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章节介绍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共分为15章。在章节的安排上,我们综合考虑了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CFPS项目在研究主题上的优势,涵盖了经济、教育、健康、婚姻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第1章“导论”介绍了社会科学中实证研究和CFPS数据的重要性。第2章至第11章关注了民生议题各个方面,既有前几期报告的重点内容,如收入、财富、消费和住房,还涵盖了一些新的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例如死亡率、生育、互联网不平等。第2章“收入分配”报告了2012—2014年家庭收入水平和构成,以及家庭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第3章“家庭支出与消费”将消费水平和构成结合起来刻画中国家庭的消费特征,在CFPS 2014和前两期数据的基础上,描述当前中国家庭的支出水平及分化程度,并探讨了家庭2012—2014年在消费类型上的变动情况。第4章“家庭财产”主要利用CFPS 2014来研究中国家庭的财产水平、分布、结构及其主要的社会决定因素,并结合前两期的数据分析过去4年间中国家庭财产的流动情况。第5章“房产与生活满意度”利用CFPS 2014及前两期的数据揭示了生活满意度在过去4年来的变化趋势,并以CFPS 2014为基础探索家庭住房情况与主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第6章“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描述了2010—2014年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死亡率差异,并探索了社会经济地位对死亡的影响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对分原因别死亡的影响。第7章“生育意愿与生育动机”基于CFPS 2014描述了中国分户口属性、分城乡居住地和分年龄、性别的现存子女数和理想子女数的分布,并通过研究生育动机与理想子女数的关系和个人特征因素(如年龄、性别、户口、学历和收入)对生育动机的影响,探讨了中国父母生育动机的内在规律。第8章“生育政策与生育行为”利用CFPS 2014成人数据,在控制社会经济等变量的条件下探讨人口生育政策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1980年以后不同人口生育政策差异与妇女生育子女数和生育时间(初育年龄)之间的关系。第9章“认知功能的发展”利用CFPS 2010和CFPS 2014数据分析中国城乡居民在这4年间识字水平和数学水平的变化,并通过对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的分析,探索分性别和城乡的人群的认知能力发展差异。第10章“婚姻与家庭”利用CFPS 2014数据考察了第二次人口转型最重要的几个特征:初婚推迟与不婚率的上升、同居的增多、离婚率的上升和观念的变化。第11章“互联网不平等”利用CFPS 2010和CFPS 2014数据,考察了当前中国互联网使用的总体状况和不平等程度,以及过去4年间互联网使用的变化和不平等趋势。最后3章则是对CFPS调查方法和数据的介绍。第12章“CFPS样本流失情况分析”针对已完成的2010年基线调查和2012年、2014年全样本追踪调查的样本的访问状态进行梳理,分析样本流失的原因及其特点。第13章“复杂调查数据中抽样信息的使用”主要介绍复杂抽样设计和复杂调查数据的特点及其在数据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说明其在CFPS中抽样设计的应用。第14章“心理量表的设计与测量”首次介绍了心理量表的设计理念和难点,梳理了历年CFPS的18个心理量表,并选取了其中的6个量表报告了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第15章“结论”总结各章节的发现并重申实证研究的意义。
中国社会的实证研究任重而道远。尽管《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6》中已尽可能地丰富研究的主题,但对理解中国社会复杂的现状而言只是为千里之行积下跬步。正如前文所说,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实证研究,我们的证据越多,研究结果也就越可靠。希望我们的报告能为后续利用CFPS数据的研究者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希望CFPS 2014的数据发布能为更多学者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希望中国未来能出现更多优秀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