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人类学与贵州贫困地区的教育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古以来就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个体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在贵州这样一个少数民族众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发展适应当地社会环境的教育模式成为解决贵州少数民族贫困的重要途径,也是加速贵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经济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连片贫困地区多属于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但贫困面积大,而且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同时,如果不能脱贫,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其贫困必然会影响发达区域的发展势头。贵州省经济发展滞后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发展的滞后。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提出中国西部落后地区“富饶的贫困”问题: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并不缺乏,为何反而贫困呢?其实,经济的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发挥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发挥需要人力资源。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强调了经济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有力的正相关关系。”
贵州省自1978年以来,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但与东部相比较,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更为关键的是,贵州与东部的差距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差距,其社会发展差距更大。因此,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贵州不仅面临“经济发展”的压力,还有“社会发展”的压力。如何针对这一双面危机和挑战,即是当下贵州需要解决的难题。在经济方面,贵州与全国同步,正在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然而,在现代化农业进程中,因教育发展滞后,一方面,现代化所需的人力资本缺乏,需要引进高素质劳动力;另一方面,贵州劳动力得不到运用,造成巨大的浪费。由此,贵州发展战略需要进行转型,即将经济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战略结合起来,在进行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开展新型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