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团队,你能怎么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让成员“先相信”“后融入”

唯有让员工相信团队的发展与自己密切相关,才会把自己当成团队中的一员,才能最终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并最终融入团队,从而得以成长,取得成功。

在团队管理中,让成员相信团队的宗旨,需要通过不断反复强化来完成。这种强化过程,就可以借鉴中国共产党在企业建设上使用的这一方法:整风。

199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02周年的纪念日,华为总裁任正非以一篇题为《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万言报告,拉开了内部整训工作的序幕。会议期间,所有市场部的正职干部都要向公司提交两份报告,一份是1995年的工作述职,另一份就是辞职报告,包括市场部代总裁毛生江在内的30%的干部被调整下来。集体辞职开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先河,也被业内视为企业在转型时期顺利实现“新老接替”的经典案例。

此后几年中,伴随着华为翻番式的高速增长,内部运动也如火如荼。从“华为基本法”的大学习,“产品开发反幼稚”的大讨论,到“无为而治”的命题作文,高层发起、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式的群众运动,成了华为变革的招牌模式。“运动”一般以任正非一篇著名的讲话为中心点,衬托着其他公司高层人士的发言,接着就是全员的学习和讨论,以及正面人物的宣传、反面人物的警示等等。对于老员工,运动意味着机会和考验;对那些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新员工来说,运动则是个人魅力和群体声势的集中展示,他们也在强烈的震撼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企业的价值观念。

其实,华为的“内部运动”可谓是另一种形式的“整风”。通过“内部运动”,员工开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企业的理念和变化,并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以便跟上形势,顺应公司发展的要求。

一个人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不是简单的事。从社会上招聘普通人进入企业,必须先把普通人的不利于工作的个性“磨光”,一个合乎企业要求的新人才能“诞生”。当然,这一过程不会对个人的肉体有什么影响,而是在思想、行为上的“磨砺”。从局外人到局内人,这是一个转变,这个转变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有没有认同企业,有没有在心理上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团队的一份子。

figure_0041_0009

无论是“整风运动”还是华为类似的“内部运动”,都是一种让员工融入组织的重要方式,以此达到员工统一思想的目的。

与使成员尽快融入团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以下几个优秀企业的经验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1.誓言、口号

沃尔玛的员工在进入沃尔玛时,都会跟着主管发下如下誓言:“从今以后,每当有顾客走近我身边3米,我就会微笑,看着他的眼睛,并去招呼他,我敢向萨姆(沃尔玛创始人)发誓。”而LG的员工每天都要喊各种口号。作为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初就应该牢记企业的理念,并内化于心,这是认同企业最直接和简单的方式之一。

2.内部杂志

百安居建材连锁公司拥有自己的内刊《橙风》。这份内刊除了对百安居(中国)的重大消息、新闻进行报道之外,更多的是关注员工,介绍员工的优秀事迹,交流成功经验。而GE的公司杂志《GE LIFE》,办刊的宗旨就是告诉你:GE就是你的家,要为建设家庭努力工作。阅读企业内部的杂志,了解企业内部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更快捷地融入到新的工作中。

3.卡片、照片

强生员工卡片正面是中英文的员工信息,背面是公司的核心理念。GE的员工任何时候,都会随身携带写着GE理念的卡片。迪斯尼的公司到处都张贴着“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的照片,在沃尔特·迪斯尼的眼中,童话的创造者必须生活在童话中。通过卡片佩戴和照片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是企业的一员,时刻给自己灌输企业的思想和理念,让自己早日从认同企业到融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