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年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老年教育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实施老年教育的可行性与意义何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从终身教育的含义与意义说起。“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196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终身教育是指个体为了更好地发展,必须在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要接受教育,既可以是学校教育,又可以是社会教育;既可以是正规教育,又可以是非正规教育。它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接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又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接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老年教育则是终身教育在老年阶段所实施的教育活动。
一、毕生发展观
以巴尔特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毕生发展观告诉我们: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具体地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从生命孕育到生命的晚期,其中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存在发展的起点和终点。这意味着老年期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老年教育则是实现老年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的心理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从生命之初开始,儿童青少年是发展的主要年龄阶段,到成年期处于稳定,到老年阶段,心理衰退则成为其主要特征。因此,传统的心理发展观强调早期发展经验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人类的早期教育,认为后继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先前的经验。而毕生发展观则主张心理发展不仅取决于先前的经验,而且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因此,一生发展中任何阶段的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哪一个年龄阶段对于发展的本质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儿童期的发展与老年期的发展在个体一生当中具有同等重要性。同时,毕生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是多维度、多方向性的,具有可塑性和情境性。
老年期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已经得到了研究的有力支持。例如,Baltes和Willis(1982)进行的“成人发展与促进”科研计划,通过对被试基本能力的专门训练,使被试的智力水平显著提高,提高的程度相当于在西雅图追踪研究中被试21年平均下降的幅度。Willis和Schaie(1986)在智力干预实验中,对智力显著下降的一组被试进行针对性训练后,被试相应的空间能力和推理能力可以恢复到14年前的水平。而且,这种经过训练而提高的能力能在长达7年内得到良好保持。我国的一些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老化机制及其可塑性、可逆性进行了研究。许淑莲等(1993, 2000)对老年人的认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例如利用老年后仍相对保持良好的晶体智力,运用意义联想法来提高属于机械记忆的无关联想成绩。吴振云等(1992)用位置法训练老年被试,被试的学习成绩可以提高5倍;许淑莲(2000)提出了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和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发展的多方向性和多维度性,老年期保持很好的认知功能可以补偿较早减退的认知功能;②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潜能,如果加以适当训练,就会得以保持,甚至提高;③老年人实用性日常认知能力随增龄保持较好;④有专长的老年人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保持较好,老年人会根据他们多年的实践和经验,利用适当策略补偿不足,使得最后作业水平与有相应专长的年轻人差距很小;⑤大多数老年人仍保持了相对完整的自我,能利用自我调节控制行为;⑥老年人具有与年轻人相等的智慧。
在个体社会性发展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认为,老年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老年人具有巨大的智慧,而智慧又使得老年人具有发展自己、服务社会的潜能。在其生命发展阶段理论中,埃里克森认为老年期的发展主要为获得完善感,体验智慧的实现。他认为,中年人和老年人普遍存在一种内在的心理动机,这种动机使得他们努力地工作以使自己的小孩或后代生活得更好,后来的学者便把这种动机叫作传承感。到了老年之后,传承感不再局限于个体自己的家庭和后代,而是拓展到社区、组织和社会领域,比如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无偿传授自己的知识经验,维护和传承社会文化等,表现为为了使将来社会更美好,子孙后代更幸福,老年人愿意努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总的来说,传承感是老年个体的一种内在心理动机,促使个体努力为自己的子女或后代创造美好的生活,也促使个体为了下一代的福祉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只有回顾自己一生感到所度过的是丰足的、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这样的老年人才会不惧怕死亡。这样的老年人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而那种传承感没有得到体现的老年人则体验到失望,体验到失望的老年人并不像体验到满足感的老年人那样敢于面对死亡,因为前者在一生中没有实现任何重大的目标。换句话说,老年人已进入到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他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渴望把一生中所获得的智慧和人生哲学,与新一代的生命融合而达成一体,满足自己的完善感,体现自己存在过的价值。因此,传承感的实现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老年人渴望“被需要”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老年人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心理需求。
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传承感可以有许多种表现方式。McAdams和Aubin(1992)进行了总结,把传承感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一是创造,产生创造性的作品,留下与众不同的标记或符号,使之流芳百年,成为不老传说,例如著书或写自传;二是给予,是一种被需要的需要,给予别人知识或技能,使自己对别人很重要,例如传授年轻人知识经验;三是维持,表现为维护传统,公益社会,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从这三种表现形式来看,老年人要满足自己传承感的动机,老年教育是一个最好的途径。有研究表明,个体受教育水平越高,传承感也越高,也更乐于奉献社会,生活的满意感程度也越高。Wu(2005)等人也发现,老年志愿者往往接受过更多的教育,这在侧面佐证了教育水平对老年人传承感的影响。此外,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也会影响传承感。我国学者谭咏风(2011)研究发现,在一些日常活动上,例如锻炼、社交、兴趣培养等,参与和不参与的老年人传承感有显著差异,参与活动的老年人传承感高于不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参与的频次越高,传承感越强。
毕生发展观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了个体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为开展老年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理论
提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就不得不提到弗洛姆的心理需求理论。弗洛姆认为,动物按照自然界的生物法则而生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未超越于自然之上,而我们人是有理性、有道德、有良知、有自我及自我存在的意识的,要超越自然,创造属于人的世界。基于人的这些超越本能的特质,人失去了动物和谐的存在特征,造成了人本性的分裂。人的这种分裂的状态既是人存在的状态,也是人的本性的状态,即人类本性固有的矛盾。人成了宇宙间一个奇怪的存在:他既从属于自然,要服从自然的法则,又超越自然,创造了属于人的世界,开始了远离自然的生活;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与自然相分离。因此,人的生物性需求是共同的,心理性需求则因人而异,从而构成性格差别,人的性格差别又是社会过程的产物。由此可知,满足生物性需求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而心理需求却受到个人性格及社会文化的交互影响而有所不同。
弗洛姆认为“人的存在是处于经常不可避免的失衡状态之中”,人类为了生存,会面临最根本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理性与人在生物上的弱点的矛盾、自由与孤独感和疏远感的矛盾,而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以获得和谐的生存,人类会去追求满足以下五个心理需求:
第一,关联需求。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孤独性和分离性,体会到个人的无能感以及生命的不可控性,了解了生与死的偶然性时,就会产生一种迫切期望与他人或某种势力建立关系的需要,由此建立安全感和一致感,获得和谐的生存。简言之,人为了克服孤独,须与人建立关系,个体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并渴望与人产生关联。
第二,超越需求。弗洛姆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偶然地被迫在世,又偶然地被迫离世。作为本能依赖最低的人,人不会满足于作为被动的生物存在,人要超越作为生物体的偶然性、被动性,去实现创造性,成为独立自由的人。也就是说,人类为了能超越物质条件的局限,而在精神层面上展现出创造性的人格品质。人对此需求的追求,正是物质产生、艺术创造、爱与宗教的源泉之一。在弗洛姆看来,人类对爱、艺术、宗教及新的物质产品的孜孜以求,都来自人内在超越的需要。创造的先决条件是活力与关心。如果人不能创造,不能去爱,那么人也丧失了存在的必要。
第三,寻根需求。人生于自然,因而天性渴望能与自然世界融合,不与其分离,然而因理性的产生,使人脱离了自然,失去了生存根基,因而感到无所适从,唯有当其再度找到新的生存根基,才会再度感到安全、踏实,有所归依。对于人际关系,其意味着不愿与母亲、他人相分离,希望能与社会保持接触,如孩子需与母亲联结产生依恋关系,成人则需与他人产生友谊等亲密关系。寻根需求意味着我们需要与我们的环境和自己的过去形成有意义的联结,即感觉自己归属于某种东西——一种职业、一个家庭、一种传统、一种宗教等。
第四,认同需求。人的自我同一感是在脱离与母亲和自然的原始束缚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赋予了想象合理性,需要明确自己是独立的存在,形成自我的概念。人们以两种方式确认这种身份感,一种是“我即我”,另一种是“我即我们”。也就是满足身份感的需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二是把自己融入群体一致性中。此需要指出人们须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他人的差异,以确定自己的独特性,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宗教、国家等均可以提供此认同需求。
第五,定向需求。定向需求实际上就是人对意义的追求。人有理性与想象力,无法像动物那样过无目标的生活。哪怕目标是虚幻的,人也一定要有目标。这是人的目标需要的最基本的层次。健康的、理性的人能客观地认识世界、自然、他人与自己,“不被欲望与恐惧扭曲”,为自己寻找到真实的生存意义与价值,确立值得为之献身的目标。人的理性发展越成熟,确定方向的能力就越强,也就越接近客观实际。但人也常常非理性地对待定向需要。原始系统中的对自然与祖先的崇拜,如万物有灵论、图腾崇拜等。这个需求促使人们产生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在追求此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社会活动家Maggie Kuhn曾言:“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充足的做事时间,最适合出来为公共谋取利益。”充分发挥老年人能力和智慧上的优势和潜能,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不仅有助于老年群体的健康、尊严,更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老年人通过老年教育,可以丰富社会交流活动,满足心理需求,改善老年心理问题,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因此,心理需求理论为老年教育提供了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