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与认知心理学(全彩)](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24/26687224/b_26687224.jpg)
4.3 格式塔的场
1 空间同义的解释
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格式塔心理学家将物理中的“场”引入到了心理学中,解释邻近产生的效应。先从下面这幅图简单地说起,这是4个普通的正方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0_0002.jpg?sign=1738823978-MucCLRoeWKvcXJDK7zMGKnYtGZd1x93J-0-9eef75e4fef26b211679d026c4434891)
4个正方形
这样看起来似乎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下面将其稍做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01.jpg?sign=1738823978-M4eLaIRm1jIy4Wn6tOBYZPGJ6pAJP56B-0-36611e59e25e0139c3748892b86bd71c)
4个正方形与1个正方形
加入右侧的正方形之后,有一种力量使左侧的4个正方形更显著地形成一组,或者说左侧的“一组”有赖于右侧较远的独立的正方形。如果去掉右侧的正方形,左侧4个一组的关系被严重削弱了。也就是说,视觉在形成形象知觉的时候(左侧的一组,右侧独立的正方形),物体彼此之间产生了自然的组织和联系,视觉依赖这部分形象知觉与其余部分之间的联系。这一点在一些视错觉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02.jpg?sign=1738823978-9xWsmjJmPrXQaJ9erh2CDzgZQN84B33e-0-f1a258e6071ec43481f00d0f03368eb5)
棋盘是扭曲的吗
棋盘中的白色环状小点影响了人们对棋盘的判断,看上去棋盘的格子并不是直线。视觉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相邻视觉元素彼此之间会产生作用,最终形成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有没有已经存在的理论或者相似的东西来借鉴或者辅助我们理解整体与部分或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呢?格式塔心理学家找到了一个可以帮助他们的类似理论,那就是物理学中的“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03.jpg?sign=1738823978-wKsVIYKtunrrVEyKxuzwP0Km0iFrnpCs-0-4e4987976b0d5a1930936d8910e2f437)
铁粉直观地呈现出磁场的存在
场是物理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磁场是传递具有磁性的物体间磁力作用的场,引力是传递具有质量的物质之间引力作用的场,而视觉元素彼此之间形成了场的效应,距离越近,则在这个场中就会受到越大的力,看上去就越像一组。1个与4个的对比是一种作用方式,4个与4个对比是另一种作用方式,比如下图中正方形间距更近的比看上去更远的就更像一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1.jpg?sign=1738823978-k6adJWFmqctuRd9ATfzJbGCLNgJN7wW1-0-c233d75adc66ca0618220f1c25d7476f)
稀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2.jpg?sign=1738823978-V4oy67V3VYrTI7v3XEs1thieTUKvk21X-0-e0598350108ae99bdcec8a220f82a8d1)
紧凑
格式塔心理学家首先解决的是具象的空间同义邻近的构成问题,紧接着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邻近事件的心理感受上。
2 空间异义解释
如果延伸场的概念,从空间距离对视觉感受的影响(如邻近原则)延伸到含义变化对人的心理感受,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格式塔心理学曾经描述过一个场景:一个人骑着一匹马在冬日漫天冰雪中穿过了冰雪覆盖的地面,之后这个人到了一个客栈,店主告诉他,他闯过的不是地面而是博登湖(536平方千米)的冰面,这个人因为后怕,被活活吓死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3.jpg?sign=1738823978-qz36plsZ2epNy00TT97WiFINzhK3UnME-0-3497aa710dfc7fa90c234cce626a4836)
冻结的湖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5CB4C/15168413305896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3_0001.jpg?sign=1738823978-MWICHgmtLA5ErRJgtkHpK1YqF2oOMpHo-0-b1fc2898bf93905de89eb8a91a961215)
夏天的湖面
格式塔心理学家将骑马人所处的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是一个结了冰的湖面,但从骑马人的认知来看,他所经过的行为环境是一大片陆地,我们称为行为环境a。而在听了店主的描述之后,他对所经过的路程的认知变成了可怕的湖面,我们称为行为环境b。两种行为环境在心理学层面施予骑者的力截然不同,后者引起的恐惧吓死了骑马者,行为环境的变化引起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格式塔学派形成的年代,对于一个固定的“地理环境”对应着可能无穷多个“行为环境”,不同含义的背景会对背景中的人产生不同的作用。
3 格式塔原理的局限
格式塔原理对邻近效果的原因——场的动力来源解释不清楚,面对时间邻近和引起邻近效应的动力源,看不见摸不到的“场”力不从心。那么,是否可以更深一步,从动力来源上解释格式塔现象呢?随着时代的进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对格式塔原理进行了有效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