己想要一切的人,放弃了概念上的束缚,最终赢得胜利,心情却是一片的欢腾爽朗,周身的正能量反而得到提升,每天带笑,阳光灿烂。
于是我顿了顿,为对方出了一个题目:“请问如果您的家人和您的朋友同时掉进了水里,生命受到威胁,从第一意识来讲你最想救的是谁?”
朋友想了想,感觉表情很艰难,却忍不住说出实话:“老实说我第一想到的是我的家人,想要先救朋友,我必须花几秒钟冲破自私的壁垒,也就是说,我需要进行自我斗争。”
“那就是了,每个人都存在自私的一面,换个角度说,如果您的朋友看到自己的家人和您全部掉进水里。他首先救了自己的家人,将您的事情搁置在一边,您会理解他吗?”我又问道。
“尽管心里理解,但是还是会不舒服,必定到了生命的危急时刻,这么好的朋友却忽略了我的需要,我可能会忍受不了这种自私,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倘若我是这么想的,我也没有突破自己的自私意识。”朋友苦笑道。
或许对于一个人来说承认自己的自私是很艰难的,但即便艰难也不能因为这个概念而过分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否则受苦的肯定是自己。从客观角度来说,在无伤大雅的状态下适时的自私一把也是不无道理的。这就好比为什么,孩子失去了他心爱的玩具会哭,女人被拿走了心爱的裙子会生气一样,倘若是心爱之物,又明明属于自己,不保管好它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如何能淡化这种自私与无私意识的困惑呢?曾经有位经济学家说的话就很好:“倘若你自己自私的做法能让更多人收益,那就是最合理的自私,倘若你的自私能够在为自己赢得富足的同时让更多人得到了富足,那么这种自私就是最伟大的自私,自私没有那么不可取,一个人只有具备让自己美好富足起来的能力,才能把更多的力量带给别人,也就是说,当你在自私的门槛下得到一定的满足时,才会获得余力来更好的帮助别人。”听他这么一说,自己思想里的负累瞬间放下了许多,不是我们不仗义,而是因为自己太需要,自己都无法满足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不要拱手相让了吧!
人生所有的课题都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倘若无私能够让自己享受到快乐,这种快乐其实也包含着自私的成分。倘若自私能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富足,那这种富足本身就蕴含着伟大的无私。能量的转换,意识的穿插,不是为了让我们抱有更多的欣喜和罪孽感,而是在引导我们如何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用好它,让自己不受罪的同时欣然乐受,让别人不愤恨的同时有所收获,这真的是一门大智慧,不是自私没道理,而是太多人没有看清他的价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