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个人合法权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调研报告
——以河南省新乡市先进群体所在乡镇为例
一、法律制度背景
为了了解公民个人合法权益诉求的表达机制,我们赴河南省新乡市先进乡镇进行了集中调研。所谓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明文保护的、赋予人民的各种权利和自由。谈到公民个人合法权益诉求的表达机制,绕不过的就是基层自治组织。什么是基层自治组织?它的自治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2010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关于城市居民自治也有相关规定,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是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
为什么要保障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诉求?
2006年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了协商民主是我国重要的民主形式之一,想要实现协商民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障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诉求。认真研究和探讨保障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诉求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的基础上协调好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关系。
保障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诉求机制的完善是由和谐的理想转化为和谐政治生活的现实途径之一。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在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意见,往往是对重大事项做出决定的基本依据,用协商来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行为,已成为当代民主社会的共识。现代社会中的协商民主程序是现代民主规范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协商民主的程序设计出发,在公共利益的框架下,通过有效的协调体制与协商过程,达成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共赢。
我国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从基本政治制度到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体现着多层次、多方面的政治关系。从国家形态的民主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实现的政治制度基础。
在政治运行机制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协商和多数表决相结合,体现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的关系。从人民群众形态的民主看,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制度是协商政治生活展开的重要社会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权利的行使和人权的保障。协商民主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建立起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机制,使人民群众的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缓冲区间,以拓宽决策层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激发非政府部门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协商民主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任务不是去阻止人民群众用各种渠道表达利益,而应帮助他们组织起来表达利益,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通畅的表达利益的渠道。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正是这种内在联系,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协商民主的政治机制,这些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障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它以新的政治文明,寻求并保持社会秩序、民主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更有效地治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此外,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为基本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方向,民主的发展要求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具备了契合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优势和特点,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反映了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理念即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保障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以及维护个人权益。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的比例较大,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村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没有整个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国家实现发展和安定的基础,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更多地了解关于基层自治制度实施的情况有利于我们通过最基本的视角,更加直观地看到公民诉求表达机制,以及合法权益的维护。
为此,调研组于2016年8月26日至2016年8月29日期间赴河南省新乡市,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
三、调研过程及数据分析
1.您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吗
图1反映了大多数人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具有一定的了解,说明基层群众的制度意识提高,而且对基层管理颇为关注。

图1 您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吗
2.您是否希望所在小区乡镇有自治组织
图2反映大多数人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持肯定态度的,公民是制度实施的直接受益者,公民的肯定说明制度在实践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图2 您是否希望所在小区乡镇有自治组织
3.有无切实实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通过图3反映出基层群众的自治制度基本得到落实,群众切实行使了自身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得到保障,说明制度在维护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3 有无切实实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您对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态度如何
图4反映出大部分人群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具有一定了解,还有一部分人不是特别了解,说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的普及力度不够,致使一部分人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想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需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利,以达到维护和保障的目的。

图4 您对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态度如何
5.当个人需求需要表达时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通过图5得知公民权益的表达渠道多种多样,拓宽表达渠道就是向完善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制度又迈进一步;同时,也说明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在不断地加强,这样更有利于促进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

图5 当个人需求需要表达时通过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6.是否落实监督机制
图6反映出大部分地区的监督机制得到有效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的素质,以及工作效率。增强对领导班子的管理也是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

图6 是否落实监督机制
7.您觉得村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对村民居民重要吗
图7反映出大部分人认为村务公开和社区事务公开对村民和居民非常重要,充分说明村民和居民对于参与基层群众管理的高度积极性,体现了公民对于行使自身权利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说明,公民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使及维护高度关注。

图7 您觉得村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对村民居民重要吗
8.个人合法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和发展
由图8可知,在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公民的合法权益大部分得到维护,但还存在一部分不完善的现象亟待解决。因此,完善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制度尤为重要。

图8 个人合法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和发展
四、对维护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建议
在这样一个利益分化、文化多元的复杂社会中,社会和谐需要人们真诚地交流和沟通。而公民的个人合法权益诉求如何表达,成为当今社会重中之重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了解和完善制度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
制度的存在旨在维护社会秩序,要想使个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维护,了解和完善制度必不可少。村民自治制度首先是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的意义就在于让村民选出自己满意的当家人,代替村民们行使权力,并且做好关于村内各项事务的管理,这其实也是对于村民权益的维护方式。村民选举不等于行使《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它是村民们对于自己村内事务直接管理的一种体现。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差额选举和不记名投票,最后的票选结果也是公开的。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当家人,也不会因为选举而给自己招来麻烦。其次是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在选举之后会成立相应的村民代表会议,村里各个事项,只要是关系到村民们的整体利益都会选择以村民会议的方式或者是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决定。重要事项经村民会议授权,村民代表会议才可以讨论决定。这样就可以充分避免因权力集中而造成的“专制”。村民可以在关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时候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使及维护。另外一项就是民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最大限度地让所有村民参与了民主管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给予村民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重大事务必须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民主决策;日常村务管理要让村民参与,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当然,村民既要享受权利,同时也要履行义务。这就给予了村民管理的权利,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村民的权益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最后一项就是民主监督制度。因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必须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民主监督就是这样的一个笼子。按照监督制度,村委会依法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应当及时公开的事及时公开;涉及财务的事每个月公开一次;对于本村经济管理规划,以及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经营情况等一年公开一次。民主监督制度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城市居民自治制度也是如此,从制度上保障落实居民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让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充分表达。要做好诉求接待,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矛盾化解和排查机制,为做好居民的工作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并且要化解居民的矛盾。社区紧紧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定位,创新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机制,畅通居民利益诉求渠道,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逐步完善符合社情、比较完整、覆盖社区、可持续的居民利益诉求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不断满足居民对温馨和睦社区的新要求、新期待。把居民利益诉求统一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广大社区居民,在大有可为的社区重要战略机遇中更加奋发前进。民主监督制度引导群众规范有序地参与村务的决策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未来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方向。
(二)提供更多的诉求表达渠道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个人合法权益在得到维护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因社会发展过快而产生的其他相关问题,如在有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制度将权利赋予村民,但在选举中出现一部分贿赂村民的现象;村委会“专权”,重大事项自己决定,不跟村民商量;在管理过程中,设置村务公开栏却没有实行村务公开时有发生;民主监督形同虚设,村民们的权利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依然存在。所以,在民主建设的进程当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村民们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维护,但就此类问题,政府也会采取一些相关措施来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鼓励并支持人民群众自己表达意愿,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通畅的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渠道。
此次,我们来到河南新乡市调研走访了几个先进的村集体,问询了村民们关于他们村庄的管理制度,以及村民们合法权益的维护。在刘庄,我们对几位村民进行了访问。在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村民们对村里的制度非常满意,他们说:“很多时候村干部们在我们之前就会想好保障制度。”他们在村里建立学校,满足村里孩子们的启蒙教育,还会定期发放肉类和牛奶,满足了村民们的日常所需。村民们还提到,每当他们有需求就直接向村干部反映,这样也极大地保障了村民们的权益,实现有需求就有解决。所以,增加诉求表达渠道,是村民表达个人意见、维护合法权益重要的一步。
在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机制工作中,居委会一直坚持便民、依法、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提供便利条件,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的规定解决信访人的诉求,疏导群众情绪,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其知法、守法、依法信访,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理顺情绪、凝聚民心,防止矛盾激化。
健全民意表达机制,搭建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平台,畅通公众利益诉求表达的通道,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桥梁纽带的功能。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深入责任区每户居民的措施,倾听、收集群众意见并分类登记,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并将结果告知居民。同时,通过“心里话说出来”“百姓评说”“楼道贴吧”等形式,积极引导居民理性表达多元化的需求,有效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共同利益。充分发挥社区管理与服务窗口的积极作用。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托社区服务站受理居民对社区事务、专项服务和利益诉求的内容,并规范办理和受理的程序,与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和社区为民服务站实现对接,成为畅通居民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丰富了居民参与的形式。
丰富制度资源,构建公众利益诉求表达的制度保障。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落实公众表达自身利益的话语权,让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平等机会;完善立法和决策听证制度,落实决策参与权,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人的意见,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完善公开制度,落实知情权,让公众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完善监督制度,落实监督权,不断拓展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搭建公民参政议政的平台。
(三)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步骤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制度也在不断地成熟,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公民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有所增强。关于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从公民自身方面着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村民自治的实践当中,由于制度的缺失,以及村民整体法律意识比较低下,导致民主权利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地行使。加强对广大公民的普法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权的能力,这是公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根本的方式。其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不要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践行监督机制,落实惩罚机制,将规范性制度和惩戒制度结合起来,把权力真正掌握在公民手里。确实发挥自治制度的作用,从内部解决机制问题。
(四)基层干部起好带头作用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载体
强化社区和农村党建龙头地位,凝聚民心促和谐。社区的发展问题、服务问题及稳定问题的最终解决,要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靠基层党组织去动员、组织广大群众,靠党建工作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靠广大党员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和激励群众。
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机制是居民自治的有效形式,必须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机制的正确方向,引导群众平等、自主地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社区“两委”的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经常开展谈心活动,领导班子合力进一步增强。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定期研究居民利益诉求工作,每月社区都要召开社区干部、小组干部定期会议,分析研究开展工作,针对难点制定工作解决方案。在人员安排、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为搞好社区居民利益诉求积极创造条件,形成强大合力。
社区居委会是直接接触居民、直接发现矛盾、接触矛盾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化解矛盾的最基层。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基础,同时完善社区居民利益诉求机制,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搭建了平台,使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从无序到有序,群众既是问题的提出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参考者、办理结果的监督者,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突出,实现了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当家做主。另外,规范村委会和居委会自身的权力运用,从权力的源头着手,积极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带头作用,提高干部的思想,将廉政和干部的责任心落实在每一次的运行当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村民权益的维护和发展。
在回龙调研的时候,张荣锁书记亲自接待了我们,关于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问题,他是这么理解的,他说:“想要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首先就是干部要做到廉政,有些人可以做到,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做不到,要落实基层干部的监督,还是要从制度着手。比如说在回龙,一项意见需要经过党支部提议、两委审议、群众决议等多次讨论才能决定,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村民提供了个人表达的平台和维护权益的途径。”正如张荣锁书记所说,好干部的选拔是实现个人诉求、表达个人意愿的第一步。新乡市那些先进村庄现如今的发展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现身说法,太行公仆吴金印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岗位上做着奉献,因为他知道村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西山鱼鳞坑、大面积梯田的修建等都是旨在带领乡亲们富起来,以此来满足乡亲们的诉求。在新乡,诸如此类的基层领导我们听到的数不胜数。正是他们,让公民的合理诉求表达途径更加丰富和方便,他们是促进公民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表达机制不断完善的最强推动力。
五、结语
此次去河南新乡市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关于个人诉求表达机制的实施和落实,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制度层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实践过程中,制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我们去调研的几个村庄都是在制度的贯彻执行方面较为成功的例子。当每一位公民的合理诉求都得到实现、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得到维护的时候,也正是制度运行较为成熟的时候。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个人的合法权益的表达并不是尽善尽美,但是,每一项制度都是从不完善到完善的逐渐过渡,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而且,在不断蜕变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变革的阵痛,这些都是制度进步不可避免的过程。此次调研,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制度的深入了解,让大学生对于社会制度的了解从课本到社会,学会了实地考察,并从中发现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利与弊。这次调研将会是公民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表达机制不断完善的一块垫脚石,我们从中发现了制度实施的合理方面,也清楚地看到了在实施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并且加以改进。每一项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最后趋于完美,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民个人合法权益和诉求表达机制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