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节 课堂管理和调控技能
课堂管理和调控是保障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举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通过课堂观察等途径收集学生信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管理和调控措施。
一、课堂观察技能
课堂观察是调控和管理的基础,是教师为了收集来自学生的信息而进行的觉察学生行为、个性和其他特点的过程。课堂观察可以向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够对教学及时进行调整,还可以使教师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做好教学评价和今后的教学工作。
周密的计划是做好课堂观察的关键。首先教师要确定观察的重点内容,如学生对学习目标的了解、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兴趣和爱好、情绪和注意力、人际交往活动、思维品质、创造性、认知能力、表达能力、遵守纪律和规则等都是观察的内容。但每次重点观察的内容不能太多,要结合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重点的观察几项,但不能忽视偶发事件,最好对每节课和每项观察内容设计出观察指标。特别注意课堂观察要面向全体学生,可采用时间抽样法进行系统的观察,即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顺序有计划的轮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并与全面扫描和搜寻特别现象相结合。还要做好观察记录表,教师要努力排除来自自身的各种干扰,如成见、先入为主、光环效应、标签效应、平均效应和趋同现象等,还要排除来自观察现场的各种干扰,对于一时难以弄清和作出判断的现象,可以课后多与学生接触,作进一步了解,以便准确的做出判断和评价。
二、课堂常规管理技能
课堂管理的常规内容主要包括空间与时间利用,纪律和秩序的维持等。
1.空间利用技能
空间是教学地制约因素和重要资源。在化学教学的常规管理中必须重视对教学空间的结构设计和管理。由于教室的座位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成长,同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在空间上必须科学地安排学生座位。如果让不同气质和性格的学生在座位的空间分布上错开搭配,则更加有利于组织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心理品质。当然,还要定期交换和调整学生座位,可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另外,为了更好地组织探究教学,将传统的纵横矩阵式座位改进为弧线形或U形座位,可以减少来自教师上课时的监控压力和影响,克服刻板、不利于学生交往和合作学习的弊端。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尽量小班化教学,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探究教学、实验研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2.时间利用技能
时间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尽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统一规定了各年级化学课程的总学时,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同的教学和管理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上各个学校的教学时间,特别是有效的教学时间各不相同。研究表明,成绩优秀的学校由于学生或教师的缺勤、教学中断、学生注意力涣散、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等浪费20%左右的可利用教学时间,而成绩较差的学校更是失去了40%的时间。随意安排教学活动、满堂灌、重复练习、教学定向不清、教学环节衔接和过渡不良、教学进度和速度不当,学生被动学习等都会降低化学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设计,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设置好时间,并严格管理和利用好教学时间,尽量使课堂高效,在课标规定的时间内向课堂要效益。学校在管理上也要强化时间观念,尽量在正常上课时间内少安排一些大型活动,尽量保障有效的教学时间。
3.纪律管理技能
宽严适度的教学纪律是保证化学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搞好化学教学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辩证地利用好纪律的强制因素、学生自身的自制因素和教师人格魅力的亲和性因素。
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维护纪律,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自尊心,不一味地制定班规和班纪。让学生通过演讲、表演、辩论、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活动提高其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纪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多了解学生,面对学生个体,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对教育的认识,家庭成员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都会影响学生的亲情感、同学情以及与老师的沟通程度。特别是单亲家庭和重男轻女家庭对学生身心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换位思考,替学生多想一些,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感化学生。凡是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都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其次要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教育。例如,有些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出现问题马上就想讨论,课堂上出现一片嗡嗡声。此时就要抓住带头讨论的学生,并进行纪律教育,还要在班上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相关纪律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并自觉维护好课堂纪律。
最后要做到纪律管理的条款细致化。比如,对于上课的纪律要明确提出不说话、不在老师没有布置讨论问题时随便讨论、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凡是违反了纪律的同学,要受到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课文或写化学方程式等惩罚,促使学生认真遵守课堂纪律。
三、问题处理技能
首先要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如上课时遇到学生睡觉、玩手机、做其他事情、吵架、打架等问题,教师必须准确判断是否需要马上解决?拖延会不会影响后续教学活动?问题属于什么类型、性质?(要分轻重),是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有效、迅速地解决问题?原因是否在于教师方面?能否发动学生解决?等等。
其次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偶发即不分时间、场合的突发事件。教师没有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违规是“百花齐放”的,很多问题是始料不及的,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既能表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又能表现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师的语气、语态、体态都会影响对偶发事件的处理。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速度,要不急不慢,有理不在声高,引用一些听起来顺耳又能教育人的常用语言,如“年轻人,冷静点”,“请勿扰乱课堂”等,课后有理再说也不迟。不要对学生气势汹汹,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能让气氛缓和尽量缓和,事后再进行教育。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还要做到不偏心。特别要注意避免“先入为主”的心理,如果在处理问题时对学习好的偏心,那么这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一定要立场公正,处理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奖惩分明,是非分明,不包庇成绩好的,对成绩差的不要有偏见,即注意这种“一好遮百丑”、“一丑遮百好”的心理。
最后要学会冷处理。对上课发生的一些小事件,教师不要急于处理,更不能急于发表意见,以免作出过敏和过激的反应,可以师生共同冷静思考几分钟,以免影响课堂教学。让学生心里有数,课后再进行处理,或让学生说出事情缘由,分析利害关系,分析自身优缺点等。不一定总让教师来说明情况,讲明道理,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要让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课堂调控技能
课堂调控是实现预定教学目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课堂调控时教师要做到建立期望,让学生了解和接受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了解教师的期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并利用兴趣的迁移和发展来进行情感调控。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使学生及时得到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强化,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让学生正确、全面和辩证地认识自己。
教师在课堂调控方面必须做好节奏控制。教学节奏是指某些教学参数在连续的教学过程中,时间分布上连续、交替和重复出现的规律性表现。这些参数主要有教学密度、速度、难度、强度、重点分布以及情绪强烈程度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力争教学过程张弛有度、亢奋合理,防止疲劳,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建立良好的教学节奏,教师要努力探究、把握好课堂的最佳教学时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最佳脑力状态和情绪状态,将短时注意与长时注意有效结合,适时的形成教学高潮,并要注意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及时与适度的变化,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同时,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有灵活、果断与恰当的反应,并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打架和吵架等问题时,教师就要及时的调控课堂。例如,对于学生上课睡觉,可以走到学生面前轻轻地提醒或要同座的学生帮助推醒,课后可再找他问清楚睡觉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较好地解决个别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又如学生上课玩手机是目前经常见到的现象,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放些不能玩手机的规定,在课室前面做些小袋子给学生存放手机,与学生签订何时使用手机的协议,还要发动学生一起想办法解决等。至于打架和吵架等极端情况发生时,则要立即解决,不能搁置处理。当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降低,缺乏动力时,教师的调控方式就是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兴趣,增加或调整学习活动任务。当学生上课疲劳和无精打采时,就要采用变换学习活动方式或内容进行调控。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和受到干扰时,教师要掌握注意力分散的合理性,重在进行引导,给予适当和短暂的应激释放机会,然后通过让学生回忆被中断的学习活动,引导并提醒学生进入教学过程。