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鼓励员工积极沟通

在团队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鼓励下属和自己沟通。再优秀的管理者,也不可能成为超级英雄。聪明的管理者都十分重视下级的意见,并且鼓励下属与自己沟通。

杨菁进入一家大公司工作不久,她的上司说公司决定购买一家公司,让她去做调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杨菁立即着手做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仔细分析,杨菁意识到并购存在太大风险,如果某些敏感问题处理不好,还可能影响公司的发展,杨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上司。

没想到,上司对她的建议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也许是上司对购买计划充满了太多的期待。一气之下,他告诉杨菁,今后她可以不再参加公司的并购活动。然而,杨菁并没有气馁,她劝说上司,给她更多的时间,让她做更深入的调查分析,然后再作决定。上司犹豫了一下,最终同意了。

两周之后,杨菁找到上司,给上司作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分析。这次,上司耐心地听了,并且最终听从了杨菁的意见,放弃了这个购买计划。后来的市场发展形势表明,这一放弃是明智的。

这个案例中,如果杨菁不能主动沟通,那么上级和杨菁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升级,而且一旦并购施行,公司将受到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沟通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下属的工作完全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甚至有些领导对下属的辛苦产生了抱怨?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做好与下级的沟通工作,导致员工对任务目标理解不透,自然得不到自己期许的结果了。

管理者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下属,自己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似乎听得很认真,记得也很仔细,看上去听明白了,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仍旧没有达到管理者的期望。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在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沟通,对目标结果的不同认知导致了不满意的结果。

要想自己的工作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员工必须经常与领导进行沟通,以达到一种共事的默契。只有在事前多作准备,在执行中才能多省心,从而更有效地保证执行的结果。

由沟通不畅导致执行结果不如意的事例,带给我们一些启示:要真正执行到位,就要完全领会上级的指示,这就要求在执行之前和上级领导做好沟通。

为什么上级对同一项任务预期的结果和汇报上来的结果相差甚远?接受任务如何能够保障执行的结果不会偏离目标太远?这些都是关于执行的追问,下面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管理人员带来启示:

figure_0090_0023

(1)让员工真正地领会指令。上级在分派任务或下达命令时,一定要确保员工在认真地听,观察员工的反应,对于他面露困惑的地方一定要讲清楚,切实做到让他真正地领会命令的精神。千万不能以为自己说明白了就行了,至于结果怎样就不管了。员工也很有必要和上司在事前对任务完成后要达到的目标达成一个共识,这样有助于真正地执行出结果。领导者要鼓励员工来问,以免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偏差。

(2)观察员工的回应。如果员工接受命令时有一个积极的姿态,首先是乐于去接受上级给予的新指示;第二是上级下达命令时的认真态度。这些都会让自己稍微放心,倘若下属心不在焉,就要多留一个心眼。

(3)让员工做好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性都会有所遗漏,尤其是上级布置任务较多的时候一定要带上笔记本,把分派的任务逐条记下来。要做好笔记可以记录下指示的内容,以确保准确无误,以及交代的注意事项,便于日后确认。

(4)让员工学会复述,确保没有遗漏。在部队中,下级经常会对上级复述命令。复述命令能够确保没有遗漏,即使遗漏了内容也能够及时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