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2014)](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79/26243779/b_26243779.jpg)
第二节 2006年至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纵向比较
为了判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绩效,我们比较了该规划于2011年1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前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节采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前5年的数据和获批后3年的数据,主要比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二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是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四是物价水平。
一、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一)地区生产总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13年与2006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上都大幅度增长,翻了一番多,其中日照市的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为2006年的近3倍。表1—9和图1—9给出了各地市2006年至2013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b1-9](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9.jpg?sign=1739297625-1iUxuXDGnd6ASbLqR8U0wCZVTEryw8XA-0-ff0e269f453aa514c97d6196d961eff1)
资料来源: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山东省和全国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3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2013年的全部数据都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t1-9](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9.jpg?sign=1739297625-gaTNNFAAm9wL1yUB7WhQNlUy3D6Ph4Eo-0-a77a35387f30c151da54d81227a55134)
资料来源:同表1-9。
(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从统计数据来看,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除了个别地区个别年份外都高于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和2013年全部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或等于)山东省;只有威海市在2008年、2011年、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略低于山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从各地市的增长率来看,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长率大多低于2006年至2010年各年的增长率,虽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在2011年年初批准的,但是不能就此简单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是各地市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因为在这段时间无论是山东省还是全国的增长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表1—10和图1—10给出了2006年至2013年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b1-10](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0.jpg?sign=1739297625-TWdwqRzvJgMDc8kVK3ySN9P6g3HM7MOp-0-2f9c13ad677423ebb419e15a8522d196)
![b1-10x](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0x.jpg?sign=1739297625-LM0Dyif4W5AtTStmsPDC19XVbGBHhoSz-0-df1639525562e4e041ba27fd6d83422c)
资料来源: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山东省和全国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至2013 年的数据和2013年的全部数据都来自各市、山东省和全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t1-10](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0.jpg?sign=1739297625-Y4FmgyeT88OMfW9eB60cQWRRbHxVb0NS-0-e7bc23f33af9dd3c6845e7853641a3d2)
资料来源:同表1-10。
(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各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其中东营市一直遥遥领先,其次为威海市,再次为青岛市,潍坊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低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11和图1—11给出了各地市2006年至2013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b1-11](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1.jpg?sign=1739297625-4NGaI7cQFsDZPXeEf2EG0uAPt2MP0TJD-0-2b2dbb0b94d335a25e27f45269b5904e)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3年的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至2013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至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全部数据来源同表1—5。
![t1-11](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1.jpg?sign=1739297625-YYnLJbESx8HyncqeJtkh0gur9T2vR8gG-0-604f27cf3fcf3c53016f0fee14b31f08)
资料来源:同表1-11。
(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各地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较高,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各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较大,各地市之间差别较大,同一地市不同年份之间差别较大。以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得批准为界,2012年至2013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除2009年外)2006年至2010年。表1—12和图1—12给出了各地市2006年至2013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基本情况。
![b1-12](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2.jpg?sign=1739297625-6gxFaXubpjwCBgIPMYOTFvwsGbjWcOR9-0-4d677e18f649c5d293307d2c81aef9f6)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和潍坊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的统计年鉴;潍坊市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烟台市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 烟台市2011年的统计年鉴,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2013年的全部数据来源同表1—5。
![t1-12](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2.jpg?sign=1739297625-xbw3QmNobTXZYE0u7TUXq4G99qWdFMlI-0-0be1f69100b7ac6dee9d2d7ab14b904f)
资料来源:同表1-12。
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表1—13给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各地市2006年至2013年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其增长率和产业结构情况。总体趋势表现为各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明显小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第三产业出现明显变化的是青岛市,从2011年开始,青岛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发展成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其他地市都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并且第二产业占比大多超过50%,这表明各地市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图1—13给出了各地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图形。
![b1-13](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3.jpg?sign=1739297625-6aXjf7cnj1dZtynqUGr7XKulrc9aQz6t-0-61b2eae26cfa48832cbca5ed119a0d28)
![b1-13x1](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3x1.jpg?sign=1739297625-tSHxS17tUxpBwvpL5GEahKWdY8ukRcaX-0-f2094df182ebc16662400ee45fcbcf20)
![b1-13x2](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3x2.jpg?sign=1739297625-zTjpyypEvEDPuCrEORjXYDG9DNSZBi0k-0-b24e27e3cc57c3d0abf63f53484027f6)
![b1-13x3](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3x3.jpg?sign=1739297625-1Lmd57iKlqE4PpBCVqNKygATOIYIIxuV-0-ee32f8fc7b548e531ed8222d491ff2e2)
![b1-13x4](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3x4.jpg?sign=1739297625-tyLzCadjdtSAdBCcN2ivgDubCKE2phJs-0-037b615c4729ed8ceba86e7dd0f6d79b)
资料来源:除烟台外,2006—2012年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3年统计年鉴;烟台 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至2013年的数据、全部2013年 的数据均来自各地市、山东省和全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t1-13](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3.jpg?sign=1739297625-20isItGGAwiYtT0SxWfCcw4QKuHMoB8Z-0-d62281a8356e633b75332dc3e091275e)
![t1-13x](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3x.jpg?sign=1739297625-KJgs8WbvtqrxKClm5IVLnEdbrSigxjUN-0-4ba5c464e06841ed7c8c546399e842c7)
资料来源:同表1-13。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收入及其增长率
2006年至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有大幅度提高,大多数地市上涨2倍,平均年上涨幅度在20%以上,个别年份个别地市的上涨幅度达到40%,各地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之后,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上升趋势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表1—14、表1—15和图1—14、图1—15给出了各地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率的情况。
![b1-14](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4.jpg?sign=1739297625-Yn20YPGwELxn2aanZWhFIl6eYzsmYFOE-0-d37f56a8d866640a317c786cddc7f0e9)
![b1-14x](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4x.jpg?sign=1739297625-QNUoREJ5mwcIMzacBA7UrsJ3DzpRIVIy-0-b765143bdb55933c459f2570f69b2b72)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3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t1-14](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4.jpg?sign=1739297625-2qJy5OsjzwQ9GIia8GZTuPnaSLtktpre-0-fa542bf939d79dc6aae701688f57b320)
资料来源:同表1-14。
![b1-15](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5.jpg?sign=1739297625-iigKgHLW74yI3Ony0eUP0StqyDvE9ZcV-0-601872f82b0d4bf7e19035b02a45bc89)
![b1-15x](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5x.jpg?sign=1739297625-TxgX2h86gkgRrqVnuFmhZVK9hQ85LuDa-0-d464eccc4e3508122ac6080abec4aae9)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3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自烟 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t1-15](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5.jpg?sign=1739297625-CYCdbk90lqEhiJlVcTWi1RvHtXxT36eL-0-395aca03b89389cee9ed4606fdda89b1)
资料来源:同表1-15。
(二)公共财政支出及其增长率
各地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增长的幅度各年之间不同,差别较大,各地市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准前的2010年相比,2011年和2012年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都有所上升,但是增长率大多有所下降。表1—16、表1—17和图1—16、图1—17给出了各地市2006年至2013年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及其增长率的情况。
![b1-16](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6.jpg?sign=1739297625-3qLqSfySUnv8afwVUPKcWHZ4SViRdu4X-0-d606db2956f61524977a0371b3b92638)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3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t1-16](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6.jpg?sign=1739297625-TGfFepM932GR6tbWAZpWiuUfvOsEyTFr-0-83a8b8605672cf0d73abe2af0de7b0a9)
资料来源:同表1-16。
![b1-17](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7.jpg?sign=1739297625-IOIsizpyhtxQr6OF3HgOSO8XmhdL0mB1-0-6da02a3919618a4e68803b0d0f8e61d0)
![b1-17x](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7x.jpg?sign=1739297625-fH1FFjDhsri6eexjbxmkkb1hxkGuwTsK-0-f0c94c5a896089715f5befddb5ed67d7)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3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自烟 台市2011年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
![t1-17](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7.jpg?sign=1739297625-M41Ma9Zq42LcBUpuvaWKWIWaK0oUeKiO-0-b01c3e25cde7882173c3be5875c06c47)
资料来源:同表1-17。
四、物价水平
各地市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的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地市变化的幅度不同。其中,青岛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幅度一直较大。比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准前后的情况可以发现,2011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大,而2012年和2013年的上涨幅度明显下降,这与山东省和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与规划获得批准之前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表1—18和图1—18给出了各地市2006年至2013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1-18](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1-18.jpg?sign=1739297625-0bzsvnVg6DbtoF7NL7HEQqo6UAonldCt-0-c7a560ca997f23ebba448f70f1b233e5)
资料来源:除烟台市和潍坊市外,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均来自各地市的2013年的统计年鉴;烟台市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07年至2011年统计年鉴,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来自烟台市2011年和2012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潍坊市的数据来自潍坊市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的数据来源同表1—7;山东省的数据,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来自山东省2013年的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据来自山东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t1-18](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C520F/146764890057602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18.jpg?sign=1739297625-NbjxOtiFH3IeUKD9LDcQpdmNSTzTCBaN-0-2bb17c322643c9eaceead8be60120f15)
资料来源:同表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