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社
早期日本的宗教信仰起源于对自然显现的敬畏,举凡太阳、水、树、岩石、声音和寂静都是崇敬的对象,人们借着这些自然现象纯化心灵、认识自然的神圣伟大,后来,这种信仰自然的宗教被称为神道,以别于6世纪传入日本的佛教。佛教传入的同时,也带来佛寺建筑样式、佛教规范和室内仪式规条,虽然后来神道也发展出自己的建筑、艺术、神职人员和典章仪式,但是基本上属于缺乏教规、经典和形式的本土宗教。
比较保守的说法是,最早期的神道圣地是在风景优美脱俗的区域,以石头圈围或搭成简单的石碑来表示初次感受神祇的所在,这类石碑至今仍存留在伊势神宫,信仰的方式非常单纯,没有任何仪式,只有静默。伊势神宫是由一座干栏式建筑物组成,覆以桧树树皮的巨大山形墙为九大支柱支撑,屋外则有斜放的梯子可爬到屋顶。位于日本西部,面对朝鲜的一座古代重建遗迹——出云大社,透露着一股神秘又亲昵的气氛,传达圣地神祇予人幽暗却温暖的感受(图2-1)。信徒们走过一大段阶梯后,进入寺内,越过中央大柱,右转后进入内室,然后到达圣地,这种建筑构造和佛教寺庙落地的方正造型,强调中央主体架构,形成相当有趣的对比。在佛寺里,大佛雕像是被安置在宽广、开放、铺石头、和地面一样高的大厅上。
图2-1 出云大社(1744年重建),楼梯有长廊遮盖,本殿的建筑覆盖厚桧树皮
伊势神宫(图2-2)位于日本东海岸,是皇族神社,也是国家寺院,从天武天皇(673—686年在位)至今,每二十年就重建一次,到1973年为止,已经重建59次之多。神宫由西边的内区和东边的外区组成,据说分别建于4世纪和5世纪末。神宫是为了祭祀天照大神和丰受大神而造的,位于高耸的常青树丛区,靠近五十铃河,清冷静谧,唯一的声音是小圆石的互相碰撞声,据说天照大神于1世纪时在这里显灵于倭姬命。
图2-2 伊势神宫鸟瞰图,内区的两半部,4世纪
神宫的内区与外区又各自分成东西两半部,当其中半部被使用时,另一半部则空着,并保持洁净、静谧,以小圆石覆盖地面。内外区皆呈长方形,为四层木篱环绕,所有建筑物以中央的南北轴为准,直线排列,开始于一道覆茅草的山形墙门,墙门面向南方的木篱。主要的神殿宽三间、深二间格,架高地面,外有环绕的长廊,阶梯可引领信徒走向主殿。有些建筑特点可能是融合了后来大陆的影响,例如直线成行的排列、层层的围绕物、金属装饰物。但其中依然保留传统特色的有:屋顶的两端各有一个叉形物指向天际,屋顶中央有一条厚重的屋脊,其上以尖端微细的圆粗木条呈十字形交叉,主要的支柱直接嵌入地面,而不是打入地基中。整体建筑形式倾向抽象化,不论平面、角度、圆形的应用都是简单有活力的造型,木材和圆石维持原来的色泽、肌理,使整体的效果倍觉温暖,气氛则是亲切又令人崇敬。
后来,虽然佛教传入日本并占据优势局面,神社依然建于寂静的森林和宁静的海边,或融入佛教寺庙中,成为佛教宇宙观中的本地代表。神道所表现的沉静、素朴,以及人与自然(或神)直接但未明的互动关系,不仅说明日本人面对外来宗教重新调适的特色,也反映在他们响应外来艺术的方式上。
佛教的传入不仅震撼了日本人的精神意识,对日本人生活各方面也都有深刻、久远的影响。原先日本人崇拜神道中的神,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没有特定的形象。如今,佛教却带来各式各样的人形化神,教义以中文写成,由神职人员解说,一大群和尚、尼姑聚集寺内大厅奉行法事,大厅内充满各种形象化神像,烛光通明,焚香袅绕。还有,神道的寂静如今也被诵经声、木鱼声、锣声、钟声取代。
佛教的传入也带来整套信仰制度、教规和教义。佛教以一连串有组织的仪式取代原先神道的人与自然纯静默的信仰方式,并以“因果报应”解释生命中不可解的奥秘。还有,佛教对来生观念的重视,启发了神道的信徒,他们发觉原先模糊的信仰观念,在佛教里却清晰又有条理。早在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原名)诞生之前,印度早期的移民雅利安人就沉浸于微妙的形而上抽象佛理之研究,包括现象分析和控制意识的方法。最后达到彻悟境界后,佛祖即倡导生命原是终而复始的轮回,唯有免除欲望才能从苦难中获救。
佛教在中国发展了数百年后,才由朝鲜传入日本,朝鲜半岛西南边的百济王于552年献给日本钦明天皇一个青铜镀金佛像,并且声称“此法能生无量无边福德果报,乃至成辨无上菩提”。钦明天皇非常感激朝鲜王的礼物,但是为了不侵犯当时人们的神道信仰,他很谨慎地处理这个新来的宗教,并允许当时很有权势的苏我家族率先信奉此教。
事实上,552年之前许多移民日本的团体早已皈依佛教,根据记载,早在405年,百济学者王仁就已经将汉字介绍到日本,其他一些手工业团体的移民,例如绘画、纺织、马具匠人早在雄略天皇(457—479年在位)时期即定居于大和地区。飞鸟时期每座重要建筑物的规划都有朝鲜专家的参与,这些人后来也定居日本。史籍中虽然也提及有的中国工匠家族数代居留,但是中国和日本的交流,在此之前不论是宗教或艺术,大多通过朝鲜为中间人。当时日本宫廷服饰也是朝鲜样式,可以以现存的一对天寿国绣帐为例,它是宫女于622年为去世的圣德太子而做的,里面的人物皆着朝鲜服饰(见第33页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